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教学常规 打造高效课堂——记沔州小学十月教科研之“组内研讨课”圆满落幕

SHOW童

<h3>  为落实我校本学期教学工作重点—“关注教师,聚焦课堂”突出基于学的指导下的核心教学思想,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我校西区于10月11日--10月15日开展了第一轮“组内研讨课”活动,此次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其中数学学科由6个教研组的23位教师先后上了23节随堂课,各组教师在组长的精心组织下,全员积极参与了听、评课活动,大家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积极准备,深钻教材,精心设计,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异彩纷呈,各具特色,突显了教研团队的力量。此次活动包含研讨课教学、议课、评课、总结等环节,沔州小学西区全体数学教师参加活动。</h3> <h3> 课堂展示篇</h3> <h3>  入情入境,妙趣横生!一年级的课堂总是会带给人惊喜:孩子们响亮稚嫩的声音、争先恐后高举的小手!笔直端正的坐姿,让我们不得不感叹:优秀的习惯养成给孩子们更好的起点,积极勤奋的一年级团队做到了!</h3> <h3>  二年级组的老师们课前反复研讨,他们讲的课题是《角的初步认识》,教师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图形,进而设计找、说、折、做、画等系列活动,给学生提供看、说、想、动的体验,让学生顺利、稳固、扎实的建立角的初步概念。他们带领孩子们在角的王国里跳跃舞蹈,孩子们学的很开心!</h3> <h3>  什么叫灵动有序?走进吴利芳老师的课堂我们不禁为之一振:师生配合默契,生生交流展示,环节紧奏,三年级的孩子已然成为课堂的主人,他们在操作中感知,在交流中找到了学习的乐趣。</h3> <h3>  打造本色课堂是四年级数学组追寻的教学理念,他们主张除却一切“形式化、教条化”的东西,改变形式主义的花架子,回归课堂的教学本质,构建真正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本色课堂”,四年级组的课堂实在而不失趣味。</h3> <h3>  刘星星老师的《商的近似数》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效情境“用钱买球”,让学生深刻体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理解到了商的近似数的生活需要;李爱群老师通过用故事教学《循环小数》的意义,极具趣味性;李利荣老师的整理复习课练习形式多样,更是做到了缺有所补、学有所得、练有所熟。五年级数学团队新教师勇于磨练,老教师尽职尽责,他们的乐学敬业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h3> <h3>  六年级组长毛成娇老师的课堂成熟大气,扎实高效,我们在赞叹之余也给了自己更明了的努力方向。</h3> <h3> 合作研课篇</h3> <h3>  精心准备,细到打磨,组内教师一起探究文本,反复推敲教学环节,合作研讨,听课教师及时评课,老师们交流、探讨、质疑、建议,在反思中提升,力求课后有新的启迪,迈向更高的台阶。</h3> <h3> 回顾总结篇</h3> <h3>  李利荣主任对9月备教改常规检查作小结,并带领大家进一步学习教学常规,她肯定各年级优势的同时也提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备课要有实效性,勤反思;作业设计要有针对性,要合理;作业批改要规范,记录要详实;学生辅导要及时,追落实。教学常规是教师职业生活的常态,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只有有效落实常规教学,才能打造高效课堂。</h3> <h3>  6位教研组长代表本组对此次研讨活动作了回顾小结,她们思如风发,言如泉涌,分别和老师们交流汇报了活动中的所思、所想、所得。杨琴芳老师和老师们一起探讨了关于“高效课堂”的话题,并提出几点个人建议:1.课前要精心研读教材,挖掘教材,切实找准每节课的重难点;2.把握课堂贵在落实;3.要精心设计每个问题,有效提问;4.努力提高自身素养,加强学习。如何上好一节课?怎样才能使课上的有自己的特色,而且还要有成效?这是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唯有一路摸索前行....</h3> <h3>  本次活动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杨校长、王主席总是在百忙中抽空走进课堂听评课,在回顾总结活动中,杨校长全程参与并对组内研讨系列活动给予了极高评价,他肯定全体教师实干敬业精神的同时对年轻教师寄予厚望,指出:立足岗位,只要用心坚持,定能遇见更好的自己!</h3><h3> 通过本阶段的研讨活动,极大地鼓舞了全体教师的教学热情,也增强了教师的团队意识,使我们的教学研究更具魅力与凝聚力。</h3><h3> 坚实的步伐,卓越的追求,我们继续努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