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宁德市蕉城区语文教研在“实干、真干、能干”的路上运行着。</font></h3><h3> 2019年10月20日上午,“2019年蕉城区中学语文学科教师培训”活动,于宁德十中会议室继续如火如荼地升温中。来自蕉城区各所中学的语文老师齐聚一堂,等待收获秋日的馈赠。</h3><h3></h3> <h3> 今早,给老师们传经送宝的是蕉城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李晓白。李老师立足于“立德树人”“语文核心素养”的宏观大语文观下,着眼于当前一线语文教师教学中的困惑,确立了主讲课题——《统编初中语文自读课文的教学建议》。</h3><h3> </h3> <h3> 此讲座,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性,又有可操作的实践性。众所周知,练就一身”金刚钻”的教研专家,无不精读、广读理论著作,潜心磨砺;身得一副“火眼金睛”的一线老师,无不在教学中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与课标、与教材、与学生等,经历多方“搏斗”。俗话说:烈火试真金。足以见,李老师是在一线中切身”搏斗”过,在理论中潜力磨砺过,方可将两个半小时的讲座,如此娓娓道来,深入浅出,使得每日在三尺讲台上口吐莲花的老师们,如沐春风,受益颇多,欣喜满怀。</h3> <h3>李老师回顾自读课文的演变历史,及一线教师存在一定的自读课文教学认识的偏差。</h3> <h3>李老师分析了统编初中语文自读课文的教学定位</h3> <h3>李老师分析了自读课文的教学功能</h3> <h3>李老师对统编教材自读课文编写体例结构做了具体详细地分析。举了不同文体、不同阶段的课文为例——《昆明的雨》《雨的四季》《金色花》《再塑生命的人》等。</h3> <h3> 李老师就自读课文的旁批和阅读提示的内容做出条分缕析。做到有理论有实践,有理有据,以肖培东老师课案为例:现代文自读课文《一颗小桃树》及文言文《周亚夫军细柳》。</h3><h3> 例: 肖老师教授《一棵小桃树》,整堂教学体现自读课文属性,教师“导”,学生“学”,促进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训练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等核心素养的培养。</h3><h3> 又举了肖老师教授《周亚夫军细柳》的四种切入点不同的课型。每类课都是精妙不断,跌宕起伏,亮点纷呈,把老师们带向美妙而又新奇的课例之旅。老师们似乎心中纷纷燃起试课的热情。</h3><h3> </h3> <h3> 李老师亲切而又激情四射地分享了肖老师的几个课例后,抛出问题,与台下凝神聆听思索的老师们互动。让老师们在观察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学会审视,在审视中学会总结,在总结中提升自我。</h3> <h3>老师们聚精会神地聆听、体会、升华中……</h3> <h3> 教研是场永无休止的修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此次培训虽落下帷幕,但我们求知求真的脚步还在路上 。愿我们在教育这块热土播下的颗颗种子,在秋日里都能收获金黄的累累硕果。</h3><h3><br></h3><h3><br></h3><h3><br></h3><h3> ——培训三组(蕉城附中全体语文教师)陈允绣、刘琴、石细平、阮庭国、张以丹、黄小灵、陈惠灼、黄秋英、黄晓青、刘灼丽、宋小玲、吴宝招、马秀英、崔如慧、李树平、黄素银等老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