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昭通对口帮扶教育协作——小学科学教学学科交流活动

阿凡达

<h3> 根据《东莞市对口帮扶教育协作2019年工作计划》要求,为做好东莞小学名师走进昭通指导学科教学和科研工作,2019年10月15日至19日,东莞二十几位名师在东莞市继续教育中心陆主任的带领下,走进昭通。小学科学学科前往的是昭通市威信县。</h3><h3> 第一天:在路上</h3><h3> 10月15日上午九点半,到达东莞市教师进修学校,集合出发,下午一点到达白云机场;下午三点到达贵州毕节机场,我们威信小组一行3人(美术,数学,科学)离开机场坐上威信县教育体育局已经安排好车辆,穿山越岭三个小时,终于到达了本次活动的目的地威信县扎西镇,一个位于云南,四川,贵州边界的小城。</h3> <h3>  本次活动的安排非常的满,除去前后往返的两天,三天的活动节奏非常快。第一天试听四节课,然后点评;第二天是讲六个小时的讲座,这对我来讲是一个挺大的挑战,因为我从来没有讲过那么久的讲座;第三天要和本土的老师同课异构。</h3> <h3> 和逸夫小学党支部书记合影</h3><h3> 第二天:听课评课</h3><h3> 我们一行三人被分到三所不同的学校,小学科学安排在威信县逸夫小学,第一次去到一所逸夫小学,和学校党支部书记王书记合影。</h3><h3> 今天一天的内容是听四节逸夫小学的科学课,并做点评。</h3> <h3>  今天这四节课的上课内容,和原先活动方案提供的内容完全不一样,没得提前做准备,真正的现场点评。</h3><h3>第一节课是一位兼职科学的语文老师上的《声音的产生》,其实这节课给我挺大震撼的,上课老师激情澎湃,组织教师的能力很强,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非常有序;第二节是一节六年级的课《铁钉生锈了》,其实这是一件挺难上的课,上课老师又讲实验的方法替代了学生的动手实验,其实也情有可原,这里的学校一个班级将近80人,且不说实验器材不足,就算充足,也很难组织教学,而且科学课期末全县要统考,平时的科学课用讲实验替代动手做估计是常态。</h3> <h3>  第三节课是一位专职科学老师,上课的内容是一年级的《暗箱里的秘密》,上课老师年轻有活力,课程设计合理,课堂效果很好,美中不足的是感觉在非常强势的控制学生,我以前也这样。</h3> <h3>第四节课上的内容是《看月亮》,这节课的内容我实在太熟悉了😀,上课老师也是一个技术流派,也自己亲手做了一个月相变化演示仪,教具的效果非常好,只可惜学生们分组实验前指令不够清晰,影响了教学效果的呈现。</h3><h3> 总体感觉,这里的老师上课非常注重知识。在点评的时候,老师们发言也非常的踊跃。</h3> <h3> 第三天:六个小时的讲座</h3><h3> 听完满满的一天课后,晚上还得回酒店,再好好准备一下,第三天的六个小时讲座,因为是讲座时间比较长,我准备了四个不同的讲座内容。没想到只讲了两个,讲的比较深入,老师们听得都非常认真,他们听课的会风真好,几乎没有人私下说话,这一天我讲了五个半小时,也不觉得累。</h3> <h3> 第四天:同课异构</h3><h3> 第四天上午的安排是同课异构,上课内容是《食物的旅行》。这也是整个活动中最大挑战所在,很多时候,作为讲课专家,只需要讲理论,并不会被安排亲自上课,更不会同课异构。这样的安排,无论是对听课的老师还是我自己,我觉得都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机会。这节课自己给自己打80多分吧!评课部分,老师们也提出,我的教学设计对他们有非常大的启发,展示了和他们本土完全不一样的教学风格,正是他们缺少的东西。能给他们的教学带来启发,也算是发挥了自己的一点作用吧。</h3><h3> 短短的三天,和昭通的科学老师建立了深入联系,相信日后还是有机会继续交流的。</h3> <h3>  上午上完课后,和一起来威信的两位东莞名师(我是jia的)合影。</h3> <h3>  第四天下午的内容,是参观扎西会议纪念馆,遵义会议的许多决策就是在扎西会议中落实的。给我们讲解的是威信县老干部局的专业讲解员,讲解过程当中数度哽咽,是我见过的最专业的讲解员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