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362班展示角:榜上有图</h3> <h3>368班榜上有图</h3> <h3>本学期一开始,我就尝试课上引导学生手绘思维导图,以期达到训练思维、手脑并用、专注课堂、获得成就感的目的,一个半月过去了,经过两个单元的探索,学生们画的导图从稚嫩到让我惊叹,他们既学到了知识,又增强了创新激情,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h3> <h3>第一单元三篇课文,初探,画图是丫丫学步,鉴赏小说的训练却是全面深入的。</h3> <h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的教案底稿</h3> <h3>我的板书导引,这篇课文分三天上完,第一课,整体把控和情节梳理</h3> <h3>三天学完第一课,学生完整的导图来了</h3> <h3>第一幅最具美感的图</h3> <h3>艺术技巧要独立成为一个分支</h3> <h3>是他发问,思维导图不就是树形图吗?是的,思维导图形式多样,树形图是其中的一种。第一次运用,好多同学都学老师的样,这个设计就是形式上的创新。👍🏻👍🏻👍🏻只是内容还没有写满</h3> <h3>《装在套子里的人》有第一课的样板,本课照着来,学生先画😜😜😜</h3> <h3>我有底稿坐镇</h3> <h3>我们都试图找一个套子的简图,她直接画像了,有意思</h3> <h3>是不是惊艳了你的眼,这只是第二课</h3> <h3>平时叽叽喳喳,今天正正经经🌸🌸🌸</h3> <h3>内容不重要,以此宣誓他的特立独行</h3> <h3>《咬文嚼字》本课,侧重议论文论证结构的学习和语言与思想感情的紧密关系的品味</h3> <h3>第二单元文言文侧重读懂古文的能力训练,没有制作思维导图。第三单元第一课《说“木叶”》教学重点就是区分木叶与树叶的不同之处,品味古诗中这两个形象的独特意蕴。362班基础好些,我直接要求通过思维导图总结不同,并分别收集诗句。结果出人意料,一节课结束了,成效甚微,是我高估了他们,还是手生了?自习课,我亮出了我画的导图向学生宣战</h3> <h3>就这张图,362班学生们都尖叫起来。我讲了为什么选择树形,黄绿褐三色。因为树的枝杈具有对称性,木叶树叶比较,各占半边,木叶微黄,树叶翠绿,树干是褐色,因为暗示性。为什么补充课文没有的树根,因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在中国诗文里大量运用,这颗大树根系发达,酒雁梅柳等等都能生长成一棵棵小树。</h3> <h3>掌声落下来,有学生的挑战来了</h3> <h3>好有创意,大树和小数</h3> <h3>鉴于362班的经验,368班学生基础差些,我调整了教法,先引导一步,后面学生的创造力就被激发出来了。</h3> <h3>这个同学的色彩弄反了</h3> <h3>《谈中国诗》这一课,学生的创造力惊到了我!有了前面几课的练习,这一课我只需在第一段的阅读后提示一下就可以了。五十天来,我们卓有成效的收获季来了</h3> <h3>这次368班的创造力要丰富的多,而且,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正是我的愿望</h3> <h3>灿烂的笑容</h3> <h3>这些是362班同学的</h3> <h3>事实证明,思维导图这个教学辅助工具,让我们的学生更爱语文了。</h3> <h3>尾声,《中国建筑的特征》这一课我没有特别要求画思维导图,但是,368班的李貌同学主动把他画的图拿给我:老师,我就是想把我的也张贴到墙上。</h3> <h3>可见孩子们是一发而不可收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