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疆行 天山南麓红山之旅(上)从库车到昆仑山下

老方

<h3><font color="#808080">  独库公路南端 的库车大峡谷,我们对之久已向往,却因日前大雨景区淹水而关闭。沿途欣赏其“外景“,只见赤山红岩,奇峰迭起,进而想象其中深谷,一定风光旖旎,奇险幽长,现在却不得入内一睹芳容,的确深为失望。</font></h3> <h3>  但是我们也不必过分沮丧,因为像库车大峡谷这样的美景,在南疆并非唯有此处,我们在前路还会与它们相遇。“ 感觉到的东西不能立刻理解它,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到它 。” 我们对红山美景多一点认识,多一点理解,就能更好更主动去欣赏它们,即使是回来后补补课,也能增加回味之甘。</h3><h3> 对如此“红山“的地质、地貌,地学界的专家学者们对其历史、成因、分类、命名的看法目前也并不一致。《中国国家地理》主编单之蔷先生提出“红层”的概念,作为非专业人士的旅游者,我感到还比较容易理解,现在把我的理解归纳几点,与朋友们分享:</h3><h3> 1,红层,本来是地层的概念,而非指地貌、景观,但我们所见的这类“红山”,以红色为主,而且山岩是层层叠叠的,因此把这种山地地貌称为“红层”,或者说,红山,就是红层地带之山,虽失之笼统,但也形象而通俗;</h3><h3> 2,构成红层的岩石,为“红色的陆相碎屑沉积岩系“,这是专业名词,但也好理解,就是说这类岩石是古代陆地上河、湖中的泥、沙及岩石碎屑等参杂沉积形成的水成岩;</h3><h3> 3,这类岩石比较“年青“,一般认为形成时间小于1亿年,本来就成分杂碎,而又年青,固结岩化程度不足,所以这一类岩石质地松散,容易风化,遭受雨、雪,水流乃至大风的侵蚀与切割;</h3><h3> 4,由于天山地带造山运动剧烈,现在看到的这些岩层难见其原始水平状态,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岩层陡立,褶皱破碎;</h3><h3> 5,红层的红色,是岩石中铁元素充分氧化后呈现的颜色,但由于成分与成岩条件的复杂,这类岩层的颜色虽常以红色为主调,但实际上又是赤橙红绿青蓝紫俱全,白、灰、棕、黑混杂其中,何止“五彩、七彩”!</h3><h3> </h3> <h3>  红层,遍布天山南北,新疆各地,是“新疆的大风景”,基于红层自身的岩性,加上新疆的地质、地形、气候条件,红层在经历了地质构造运动的基础上又经历了流水切割,风蚀,日照寒暑风化剝蚀等自然力的作用之后,形成许多或气势磅礴,或俊秀玲珑,或诡异幽深的景观。</h3><h3> 这些景观如何定义分类,学界也看法不一,例如”丹霞“与“雅丹“如何定义,有何区别,就多歧见,再说丹霞,为了与南方那种红岩绿水的“经典丹霞”一区分,又有人提出“旱区丹霞”、“窗棂宫殿式丹霞“以及“彩色丘陵“等种种概念。而民间的分类命名往往是直观的,“红山”,就是普遍的叫法,维族兄弟称库车大峡谷为“克孜利亚“,维语就是红山之意。还有“五彩湾“,“五彩滩”等等,若一个较大的景区,包含了多种景观而难于用一个形象概括定名,干脆就叫“魔鬼城”了之, 鬼神变化无穷么,那就什么都有了!新疆的“魔鬼城“可远不止一座。</h3><h3> 例如,在从库车经拜城到阿克苏的路上,离克孜尔石窟不远,就有一座“克孜尔魔鬼城”,这个景点未列入我们的行程计划,未去观赏,从网络上看到的照片,红层山岩景观,千奇百怪,色罗万象,什么花样都有。</h3><h3><br></h3><h3><br></h3> <h3>  天山南麓的红山地带,东自博斯腾湖边的和硕县,西向经库车、阿克苏直到喀什以西、以南的克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乌恰县与阿克陶县,绵延一千公里以上。天山是个厐大的山系,由几道基本並行的山脉组成,其主脉总宽度250至300公里,基本走向为东西向,到了阿克苏,温宿,其主脉浩浩荡荡,继续向西而去,进入邻国吉尔吉斯斯坦,同时分出一条支脉:天山南脉,向西南方向延伸,我们沿着天山南脉前行到达喀什,在从喀什南行奔向红其拉甫国门的路上,走出120公里,一路上都是红山相随,直到克州阿克陶县的盖孜,昆仑山下。我们在这里暂别红层,而十日之后,在南天山东端的山腹中的马兰核试验基地,我们又与红山相遇。</h3><h3><br></h3><h3><br></h3><h3><br></h3> <h3>  8月30日早,出库车西行,一路红山不断,约半小时到了盐水沟地方,在这里看到的红层不仅岩层陡立,而且与褶皱、弯裂并存,真难想念地质构造力的强大与复杂。</h3> <h3>  前行不远,见前路笔直腾上红原,队友们惊叹其为“天路“,纷纷拍照留存。</h3><h3><br></h3><h3><br></h3> <h3>  我们今天的目标,是温宿托木尔大峽谷。</h3><h3> 温宿托木尔大峡谷,位于阿克苏地区的温宿县,离天山主峰托木尔峰不远,是与库车大峽谷齐名的风景区。这也是一个红层大峡谷,面积达200平方公里。拥有多种多样的地质结构单元与特征地貌。尤其是古代盐湖形成的盐丘结构。</h3><h3> G314国道的一个叉路口,向南就是阿克苏,向北的支线,前行20公里就到大峡谷口,远远看去,这峡谷就在一片红山之中,山前广阔的红色沙、土和砾石的滩地。丛生着梭梭等耐旱沙生植物。</h3><h3><br></h3><h3><br></h3><h3><br></h3> <h3>  乘景区的交通车进入峡谷。这峡谷似乎与“峡谷“的定义不大相符,谷口并进深两三公里的谷地都很开阔,宽度应该有三四百米。</h3> <h3>  交通车在谷地上颠簸二三十分钟,向谷内,大体上是向北方,前进了几公里,来到一片开阔地上,下车一看,这里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支谷与南北向的主谷相交,是个十字路口,也算是个“广场”吧。</h3><h3> 我们在托木尔大峡谷也就只深入到此了。</h3> <h3>  先进“东谷”。这谷中就一条上坡的小道,边走边欣赏各种红岩构成的台、塔、柱以及单座或成片的“城堡”。以前在张掖冰沟见过这类景观,那里称其为“窗棂宫殿式丹霞地貌“。</h3> <h3>  从东谷下来,在“广场”远眺观赏“北谷”,目光所及,也是一片“城堡”。</h3> <h3>  就在这时,冷不丁看到从“西谷”里贴地飘来一片白云,一走近,渐渐看清是一位骑马的牧人,带着牧羊犬,赶着羊群前来,这是一群山羊,不像巴音布鲁克的黑头绵羊,它们全身雪白,披着长长的直毛。</h3> <h3>  羊群向右拐过山角,进入“南谷”,向大峡谷的谷口走去,该是要回家了。</h3> <h3>  我们也随羊群向谷口方向走,不远处,来到一道小峡谷口,这道红色小峡谷,也藏有一段曲折婉转的小径,有似库车大峡谷的模样,但毕竟太短小了。</h3> <h3>  小峡谷内,也是如“东谷”那样的“红岩楼阁”, 但显得“精致“一些,谷中的草木也繁茂得多。</h3> <h3>  我们也开始向峡谷口撤出了,这段宽阔的谷地,越近谷口,岩层的色彩越是丰富,接近谷口的一段,峡谷两边更是色彩斑烂,若把这里的照片与张掖“七彩丹霞“的照片放在一起,还真不好识别。</h3> <h3>  游过了温宿托木尔大峡谷,总算见识了南天山红层的另一个有名的景区,对未能游览库车大峡谷算是个补偿。但是,所谓“世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类同绝非等同,托木尔与库车峡谷都有其独有或独到的景观,比如库车大峡台中那条幽深的“神秘大峡谷”,就是托木尔所未见的。不过,面积达200平方公里的托木尔大峡谷,我们只游历了其中一个小区域而已,实际上,除非是专业考察,要走遍托木尔大峡谷是不可能的,所说“没有看到“,很可能不过是你未能涉足罢了。</h3><h3> 总是让你意犹未尽,总是心有不甘,总是潜伏着“还想再来“的冲动,也许这就是旅游的魅力所在?</h3><h3><br></h3><h3> </h3> <h3>  夜宿阿克苏市,第二天,8月31日,继续向喀什进发。</h3><h3> 阿克苏到喀什高速公路里程500公里,沿着天山南脉的南麓走,原订计划中没有安排什么景点,但一路上红山相伴,彩丘相迎,也足赏心悦目。</h3><h3> 过午 ,车进西克尔服务区 ,这里已是喀什专区的地界。</h3><h3> 西克尔的“山色”真是“美哭了“!</h3><h3> 这里的岩层,不仅仅是红色,从“红得发紫“到浅粉大白,更别说是七彩纷呈,尤其是绿色,在这里一色独秀,从浅绿到墨绿色谱齐全,山色之美,难于言表!由于红层的岩石比较不耐风化,形成的风化壳层尤其松散,西北干旱区又少植被复盖,风化层容易被一阵风雨冲刷掉,总是呈现出岩层的新鲜断面,所以这里红层地貌色彩新鲜饱满,光彩夺目!西克尔的山崖,是此行中所看到的色彩最为艳丽的红山景观。</h3><h3><br></h3><h3><br></h3> <h3>  前行路上还是彩山不断,下午四点半,拍到了路边这座红条彩山,再过不到十分钟,就到了高速公路“喀什北”入口。喀什到了!</h3> <h3>  库车、阿克苏在人们心目中,都是“天山下的城市“,但喀什市和她周围的疏附、疏勒县,克孜勒斯河与喀什噶尔河两岸,是一派绿州田园风光,好像离天山远了,但是,从地质上讲,喀什市乃然建构在南天山的红层之上。</h3> <h3>  天山南脉的红层,越过喀什继续西进,进入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乌恰县,它和塔什库尔干是我国国土上最西边的两个县,地处帕米尔高原。</h3><h3> 天山的主脉的大走向是东西方向,是有名的“纬向山脉“,但是,她向西南方向伸出了一条臂膀一一天山南脉,终于与昆仑山挽手並肩,会师于帕尔尔高原之上。两山交会处,天山岩层绛红,而昆仑山岩层青黛,鲜艳明亮!雄浑美景,己经成为网红“打卡“之地。</h3> <h3>  两天后,9月2日,我们从喀什出发,奔向帕米尔高原,追寻喀拉昆仑,国门红其拉甫。</h3><h3> 出喀什向南,走上中巴友谊公路,即喀拉昆仑公路。从喀什市到喀什地区所属的疏附县的乌帕尔镇,大约50公里,一路上都是田园绿州,繁荣的村镇。</h3> <h3>  再往前走,红山相伴公路而行,这里还是南天山红层的地界。</h3> <h3>经过克州阿克陶县的奥依塔克镇后,沿着盖孜河河谷南行,两岸更是红山迭现</h3> <h3>  在离喀什里程一百二十余公里处,盖孜河谷,海拔230O米,前方(南方)一道横亘天际的巍峨大山,这就是昆仑山啊!天公作美,今天天气晴朗,我们有幸看到了高入云端的公格尔峰!海拔7749米,昆仑第一峰!</h3><h3> </h3> <h3>  南天山的红层终止于昆仑山。两条伟大的山脉交会,不仅是在乌恰的那一个点,而是从喀什西边的乌恰到南边的阿克陶的一个地带。盖孜,就在这地带之中。</h3><h3> 远眺公格尔峰,隐约可见在昆仑山的低部,也似有深红色的岩层,不知那是否天山的符号?</h3> <h3>  我们要和南天山红层再见了,但只是暂别,十天之后,我们将在环行南疆行程的最后一天,在这红山地带的东端“马兰红山军博园”重逢。</h3><h3> ( 本集完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