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 为了创新校外教育,强化社会实践训练,充分利用校外社会教育资源,促使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局面。2021年5月13日,樊相镇秦庄小学举办了研学旅行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体验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更收获不一样的情感体验。</span></p> 准备出发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怀着兴奋和激动的心情早早的来到学校,看!他们已经集合完毕,秦校长和教官从安全、行为举止等方面叮嘱着每一个孩子!</p> 第一站:大浪口古镇 <p class="ql-block"> 大浪口古镇位于赵堤镇北4.5公里处的大浪口村,2017年省住建厅命名为河南省传统村落,从2018年起具体实施长垣本地研学资源的开发,现已被评定为:“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该基地集中展示了本地区的传统建筑、传统民俗、传统物产、传统游戏及大量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p> 课程一:手工石磨 <p class="ql-block"> 石磨是用于把米、麦、豆等粮食加工成粉、浆的一种机械。通常由两个圆石做成。磨是平面的两层,两层的接合处都有纹理,粮食从上方的孔进入两层中间,沿着纹理向外运移。</p> 课程二:学习射箭 <p class="ql-block"> 我国有着悠久的射箭历史,最初用于打猎和打仗,经过几千年的变化传承,各国各民族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射箭文化。从狩猎工具到武器,从竞技运动到休闲健身运动,射箭的发展孕育了灿烂的文化。</p> <p class="ql-block">巾帼不让须眉!</p> 课程三:农耕文化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体验农耕,了解每一件农器具,同学们认识到中原农耕文化博大精深与渊源流长,亲身体验农耕的乐趣,丰富了成长体验。</span></p> 课程四:推铁环 <p class="ql-block"> 滚铁环是旧时传统儿童游戏,曾有着悠久历史和广泛群众基础,孩子们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弘扬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p> 课程五:手工编织 <p class="ql-block"> 编织工艺是人类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这种实用又自然环保的编织工艺正逐渐被市场遗忘。孩子们亲自体验,学习编织文化,让这种古老的工艺得到了传承和发扬。</p> 课程六:踩高跷 <p class="ql-block"> 踩高跷是我国北方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各地高跷,都已形成鲜明的地域风俗与民族色彩,让孩子们体验地道的风俗文化,提高认识。</p> 课程七:竹竿舞 <p class="ql-block"> 竹竿舞又称竹杠舞持竿者姿势有坐、蹲、站三种,变化多样。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同学们在舞蹈中获得民族舞体验并增加团队意识。</p> 课间游戏 <p class="ql-block"> 参观游览大浪口古镇民俗村,同学们不仅了解民俗历史,而且体验了民俗风情。</p> 丰盛的午餐 第二站:小渠革命遗址 <p class="ql-block"> 小渠革命遗址位于长垣市赵堤镇前小渠村位于县城东北,距县城30公里。是黄河滩区、河洼沼泽之地,更是革命老区。这里,是一片苦难的土地,记录了一个民族的屈辱;这里,是一片斗争的土地,诉说着民族不屈的抗争;这里,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浸满革命精神的传承和红色基因的延续。小渠惨案遗址1978年9月被县政府定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立有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和一通惨案发生后抗日民主政府所立的“小渠惨案”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铭记小渠历史(小渠惨案纪念碑)探秘家乡革命遗址背景,了解真实的历史革命事件,学习革命先辈们舍身取义的精神,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span></p> <p class="ql-block"> 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旅行不仅注重学生的集体收获,培养团队精神,更注重学生的个人感受,拥抱了家乡文化,还增长见识,开阔眼界。研学之旅在学生的内心种下一颗小小的种子,那就是——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体会,从而真正实现学习和成长的一次飞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们愿牵起孩子们的手,和他们一起感知这个绚丽多彩的世界。真心呵护,静待花开!</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