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期共读已经进入了尾声,在结束之前我们进行一个简单的小结,争取下次做得更好吧! 结合创意写作和亲自聊书的情况,颁发“读写小能手”和“最暖家庭”。翻出了之前的存货,因为时间关系,对孩子有时只是口头表扬或者记在心里,没有及时表扬,导致存货不少,这次拿出了一些以前的奖状,再次证明我是老百千了^^奖状只能周一送惊喜 最暖阅读家庭--李宁柯 最暖阅读家庭--李幸珊 最暖阅读家庭--聂致远 最暖阅读家庭--吴诗雨 最暖阅读家庭--洪铭彤 读写小能手--魏尔奕 读写小能手--袁梓锐 读写小能手--庄智夸 读写小能手--邓子朗 读写小能手--陈思彤 读写小能手--彭键锋 读写小能手--林锦健 读写小能手--覃忆香 不知道是不是这学期有意识训练作文表达和长期坚持阅读的原因,感觉孩子们这次在表达上有些进步。甚感行为。 从新书发布会开始,我们进行了每天打卡,但是没有做到每天及时查看,趁着总结整理,看了一下大家的打卡情况 本期打卡排行榜 <p>算了一下要求打卡的天数是21次,因为这次共读有2本书,所以有些人继续打卡了《永远的孩子》,天数比较多。自觉的人让人放心!</p><p><br></p><p><font color="#333333"><b>建议:家长尽量用同一个手机给孩子打卡</b></font>,打卡人数应该是41,现在莫名变成了47人。<font color="#333333"><b>统计可能就不那么直观啦</b></font>!</p><p><br></p><p>在队伍末尾的人下次要加油啦!前面的风光绝对不一样!</p> 翻看打卡记录时看到一些比较精彩的打卡言论,整理了几个人的。 忆香打卡,细腻! 每一次都想念给大家听的打卡 键锋打卡 打卡结合自己的感受就会帮助加深理解哦 <h3><b>截图的打卡记录几十张,拼图拼的眼花缭乱,立个flag,下期共读,我要每天看,每天截图,不做拖延症患者!!!(记住啊!)</b></h3> <p>本期共读有2本书,《城墙上的光》我们一起进行了各种形式的解读,第二本《永远的孩子》是一本自读的,但是个人感觉这本书也值得孩子们好好思考,慢慢品味。<font color="#ed2308"><b>虽然它不是小说,情节性趣味性没有那么强,但,它是生活。</b></font></p><p><br></p><p>思来想去,我选择了和学生一起共读这本书里的某些篇章。</p><p>每天孩子放学回家前,我会现在打卡群贴出自己的打卡感受,然后给出问题,建议孩子阅读。</p> 第一天我们共读的是第一篇《这样的幸福》 大概周三,将孩子们的打卡记录整理发在了公众号上,及时反馈给家长。<br><br> <p>第二天共读《放榜》</p><p>考完试等待成绩的煎熬心情,每个人都体会过</p> 如何面对考试? <p>第三天共读《教学生写作文》</p><p>这学期我们也在有意识训练写作,对于作文我有话说......</p> 超级明白的娃 第四天共读《剪报》 剪报是一种学习态度和方法 <p>因为整理时间差有2天,所以周五的还没来得及整理</p><p><br></p><p><br></p><p>10.18《永远的孩子》读书打卡day5 </p><p><font color="#333333"><b>阅读《十三岁》</b></font>感受+回答问题:</p><p>邵华感想:小时候向往着成为大人,十三岁的林良爷爷被可以自己当家做主的感觉鼓舞,于是爽快答应自己独自坐船去厦门参加考试。他买了成人票,没有接受乘客伯伯让他坐下的好意,被小贩包围,买报纸,做主划双桨回家……体会到了独当一面,自己拿主意的滋味。</p> <p>问题:你的父母给过你机会,让你学习办事,自己当家做主吗?你觉得你可以/做过哪些“拿主意”的事情?感觉如何?<br></p><p><br></p><p><font color="#ed2308"><b>六年级的孩子对于自己拿主意的渴望,感同身受</b></font></p> <p>10.19阅读《永远的孩子》p26-28《父亲的兴趣》,写写你的感受。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为了这个兴趣爱好,你有没有父亲这样投入的类似表现?<br>如果还没有找到兴趣爱好,就像父亲一样“学任何东西,都从看书(猜测可能是相关书籍)开始”试试吧!</p><p><br></p><p><font color="#ed2308"><b>现在很对孩子在上各种兴趣班,但是真正找到自己的兴趣的又有几人呢?何不看看如何发现和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b></font></p> <p>今天读书打卡,阅读你最喜欢的那一篇,写感受+联系生活,50-100字。</p><p><br></p><p><font color="#ed2308"><b>周日定为自由读,毕竟萝卜青菜各有所爱</b></font></p> 虽然整理打卡记录看花眼,但是这些问题都激发了孩子们的表达,他们偷偷藏起来的一些想法也在这里显露。 之前看到张老师班的聊书时间成为定规,所以这周六也布置了班级聊书。这样不用担心第二天要早起上学,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先让书友队长自己提问 九月十九日(星期六,8:30~9:00)聊书问题:<br><br>1.“我”爸爸去世以后,妈妈经常说起他。可见她是如此的想爸爸。在生活当中,你有没有因为和朋友或亲人分别,无法再见而特别想念人的体验?想念一个人时你是怎么做的?<br><br>2.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家庭,但是每一个家庭教育的方式都不同。请你学习作者的话,写一写父母对你的教育是怎样的?如果长大以后,你成了爸爸或妈妈,那你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br><br>3.在龙眼成熟之后,“我”和二弟就在龙眼树下守着,只要有人爬上树,“我们”就会说:“有人偷龙眼”。你小时候试过偷拿别人家的东西吗?<br><br>4.林良爷爷记英文字母、生字词有他自己的方法。你在记生字词或者其他不懂得词汇有没有什么自己的方法记呢?你的方法是什么?<br><br>5.林良爷爷到18岁的时候就帮家里赚钱了,如果换你去工作,人家又肯要你的话,你会选哪个工作?为什么?<br><br>6.林良爷爷在成为老师以后,教学生们的方法是层出不穷,教的效果也很好,他是怎么教学生们的呢?如果和我们的邵华老师对比一下,你又觉得哪老师的方法更好呢? <p>1.“我”爸爸去世以后,妈妈经常说起他。可见她是如此的想爸爸。在生活当中,你有没有因为和朋友或亲人分别,无法再见而特别想念人的体验?想念一个人时你是怎么做的?<br></p><p><br></p><p><font color="#ed2308"><b>思念和死亡的体验,其实我们都有。</b></font></p> 来晚的同学补 <h1><b>补:第一题:</b></h1><div><b>陈选先</b></div><p>有,那,是我去云南旅游认识的一个小男孩,他,他是我在那里旅游团里唯一一个玩的最好的朋友,我们每天玩了就是玩,除了睡觉,我们有时候连上厕所都一起去。我现在连,联系不上他了,我很伤心。有时候我在睡觉的时候都一直想念着他,想跟他玩,可惜现在已经联系不上他了,也不能跟他玩了,我想如果他住在我这附近,该多好啊!</p><p><br></p><p></p><h1><b>黄永豪</b></h1>自己一个人会非常的寂寞,自己一个人没有人陪伴,会感觉很孤独,自己一个人会感觉很害怕,只能孤独与寂寞,自己回去,没有人在你身边吵吵闹闹,没有人在开玩笑,没有人在你身边和你谈,我会感觉到非常的寂寞,我会直接跑回家里面<br><p></p><p><br></p><p><br></p><p></p><h1><b>洪铭彤</b></h1>有,那就是我最亲爱的爷爷。我的爷爷是在老家的政府当干部的。但就因为那年,祖母病发去世,可能是因为爷爷过于伤心和平时吸烟喝酒太多,所以也去世了。想起爷爷对我的好,就会情不自禁的流起泪。每年每次的期末考试,只要我们家的孩子们得到了好成绩,爷爷就会拿金钱来犒劳我们,比如说:得到了学习标兵就奖励五百元;得到了三科一百分就奖励三百元;得到了两科一百分,一科九十五以上,就奖励两百五十元;得到了三科九十五分以上,就奖励两百元;得到了三科九十分以上,就奖励一百元。在他没有离我们而去前,奶奶来这边照顾弟弟,只剩爷爷一个人在老家。每当过年我们一回去,他就会买大鱼大肉来伺候我们。他做的味道,我想想就会流口水。而且他还会提前把家里整理好,等着我们回去。爷爷,我都还没来得及孝敬您,怎么就离我而去……<br><p></p><p><br></p><p></p><h1><b>李宁柯</b></h1>当然有。在我老家信宜那边,有一个堂弟,我们小时候是经常在一块玩耍的。但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也要各奔东西,所以就上来了中山,现在见面的次数也很少,大概一年见个一两次。我一般特别想念他时,都会叫妈妈跟她视频通话,这样隔着一个地球也不怕<br><p></p> <p>2.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家庭,但是每一个家庭教育的方式都不同。请你学习作者的话,写一写父母对你的教育是怎样的?如果长大以后,你成了爸爸或妈妈,那你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p><h1><font color="#ed2308">也许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虽然我不想</font></h1> <h1><b>补:第二题:</b></h1><div><b><br></b></div><h1><b>陈选先</b></h1><p>我爸爸的管教是非常严厉的,只要你犯了错,它就会在门口守着,时刻拿着一个小木棍,但是他这样子习惯了,只要他不这样子,我就很不习惯。所以我长大以后当一个爸爸,我会找时间多多陪陪他,没时间也会抽一点时间出来。我不想我的孩子垂头丧气的,每天都不开心,还抱怨我没有时间陪他玩。</p><p><br></p><p></p><h1><b>黄永豪</b></h1>爸爸妈妈的教育,一如既往的凶,做的不足的地方,像警告,第二次直接上嘴,第三次直接上手,有时候是直接吓人,但是我感觉也是挺好的,如果我当了爸爸妈妈,我的教育方式是让他体验一遍,别人在做那件事情的时候,你管的时候是什么心情?让他体验一下就会知道了<br><p></p><p><br></p><p></p><h1><b>洪铭彤</b></h1>爸爸妈妈对我很严厉,每当考试成绩发下来,一有偏科,我猜都能猜出他们会说什么话:“做题!做题!做题!”可不管怎么样,他们也是为我好,我也不能不干呐!你们说我是该感谢他们呢?还是该感谢他们呢?所以我不得不好好学习,上课认真做笔记。只要一有不懂的就要马上去问他们,我真希望有一天他们能不说这句话。而且我每次一提到要去同学家玩或写作业,我也能猜出他们会说什么:“不准去!作业写完了吗?写完了就复习,复习完了就做题,做完了就预习。我就不信你还有时间去同学家!”诶呀!怎么连点自由都没了?真替我将来的自由担忧。<font color="#ed2308">如果我以后当了妈妈的话,我不会逼迫着孩子去干什么,也不会不给他去做什么。不求他/她成绩好,就求他没那么调皮,一定要自觉自律,不能撒谎,也不能做坏事。要做个善良,有爱心的人。</font>如果真的要这么做。我不会当着他的面说,我只会用一些行动去告诉他。也不会当着别人的面,说出他的丑事,要保护着他的自尊心。<br><p></p><p><br></p><p></p><h1><b>李宁柯</b></h1>我爸爸妈妈对我的教育挺严格。不仅学习方面也要进步,在业余爱好方面和生活自理方面都要进步。但也没有过分的约束我,有时候也会担心我的身体原因,让我适当的放松,妈妈的原则就是人一定要善良,讲信用,爸爸对我的教育是学习一定要搞好,考试如果考的不好,自然会有惩罚,但考的好什么也没有,就说一句,继续努力,我知道,如果批评我会让我陷入自责,如果表扬我会让我骄傲,所以只能这样做。我不想让父母失望,所以我总想超越,变得更优秀。虽然是在被逼的情况下成长,但是我也觉得挺开心的。<font color="#ed2308">如果我做了妈妈,但我并不会要求孩子的成绩一定很好,只希望他能平平安安的度过一生,高高兴兴的,也不求他将来大富大贵,只求孝顺我,和一颗善良的心</font><br><p></p> <p>3.在龙眼成熟之后,“我”和二弟就在龙眼树下守着,只要有人爬上树,“我们”就会说:“有人偷龙眼”。你小时候试过偷拿别人家的东西吗?</p><p><br></p><h1><font color="#ed2308"><b>看《孩子与恶》是提到了“偷”,小时候偷果实,偷吃是恶吗?</b></font></h1><p><br></p> <h1><b>补:第三题:</b></h1><p>以前我非常喜欢拾金不昧,时不时就会捡到一支笔,不还给人家,我也偷过我哥哥的笔,但是我哥哥骂了我,我就从此没有偷东西了!</p><p><br></p><p></p><h1><b>洪铭彤</b></h1>小时候,我并没有偷过人家的东西,但是在老家的时候,我看见过别人偷东西。那天,妈妈叫我出来买酱油。到了小卖部老板不在,我也没敢进去。这时,我突然看见了一个人,他正在小卖部里拿小卖部的东西。我也没敢叫他,怕闹成一个尴尬的场面。但我心想,也不能由着他偷东西吧。我便想了个办法:我偷偷躲在了门后,大叫了一声“老板来啦!”顿时,这个小贼马上跑了出去。没想到老板真的来了,他严肃的问我:“你躲在这里干什么?”我傻笑,回答道:“没事,就……看见了……门后……有一只……蟑……螂……”<br> “呼——”我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虚惊一场。原来,帮别人说谎也是一件很难的事啊!这时,我好像想起了什么……<br> “哦,对,我还没买酱油……”<br><p></p><p><br></p><h1><b>李宁柯</b></h1><p>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要说偷东西,我还真没偷过,就算偷了,都是自家的。小时候在外婆家我总喜欢偷一个东西一一扑克。因为年龄小,看它花纹多多的,还以为是什么好玩的,每次看到它,就总想抓一把过来<br></p> <p>4.林良爷爷记英文字母、生字词有他自己的方法。你在记生字词或者其他不懂得词汇有没有什么自己的方法记呢?你的方法是什么?</p><p><br></p><h1><font color="#ed2308">关于记英语单词的方法,一开始我们那么类似。</font></h1> <h1><b>补:第四题:</b></h1><p>背单词或词语表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只要一个读十遍,保证你会背几个,只要再不会的话,那就死记硬背,但是,自从补习老师说:“死记硬背是没有用的”,我就没有用过死记硬背了,而是用一个读十遍这样子的方法,不过我觉得这样的方法也不好,但是我也没有办法了!</p><p><br></p><p></p><h1><b>洪铭彤</b></h1>可能我会选择死记硬背。虽然它的作用不大,但我的脑筋吧,应该还是挺听我话的,能记得住它。我还会选择把不会的抄下来,如果笔顺有点难记不下来,就多抄几遍,再听写。我觉得那样应该会记得清楚一点。<br><p></p><p><br></p><p></p><h1><b>李宁柯</b></h1>有。那就是最简单的拆字法。有一些字不知道为什么,看一遍还不知道,有些字看一遍就知道,所以只能把它拆了,然后组合,加一加,多写几遍就会了<br><p></p><p><br></p> <p>5.林良爷爷到18岁的时候就帮家里赚钱了,如果换你去工作,人家又肯要你的话,你会选哪个工作?为什么?</p><p><br></p><h1><font color="#ed2308"><b>长大后,我想......</b></font></h1> <h1><b>补:第五题:</b></h1><h1>我会先选择一种低工资的,也简单的工作,然后再一步一步走向男的工作,工资高的工作,老师不也说过吗?每条路都靠一步一步的走,不可能一步登天。</h1><div><br></div><h1></h1><div><h1><b>洪铭彤</b></h1>我会选择当一名医术医德高的医生。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当医生,可能是因为看多了那些。动手术的片子,然后对他们感兴趣吧。我觉得当医生很好,如果,很厉害的话,工资又高。当医生是为人民服务,能救一条人命我就觉得很开心。其实我妈建议我去当老师,她想让我们三姐妹都当老师,他说当老师有寒假暑假,那当医生也有啊,就是比老师少一点而已。我也觉得我挺适合当老师的,发火的时候,可能能压的住学生们大吵大闹的场面。老师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像邵老师一样,头发都慢慢的变白,当老师压力大。</div><div><br><br></div><div><h1><b>李宁柯</b></h1>应该是当个老师吧,可能现在当老师很辛苦,可是我觉得能将自己知道的知识传授并给予给别人,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br></div> <h1><p>6.林良爷爷在成为老师以后,教学生们的方法是层出不穷,教的效果也很好,他是怎么教学生们的呢?如果和我们的邵华老师对比一下,你又觉得哪老师的方法更好呢?</p><p><br></p><p><font color="#ed2308">敢问敢说,服你!</font></p><p><font color="#ed2308">当然,我也在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需要哪些调整!</font></p><p><br></p><p><b style="color: inherit;">补:第六题:</b></p></h1> <h1><p></p><p><b>洪铭彤</b></p>我觉得每个老师教书都一样,都有自己唯一独二的“好”。林良爷爷有他教书的好,比如说,他的教学方法和其他老师不同,可能会让学生们更加喜欢他的课。但卲老师也有她教书的好,比如说她在课上会跟我们吐吐槽,增加气氛,使我们有上课的欲望,况且我们班是阅读班,不像其他班一样,每到期末就要做很多试卷。虽然老师有时候会对我们很严厉,但我们也要体谅她,有时老师还对我们很好,会给我们减作业。这些我们不能忘记。<br><p></p><p><br></p><p><b>李宁柯</b><br>林良爷爷教学生并没有很刻意的把知识写在黑板上,而是做一些有趣的事情,让学生们自己领悟到其中的道理,这样子懂,好比直接在黑板上死记硬背。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教书方法,太严格也不好,太宽松也不好,邵老师,虽然表面上看着挺和谐的,但是一发起火来,真的是惊天动地。若是不发起火来,就是“你笑起来真好看,像春天的…”我觉得,林良爷爷的教书方法更好,但也并不是说邵老师不好,而是觉得林良爷爷的这种独特的教书方法,让人感到新奇和有趣。<br></p></h1> <p>这期共读就这样结束了,一次阅读两本书对学生和老师都是一个挑战,新方法的尝试,虽然不一定完美,但也让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彼此更加了解和理解!</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