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民工20万字写创业史 《卖菜叔日记》一个“北漂”者的励志故事

陈志勇

<h5>摊位上,一块泡沫板是他的写作台,抽空就写上一段。</h5> <b>安徽农民工20万字写创业史<br>《卖菜叔日记》一个“北漂”者的励志故事</b><br> 在北京广安天陶菜市场,每天都会看到一位卖生姜的摊主,抓住买卖空隙,“伏案疾书”。这一独特风景被一位来此买菜外国记者发现,以“一个真实的励志故事”发表在其博客中。于是,他被更多的媒体关注,冠以“‘生姜叔’20万字写家史”的励志故事广为传播。这位摊主是姚启中,来自安徽临泉县的农民工。<br>2012年姚启中40岁,1991年他怀揣借来的50元钱外出打工,漂泊过四座城市,1996年落脚北京,以卖菜为生。他辗转过9个菜市场,最终在天陶菜市场有了2.35米的固定摊位,站稳了脚跟。16个春秋,风雨无阻,他每天清晨4点蹬着三轮车去8公里外的批发市场进货,再赶到菜场销售。为全家5口人的生活和子女读书,他还常常到郊外挖野菜卖。一碗素面则是他常年的早餐。<br> <h5>深夜,在陋室中的小床上写作。</h5> <h5>字典翻烂了,用透明胶带沾了一层又一层。</h5> <h3><font color="#010101">16年的“北漂”生活,姚启中感触良多 “有话要说”。2009年,他开始“创作”,在他不大的摊位上,从此多了一支笔、一摞纸、一本字典、一瓶涂改液。姚启中只有小学四年文化,创作谈何容易。摊位上40公分的泡沫板成为他的写作台,抽空就写上几句;陋室中的一张小床是他办公桌,每晚21点至23点,思绪倾诉在笔尖上。两本新华字典被他翻破,封面用透明胶带包裹得一层又一层。他从每次写作需翻字典几十次,到只翻两三次,他的文章也越加通顺。</font></h3> <h5>几年的心血,厚厚、沉甸甸的书稿。</h5> <h5>记录下创业的经历,描绘出未来的梦想。</h5> <h3><font color="#010101">他还随身带上小小的记事本,路上看到好的广告语,与人交谈听到的精彩的语句,立即记在小本上,应用在文章中。“于其把财富留给孩子,不如将孩子变成财富”他学而致用,写在书稿中。“与城里的孩子不比玩具比志气;不比穿戴比学习;不比吃喝比成绩;不比家庭比争气。”则是姚启中的人生感悟,教育子女创作的朴实的语句。翻阅姚启中的“著作”每个章节就是一个故事、一段感悟:“背井离乡”“从茅草屋到都市北京”“怀揣梦想”“姚家第六次租住房”“感谢让我生气的人”“人在低处也飞扬”“目标和智慧是盏灯”……</font></h3> <h5>买菜的顾客都认识天天“写字”,成为“名人”的姚启中,先睹为快急着看他的文章。</h5> <h5>姚启中将报道他的《安徽日报》的报样放大悬挂在菜市场房梁上。</h5> <h5>随身带上记事本,记录生活的感悟。</h5> <p>从一开始的忆家史、自己的“北漂”生活,到记录子女成长经历,20万字的“著作”厚厚、沉甸甸的,他说写书是勉励自己,更是激励子女“知穷而后勇”。 姚启中经营有道,教子有方。如今,他的子女品学兼优。二儿子更是文武双全,在国内外武术比赛中获得8块金牌、6块银牌和3块铜牌。<br>陈志勇 摄影报道于 2012年10月<br><u><b>后记:</b>2013年3月,姚启忠的《卖菜叔日记》正式出版。姚启忠说:“我写的实际是一部家史,一部写给孩子们的奋斗史。”他的《卖菜叔日记》的封面上,赫然印着,“字字如金,只为让孩子知穷而后勇。”</u></p><p><u>他的大儿子毕业于北京农学院,目前在备考研究生。小儿子毕业于天津体育学院,如今在深圳教授武术。女儿读高三,品学兼优。<br></u><br></p> <h5>每天清晨,姚启中都要赶往8公里外的批发市场进货。</h5> <h5>姚启忠大儿子毕业于北京农学院,目前在备考研究生。这是2012年,他在家复习功课。</h5><br> <h5>姚启忠小儿子毕业于天津体育学院,目前在深圳教武术。这是2012年,姚启忠在出租房的小院里,跟学武术的小儿子学武术。小儿子自小爱好武术,获得过多个武术比赛第一名。</h5> <h5>2012年,在北京出租屋内,一家人其乐融融。</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