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陈顺的秋</h3><h3>肖进雄</h3><h3> 陈顺的秋来得似乎早了点,这不,中秋节刚过,陈顺梁上的各类树叶子已经开始由绿泛黄,由黄变红。一些略显急躁的叶子甚至早早离开树杆如彩蝶飞舞,没有丝毫的流连缱绻,随着秋风满地翻滚,肆意享受自由自在的气息。陈顺是一个位于山茆的村子,是我所在帮扶村的邻村。</h3><h3> 熟悉陈顺村不仅仅是与之相毗邻的缘故,而是在陈顺村开小卖铺的老李是我们村的老党员,每次的主题党日活动都由我亲自通知他,确切说是我去开车接送他。老李是一名具有三十二年的老党员,他识字不多但觉悟极高,每有党支部的活动只要身体允许他都会参加,并积极建言献策,他爱憎分明威望极高,帮我们化解了许许多多的邻里纠纷。他是孤儿,是在党的照顾下长大成人的,因此对党的恩情刻骨铭心,据说他的入党申请书是由他亲自口述别人操笔代写的,为了放心写完后又让代笔人念了一遍,与他的意思相符后他才放心地摁了饱蘸红色印泥的手印。经历过风风雨雨的老李,对党极为忠诚,党徽始终别在胸前,他常以自己是一名党员引以为傲。他的这举动、这精神深深影响和感染着我,作为第一书记,我要帮助指导村上开展好基层党建工作,老李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诠释着一名合格党员的风采。老李的小商铺起名很特别,叫秋生商行。叫商行其实是一个小杂货铺,里面形形色色摆满了各种山货。</h3><h3> 老李年纪大了,几户花掉其一生奋斗的积蓄,订购了一间陈顺梁上开发的商铺,陈顺的交通还算可以,毕竟是由村子出资修建的,价格倒是相对便宜,该商铺临街既可以安家生活,也兼营零售点小百货补贴家用,老李虽然面对的顾客大多数是老百姓,可他童叟无欺,从不卖过期货或者假冒伪劣产品,以至于时不时邀请市场监督局的同志来帮他查检产品保质期。用他的话说,他绝不做坑蒙拐骗伤天害理的事,更何况他是一名老党员。</h3><h3> 老李在陈顺村是出了名的热心人,他的好名声来自一个立秋之日,来自他和他的小商铺。那是老李的商铺刚开业不久,因村子里没几个人买东西,有也是几个买包盐买斤醋什么的,赚不了几个钱,老李整天闲着无聊。他的商铺连一个正规的名字还没起,他产生了放弃继续开铺下子的想法。可就在他犹豫不决之际,一件事彻底改变了他,那是个立秋之夜,他早早熄了灯准备入睡,突然他的商铺门被敲得咚咚响,急促的敲门声催促他迅速翻起身,打开门才得知,原来是一位家住很远即将分娩的孕妇待产,原本家人准备送乡卫生院,可走到这里已经坚持不住了,孕妇羊水已经破流。他们连敲了几家人的门都被拒绝了,敲到老李这里了。因为当地有个习俗,在别人家结婚和生孩子都是不吉利的,所以他们遭到了拒绝。可老李一看,二话不说立即应允,让他们住进了自己的小商铺,孩子顺利出生了,老李却在自己的商铺门外呆了整整一个晚上。陈顺村海拔一千九百多米,虽然刚刚立秋,天气已经很凉很凉,产妇在屋子里受了些许罪,老李在屋外受了足够苦。就这样,他在秋风中哆嗦了一夜,伴之而来的是一场重感冒。</h3><h3> 老李热心肠舍铺救人的故事随着秋叶飘到了村子的各个角落,大家都为老李心里点赞。村子里识字的麻先生主动给老李的商铺起了“秋生”之名,历经重感冒之后的老李欣然接受了这个名字,他早已将赚钱置之度外,只是一个劲儿做着好事做着善事,大家买东西也都愿意去老李的秋生商铺。</h3><h3> 又一个秋天如约而来,老李站在他的铺子前,摩挲着稀疏的胡须,对着翩翩起舞的秋叶念念有词,他说他有些想念那个叫秋生的孩子。我看到他的眼里噙着泪花,泪花上有些色彩,那应该是陈顺五彩斑斓的秋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