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旅—圣彼得堡(二)

笑容(拒聊)

<h3>2013年</h3> <h3>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如果在圣彼得堡住上两天,你会觉得自己知道了很多东西,如果住上两个星期,你会觉得自己知道的并不多,若是住上两年,你会发现,原来你什么也不知道……</h3> <p class="ql-block">美丽的涅瓦河自东向西穿过圣彼得堡,注入波罗的海芬兰湾。她全长74公里,而在圣彼得堡市区内就逶迤穿行30公里,不愧为“圣彼得堡的灵魂”。涅瓦河两岸汇集了整个城市的精华,可以说无限风光尽在涅瓦河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圣彼得堡天气变幻极快,云在空中不停的翻滚变幻,一会功夫,阳光明媚,一会功夫,乌云翻滚。</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涅瓦河两岸汇集了整个城市的精华,这尊狮身人面像据说是埃及法老送给彼得大帝的,就放在涅瓦河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海神柱:柱顶的灯塔原有照明、导航作用,饰有战船船头,柱角上有象征俄罗斯四大河(涅瓦河、伏尔加河、第聂伯河、沃尔霍夫河)的雕塑。建筑师托马代托蒙建于1805-1810年,雕塑为坎贝尔连和季博所作。位于瓦西里岛上,该岛按照彼得大帝钟爱的阿姆斯特丹形式设计,在岬角上坐落着圣彼得堡的主要海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圣彼得堡旅游,有两个“宫”是不能不去的,那就是前面介绍的夏宫与这里的冬宫。夏宫以花园致胜,冬宫则以珍宝著称。冬宫音译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它坐落在圣彼得堡宫殿广场上,原为俄国沙皇的皇宫,十月革命后辟为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奇博物馆的一部分,是18世纪中叶俄国巴洛克式建筑的杰出典范。艾尔米塔什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起,被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从涅瓦河上远眺冬宫的雄姿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冬宫音译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它坐落在圣彼得堡宫殿广场上,原为俄国沙皇的皇宫,十月革命后辟为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奇博物馆的一部分,是18世纪中叶俄国巴洛克式建筑的杰出典范。艾尔米塔什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起,被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该馆最早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馆。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冬宫广场的规模和气魄令人吃惊,它与周围建筑浑然成一体,显得十分和谐。要知道,所有建筑物,是在不同时代、由不同建筑师用不同风格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冬宫广场气势最雄伟的,是广场中央的亚历山大纪念柱。建于1834年,建筑师费蒙兰;顶部雕刻师奥尔洛夫斯基。高47.5米,直径4米,重600吨。整块花岗石制成。没有任何支撑,只靠自身重量屹立。这是为纪念1812年卫国战争而建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亚历山大石柱顶尖上是手持十字架的天使,双脚踩住一条蛇,象征在那次战争中战胜敌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圣彼得堡海军总参谋部大厦,两个黄白相间的建筑,中间以凯旋门相连接。这座凯旋门也是为纪念1812年俄法战争胜利的,上方是驾六乘马车的胜利女神。总参谋部正面总长约580米,设计成半圆形式围住冬宫,犹如以其宽阔的胸怀拥抱冬宫,构思极为巧妙。总参谋部的严谨与豪放,更衬托了冬宫显得更加华丽与庄严,使之成为不可分割的完整整体。</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圣彼得堡海军总参谋部大厦上方,驾六乘马车的胜利女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冬宫宫殿共有三层,长约230米,宽140米,高22米,成封闭式长方形,占地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4.6万平方米。冬宫的四面各具特色,但内部设计和装饰风格则严格统一。四角形的建筑宫殿里面有内院,三个方向分别朝向皇宫广场、海军指挥部、涅瓦河,第四面连接小埃尔米塔日宫殿。这是面向冬宫广场的一面,中央稍突出,有三道拱形铁门,入口处有阿特拉斯巨神群像。冬宫四周有两排柱廊,雄伟壮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冬宫宽敞明亮的展厅里,共有各类文物270万件,其中绘画约1.5万幅,雕塑约1.2万件,版画和素描约62万幅,出土文物约60万件,实用艺术品26万件,钱币和纪念章约100万枚。藏品分原始文化史、古希腊罗马文化与艺术、东方民族文化与艺术、俄罗斯文化、西欧艺术史、钱币、工艺7个部分,并按地域、年代顺序陈列在350多间展厅里,展览线路加起来有30公里长,因而有世界最长艺廊之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步入冬宫的入口前厅,进入眼帘的是两排雪白的大理石圆柱护卫着一条走廊,走廊尽头是一座金光闪烁的华丽楼梯。它就是著名的“约旦大阶梯”(又名约耳丹楼梯或大使楼梯)。相传当年基督教祭日主显节时皇族都从这座楼梯走下去到涅瓦河畔去接受洗礼,就如同以色列人每年在这一天为纪念约旦河上的基督受洗都到约旦河受洗礼一样。久而久之就称它为“约旦大阶梯”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阶梯从底层上升,左右分开,又在二楼会合。台阶、栏杆、扶手和方柱,全都是用白色的大理石雕凿而成,线条流畅明快。窗户、廊柱和灯具镶着金色的花饰,精美的令人惊讶。抬头看去,镶有金边的顶部是巨大的宗教题材的油画,四周则是许多姿态各异的人物雕塑,呈现一派典型的巴洛克风格。这是在1837年冬宫发生大火之后唯一依照最初的设计重修而成的部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建筑完全保存巴洛克戏剧性的幻想视觉,在镜子反射的效果下,随着虚幻眩目的壁画拾阶而上,感觉空间也随之扩展起来。那风格及色调,都给人美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冬宫宫内以各色大理石、孔雀石、石青石、斑石、碧玉镶嵌;以包金、镀铜装璜;以各种质地的雕塑、壁画、绣帷装饰;色彩缤纷,气派堂皇。值得一提的是,世界留传至今的达芬奇的油画总计不过十幅,《戴花的圣母》和《圣母丽达》就陈列在这里。拉斐尔的《科涅斯塔比勒圣母》和《圣家族》、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品《蜷缩成一团的小男孩》,都是该馆的珍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雕像、花瓶等文物,陈列在20多个大厅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宫殿装饰华丽,许多大厅用俄国宝石——孔雀石,碧玉,玛瑙制品装饰,如孔雀大厅就用了2吨孔雀石,拼花地板用了9重贵重木材。其完整性与华丽程度都令人印象深刻,装潢丰富,窗上饰框及浮雕装饰给人以力量,圆柱有规律的排列,墙表面由白色、绿色相间配合,使长长的外观形形色色,生动起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圣乔治大厅又称大金銮厅、大御座厅,面积800平方米。它被称为冬宫的心脏,这是圣乔治大厅的皇帝宝座,御座背后,有用4.5万颗宝石镶嵌成的一幅地图,墙后雕刻常胜将军乔治的故事。大厅内铺设着专门从意大利运来的大理石,赋予大厅非同寻常的庄严感。天花板上装饰着富丽堂皇的镀金图案,地板则是由16种颜色的珍稀木材镶拼而成,和天花板具有同样的花纹,上下呼应,和谐统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圣乔治大厅地板 和天花板具有同样的花纹,整个地板上的花纹,都是铺满地板后,按花样的形状,挖掉,然后再用其它不同颜色材质的木料填进去,先后用16种颜色的珍稀木材镶拼而成,上下呼应,和谐统一。这得费多少功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圣乔治大厅地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厅里的精美绝伦的吊灯和天花板上的华丽十字花镀金装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拉斐尔长廊,是1700年叶卡捷琳娜命人到梵蒂冈临摹十六世纪拉斐尔为罗马教堂绘制的壁画,然后按原样复制在冬宫的长廊里。冬宫里的长廊很多,可最漂亮的就是这个拉斐尔长廊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孔雀厅的孔雀石巨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冬宫的许多展品放到世界其他的地方,都可以称得上是镇馆之宝可这里宝贝太多,所以究竟哪个展品是让冬宫觉得最脸上有光蓬荜生辉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冬宫中收藏的马赛克桌面,这个桌面玻璃下面的材料都是石头,黑的白的是大理石,红的是红宝石,蓝的是天青石,这画面没有画的东西,都是镶嵌,整个桌面是由比火柴棍小一半的石头贴成。是佛罗伦萨专家镶嵌的。有130多年历史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展示的是孔雀钟。它是十八世纪一个英国著名的钟表设计师--寇克斯所设计,送与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的。钟的结构很复杂,钟走的时候,孔雀的金翅膀开屏,那上面的猫头鹰眼睛身体都转动起来,公鸡啼鸣,树根旁边有个小蘑菇,蘑菇上面那是表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冬宫音译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它坐落在圣彼得堡宫殿广场上,原为俄国沙皇的皇宫,十月革命后辟为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奇博物馆的一部分,是18世纪中叶俄国巴洛克式建筑的杰出典范。艾尔米塔什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起,被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该馆最早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馆。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非常精细的木工雕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骨雕象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12年军事走廊---冬宫里最具综合性的地方。根据罗西的设计方案所建造而成的。并于1826年12月25日,也就是从俄罗斯打破拿破仑的一周年纪念日里,举行隆重的开幕仪式。走廊内挂满了332幅,参加1812年祖国战争的将军的肖像。这些肖像是由亚历山大一世向英国的画家乔.都乌特别订购的。画家在俄罗斯创作了十年之久,1937年发生大火时,这些肖像幸运地,都被及时的拯救出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达芬奇的名作《圣母和花》:画于1478年,属早期作品,采用尼德兰油画技巧,当时罕见。不同于宗教画的严肃画风,日常情趣,平易近人,没有过分理想化粉饰,立体平衡,画面崇高。这是冬宫的镇馆之宝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说这副圣母像画出来后引起教会的争议,因为达芬奇把她画得太具有人性了,包括微笑。也据说从这以后,世上画的圣母像都受达芬奇的影响,开始把圣母画的具有普通人的那种人性。后面两个窗户,是达芬奇后来加上的,为了平衡画的视觉感受。这个画另外个神奇的地方,是画里的耶稣,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看他,都是和他对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得我腰酸腿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得我头晕眼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也有木乃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浮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冬宫里的展品实在太多了,可以用三个例子说明。其一,这里馆藏文物270余万件,如果每件看一分钟,需要5年时间。其二,冬宫在阿姆斯特丹开了一家分店,虽然只是展出冬宫里摆不下的仓库货,也足以在西欧艺术界引发一场不大不小的地震。其三,在冬宫游览完后才发现,竟然只看了冰山一角。</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无论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形容冬宫之美都不会过分。冬宫建筑本身就是一件独一无二的世界瑰宝,它是俄罗斯建筑的杰作。无论是华丽的前厅,还是金碧辉煌的宫殿,无不显示其非凡的气势与皇家风范。而冬宫收藏的每一件艺术品,绝对都是真正的人间珍品。所以,尽管只是快速走马观花,但仍然能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冬宫博物馆之所以成为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实至所归。</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俄罗斯人全民信仰东正教。每个城市里大小教堂星罗棋布,圣彼得堡尤其多。所有的教堂都是拜占庭式的建筑,一个高高的穹顶昭示着其教堂的身份。这些教堂多数都很古老,但也绝大部分毁于二战中德军的炮火。教堂前面是个很大的街心花园,矗立着尼古拉一世的青铜雕像。一身戎装,骑在马上,雕像设计的巧妙在于马匹双腿着地,支撑整座雕像的重量,这比一般的三脚或双脚加尾巴着地要更具有设计难度。下面是在俄罗斯随处可见的双头鹰标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伊萨基辅大教堂的旁边,就是大名鼎鼎的利兹卡尔顿酒店(左手边)。当年德军轰炸圣彼得堡,唯独没有轰炸这个区域,因为当年希特勒扬言要在占领彼得堡后,在此开庆功大会。他曾提前给利兹卡尔顿酒店发了预定宴会的函,当然,希特勒没有成功。但是伊萨克基辅大教堂因而得以幸免。不过在教堂侧面的墙壁上,仍然能看到当年弹片划过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世界第三大教堂——伊萨基辅大教堂,始建于1858年彼得一世时期,历时40年之久,花费无数人工和时间才竣工,其高约102 米,圆顶直径为22.15 米。整座建筑物重30 万吨。 大教堂的造型雄伟壮观,被视为俄罗斯晚期古典主义建筑的精华,其精美程度世界闻名。伊萨克基辅大教堂的穹顶,大名鼎鼎的金色穹顶。几乎成为圣彼得堡的标志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门的门楣上是一组圆雕--耶稣基督的诞生。内部以墨绿色大理石装饰,天花壁画是用十四种不同宝石镶成,祭坛前之圣像全部用镀金镶成。教堂用了400公斤黄金作装饰,仅镏金圆顶就用掉100公斤黄金。教堂落成至今,其圆顶从未重新镀金,但始终熠熠生辉。整个教堂可容纳万人同时做弥撒。是个不可多得的观光胜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堂气势雄伟,设计细腻大方,仅教堂围墙就有5米厚,教堂外墙的石材使用的是大理石、花岗岩,外部共有112根整块深玫瑰色和斑环花岗岩圆柱。教堂四面都有门廊,每面门廊都用16根以整块砖红色花岗岩,精心雕刻成的圆柱支起,每根圆柱高17米,直径2米,重达114吨,是从30 公里外的芬兰湾运来的。圆柱仅次于冬宫广场的亚历山大柱、罗马的圣彼得方尖碑和庞培柱,但作为教堂的廊柱是全世界最大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堂在总体结构和装饰细节上反映了19世纪俄国建筑晚期古典主义的特征,同时兼具文艺复兴和巴罗克艺术的印记,这一点特别表现在建筑外部采用了大量雕塑装饰。东西南北四个门廊上方的三角楣饰、建筑顶端的圣徒和天使雕像,它们和谐地融入整体建筑结构之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滴血大教堂。巴尔兰德1883-1907年建造,为纪念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革命激进分子杀害而建。这里是1881年3月1日恐怖份子暗杀沙皇的案发地点。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历史上被称为“农奴解救者”。由于在其26年的统治期间给俄罗斯带来了许多的贡献,所以刺杀的行动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与指责。为了怀念这位为人民而牺牲的仁君,故在其出事地点,兴建了这座具有特别历史意义的纪念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滴血教堂这些大大小小的尖顶穹顶,五颜六色,墙面也有复杂的装饰,像是从童话世界里出来的城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洋葱头式的教堂顶部,据说是象征了一支支蜡烛,从人间向上帝举起。颜色鲜艳的洋葱头,应该是用马赛克拼装而成的,所以颜色鲜艳而且不褪色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精细的局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按当时的设计要求,它必须充分体现俄国风格,所以建筑师巴尔兰德以莫斯科红场上的瓦西里升天大教堂为蓝本,建造了这座教堂。1883年9月14日举行了奠基典礼。历经24年的兴建工程,直到1907年8月19日正式完工,并由尼古拉二世举行隆重地开幕仪式,国家政要及皇亲国戚均应邀观礼。与瓦西里升天大教堂相比,它的外貌更加美丽、更加生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俄罗斯人全民信仰东正教。每个城市里大小教堂星罗棋布,圣彼得堡尤其多。所有的教堂都是拜占庭式的建筑,一个高高的穹顶昭示着其教堂的身份。这些教堂多数都很古老,但是也绝大部分毁于二战中德军的炮火。圣彼得堡最著名教堂的如喀山大教堂、滴血大教堂、伊萨基辅大教堂等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站在教堂脚下,你会被它的美丽所震撼,走近看教堂的每一处细节,都无比精致。你此时只会叹服设计者及修建者的伟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堂高度约81米,教堂上五光十色的洋葱头顶,反映了俄国十六和十七世纪的典型的东正教教堂建筑风格。教堂轮廓美丽,装饰花花绿绿,与古老俄罗斯风格和附近的古典式的建筑物成鲜明对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格里鲍耶陀夫运河旁的 滴血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滴血教堂经涅瓦大街不远处的格里鲍耶陀夫运河 ,前往喀山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喀山大教堂----1801-1811年建成,专为存放俄罗斯东正教的重要圣物——喀山上帝之母圣像而建造,并因此而得名。它的外貌具有典型的当时帝国风格的特征。整个工程历时十年。这是一座独一无二的俄式礼拜堂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堂前有库图佐夫元帅雕像。他是击败拿破仑的俄罗斯陆军元帅,死后被葬于喀山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喀山大教堂两侧的柱廊像张开的手臂,气势恢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喀山大教堂内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斯莫尔尼宫、彼得保罗要塞、涅瓦大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炮轰冬宫,打响了十月革命的春雷。</p><p class="ql-block">建造于19世纪80年代的阿芙乐尔巡洋舰,舰龄已经有100多年,,灰白的颜色,高高矗立舰桥上的三个大烟囱,舰身前后现在已经很少看见的桅杆,给人显示出古老军舰的特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斯莫尔尼宫 1917年十月革命武装起义的日子里,列宁把革命指挥部设在斯莫尔尼宫。10月25日(旧历),在这里发表了苏维埃政权的成立宣言。直到1918年首都迁到莫斯科为止,这里一直是苏维埃政权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斯莫尔尼宫办公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斯莫尔尼宫旁边富丽堂皇的巴罗克式的斯莫尔尼修道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圣彼得堡彼得保罗军事要塞——兔子岛.,位于涅瓦河右岸,地形十分独特,扼守着圣彼得堡的大门,是圣彼得堡著名的古建筑群.</p><p class="ql-block">要塞建于1730年,墙高12米,厚2—4米,由花岗岩砌成,外形轮廓为六角形,筑有防御性的碉堡,要塞里面有300门大炮,由于俄罗斯在当时是强国,圣彼得要塞没有在战争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从18世纪起,每日中午12时,要塞的大炮就发射出一发空炮弹,向全城居民报时,.至今还发挥着报时作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要塞的钟楼高122米,是当时圣彼得堡全城最高的建筑,钟楼顶尖上的天使雕像高3,2米双翼宽3,8米,雕像头上的十字架高6,4米,尖顶金光闪闪,庄严大方,十分迷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要塞里面著名的圣彼得保罗大教堂,1703年建造,是俄罗斯巴罗克式风格,大教堂外表庄严肃穆,内部富丽堂皇.大教堂内有从彼得大帝到亚历山大三世俄国历代沙皇的陵墓,1998年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以及全家的遗骸也安葬于这里,均立有大理石墓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圣彼得保罗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与彼得一世合影。据说是按他的实际比例塑的,有1米9几高,不过你看他长得有多奇怪。或者是我的头太大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著名的涅瓦大街 这条4公里长的大街和这条街上的建筑可说是俄罗斯最典型的代表。这些几百年前的建筑依然大气磅礴,统治着整条大街,当年大多是贵族的宅邸。柴可夫斯基曾经住在这所房子里,果戈里曾经住在那所窗子的屋子里,契诃夫住在这儿,托尔斯泰住在那儿,这是列宾美术学院,那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世界上有哪一个城市的哪一条街道,聚集着这样多的大师,承载着这样辉煌的文化?我想非涅瓦大街莫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果戈里的散文《涅瓦大街》节选:"最好的地方莫过于涅瓦大街了,至少在彼得堡是如此;对于彼得堡来说,涅瓦大街就代表了一切。这条街道流光溢彩——真是咱们的首都之花!我知道,住在彼得堡的平民百姓和达官贵人,无论是谁都是宁肯要涅瓦大街,而不稀罕人世上的金银财宝。"</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街景随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俄罗斯套娃</p> <h3>本篇编撰于2013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