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1. 思考高校校园空间布局、景观处理及现代建筑的设计手法(图文并茂分析)</b></h1><h3></h3> <h3>整个象山校区的设计,呈不规则状分布,校园的中心点为象山。校园围绕着的象山南北延伸展开。建筑主要是以合院式建筑为主,奠定了整个校区最初的建筑设计理念北边主要有四座三合院式建筑,由东向西错落扭转分布。三合院开口或朝北或朝南,活跃了建筑图形,又使建筑面向具有多视角的变化。山南二期的建筑相较于一期,更加自由活泼。整个建筑群落的走势如流动的S形,建筑与建筑间通过长廊进行连接沟通。整个校区外部空调依山势、地理位置高低,进行多变的设计。围绕着的象山的河流给整座校园提供了水景资源,河流间的倒影成了沟通自然景观与建筑设计间的有机和谐统一。</h3> <h1><b>2. 图文并茂分析传统园林造园手法在校园景观中的运用</b></h1><h3></h3> <h3>这里利用了框景的造景手法,通过窗框来欣赏外界的景物,用艺术的匠心手法营造出了具有生活情趣的画意框景。框景的主要形式是门洞和窗框,形式丰富多样,造工精细纤巧。透过门窗框架使人感到一种“似实而虚,似虚又实”的“无心画”之美,并使相隔空间互相渗透,丰富层次结构,引起空间深远感,给人以生动的体验。时时变幻,移步异景,是我国园林美学的一大创新。</h3> <h3>校园建筑不是孤立的设计出来,而是在“自然”与“城市”之间的思考中展现出来,在中国的建筑传统中,这样的建筑被称为“园林”,它特指“自然”被置入城市而城市建筑因此发生某些质变,呈现为半自然半建筑的形态。</h3><h3>利用空间大小的对比。在这个主要空间的外围伺机布置若干次要空间及局部性小空间;各个空间留有与大空间联系起来。这样即各居特色,又主次分明。</h3> <h1><b>3. 绘制第11栋建筑立面图,收集相关资料</b></h1><h3><b>详CAD作业图。</b></h3><h3></h3> <h1><b>4. 图文并茂收集分析民俗博物馆的造园材料并分析室内外景观互相穿插渗透的效果</b></h1><h3><b><br></b></h3><h3></h3> <h3>形式上,江南瓦顶砖墙与现代建筑的冷峻和简洁相融合。</h3><h3> “山房”墙体开有许多不规则方洞 。 山体空间还是遵照现代教育建筑的主要思路, 将走廊作为串联各功能用房的线路, 另一侧则布以外墙坡道 , 以辅助景观的渗透 和人流分流。</h3> <h3>隈研吾设计的民俗博物馆顺山势而建,以“瓦”为设计元素,玻璃幕墙之外的丝网结构将一片片瓦如鳞片一样悬挂半空,透过这层外墙,能在场馆中看到室外风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