<h3> “静静的村庄飘着白的雪,阴霾的天空下鸽子飞翔,白桦树刻着那两个名字,他们发誓相爱用尽这一生。有一天战火烧到了家乡,小伙子拿起枪奔赴边疆,心上人你不要为我担心,等着我回来在那片白桦林……”</h3> <h3> 朴树的这首《白桦林》是许多80、90后非常喜欢的老歌,歌词内容描述的是一段关于战争残酷性的凄美、朴实的乡村爱情故事,感动着无数人的心。故事的主人公因为家乡被侵略而无奈地与自己心爱的姑娘分别,在奔赴前线之前,两人将对方的名字刻在白桦树上,在那片飘雪的白桦林之中,两人相约要在此重逢。</h3> <h3> 小伙子一去不知道多久,可怜的姑娘在终日白桦林里守望。在一个大雪纷飞的下午,噩耗忽然传来村庄,心上的人战死在边疆……村庄又恢复了往日安详,但年轻的人们却永远消失在白桦林里。而故事的结局只是一句:“谁来证明那些没有墓碑的爱情和生命。”</h3> <h3> 因为历史原因,每当我们听到这首歌,都会情不自禁地想到那些抗日战争期间,不顾儿女情长,毅然奔赴前线驱逐侵略者的中国军人,以及在故乡苦苦等候他们的姑娘,他们的心中是何等的煎熬,他们的信仰又是何其的坚定。也正因如此,也更使得我们对烈士墓上的那一句“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肃然起敬。</h3> <h3> 其实《白桦林》的原型与灵感并非来源于中国,而是前苏联。毕竟前苏联处处都是白桦树,白桦树是他们的国树,朴树的《白桦林》也是改变自那个故事,而这个真实故事远比歌词更加感人。</h3> <h3>故事是这样的:</h3><h3> 第二次世纪大战期间,德国入侵波兰,闪击西欧各国,在久攻英国无果的情况下,发动了突袭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国及其仆从国集结550万装甲部队,兵分三路,入侵了睡梦中的苏联,苏联随即对德国宣战。</h3><h3> 在这次战争当中,敌对双方动员总兵力达4800多万,其中仅苏联就动员了近3500万人。因为德国是在苏联虚弱时期突然袭击,并且首先摧毁了苏联大量的兵工厂、机场、武器库等设施,所以苏联为了抵抗德国入侵,付出的伤亡极大,伤亡总人数近3000万人。这对于苏联这个当时人口只有一亿多的国家来说,可以说是用尽了最后的力气。</h3><h3> 在战争中期,苏联西部地区几乎全民皆兵,上演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也正因此,苏联才会在“卫国战争”这四个字前面,加上“伟大的”三个字。</h3> <h3> 在苏德战争后期,苏联人民经受住了最残酷的挑战,德国却因为冬季来袭而显露出各方面的问题,最终在斯大林格勒一役之后,苏联进入攻势,德国开始转入战略撤退。故事即将发生。</h3><h3><br></h3><h3> 1944年,苏联军队终于将德国军队赶出苏联国境,但在此时,顽固的德军依然困兽犹斗,企图集结大军伺机重创苏军。但是德国后方的很多消息都被苏联派出的敢死侦察队破获,这组敢死队携带电台深入敌境,刺探德国最新的军队部署情况,使用“星星”呼号将情报回传苏联“大地”,给德军造成了极大地困扰。</h3><h3><br></h3><h3> 狡猾的德军很快发现了这些侦察队,连夜秘密集结数万兵力,发动蓄谋已久的“兽夹”行动,意欲将这些敢死队一网打尽。</h3> <h3> 在于德军遭遇过程中,侦察队不慎丢失了电台,为了将重要情报回传苏联,侦察队再次秘密深入虎穴,夺取电台。经过激烈的战斗,他们身陷重围,但好在还是夺得了电台。越来越多的德军围了上来,小分队已经明白,这一次是突围无望了,于是他们迅速转移到河边的小木屋里,安静极了。</h3><h3><br></h3><h3> 德军包围圈极速靠近木屋,一声炮火打破了寂静的森林,木屋随之灰飞烟灭,但“星星”的讯息还是回荡在整个战区,德国军队的部署情况被传回了苏联,只是侦察兵们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h3> <h3> 在这个故事中,小伙子就是侦察队当中的一员,而姑娘则是白桦林中苦等的那位苏联姑娘——卡佳西蒙科娃。战争让她的家乡成为废墟,战争也使她和爱人忍受分离的煎熬,她曾在白桦树上刻上她和心上人的名字,满怀期待地等待爱人凯旋,这是一场漫无止境的的信仰竞赛,因为小伙子牺牲的消息直到1964年才公布消息。最终姑娘做了一名历史老师,终身未婚。</h3> <h3>手机型号:华为P20 Pro</h3><h3>图片编辑:Snapseed Picsar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