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西 高晴】【津西教师在附小】跟岗刘玉梅老师之教研教法

淮西 黄河

<h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一直以来,教学上都提倡跨学科听课。今天,我跟随附小的数学老师们一起聆听了三节数学课,感触颇多。</h3> <h3>  六年级的赵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赵老师教学实实在在。教学结构合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整理信息,激发学生合理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来探究新知,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其次,赵老师组织学生回顾,曾经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衔接新旧知识,重建转化意识。</h3> <h3>  五年级的潘玉老师执教《小数加法和减法》,潘老师的课堂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尝试归纳算法以及师生有针对性的讲解,梳理出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因此课堂中呈现了三个亮点。</h3><h3> 一、能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把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的教学相机结合。</h3><h3> 二、潘老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h3><h3> 三、注重学生学情反馈,多元评价,做到因材施教。</h3> <h3>  六年级薛颖君老师执教《解决问题的策略》,上课之初,薛老师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对假设的策略有了初步的体验。进一步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训练学生今后能够独立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h3> <h3>  观摩数学课,对我这个跨学科学习的老师有不少的启发,附小的数学老师们很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完成作业后全部都让学生自己来讲做题思路。经过训练,学生们表达流畅,思维敏捷,自信大方。</h3> <h3>  语文学科同样如此,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训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探究学习过程中来,在探究中来掌握学习方法,从而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h3> <h3>  听课结束后,叶校长亲自主持教研活动,并对三位教师的上课情况作出点评。在教研中,叶校长明确指出学科育人的观点,强调在数学学科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用学科知识来教育学生,要有严谨、认真、踏实、负责的态度。同时强调教学一定要回归教材,不能轻易的换掉和减掉教材中的语言,运用教材把教学目标解读出来。</h3> <h3>  语文在教学中也是一样,要注重策略和教学目标,定准目标,根据教学目标来实施教学。 叶校还提出了“创新思维能力”这一观点,站在孩子的角度,引导教师要包容学生的个性和主张,允许学生有主见,以人为本。特别提出了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都有所不同,老师一定要从各个方面来评价学生,不随意给学生贴标签,对学生要因材施教。</h3> <h3>  通过本次跨学科听课,让我收获颇丰,我觉得一节好课是有生命力的,而这种生命力来自于学生对身边事物的感知与体验,来自于对问题的好奇与思考,来自于对活动的探究与解决,而这些恰恰是我的课堂所缺少的。所以,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思考、交流、探究的空间。我还要多向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