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3日上午六点半,我就离开旅舍,骑着共享单车,先去了莫愁湖,然后去雨花台,再去了白鹭洲公园,吃了午饭回旅舍午休一小时。下午去了大板巷及民国建筑风貌区,傍晚我在大报恩寺。人在旅途身不由己,有时因各种因素而影响行程,得不断变化再变化,让游程更丰富充实。</h3> <h3> 雨花台在南京城南近郊,我先去较近的莫愁湖,然后才去的雨花台。我感觉骑车不如乘车,因为是高架道自行车不方便骑,浪费了一些时间。雨花台风景区集自然风光、历史人文和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漫步其间,沐浴鸟语花香,对话历史风云,感受信仰的无穷力量。</h3> <h3> 英烈陵园区</h3> <h3> 雨花阁</h3> <h3> 这是江南第二泉,亦称永宁泉。泉名出自南宋大诗人陆游,而陆游为何称其为“二泉”就不得而知了,至于谁是“江南一泉”,无法考证。</h3> <h3> 这是晋朝名刹高座寺,因时间关系,庙小就留个照,说是晋朝古庙,你也别太当真了,以为真的看到了晋朝遗存至今的建筑,有些事都没有很好的记录,反正我仅仅是到此一游。</h3> <h3> 曦园,走进一看没有住人,大门紧闭,没有介绍。</h3> <h3> 雨花石博物馆,也算是南京的特色,这里产奇石,雨花石以花为名,花而雨,美丽迷人。雨花石是花形的石,是石质的花。凝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孕万物之风采。雨花石区分人物、动物、风景、花木、文字、抽象等风格的作品,经过两百万年的打磨,留下的都是美丽的传说。说是雨花石博物馆,实际都是些照片,真正的实物都在商家那里,等你去买。我觉得雨花石的有灵气,就是不想买,因为我不懂石,欣赏欣赏倒是可以的。有个老太在大门处把门售票,这里凭身份证,退休年龄可以免10元门票。</h3> <h3> 这是雨花门。从雨花台到白鹭洲公园,自行车也不方便骑,因为没有太阳,看不清方向,险些兜远路,好在我嘴勤,多问路少麻烦。</h3> <h3> 白鹭洲公园位于秦淮风光带内,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东靠明城墙,南临长乐路,西接平江府路,北止长白街,交通十分方便。</h3> <h3> 白鹭洲公园在明朝永乐年间中山王徐达家族的别墅,故称为徐太傅园或徐中山园。天顺年间,在园内建有鹫峰寺,烟火鼎盛一时。至正德年间,徐达后裔徐天赐将该园扩建成当时南京“最大而雄爽”的园林,取名为东园。</h3> <h3> 浣梦桥上有几个阿姨在练歌,亭桥上视野开阔,桥边是郁郁葱葱的树木,桥下是波光粼粼的湖面,游船整齐地排列开来,应着水波,歌声自然动听起来。</h3> <h3> 东园重建七层白塔,因白鹭洲公园而称“白鹭塔”,八方七级楼阁式的仿唐风格塔身逐层递收,飞檐高翘,壮丽漂亮。</h3> <h3> 白鹭洲公园不大,快点刻把钟就逛完,然而它是一座充满生活气息,值得慢慢品味的公园。出了公园,在秦淮河边吃了碗老鸭粉丝汤,15元钱的景区价,不是货真价实。然后回旅舍午休。</h3> <h3> 水西门广场是早上去莫愁湖所经过的地方,今天是周末,清晨这里有旧货古玩买卖,在几年前我也喜欢看看,现在都想明白了,生活上开始作减法,慢慢清除非必需品。</h3> <h3> 赏心亭</h3> <h3> 大清早,文玩市场尚未开门,我在外面看了看,小贩也不少。早饭未吃,就在升州路上一家早点餐馆里,买了2只鸭油酥饼,1元1只,咸的比甜的好吃,在此,为这家店打个广告,有机会还会去吃。忘了记店名(我想登隆巷居民不会不说)。</h3> <h3> 莫愁湖位于南京城西南角,是有悠久历史和丰富人文资源的古典名园。莫愁湖在宋、元时即有盛名,清乾隆年间,建郁金堂,筑湖心亭,遂成"金陵第一名湖"。“金陵四十八景之首”等美誉。园内楼、轩、亭、榭错列有致,堤岸垂柳,海棠相间,湖水荡漾,碧波照人。</h3> <h3> 走进莫愁湖,第一感觉大了,新了。映入眼帘的古色古香的建筑变了,它们都是清一色的黑瓦白墙,在莫愁湖水的倒影下显得不那么古朴和灵动了。这些建筑风貌已不生动了,不知有否历史文化内涵?</h3> <h3> 据说,“胜棋楼”是当年朱元璋和徐达下棋的地方呢。在胜棋楼周围,高低错落的假山,若隐若现的亭台,曲曲弯弯的小径,仿佛把我带进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小镇。</h3> <h3> 莫愁石假山</h3> <h3> 湖边的水榭成了劳动人民休息娱乐的场所。</h3> <h3> 孙中山为粤军殉难烈士题词。</h3> <h3> 大片的荷塘已经失去先前的色彩,进入仲秋艳丽多姿的荷花,变成一扇扇莲蓬。</h3> <h3> 今天的莫愁湖就像往日的荷塘,失去了原来的光鲜,一个“海棠最无忧,人间本莫愁”的莫愁湖,亭台楼阁、绿水碧波,反映衬出江南水乡的小家碧玉。经过改造后的莫愁湖确实变化很大,草木被修的整整齐齐,泥土小道被泊油路取代,在我的印象里,“大”不应失去“小”的内秀,“平直”替代不了“弯曲”,不能丧失审美追求“平直”。</h3><h3> 感谢您的浏览与支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