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南古遗址游记

秋意浓

<h1><b>辽南古迹巡游是一种只能自驾游的项目,一路奔波穿梭于各种乡镇的无名路,领略大自然风光和各个村庄的风貌,非常地赏心悦目!</b></h1><h1><b>2019年10月15日,早上六点从大连出发,开车159公里,</b><b>来到了第一站(</b><b>当然,我只会坐,不会开)大石桥市官屯镇石棚峪村,看到了挺立在那里4000多年的石棚。</b></h1> <h1><b>1.石棚山石棚遗址,1996年10月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h1> <h1><b>在这里,看到了不同时期的遗迹,我不懂专业,无法做出任何判断。只是单纯因为看到辽宁远古时代的真迹而兴奋🥰</b></h1> <h1><b>这座石棚高两米多,据记载上覆顶石:长4.75米,宽4.4米,厚0.47米。周边环绕水泥栅栏,之外是苹果🍎林,只听见妇女们唧唧咋咋的说话声,但看不到人影。仿佛回到50年前,在复县太阳升公社王店大队下赵沟小队的果树林里干活,也是边摘果边拉呱。</b></h1> <h1><b>巨石文化的石碑是当代人建造的,后人会解读什么?其实,早期留下来的人类历史踪迹,惊人的一致。英国的巨石阵,复活岛的巨人……。说明天然石头虽然也会风化,但是,迄今为止,还是比其他材料更加坚固和长久。</b></h1> <h1><b><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离开峪村南山,驱车22公里,到</span>熊岳城时,看到小城干净整洁,环境优美,🚗停下来拍了2张,将这美好印象定格在瞬间!</b></h1> <h1><b>2.熊岳城望儿山 &nbsp; </b><b>1966年,12岁去北京时,在火车上第一次听到望儿山的故事,遥望着它许久,直到它离开了视线。2005年,在熊岳高中讲课时,我</b><b>一个人爬上去过。</b><b>再次登爬,是陪妹妹,她带着问题而来,为什么在这里孤零零山上建造一座藏式青砖塔!</b></h1><h1><b>很遗憾,塔前的简介上,仍然只述说了那个传说中的故事。还故意写了望儿塔三个红字搁在塔前,为了拍照留念。</b><b>让我更加困惑,产生了新的疑问,</b><b>究竟是传说塑造了藏塔的形象,还是建筑藏塔缘自传说?</b></h1><h1><b>现在,以望儿山为依托,建成一个面积很大,有山、有水、有楼阁、有小桥的公园,门票40元!公园设计可谓传统与现代链接,西洋与东洋融合,看看这两张照片,就一目了然了。</b></h1> <h1><b>山高82米,路况不好,完全是石头凿出来的上山台阶,台面有沙石,很滑。我可是靠四肢同时忙乎,才上去的。连拍照都不敢站起来,就成这幅模样了!但是,好奇心没有得到满足,特殊地貌和建于明末清初的藏式青砖塔,何由而来?仍然一无所知,只能悻悻离去。</b></h1> <h1><b>从这个角度拍,就是火车🚞上看到的画面。</b></h1> <h1><b>明知道是一座塔,可远看也好,近看也罢,还是觉得她就是站在山上翘首以待儿子归来的一位母亲,这就是“先入为主”的潜在功能,它制约着后来再现时的想像。</b></h1> <h1><b>这里曾经是举办中国第一个母亲节的地方。让我不自觉地想起中国的母亲文化。孔子、孟子都是无父之子;岳母刺字的故事世代相传,家喻户晓,说明真正的教育似乎与知识高低并无必然联系!</b></h1> <h1><b>3.盖州玄贞观 它竟然在最繁华的一条商业街上!淹没在噪杂的人堆里,无人问津。我想拍张正面照,门前的人全都直勾勾地盯着我看,丝毫没有离开的意思,我也只能拍下他们,相信没人会和我打肖像权的官司!</b></h1> <h1><b>木牌上刻字🈶️:玄贞观俗称“上帝庙”,因殿内供奉中国神话中北方之神“玄武大帝”故称玄贞观。大殿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其后经清武聪九年(1635)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清同治四年(1865)等历次修缮,现存大殿为1988年落架后建,全部是大木架结构。屋顶为廡殿式,大殿构架举折不高,殿内彩画档较长,整体保持金元时期建筑风格,在全国古建筑中极具研究和观赏价值。1988年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h1><h1><b>简介木牌是1988年再次修缮时立的,经过三十年的风雨摧残,已损坏严重,下次再来,字将很难辨认。</b></h1> <h1><b>这樽佛雕像是明代遗迹,为它遮风挡雨的石亭,很明显是后建的,欠缺文字说明,只是猜测。</b></h1> <h1><b>石碑有可能是真迹,拍照角度有点儿问题,避开空调箱,就避不开铁皮门,勉强拍成这样!</b></h1> <h1><b>这个万古流芳石刻,曾在徐州私人博物馆里见过几乎一样的一座,成语出自《赵氏孤儿》,许多寺庙里都有。</b></h1> <h1><b>龙之子璃吻!背上驮的碑是后补立的,材料和颜色都不搭嘎,遗迹已剥蚀!</b></h1> <h1><b>小象🐘铮新,一看就知到刚建不久,可没加注明标记,未来参观者可能更加稀里糊涂。</b></h1> <h1><b>这张照片可以清楚地看到修缮的各种痕迹。明确落架后建特指什么。</b></h1> <h1><b>4.高丽城山城 问路时还是有人知道,但很少有人为看它而来。我们差点因为找不到路而放弃,最终还是因为太不甘心坚持下去,才看到了真迹!没有车开的路了,走路往返需要一个小时。我们没有时间和体力,只能远远地拍一下石砌的瞭望台!</b></h1> <h1><b>盖州高丽城村的平果可真是大丰收啊,让人喜出望外!</b></h1> <h1><b>就这种山间小路,底盘低的别克怎么开得了啊?</b></h1> <h1><b>离开高丽城,走17公里,到金牛🐂山考古遗址,因党员学习,闭馆不开门!再走46公里,到海城大悲寺,因为整改,不对外开放已一年半时间,也不允许摄像!乘兴而去,败兴而归!马不停蹄,再行59公里,直奔牛庄!</b></h1> <h1><b>5.牛庄古城 2007年,有一位日本杂志社的女编辑问过我牛庄为什么会成为最早开放的商埠之一?我说,它位于太子河畔,早年就有码头⛵️。她告诉我,她是从《奉天三十年》一书中得知的,非常好奇!12年后,我才有一个目睹真貌的机会。遗憾的是,曾经最早的开埠口岸已难见踪影,不管问谁,都说不知道。在导航🧭地图上这更是个盲区。</b></h1><h1><b>我感兴趣的另一个景点是,辽宁第一座法式教堂,可惜,已推倒重建,我也没有兴趣拍照翻新的建筑!</b></h1><h1><b>拐</b><b>来拐去,意外看到几个古建筑。但是,大门紧锁,贴一告示:迁移之中,谢绝参观!我在大铁门外,把手机放在里面留下来这个镜头。后上网查这个地方原为古镇老母庙。</b></h1> <h1><b>位于西侧的,应该是鼓楼,草有一米多高,一片荒芜!</b></h1> <h1><b>位于东侧的,应该是钟楼。可惜阁楼上空空如野,一片落寞,满目苍凉。这是这次所经历之处,唯一让人感觉失落的小镇,和其他小镇的朝气勃勃形成鲜明对比🆚!</b></h1> <h1><b>到达太平桥时已近黄昏。介绍中说,这是牛庄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真迹。当落日下的古桥印入眼帘之时,我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桥上的每一个雕刻都栩栩如生,仿佛在与你交流眼神,令我为之一颤!同时产生的是一种凄凉的心痛,因为不知道它们在经历沧桑之后,想诉说的究竟是什么?</b></h1><h1><b>桥前有四个大理石墩球,封闭了汽车🚘行驶的道路!</b></h1> <h1><b>桥位于东城门外护城河(太子河)上。建于明末清初,道光已酉年重修。我在南侧中间原刻太平桥处留影,可惜已不见“道光已酉年菊月谷旦”的落款。</b></h1><h1><b>太平桥全长约50米,宽约4.5米,高约5米,15孔。桥墩和桥面完全采用花岗岩筑成,桥为东西走向,桥面两侧修有望柱和栏板,为青石制作。望柱柱头上雕有狮子、猴子、石榴、桃、八宝等。</b></h1> <h1><b>这小猴子🐒在母亲的背上有多惬意,落日余晖下泄满了母性的光辉。</b></h1> <h1><b>桥下流水潺潺,残荷落叶🍂,还能听到雨声吗?想像早两个月来看到的就是一片荷花绽放。</b></h1> <h1><b>到清真寺时天黑的无法拍照了📷,还有水文站、海关总署、昔日码头未到,只能放弃了……</b></h1> <h1><h1><b>2019年10月16日 昨晚住在海城,视力不好,不敢开夜🚗的妹妹,咬牙开出牛庄,因为宾馆不太合意!一大早就从海城出发驱车前往鞍山驿堡。对我们而言,是此行必看的遗址。可整个计划改变了,不去千山了,留下时间,好再赴金牛山!</b></h1></h1><h1><b>据说,这是鞍山名字的来源,恰好路过,顺手牵羊,但是,不敢妄下定论。</b></h1> <h1></h1><h1><b>6.鞍山驿堡 孤零零的一个驿堡,我们像见到了宝贝,爱不释手!没有一个游客,我们所往之处,几乎都是游客罕至之地,绝无虚夸!因为,此行就是追寻远古与近代的辽宁文物保护单位。虽然,我祖籍江西,可是,毕竟在辽宁土生土长,这里的一草一木赋予我故乡的骄傲与温暖。</b></h1> <h1><b>驿堡里侧</b></h1> <h1><b>驿堡外侧</b></h1> <h1><b>7.清风寺 它位于首山,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据记载:太子丹首山抗秦,公元前227年;姬丹首山抗秦,公元226年;隋炀帝首山观战,公元611-614年;司马懿决战首山,景初二年;唐太宗驻骅首山,贞观十九年;日俄首山大会战,1904年!襄平(辽阳)的悠久历史由此可见。</b></h1><h1><b>寺庙建筑铮光瓦亮,几乎无古迹可寻。可首山有故事,了解辽宁历史,还真该来此。我说的,</b><b>不要被认为太危言耸听啊!我是从拍下来的介绍中剪辑的。</b></h1> <h1><b>龟山石是今人所为,纯天然,立于此,后人一定惊为天赋神启。</b></h1> <h1><b>佛教现代化与现代高科技息息相关。所经寺庙,均不准烧香了!记得2002年台北新建造的寺,进去后不允许点明火,用电香替代。现在大陆寺庙也在静悄悄地改变,这是此行的真实感受?</b><b>这里新建的龙潭佛影,仙气缭绕,美仑美幻,是结合现代元素的表征。</b></h1> <h1><b>选择在这留影,是被窗里面的布置而感染,像居家生活,反映出佛堂的现代风格!</b></h1> <h1><b>8.东京陵 来到这里,遇到一对父女,父亲三十岁左右,女儿六岁左右。看到我们急不可待地问,看什么?在他的概念里,什么也没有看到!他是附近村子里的人。我高兴他有探寻祖宗文化的意愿,我悲哀他就不会看看介绍牌吗?我们忙着拍照,他很失望地离开了,他不明白这有什么意思?</b></h1> <h1><b>东京陵位于太子河区东京陵乡新城村鲁阳山上,是清朝先祖建业辽沈期间的王室陵墓,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几次迁陵后,现仅存努尔哈赤的胞弟舒尔哈齐(排行老三),穆尔哈齐(显祖二子),努尔哈赤长子褚英,穆尔哈齐之子大尔差四座陵墓。大门紧闭,不得入内。其实,我们也没有看到穆尔哈齐和达尔察的陵墓。</b></h1> <h1><b>上图雕刻十分精美。但下图石牌上的</b><b>文字确多数已难以辨认,是舒尔哈齐的简介,下面这段文字,是我通过辨认,再加上查阅资料后重新编辑的。</b></h1><h1><b>爱新觉罗·舒尔哈齐(1564-1611年),显祖爱新觉罗·塔克世的第三子,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同母弟。</b></h1><h1><b>早年随同兄长努尔哈赤出外谋生,后来又投奔到明朝总兵李成梁的手下当差。具有坚毅顽强、勇猛善战的品格。在统一建州各部,抵御叶赫等九部联军的战斗中,曾立下汗马功劳。万历十五年(1587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舒尔哈齐晋封贝勒,赐号达尔汗巴·图鲁,地位仅次于他的兄长。后来因与努尔哈赤发生严重分歧,以谋图分裂后金罪,被努尔哈赤幽禁致死(万历三十九年),享年四十八岁。初葬赫图阿拉,天命九年(1624)随祖茔迁辽阳东京陵。顺治十年(1653年)追封他为和硕庄亲王。</b></h1> <h1><b>王室陵墓的威风十足!我是在高墙外拍照的。旁边的一座是褚英之墓。辨认石牌上的字花费了很多时间,全文如实记录为:爱新觉罗·褚英(1582-1615)系清先祖努尔哈赤长子 早年从父投身统一女真诸部大业 智勇兼备 在统兵往征安楚拉库路和乌碣岩大战中因功封贝勒后 被赐号洪巴图鲁和阿尔哈图土门 万历四十年(1612)总以国政 因不能恤众 被诸弟和五大臣讦告 翌年又以诅咒父汗并诸弟罪而被幽禁 高墙二年后被处死 年三十六岁 天命九年(1624)随祖茔</b><b>迁入东京陵。</b></h1><h1><b>褚英也不是战亡,而是处死,与叔父舒尔哈齐的下场一样,都未能寿终正寝。东京陵墓的这两段故事,是王室权力争夺与背叛复仇的典型,何其悲哀。</b></h1> <h1><b>9.燕州城遗址 位于灯塔市西大窑镇城门口村东石城山,为高句丽于公元五世纪初建的军事山城。一直到明代还在继续建设。我们看到了点将台,城墙,都是石块砌成的。但是没有爬到最高点。这个地方还有零散的游客,其设计的旅游格局很大气,可是,终究未能形成气候,也只好半途而废了!</b></h1> <h1><b>这个碑上的内容特别有意思。有多层含义。第一层,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二层,是人民委员会决定的。第三层,公布时间是1963年。第四层,这个碑是文革期间,革命委员会立的。文革期间,许多国家级文物都遭到破坏,但是,这个革委会确立了文物保护的碑牌,令人起敬。</b></h1> <h1><b>石砌墙和点将台</b></h1> <h1><b>城墙上的宽度约有3米。从这里可以看到太子河。</b></h1> <h1><b>山上最高处是烽火台,懒得爬,只好站在下面往上拍。</b></h1> <h1><b>裸露在地面上的城墙。</b></h1> <h1><b>10.辽阳博物馆 位于辽阳市卧狮胡同2号。我们参观了四个历史展厅!原来的第五展厅有摄影展,我是门外汉,又要赶在落日前参观白塔和广佑寺,就</b><b>没进去。展出的都是精品,参观者很少,和其展品的地位不相称!最著名的展品,我都没有拍照,因为均为复制品。所拍摄的照片都是原件!</b></h1><h3><b> </b></h3> <h1><b>这以下的展品都是我第一次看到的,最让我欣赏的是,这些展品都是辽阳出土的文物,辽阳城不愧是东北第一城!</b></h1> <h1><b>这是从拓片上复制的画,线条流畅,构图精美。</b></h1> <h1><b>这是汉墓出土的壁画,多描述的是上流社会的生活状态和方式。</b></h1> <h1><b>上图为对坐宴饮图,男子头戴黑帽,着淡青色袍;女子以巾束发,并插饰,橙色有花衣裙,榻前各置短几,地上放三足圆案,几上为温酒樽,反映出当时上流社会夫妇对饮的场面。</b></h1><h1><b>下图为</b><b>侍吏图,七个头戴单梁进贤冠,身着朱、青、黄、蓝、灰、土、褐色长袍的小吏,手捧简册,等墓主人接见的场面。</b></h1> <h1><b>看到这幅画作,我很惊诧。汉代的画家就在尝试写实!但是,比例结构并不尽合理,就成这个样子了!身体像袋鼠🦘,头像狼🐺。</b></h1><h1><b>狗是看家护院的已有上千年的历史。</b></h1> <h1><b>11.辽阳白塔 始建于辽代,为全国六大最高塔之一,是东北第一☝️高塔。八角十三层密檐式结构建筑。这是介绍中的描述!</b></h1> <h1><b>八面塔身砖雕虽然经过修缮,但是,保持原样。</b><b>坐佛、胁侍、飞天,样态十分精美。这座室外塔是一座菩提塔,为藏族建筑风格。</b></h1> <h1></h1><h1><b>再次看到辽阳白塔时,是40年后了。但是,与原来的印象是怎么都联系不起来!这次看到的白塔让我难以相信,它是那样的神奇,那样的不可思议,充满了生机与活力。</b><br></h1><h1><br></h1> <h1></h1><h1></h1><h1></h1><h1></h1><h1><b>为了搞明白为什么与记忆中的白塔不同,一回家就翻出了40年前的照片。对比后,最明显的是原来的塔是圆顶,现在的塔是八棱角顶,原来是十一层,现在十三层,照片成为一种历史见证。人的变化就不言而喻了!</b></h1> <h1><b>四十年前的照片在小石桥的位置上拍的,从这个角度拍,桥也是重修的。</b></h1><h3><br></h3> <h1><b>广佑寺门前新修的牌坊高大宏伟。</b></h1><h1><b>广佑寺也焕然一新,我们只在寺外拍拍照片!</b></h1> <h1><b>寺前的汉代战车和延年仙鹤,又与佛教文化游离,不知道是谁设计的,又想给后人留下什么样的文化概念?我对这种不伦不类,莫名奇妙的构思,产生了一种焦虑不安的情绪。</b></h1> <h1><b>这个龙石刻也许与塔同龄,眼睛修缮了!塔前池水里的鱼儿们🐟,成为游客们的最爱。</b></h1> <h1><b>2019年10月17日,饭后从辽阳宾馆出发,为了吃早餐,晚出发一个小时。</b></h1><h1><b>12.龙峰寺 它是辽南历史最远久的寺庙,据说是佛教传入我国后最早建筑的寺院之一。建于唐贞观年间,文革期间遭浩劫。1995年重建。我们</b><b>赶上寺院有大型法事活动,牌坊上贴着免费进入告示。进去一看,新修的各种殿堂,融入各种宗教流派,有藏传佛教,济公转世,天坛祭祀等等,唯有地点是原址。</b></h1> <h1><br></h1> <h1><b>众目睽睽之下济公在倒立的画,在这里展示有什么深意?墙壁上的字,我一个也不认识,更不知道它是什么文字,徒增一种神秘感。信佛之人都很热情,想来多数也不认得这些字,但一点儿也不影响他们的虔诚。碰到过一些当地基督徒和佛教徒,他们都一样,关于基督教和佛教的知识少得可怜,可劝导别人信仰的热情却爆棚。这里一个管事的,对我们热情洋溢,询问她钟鼓楼为什么锁门,她说暂不开放。可我明明看到正在施工中,无钟也无鼓🥁,当面说谎,毫不含糊,因为,在她的概念里,盲崇是信徒的特性,刨根问底的人,一定不会是信徒。</b></h1> <h1><b>下图是外来信徒的宿舍,非常豪华,让我目瞪口呆!</b></h1> <h1><b>寺僧的缮食🥣堂,精致到奢华!</b></h1> <h1><b>13.析木城石棚 原本想放弃了,但是,发出去的第一张石棚照片有人质疑。我再看照片时,也发现修缮的水泥痕迹,刺激我们无论如何都要再次眼见为实。此棚位于海城东南34公里析木镇前姑嫂石村。形成年代约为新石器晚期到奴隶社会初期。</b><b>六块石板均有精细加工的痕迹,</b><b>其顶棚石重约四十五吨,</b><b>是辽南巨石文化的代表。</b><b>对石棚的功能到底是什么至今仍争论不休,酋长墓地?祭祀活动场所?还是礼拜神灵的地方?还无从得知。</b></h1> <h1><b>面向大路的招牌</b></h1> <h3><b>上山⛰️路</b></h3> <h1><b>在这里,我们确认是自然石头无疑,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可能造假!几乎无人观赏,方圆几十里无其他景观。不刻意开车来,根本看不到!3⃣️天以来,我们</b><b>乐此不彼,都</b><b>是开几十公里,只为看一个方圆几十米的远古遗迹。</b></h1> <h1><b>下山⛰️路</b></h1> <h1><b>14.二次来到金牛山,仍然遭拒。我走进里面,问问那些听歌,晒太阳,闲聊的老人。他们说,你去小卖部,买他瓶饮料,或许就让你们进去了!我听话地返回去,看到一位男士,没买饮料🍶,也给我们打开了金牛山遗址陈列馆的大门!几位老人也一起跟了进来,个个热情奔放!原来,开门的就是馆长,非常专业,解说严谨,滴水不漏!让我佩服。</b></h1> <h1><b>金牛山人(考古发现为26万年前的人),被北京大学教授定义为智猿人。脑重1335克,与现代人相似,可四肢进化还达不到直立人的水平!馆长说,这意味着人类进化可能分为两条路线,从肢体到大脑,或者从大脑到肢体!</b></h1> <h1><b>上图,是金牛山人考古挖掘复制品,为此地出土。下图,是披毛犀骨架复制品,在金牛山考古点出土过零碎的骨化石,大约十亿年,我今生是第一次看到。实话实说,在汉墓壁画室和考古陈列馆中都感觉一股股寒气阵阵袭来,越来越冷。</b></h1> <h1><b>通往考古A点的路</b></h1> <h1><b>山上只开放一个考古发掘点!A点。展示厅里有一块整体迁移的原址,为了说明金牛山人确实在此地生活过!</b></h1> <h1><b>人被档在铁丝网外,不能靠近A点。</b></h1> <h1><b>B点大门关闭,门已生锈。</b></h1> <h1><b>工作站已无研究人员!馆里有六个人的编制,因为,无设备,无经费,无项目,也没人再搞什么研究。馆长一肚子墨水,却沦落到开小卖部的境地,上那儿说理去。但是,馆外仍然花开花落,杂草丛生。</b></h1><h1><b>我们的行程到此结束🔚,开回大连,还有231公里!下午16:48分到家啦。</b></h1><h1><b>回家后的工作就是做美篇,没想到做起来很难,不知道的东西多如过江之鲫,搞懂每一个问题,都需要反复学习。这次通过十几天的认真努力,才从那些冰冷的古迹中,感受到历史的生命温度,体验到旅行的生活质感。</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