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难忘的铁道兵!铁道兵军魂永驻!铁道兵血脉相连!铁道兵子弟情意永恒!铁道兵精神永放光芒!永远的铁道兵!…………</p> <p> 2019年10月12日7:20分,我乘坐高铁列车,从沈阳北站出发,怀着非常激动的心情,奔往期盼多年夙愿回归的“故乡”天津!实现与铁八师子弟学校老同学相见相聚的圆梦之旅!</p><p><br></p> <p class="ql-block"> 我父亲于1950年入伍参加中国人民自愿军,进入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铁道兵团工作。1953年回国,在铁道兵兵部,铁一军,铁八师工作。1971年4月,我们全家随父亲离开铁八师,调转到沈阳,铁道兵后勤部东北办事处(师级单位)工作生活。至此,有48年与铁八师以及子弟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失去了联系,并从未见过面。</p><p class="ql-block"> 2019年初,有缘与铁八师子弟的同学们取得了联系,这是我人生的一大幸事!此次去天津,同时也背负着父辈对铁道兵深情厚意的重托,怀着对铁八师子弟老同学48年的思念之情!寻根溯源,回访铁八师,重温同学情,团圆同学梦!</p> <p> 中午11:36分,高铁到达天津西站,之后转乘地铁直奔中铁十八局(铁八师)集团驻地。</p> <h3> 到达中铁十八局(铁八师)集团,见到了从小一起上小学一年级的于爱瑛、邵虎、江峰等老同学,心情非常激动!我们相互握手拥抱!在四川宣汉时,我和江峰、徐可是非常好的小伙伴,经常在一起玩。这次江峰得知我要去天津,专程从石家庄赶来与我相聚,更令我十分激动和感动!</h3> <h3> 下午,经于爱瑛、邵虎同学联系和安排,在中铁十八局相关部门领导的陪同下,我们来到中铁十八局(铁八师)史志荣誉馆参观,并且一同合影留念。</h3> <h3> 史志馆场景</h3> <p> 我看到史志馆陈列的各种文字、展板、照片、实物、奖旗、奖杯、奖章等历史资料,展示了原铁道兵部队及铁道兵八师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和辉煌的战绩!展现了1984年兵改工以后,中铁十八局集团在国家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永葆革命军魂,宏扬铁道兵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勇闯市场,建功立业,为国家经济建设建立的丰功伟绩!</p><p> 此时此刻,使我脑海里浮想联翩,一幕幕的铁兵历程引入我的眼帘!同时,近五十多年前,我父亲以及我们全家当年在铁道兵八师时的工作、生活情景,经历的一些往事全都浮现在我的脑海…………</p> <p> 1946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在东北组建为东北民主联军护路军。1950年改为铁道兵团入朝参加抗美援朝作战。1953年9月9日,中央军委决定组建铁道兵,铁道兵正式作为一个兵种进入人民解放军序列。1954年3月5日,铁道兵司令部正式在北京成立,最多时铁道兵总兵力达40余万人,先后修建了鹰厦铁路、成昆铁路、贵昆铁路、襄渝铁路、东北林区铁路、新疆南疆铁路、青藏铁路和北京地铁工程等大型铁路,立下了汗马功劳。</p> <h3>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在中国人民革命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抛头颅洒热血,栉风沐雨、披荆斩棘、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流血牺牲、气壮山河,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h3> <p class="ql-block"> 党和国家领导高度重视铁道兵发展建设,给铁道兵提字、题词,深入铁道兵部队视察、调研指导工作,接见铁道兵部队领导及干部战士。图为1959年毛主席在北京接见铁道兵李寿轩司令员、郭维成副司令员和崔田民政委。</p> <h3> 毛主席为铁道兵提字</h3> <h3> 朱德总司令为铁道兵提词。</h3><h3>邓小平、彭德怀、贺龙、叶剑英等国家领导人也多次到铁道兵部队和施工工地视察,关心部队建设,高度评价铁道兵志在四方铁军精神!为铁道兵提词提字!</h3> <h3> 历史不会忘记“引滦入津”工程。当年铁八师担负起这项特殊艰难的国家重点工程,也是铁道兵兵改工前,最后一项举世瞩目国家重点工程。图为杨尚昆、秦基伟、李瑞环(时任天津市市长)与铁八师师长刘敏及其他师领导合影。</h3> <h3> 1982年5月11日,引滦入津工程正式开工。引水线路施工中最艰难的是要穿越中国地质年龄最古老的燕山山脉,在200多条断层中修建一个12394米长的引水隧洞,这是中国最长的一条水利隧洞,也是引滦入津的“卡脖子”工程。铁道兵第八师和天津驻军198师担负其中7210米的施工任务。</h3> <h3> 引栾入津工程施工作业示意图</h3> <h3></h3><h3> 在当时的条件下,如果按正常挖掘速度,即便两头同时挖也需要15年时间才可以挖通。铁八师采取科学施工,多点分段同时掘进,横向开通,全线贯通,用了1年零4个月就将隧洞打通,创造了当时全国日掘进6.8米的最高记录。在整个引滦工程中共有22名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有17名战士在打通引水隧洞时牺牲。图为1983年3月28日“引栾入津”工程输水隧洞工程全线贯通部队会师的场面。</h3> <p> 时任铁道兵第八师师长刘敏。</p><p>【相关链接】 刘敏的女儿刘芳,是我从小在四川宣汉上学的同班同桌同学。今年初,经顾老师和刘芳介绍,才使我有缘与老同学们取得了联系,加入了八班同学网微信群,这令我十分兴奋和感激!</p> <h3> 祖国永远不会忘记当年“引栾入津工程”的功臣!今年,建国70周年大庆,国家授予原铁八师师长刘敏“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奖章”荣誉!这同时也是铁道兵的祟高荣耀,也是祖国和人民对铁道兵的高度认可、评价和最高奖赏!</h3> <h3> 历任铁八师领导</h3> <p> 铁八师第一任师长贾庆祥。</p><p>【相关链接】 贾师长是老革命,是历经百战的老红军。从我记事起,我父亲就一直给贾师长担任警卫司机。听我父亲讲:文革期间,铁八师在云南楚雄时,一次我父亲开车贾师长乘车去施工工地途中,被当地“造反派”将车拦住围攻,非要把贾师长揪下车来带走批斗!在这危险时刻,我父亲与“造反派”斗智斗勇,机智周旋,趁机一脚油门冲出重围,救了贾师长一命!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p><p> 贾师长家有六个儿子,在云南楚雄时,我只有5、6岁。记得他家的三个大儿子就当了陆海空兵,老大当陆军,老二当海军,老三当空军。贾“小六”比我们大几岁,是我们当中的“小孩头”,经常带着我们玩耍,有时也带我们去他家里玩,我们都害怕他爸那“老头”!</p> <p> 铁八师第二任师长王功。</p><p>【相关链接】 八师在四川宣汉时,我父亲接着给王功师长开车。我们俩家关系很好,他家是山西人,我姐姐与王师长的长女王红耀是同班同学,她俩也是很要好的小闺蜜,经常在一起学习玩耍。我们这些铁道兵的后代子女都是父一辈子一辈,从小在部队大院里长大,建立了非常好的友谊浓情关系。</p><p> 兵改工后,铁道兵改为铁道部工程指挥部,王功任铁道部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副司令职级)。1986年来沈阳铁道部工程指挥部东北办事处(局级)视察调研指导工作时,见到我父亲俩人非常亲近,并来我家看望。</p> <p class="ql-block"> 原铁道兵副司令员何辉燕</p> <p class="ql-block"> 原铁道兵副司令员蓝庭辉</p> <h3> 原铁道兵副司令员别祖后</h3> <p class="ql-block">我父亲在朝鲜担任铁道兵首长警卫员时戎装照。</p><p class="ql-block"> 我父亲于1950年入伍参军并参加中国人民自愿军,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铁道兵团担任铁道兵首长警卫员。1953年回国后,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在铁道兵兵部、铁一军,分别为何辉燕副司令员、蓝庭辉副司令员、别祖后副司员担任警卫兼司机。铁八师组建后,六七十年代在八师分别为贾庆祥师长,王功师长担任警卫司机工作。</p> <p class="ql-block"> 1950年,父亲入伍时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辽西军区(沈阳军区)警卫团时的戎装照片。</p> <p class="ql-block">父亲的戎装照,1955 年在福建,随铁道兵修建鹰厦线铁路。之后,在五、六、七十年代,随部队相继奔赴福建、新疆、甘肃、内蒙古、浙江、云南、四川等地,建设包兰铁路、襄渝铁路、成昆铁路等国家重要铁路工程。</p> <p class="ql-block">父亲在新疆任铁道兵首长警卫兼司机时的照片。</p><p class="ql-block">【相关链接】 我父亲在朝鲜时,曾经两次见到过铁道兵的“登高英雄”,一级战斗英雄杨连弟(当时己经是先进英雄人物)。听父亲讲: 杨连弟牺牲时,父亲正好在铁道兵兵部作战指挥部里,亲眼看见兵部首长拿起电话,接听到前方报告:说“杨连弟牺牲了”!当得知杨连弟牺牲的突然消息时,首长感到十分震惊和惋惜!指挥部里所有领导和官兵同志立即脱下了军帽,表示沉痛哀悼!…… 杨连弟烈士陵墓,现安葬在沈阳中国人民自愿军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的第一排与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罗盛教、孙占元烈士一起为首要陵位。</p> <p>铁道兵军歌《铁道兵志在四方》</p><p> 背上行装扛起了枪,</p><p> 雄壮的队伍浩浩荡荡,</p><p> 同志呀!你要问我们那里去呀,</p><p> 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p><p> 劈高山填大海,</p><p> 锦绣山河织上那铁路网,</p><p> 今天汗水浇灌大地,明朝鲜花齐开放。</p><p> 同志们那迈开大步呀朝前走呀!</p><p> 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p><p><br></p> <h3> 铁道兵军魂永驻!</h3> <h3> 铁道兵精神永放光芒!</h3> <h3> 永远的铁道兵!</h3> <p class="ql-block"> 国家记忆!历史铭记!人民永远不会忘记!</p><p class="ql-block">铁道兵在国家基础建设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改革开放40年,兵改工30 多年来,中国铁建继续发扬铁道兵精神。今天的中国铁建已发展到28个局,成为全国建筑行业体量最大的超大型央企。2006年跨入世界500强时,排名第485位,10年来高歌猛进,在同行业后来居上,屡创辉煌,现在排名第79位。在国家经济建设中,中国铁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打造一艘新时代的巨型建设航母,为全面建设“一带一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 可歌可泣的铁兵军魂,伟大的铁道兵精神,伟大的贡献,永远记录在共和国的史册里,光彩夺目,树立起永锤千古的历史丰碑!传承铁道兵精神的中国铁建人,继续将铁道兵精神发扬光大!铁道兵革命精神永放光芒!</p> <h3>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原铁八师)机关大楼夜景</h3> <h3> 12日晚上,在中铁十八局集团“柳林宾馆”,老同学们欢聚一堂,共聚晚宴!合影留念!</h3> <h3> 参加聚会的老同学有:于爱瑛、邵虎、李艳红、王华军、郑铁伟、李民、张健。同时特邀了当年我们子弟学校的顾老师,邵闽大姐一同参加聚会,使得老同学聚会的气氛更加亲切浓郁和激动热烈!</h3> <h3>大家相聚,共同举杯畅饮美洒,抒发同学情怀!</h3> <h3> 老同学们大聚会!同学情、兄弟情!融合的深情厚意,激动人心!欢快热烈的气氛醉人心田!</h3> <h3> 老同学欢聚,美酒飘香,一展情怀!想当年,童年时代,子弟同窗!忆青春,激情燃烧的岁月!看今朝,年己五旬壮志不言愁!</h3> <h3> 老同学相聚,非常高兴!迎宾喜宴,美酒佳肴!与老师、同学们,互敬美酒!</h3> <h3> 终身不忘师生情!1969年,在四川宣汉刚上小学时,顾老师是我人生学校教育的启蒙老师之一。如今,我们以长大成人,年过五旬了,师生情深,感恩不尽!敬一杯感恩酒!忠心感谢教育培养之恩情!</h3> <h3> 向尊敬的邵闽大姐敬杯酒!邵闽大姐是位优秀的才女,她创办了铁兵子弟微博网站,编辑撰写了大量的反应铁道兵历史背景的文学作品、回忆录等书籍资料,是铁八师子女后代骄傲和优秀代表!令我们这些同学校友所敬佩!邵闽大姐曾和我姐是同学小闺蜜,关系非常好!</h3> <p> 这是我姐和邵闽大姐在四川宣汉时的合影,中间抱着的小女孩是师机关卫生所白医生的小女儿。</p> <h3> 与老师、老同学亲切交谈!亲热叙旧!合影留念!</h3> <h3> 姐妹情!小闺蜜!</h3> <h3> 同学相敬握手,互敬美酒!聊起小时候的同窗往事,幸福而快乐!共同祝福老同学友谊天长地久!</h3> <h3> 大家共同举杯!感谢老师教导之情!祝福老师健康长寿!老同学们尽情展示着当年同学青春的豪情壮志!一、二、三!干杯!使老同学们充满了激情和活力!</h3> <h3> 大家合唱军歌!</h3> <h3> 在老师和同学们浓浓的聚会时刻,大家共同演唱歌曲“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战友之歌”!同学张健为大家献艺“伟人脱口秀”!使老同学欢聚酒宴的热烈气氛推向高潮!</h3> <h3> 晚宴后,大家在“KTV”歌舞厅一展歌喉,激情绽放,师生共唱《让我们荡起双桨》、《乡恋》、《 青春之歌》 、《友谊地久天长》等歌曲,度过了一个难忘美好的今霄!</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4日中午,老同学们在“蜀湘菜酒馆”再相聚,开怀畅饮,品偿着浓浓郁香的湖南佳肴,抒发同学情意!美女同学郝彩萍,有缘刚好从昆明回津共相聚,更增添了老同学的情意氛围!</span></p> <h3> 上车饺子下车面”!是中华民族厚德待客的传统文化习俗!老同学们在这最具特色的湘菜馆,细品美味佳肴,特色风味,真材实料,有一种家的味道!融入了老同学的深情厚谊!包含了兄弟姐妹的寄托与祝福!承载着老同学们的一片心意!情意!友谊!</h3> <h3> 老同学们分别合影留念!</h3> <h3> 当年的校花小姐妹!</h3> <h3> 姐妹情!</h3> <h3> 老同学好哥们兄弟情!</h3> <h3> 老同学好哥们再干一杯吧!</h3> <h3> 老同学,青春万岁!</h3> <h3> 下次我们再相聚!</h3> <h3> 老同学们相聚,非常高兴开心!亲情友情,发小之情,铁兵之情,战友之情!幸福开心!浓浓的同学情,似那么清澈、纯静!他始终伴随着老同学们的友谊,远远流长,地久天长!</h3> <h3> 13日上午,到天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参观。惗怀周总理鞠躬尽瘁为人民,永垂不巧的英灵!</h3><h3>【相关链接】1963年11月11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西花厅接见铁道兵领导,关切地问:“有一首《铁道兵志在四方》的歌子是不是你们那里创作的?”当得到肯定回答后总理说:“我已经会唱了,你们会不会唱呀?”说着,他手扶椅背唱了起来。唱完了对在场的铁道兵领导同志说:“这首歌写得好!你们是铁道兵领导,应该会唱呀。每年新兵入伍要教他们唱。干革命就是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就是要志在四方。”后来不久,周总理在政协礼堂见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负责人,对他们说,还要在凌晨播放《铁道兵志在四方》,让上夜班的战士能听到,要连续播一个月。</h3> <p> 14日上午,与老同学一起到天津的母亲河海河景观带游览观光。</p> <h3> 瞭望着天津海河,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时光如箭!一晃,48年过去了!与铁八师子弟小学同窗己是上个世纪的美好童年!如今,跨时代新世纪,我们都年己五旬,奔向中老年了!但我们还是感到人老心不老,仍然是青春激情燃烧的岁月!…………</h3> <h3> 与老同学合影留念</h3> <h3> 老同学聊起小时候上学时的趣事,仍然开怀快乐!</h3> <h3> 聊起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云南楚雄,四川宣汉、万源,河北围场,到天津!从童年同窗,青少年时代!从红小兵、红卫兵、入伍当兵!我们都是父一辈,子一辈!大部分的同学都是一波出生在杭州三天门!从小生在部队,长在部队,毕业之后又当年!铁道兵孕育了我们的理想,军队造就了我们的人生,时代创造了我们的未来!我们的生命中,永远传承着铁兵血脉,永远宏扬着铁道兵的精神!…………</h3> <h3> 亲爱的同学们!你还曾记得我们难忘的铁道兵军营中的学校吗?你还能记得我们的童年吗?</h3><h3>回眸往事,铁道兵八师子弟学校是我们人生永远的回忆!…………</h3><h3><br></h3> <h3> 铁道兵八师子弟学校,老师、同学那一张张熟悉面容和名子,你还能记得吗?几十年后,老同学相聚,激荡起久别重逢思念亲情!那一张张已经发黄的当年照片、那一位位同学们的深情友谊!融合凝聚了铁道兵血脉的传承!</h3> <h3> 铁八师子弟学校八班,每一次老同学们的聚会都荡起青春激情的火花!</h3> <h3> 豪迈、豪放的歌唱!歌颂铁道兵!赞颂铁道兵!传承铁道兵!……</h3> <p class="ql-block"> 铁八师,军魂铸!子弟妹,血脉连!</p><p class="ql-block"> 同学情,叙友谊!忆童年,记深情!</p><p class="ql-block"> 怀往事,铭史诗!忆青春,献祖国!</p><p class="ql-block"> 当五旬,仍豪情!常沟通,常联系!</p><p class="ql-block"> 常相聚,续友情!同学们,开心乐!</p><p class="ql-block"> 同携手,谋发展!共努力,创未来!</p> <p class="ql-block"> 这次天津同窗相聚圆梦,收获多多!于爱瑛和邵闽大姐还赠送给我一些铁道兵八师,十八局的史志书籍、文宣画册、影像资料,十分珍贵!非常值得欣赏和收藏!特别是邵闽大姐编辑撰写的《沙枣树》更是无价之宝!</p> <p class="ql-block"> 14日下午3:58分,我带着满怀的收获和喜悦登上了幸福返程的高铁!结束了这次天津同学相聚圆梦之旅!心系铁兵魂,永记同学情,金秋结硕果,实现了我多年的夙愿!开心快乐!情意绵绵!友谊久久!幸福满满!浓浓的同学情,宛如沈阳浑河和天津海河的水,交织融合,奔流不息!似那么清澈、纯静!它始终伴随着老同学们的友谊,远远流长,天长地久!铁道兵精神永放光芒!铁道兵军魂永驻!铁八师子弟同学永远是一个坚强友谊的战斗团队!同学万岁!青春万岁!友谊万岁!</p> <p class="ql-block">—— 摄影:于爱瑛、李艳红、邵虎、江峰、郑铁伟、李民、张建、郝彩萍、韩建伟</p><p class="ql-block">—— 撰稿、编辑、制作: 韩建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