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 构筑理想课堂暨宜阳县初中数学分片教研会 (镇中篇)2019.10.18

美好生活

<h3>  新教育构筑理想课堂暨宜阳县初中数学分片教研会今天上午(10月18日)在城关镇一中顺利举行,本次研讨会是由教研室王佐政教研员牵头,精心组织下进行的。</h3> <h3>  参加本次研讨会的有城关镇、锦屏镇、双语学校、红旗学校、江南学校、实验初中、上观乡等乡镇和学校的老师,其中共有三位老师做课,她们分别是红旗学校的吕海荣老师,锦屏镇一中马茹娟老师和城关镇一中的刘新锋老师。</h3> <h3>  第一节课由红旗学校的吕海荣老师做课,她在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理解上下了大功夫,对如何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角和对应边上讲解详细清楚。</h3> <h3>  学案编写内容详细,引领课堂,思路清晰;知识总结全面,重点突出。</h3> <h3>  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学生参与度高,小组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h3> <h3>  第二节课由锦屏镇一中马茹娟老师做课,马老师语言简洁,主题明确,能很快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亲和度高。</h3> <h3>  马老师课件制做清晰,讲解祥细,学生练习度高,对知识点理解透彻。</h3> <h3>  第三节课由城关镇一中刘新锋老师做课,刘老师的课设计完美,首尾呼应,引课联系实际,语言组织有序。</h3> <h3>  刘老师的课环环相扣,结构严谨,学生课堂上自学能力强、动手能力强、注重知识的延伸与扩展,注重学生的合做与探究。</h3> <h3>  三节课所有参与研讨的老师都认真记录,全神贯注,课后都积极研讨,并且能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h3> <h3>  第四节课,三位做课教师向所有参与研讨的汇报了自己的讲课的构思,本节课堂上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本节课完成目标和未完成的目标,及自己本节课的困惑之处。来向各乡镇各学校的教研组长给各节课进行了点评及问题的解答。</h3> <h3>  教研室王佐政教研员对三位教师课进行点评,指出了优点与缺点;他说课堂都是有遗憾的,这也是一种缺失的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总结,改进,提升,不断的走向完美;王老师还给出了一节好数学课的标准:教师教学各自有各自的不同角度,善讲就讲,善做就做,只要围绕着培养学生的能力来做,都是一节好数学课,只要让学生在思想上和你有交流,有提升,这就是好课,数学是思维的提高,数学教学实际上是思维的碰撞,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思维交流,把握好这一点就是好课;同时王老师对教学目标设置提出了要求:过去,我们备课要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现在我们要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目标设置以课标为标准,首先我们应该知道课标规定了这一节课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这是最低标准,这个标准是要求所有学生都要达到的,这个一定要明确。</h3> <h3>  本次教研会城关镇一中阿海杰校长、周国文校长、杨淑晓主任都全程参与。</h3> <h3>  新教育·构筑理想课堂,我们在行动,<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教学研讨是我们教师成长、排惑解难的唯一重要利器,让真教真学真研真讨论成就我们教育梦想,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span></h3>

学生

老师

课堂

一中

做课

城关镇

研讨

教研

学校

锦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