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上师” 大惑初解 ——“国培计划(2019)”重庆市小学语文学科名师培养对象赴上海师大培训(10.11—10.17)

蓝天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站在九月的眉栏中眺望,</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十月,姗姗而来。<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方明珠,心中屹然闪亮。</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梦里无数次仰望,</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专业的引领,</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一样的人生。</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专业的鞭策,</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一样的思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哪怕一片叶子,</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也要向着月光洒下的方向,</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哪怕烧焦了翅膀,</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也要奔向灯火闪烁的光亮。</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们期待的十月,</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来了!</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们向往的明亮那方</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海师大,</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们来啦……</div></h3> 困于惑    问道迷茫 <h3>  陈国安老师,踩着传统文化的千古意蕴,携着《师有别材趣,更需学和理——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款款而来。思想的光芒,闪过我们的心房,剥开一丝成长的迷茫。我们坚信,只有坚持读书、独立思考、大胆实践、真实写作,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h3><h3> 王荣生教授《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的构成》告诉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系统、理性的知识,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阅读教学设计模版》,让我们再次体会“教学目标要细化”,“教什么”和”怎么教”,知道了“备课备两头“的口诀。黄色寻找“关键处”,绿色标记“疑难处”。黄绿相交,便碰撞出“教学点”。众里寻你千百度,你却藏在黄绿交叉处!</h3><h3> 小说,让人爱不释手,使人沉迷其中。读小说,我们的人生会更加丰富。小学生读小说,又该如何引领呢?别急,邓彤老师有绝招!《小说教学内容的选择》让我们明白,读小说应该去体会人物的内心,经历小说人物的经历。重构关于小说教学的知识,任重而道远。</h3> <h3>  统编教材怎么教?吴忠豪教授来支招。《统编教材语文教学要素解读与教学建议》深入浅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的积累,要遵循课程原理和学生认知规律。读书习惯,是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头等大事,需从小培养。</h3><h3> 资料难找,如何在“三千弱水”中,寻到你需要的“那瓢饮”?于龙教授的《语文教学研究资料的检索与应用》,教给我们如何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运用信息技术获取想要的资料。</h3><h3> 课题研究,是一线老师们专业成长的拦路虎!思维超敏捷的李冲锋教授,用《语文教师如何申报课题》紧紧围绕课题研究的节点,提出了“六种意识”的绝招,破解课题研究难题。</h3> <h3>  然而,各种各样的知识一股脑地装进我们的脑袋,我们收获多多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萦绕:</h3><h3> 专家的理论性知识怎么有效地用于课堂实践?</h3><h3> 统编教材中的文体单元、策略单元的教学,如何操作?</h3><h3> 解读文本,如何以常规读者身份走进去,又能以语文老师身份走出来?</h3><h3> 课题研究的六种意识,具体怎么落地?</h3> <h3>  我们虽然能熟练地背诵王教授的备课口诀,可实际操作时却不能举一反三,怎么办?</h3><h3> 各种各样的文体怎样才能找到我们要教的教学点?</h3><h3> 那么多的教学点,我们到底应该选哪几个?</h3> <h3>  小说体会人物的内心固然重要,那环境、情节摆在什么样的位置?<br></h3><h3> 学生的起点和教学的终极目标应该是怎样的?</h3><h3> ……</h3><h3> 一串串问题,凝成了一个“迷宫”。</h3> 践于惑    砥节励行 <h3>  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分组研修活动开始了!</h3><h3> 首先检验的是课题研究能力。五个组加班加点完成了自己的课题方案,汇报小组的思考,期待专家指点迷津。</h3> <h3>  吴忠豪教授全程倾听,不停记录。他对每组课题方案现场诊断,高屋建瓴,点拨引导。</h3><h3> 同学们频频点头,顿悟的喜悦,挂在脸上。再讨论,再修改……向着完美那方,迈进!</h3> <h3>  教学能力是老师必备的“看家本领”。教学能力的第一要务,就是备课。上师大学习的第六天,学术班主任张伟平老师引导我们回忆专家们的讲座,尝试“台阶式”教学设计。</h3> <h3>  朱建华、陈隆升、王从华、杨定胜、石耀华五位备课专家,分别对五个小组进行长达3小时的指导。</h3> <h3>  这就是传说中的微格教室!</h3> <h3>  从满满的困惑,经过独立的思考、集体的碰撞、专家的点拨,大家在实践中渐渐体悟台阶式教学设计。</h3> <h3>  同伴的汇报,专家的点拨,同学的辩论……让我们身在上师,心《在柏林》!</h3> 趣于惑  结伴同行 <h3>  教室内、楼梯间、道路旁、寝室里……随处可见一个个专注的“思考者”。<br></h3> <h3>小组间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组内亦是各种“加餐”,为了获得满意的研讨成果,大家的研讨甚至延续到凌晨一点、两点……争论声、欢笑声、歌声流淌着,大家一起品尝着解惑之趣、同伴之情!</h3> <h3>  瞧,录像机、录音笔、笔记本电脑、手机小工具……能用上的“秘密武器”全用上了,只为不错过课堂中的任何精彩。</h3> <h3>  为了能在阶段小结的时候“随便唱唱”,我们在学习之间的短暂休息时间拿出了歌单……</h3> 思于惑  日修时省 <h3>  学然后知不足。白天,在教授们的引领下,一轮又一轮的头脑风暴在密集地进行着:语文教学内容、语文专业知识、如何备课上课、语文课题研究、阅读教学研究……让我们开始重新认识了那些熟悉又陌生的课文,让我们逐渐重建自己的语文教学观。我们深知:教而不研,行而不远。</h3> <h3>  思才能解惑。夜里,顾不上品着香茗欣赏夜上海的美景,而是捧着手机、盯着电脑,或伏于案头,或蜷于床上,不知疲倦地咀嚼着、交流着、讨论着、思考着、整合着……</h3> <h3>  朋友圈、QQ群、今日头条,或许是简单的一组照片,一首小诗,一段文字……我们相信,那些晦涩难懂的迷惑,终将会慢慢凝结成自己的教育思想!</h3> <h3>  <b>面对困惑,我们奋力生长!</b></h3><h3> 石银美:我们要做课题研究的“有心人”,找到题小意深的问题。</h3><h3> 刘利:根据学情和文体特点进行教学。</h3><h3> 郭兰:“学文识字”要追根溯源,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认知。</h3><h3> 王兰:科学小品文要关注作者如何通过鲜活的表达,让读者更易于接受知识和道理。</h3><h3> 李云勇:围绕语文要素精准设计教学活动,但活动不越过人文主题的范围。</h3><h3> 樊红丽:“研究”,就在身边,就在所做的事里,就在我们灵动的思维里。</h3><h3> 王光菊:教学点就是教学目标的具象化。</h3><h3> 邓江山:统编教材教学要有整体思维。</h3><h3> ……</h3> <h3>  课题、文章、专著、课例、论坛,五项硬任务在手,再加上每个阶段的小结、汇报、演出,这些工作就像我们所唱的《天路》,那么漫长!</h3><h3> 但是,我们坚信:只有经历过《天路》的人,才能领略那最美的风景——因为那里有最美的导师、最美的伙伴、最美的自己!</h3> <h3>  每天清晨,小毅老师的课程引领、心灵鸡汤,为我们开启一天的学习之旅,让我们信心满满💪💪💪<br></h3> <h3>  小琴老师时刻相伴,关注我们的学习,关心我们的健康。引领、鼓励、提醒、点拨,汇集成强大的动力,促使我们继续奋力前行!</h3>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太阳升起的地方,</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是梦开始的地方。</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飞越千里之外,</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书写上海故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沐浴上师,</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听梧桐絮语</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说什么看不清对白,</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说什么浓雾散不开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多少次</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经验与理论的较量。</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理想与现实的角逐,</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多少次</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风依然在吹,</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云依旧在荡,</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枚种子,在希望中</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悄然长出美丽的翅膀。</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独行快,</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众行远,</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是谁撩拨了我们的心弦?</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是谁打开了我们的心窗?</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是你,上海师大,</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是你,重庆国培班,</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求学路上,</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们是彼此的风景,</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们在彼此的风景中</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闪亮!</div></h3> <h3>主办:重庆市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h3><h3>策划:王小毅 彭小琴</h3><h3>撰稿:樊红丽 邓江山 王光菊</h3><h3>编辑:郭 兰 石银美 李云勇</h3><h3>校正:刘 利 王 兰</h3><h3>审稿:苏建明 杨 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