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9年8月16日河南游第六天游览龙门石窟</h3><h3>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龙门石窟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h3><h3> 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400余年营建,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h3> <h3> ↓ 大石门</h3><h3> 步入大石门开启龙门之游,大石门是一座仿唐风格的建筑,整体用青石建成,造型古朴典雅,大石门建在隋唐洛阳城的中轴线上。</h3><h3> 设计者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张锦秋大师。是梁思成的女弟子,她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她设计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大唐芙蓉园、法门寺工程等都是业内大名鼎鼎的建筑。</h3> <h3> ↓ 龙门桥</h3><h3> 龙门桥,又称龙门石拱桥,横跨于伊河之上,是仿河北隋代赵州桥而修建的石拱桥,1962年5月16日竣工通车,桥洞上“龙门”二字,为新陈毅元帅所题。</h3> <h3> ↓ 伊河上的龙门桥</h3> <h3> ↓ 伊河边的龙门石窟</h3> <h3> ↓ 潜溪寺</h3> <h3> ↓ 潜溪寺</h3><h3> 潜溪寺是龙门西山北端的第一大窟,传说窟内可听到溪流声,故名潜溪寺。开凿年代在唐高宗初年。主室窟呈马蹄形,穹窿顶,窟高9.27米,深6.72米。供奉七尊佛像,主尊阿弥陀佛,弟子迦叶与阿难,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和两位护法天王。</h3><h3> 这尊阿弥陀佛是一位成熟的女性形象,她神情睿智,两眼流露出母性的慈祥与亲切。在唐代佛龛造像中,有着浓郁的感情色彩,更富于人情味,在造型上则追求健康、丰满,更接近人的自然形态美。</h3> <h3> ↓ 阿弥陀佛</h3> <h3> ↓ 宾阳洞景区</h3><h3> 宾阳洞区由三个主要洞窟构成,分宾阳北洞,宾阳中洞和宾阳南洞,并称为宾阳三洞。宾阳三洞均始凿于北魏时期,由于是为皇帝做公德,且有朝廷官吏出面督造,加上有计划的布局及高超的匠师技艺,宾阳洞区是龙门石窟北魏时期,皇家石窟的代表。</h3><h3> 宾阳洞在北魏时期时称“灵严寺”。宾阳之名始于明清,意为每天早晨,这里都是龙门石窟最早迎见东方升起的太阳。</h3> <h3> ↓ 宾阳中洞</h3><h3> 宾阳中洞堪称龙门石窟北魏期间佛像雕刻之精品,是一所极具艺术魅力和鲜明美学风格的佛窟圣殿。</h3><h3> 洞内造像为“三世佛”是指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之佛,即过去佛指迦叶诸佛,现在佛为释迦摩尼佛,未来佛为弥勒佛。</h3><h3> 主尊北侧弟子迦叶,宛如一位聪慧的弟子形象。文殊菩萨和南侧普贤菩萨服饰华丽,体态柔美,表情虔诚矜持。</h3><h3> 南、北两壁各雕一立佛及二菩萨。南壁右菩萨、北壁右菩萨的缺损头像现分存于日本大板与东京。</h3><h3> 宾阳中洞这十一尊大佛,依据人物的身份、地位,分别雕在三壁三龛之内,以加强、减弱、照应、陪衬的手法,他们虽然大小不一,高低错落,但却极富有节奏感的构成了以主佛为中心的雕像群体。</h3> <h3> ↓ 缺损的立佛头像现存于日本</h3> <h3> ↓ 主佛释迦摩尼,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脖颈直而胸平,是写实的鲜卑人面相。观其神态,庄严中透露几许慈祥,目光中流露出关注人间的光彩,给人带来一些亲切感。</h3> <h3> ↓ 宾阳北洞</h3><h3> 宾阳北洞建于公元508至512年,是北魏宦官刘腾为世宗宣武帝做功德补凿的洞窟。营建中因北魏边境战乱,仓促结束了旷日持久的宾阳洞开凿。现看到的北洞主题造像应是完工于唐贞观末年至永微初年。</h3><h3> 宾阳北洞正壁造像五尊,正中阿弥陀佛。左侧弟子迦叶,观音菩萨;右侧弟子阿难,大势至菩萨。二弟子、二菩萨均有不同程度的残损。</h3><h3> 主佛阿弥陀佛作V字手势可爱时髦</h3> <h3> ↓ 宾阳南洞</h3><h3> 宾阳南洞于北魏宣武帝正始二年,公元505年开凿,但洞中主题造像延至唐代初年才完成。</h3><h3> 洞内主像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五尊式。完工于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是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借助北魏未完工的基础上,为其母文德长孙皇后做功德所营造。</h3> <h3> ↓ 宾阳洞窟口崖壁</h3> <h3> ↓ 敬善寺</h3><h3> 敬善寺是唐朝皇室直接开窟造像的重要洞窟之一。因洞内刻有宣德朗守记室参军李孝伦撰写的《敬善寺石像铭》而得名。</h3> <h3> ↓ 摩崖三佛龛</h3><h3> 因其临山,摩崖造像,且造三佛而称为“摩崖三佛龛”。高7.30米,宽16.85米,进深8米。为武则天时期所开凿,辍工于武则天末期。正壁造七尊式,以倚坐式弥勒主尊居中,左右两侧为结跏趺坐佛,这种以弥勒为主尊,三佛并坐的题材为中国石窟中所仅见,本尊倚坐式弥勒佛的两侧为胁侍立佛,在武则天时期大为流行。</h3> <h3> ↓ 万佛洞<br></h3><h3> 万佛洞是龙门石窟中标准的唐代石窟。窟顶莲花藻井分为四层:中心是莲蓬,二三层是双瓣莲花,外层是“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禅师一万五千尊像龛”的铭记,万佛洞也正是因为这个题记而得名,最外层则是环绕飞翔的八身飞天。</h3><h3> 万佛洞营建是由二位女性主持,大监姚神表是宫中二品女官,运禅师是宫中僧官尼智运禅师。这不仅反应了当时佛教的繁荣和社会的开放程度,还体现了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万佛洞是专为唐高宗与武则天做“公德”而开凿。</h3><h3><br></h3> <h3> ↓ 万佛洞的正壁上部有54身雕像,两身飞天和52身姿态不同的供养菩萨像。</h3><h3> 洞四壁刻遍小佛15000余尊,整个洞窟表现出一种热烈欢快万众成佛的西方极乐世界。此洞窟雕刻手法采用唐代盛行的圆形刻法,衬托出阿弥陀佛的丰满圆润,安详静穆。阿弥陀佛的手势呈无畏印,代表天地之间,无所畏惧,唯我独尊。阿弥陀佛的上方刻有52朵绽开的莲花,每朵莲上都有一个供养菩萨。</h3><h3> 万佛洞南北两侧层层叠叠的小佛犹如写满汉字的巨著,令人耳目一新,这不是密密麻麻的文字,而是石刻艺术的精品。一万五千尊小佛像,远看貌似千篇一律,近看却又给人以千变万化之感。这一万五千尊精雕细刻的小佛像,反映了唐代石刻艺术家们的精湛技艺。</h3> <h3> ↓ 虔诚的僧尼为不影响别人侧身点灯跪拜</h3> <h3> </h3> <h3> ↓ 石窟崖壁上俯瞰伊河</h3> <h3> ↓ 老龙洞</h3><h3> 老龙洞因北邻老龙窝而出得名。原为自然溶洞,唐太宗贞观年间开始营造,至玄宗开元年间结束。</h3><h3> 窟内造像无一定规划,布局较零乱。北侧一龛是唐永徽元年四月八日洛州净土寺主智尊造阿弥陀像,本尊结跏趺坐于束腰莲台座上,左手置左膝上,右手上举,施无畏印。二弟子双手合十,侍立于圆台座上。二菩萨头部残损。</h3> <h3> ↓ 去莲花洞的路上</h3> <h3> ↓ 莲花洞</h3><h3> 莲花洞是因窟顶雕有一朵硕大高浮雕莲花而得名。它开凿于北魏孝明帝正光二年,公元521年。</h3><h3> 莲花洞的洞顶是一个不规则的穹窿形,这朵精美的大莲花就镶嵌在窟顶的正中央。它直径3.60米,厚0.35米,呈三层由里向外蓬勃怒放。整个窟顶便组成了一个莲花世界。“净”是莲花的精神,“出污泥而不染”则是超脱的品格。佛教吸取了莲花的这种精神和品格,把它作为佛教的重要标志。</h3><h3> 在龙门石窟中,释迦牟尼作为立像,仅莲花洞一处。这里的释迦牟尼为教化形象。是“教人而化恶为善”。</h3> <h3> ↓ 信众与僧尼在莲花洞礼佛</h3> <h3> ↓ 在去奉先寺路上</h3> <h3> ↓ 仰看奉先寺</h3> <h3> ↓ 奉先寺</h3><h3> 奉先寺原名“大卢舍那像龛”。是龙门石窟开凿规模最大的摩崖像龛,也是全国石窟中唯一劈开山崖,依崖雕凿的大型群雕。整个佛龛造像布局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计九尊雕像。像龛南北宽约36米,东西进深40.70米。主尊卢舍那佛,结跏趺坐于八角束腰叠色式莲花座上,通高17.14米,头高4米,仅耳朵就长1.90米,比一个普通人还要高出一截。</h3><h3> 奉先寺,大卢舍那像龛为唐高宗时期所始建,因皇后武则天尤崇佛教,武则天为该寺捐助脂粉钱两万贯,三年后奉先寺竣工。武则天亲率文武朝臣驾临龙门,参加主佛卢舍那的开光仪式。民间相传卢舍那大佛是武则天的化身,依照武则天本人的相貌塑造的。</h3> <h3> ↓ 五尊像龛由近至远依次为左胁侍文殊菩萨、大弟子迦叶、卢舍那佛、小弟子阿难、右胁侍普贤菩萨,佛像或文静稚朴,或饱经沧桑,或雍容华贵,性格各异,错落有致。<br></h3> <h3> ↓ 卢舍那佛二手损毁,是因佛龛上原有木质屋顶,因年久失修垮塌压坏。现巳完全拆除,崖壁上打桩方孔依存。</h3> <h3> ↓ 造像形态讲究,唯一坐着的卢舍那佛,坐高比站着的其它佛象要高,这样节约了空,增加了对比,又让人感觉卢舍那佛高大伟岸,显得庄严崇高。</h3> <h3> ↓ 卢舍那佛</h3><h3> “卢舍那”意为光明遍照,是“三身佛”中的“报身佛”,在各地都不乏卢舍那佛造像,然而,从艺术典型创造的角度去审视,任何一处的卢舍那造型都没有龙门石窟奉先寺的卢舍那更美,更趋于女性化,有描述到:“图兹丽质,相好希有,鸿颜无匹,大慈大悲,如月如日。”这与史书记载武则天为“方额广颐”面相却有些相仿。</h3><h3> 主佛卢舍那形象过程中,以丰富饱满的艺术创造力,赋予它一副女性风范,从而出神入化的使雕像惟妙惟肖,佛像面颊丰满圆润,头顶有高肉髻波状发纹,双眉弯弯,小小的嘴角,略向上翘,带着隐隐的一丝喜悦。双目微微向下作凝视状,流露出安祥与和谐。洋溢着关注人间与洞察一切的智慧。当您抬头瞻仰卢舍那圣容时,能与它目光相遇,有能与神之间的交流感觉。</h3> <h3> ↓ 大弟子迦叶、左胁侍文殊</h3> <h3> ↓ 天王与力士</h3> <h3> ↓ 在奉先寺上看伊河对岸,红地毯处为礼佛观景台,备有香台,观景台正对奉先寺卢舍那,为奉先寺礼佛台</h3> <h3> ↓ 药方洞</h3><h3> 药方洞是宝贝洞因窟门甬道刻诸多药方而得名。该洞始建于北魏,正壁主尊造像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h3><h3> 公元575年,北齐武平六年,有一位叫道兴的人,在药方洞拱门通道北侧的壁面上,雕刻的碑文中写道:“若不勤栽药树,无以疗兹聋瞽”等句。这是道兴等人虔诚佛教的比喻,出资开龛造像,犹如勤栽药树一样,能解除人们的灾难困苦,治疗耳聋眼瞎的疾病。此后,开始有人在这块碑的边沿,雕刻药方,并且开始延伸到窟门以内的前壁上。</h3><h3> 洞内两侧共刻有药方150多种,所用药物多是植物、动物和矿物药。药方涉及内科、外科、小儿科、五官科</h3><h3> 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是唐代初年我国医疗学、药物学的珍贵遗产。公元984年(北宋),日本医学家著的《医心方》一书中,收录有龙门药方洞内的石刻药方达95种,书中称为“龙门方”。<br></h3> <h3> ↓ 伊河东面礼佛台西看奉先寺诸佛</h3> <h3> ↓ 礼佛台敬香礼佛</h3> <h3> ↓ 礼佛台上正视卢舍那佛</h3> <h3> ↓ 龙门石窟东山石窟,东西相比西山石窟群要少很多,游客也少。</h3> <h3> ↓ 擂鼓台</h3> <h3> ↓ 驻足东山远看西山石窟群和伊河</h3> <h3> 结束了龙门石窟游览,感叹洛阳作为古时中国的中心,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战祸不断,兵灾让十三朝古都地面上的古迹难觅踪迹,洛阳人自称要找洛阳古代遗物都在地下,因而发明了闻名的洛阳铲,然而龙门石窟自开凿以来有着1500多年历史,庆幸的是除了自然风化和偷盗,历经战祸、大规模的灭佛运动及近代文化大革命破四旧运动,没有遭受到大的人为破坏。</h3><h3> 龙门石窟保留下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音乐、服饰、医药、建筑和中外交往等方面的实物史料。因此,它堪称为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让后人知道 ,先人的伟大成就 ,它和长城一样的 ,都见证了中国的历史 ,展现了中国智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