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莲的美篇

小莲

<h3>眼前的这张老照片把我带回了久远的回忆,50年前建馆的情景又一次浮现在眼前……</h3> <h3>1969年冬,我们十五名解说员从各个农场先后来到展览馆,一张《不建设好新盘锦死不瞑目》的照片。把我们的青春定格在那个特殊的年代。</h3> <h3>姑娘们在馆前留念。没有树高,没有花香,我们只是小小的解说员;没有漂亮的衣着,没有姹紫嫣红的装束,有的只是纯洁的心灵,青春年华,知青特有的气质,只要我们三人成行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h3> <h3>我们穿梭在田间地头,我们颠簸在泥泞的土道上。</h3> <h3>我们一路欢声笑语,任何艰难困苦都在我们面前退缩,朝气蓬勃乐观向上是我们一贯风格!</h3> <h3>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母亲送儿上战场,妻子送郎打老蒋》当年的泥塑馆又一次浮现在眼前。</h3> <h3>阶级教育是我们展览馆的主题,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是颠覆不破的真理。</h3> <h3>馆里人才济济,画画的、写文字的、摄影的、灯光效果的,都是高手大腕。对于我们这些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来说,真是大开眼界。从中也学到了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h3> <h3>71年阶级教育展览馆改编为文化馆。大部分人员面临着新的选择,姑娘们就要各奔前程了,在分别之际合影留念。</h3> <h3>我们在一起仅仅22个月,在人生的长河中只是短短的一瞬间。却为我们共同走过的路留下了深深的足迹,那段记忆刻骨铭心,那份情感地久天长。感谢生命中有这样一段经历。给我们的未来平添了多姿多彩的回忆,感谢有这样一段时光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绚丽彩虹。</h3> <h3>盘锦——阔别了三十年的儿女我们回来了!</h3><h3>1999年,我们从四面八方怀着一颗思念家乡的心,来到了盘锦。这是我们分别后第一次相逢。</h3> <h3>当年的下放到盘锦,在馆里工作过五七干部和部分当地的老解说员也都参加了聚会。可谓欢聚一堂!</h3> <h3>和老馆长刘国凡合影留念。老馆长是个丁克家庭,没有子女,对刚刚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的我们却是关爱有加。节假日很少回家,组织我们学习、练书法,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h3><h3>遇到这样一位慈父般的领导,真是我们的福气!</h3> <h3>自编自导自演了《再过二十年,大家来相会》把聚会推向了高潮!</h3> <h3>欢声笑语,有说不完的心里话,有叙不完的思念情!真是杯杯喝不醉,年年又岁岁!</h3> <h3>写在手帕上自编自导自演的歌词,往返的车票记录了相逢时刻。至今还清楚的记得,临走时,眼含热泪,挥手告别时的样子。</h3><h3>为了照顾我们出行方便,馆里的车一直把我们送到大石桥。</h3> <h3>恰建馆45年之际,小林子来沈。雅琴一个电话和大连的三个姊妹一拍即合,就又在沈阳小聚了一次。</h3> <h3>晚上沈阳的姊妹都没回家,陪着大连的、盘锦的馆友在雅琴家唠了个通宵。曲武家有年迈的老公爹,打点好了,买了大家爱吃的烧饼又返回雅琴家。这种难舍难分的情感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人。</h3> <h3>2016年6月应戚老师邀请,大洼馆的姑娘们和画家姚老师、朱力怀,还有摄影专家王玉文,再一次来到留下青春足迹的地方。</h3> <h3>在戚老师家做客。</h3> <h3>相聚在宾馆,夜深了还迟迟不肯离去。</h3> <h3>红海滩留下我们的倩影</h3> <h3>芦苇荡里留下我们的足迹</h3> <h3>我们在哪里,哪里就是朝气蓬勃、笑声朗朗。</h3> <h3>2017年4月仲伟琴来沈,曲武解囊,外地馆友配合,促成了这次小聚。值得高兴的是联系上了李维才和朱大哥。</h3> <h3>沈阳、大连、北京、盘锦各在一方</h3> <h3>我们的心却紧紧相连!</h3> <h3>我们三人在一个展室,同住一寝室。</h3> <h3>小胡和秀梅是太平公社的</h3> <h3>雅琴和小于子来自唐家农场</h3> <h3>佟丽和曲武是新立农场的</h3> <h3>我和李维才、画家朱力怀、摄影师王玉文都是荣兴农场的</h3> <h3>帅哥——姚老师来了!</h3> <h3>刘金常和仲伟琴来自新建农场</h3> <h3>短暂的相聚结束了,胡凤玲邀请大家六月份上大连摘樱桃。</h3> <h3>六月我们如期而至,盘锦、沈阳、北京的馆友来到了大连。老虎滩留念。</h3> <h3>星海广场留念。</h3> <h3>付家庄和海螺合影</h3> <h3>盘山馆的馆友,我们永远是相亲相爱一家人。</h3> <h3>配合默契</h3> <h3>樱桃真甜!</h3><h3>却甜不过又找到了分别48年的小妹杨媛。</h3> <h3>步调一致</h3> <h3>2017年8月应张学信邀请我们又一次来到了盘锦大洼,故地重游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h3> <h3>田间地头留下了我们的身影</h3> <h3>畅游红海滩是我们的最爱!</h3> <h3>祝德高望重的戚老师、姚老师、杨哥哥身体健康!</h3> <h3>相聚一堂,其乐融融!</h3> <h3>今年是盘锦展览馆建馆50年纪念日,经过一番商讨定于2019年10月15日相聚在盘锦,欢聚一堂。</h3><h3>我们翘首期盼这一天得到来,我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在曾经拥有梦想、留下青春足迹的地方。</h3> <h3>一晃,二十年过去了!老朋友你可好哇!</h3> <h3>谢谢你!杨媛,带着伤痛参加聚会。</h3> <h3>看见你俩就会想起《罪恶的开拓团》,讲解的是那样的生动,扣人心弦!</h3> <h3>参加聚会的全体成员合影留念</h3> <h3>大洼馆全体馆友合影留念</h3> <h3>当年,从各个农场借调的解说员合影留念</h3> <h3>盘山馆全体馆友合影</h3> <h3>我们四人住在一个寝室。</h3> <h3>欢迎来自北京的林治敏、蓿荣彬、仲伟琴</h3> <h3>戚老师语重心长的讲话,感动着在座的每一位。</h3> <h3>举杯畅饮,杯杯喝不醉!</h3> <h3>久别的大洼我们来了!要不是身临其境,怎么也想象不出你现在的模样。</h3> <h3>那个杂草丛生,淤泥浊水的东湖,如今绿树成荫,湖水荡漾。亭楼翘檐,小桥拱立,是个休闲浏览的好去处。</h3> <h3>感谢为你付出辛勤劳动的建设者,把你打扮的如此扬眉吐气。</h3> <h3>你日新月异的变化,叫我怎能不骄傲,叫我怎能不喝彩!</h3> <h3>我们来到展览馆的旧址,在小树丛旁模仿着的当年情景再照张的丛中笑吧!</h3> <h3>我们来到了荣兴农场博物馆,当年的土坯房换成了一排排错落有序的砖瓦房;泥泞不堪的土路变成了笔直平坦的水泥路。</h3><h3>那个被描述风大(一年刮两次,一次六个月)、厕所大(房前屋后都可以方便)、井大(就是大水坑),蚊子大,一叮一个包。晴天一身土,雨天满身泥的落后模样已云消雾散了!</h3> <h3>荣兴博物馆前留念</h3> <h3>我们都是这个农场的知青</h3> <h3>小纪下乡在中央屯</h3> <h3>我的青年营坐落在双井子</h3> <h3>除了水稻啥也不长的盐碱荒滩的太平公社如今竟成了游览的花谷。</h3> <h3>唱得真好!</h3> <h3>有一种情结叫知青情结,知青情结连着你、我、他。</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