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港观鱼 园林162卢梓浩201621524220

好名字呀

<h1><b>(1) 实测大草坪区的空间关系和植物配置。</b></h1><h3>雪松大草坪地形面向西湖内侧微微倾斜,以稳重而高耸的雪松作为主要的植物材料,与主干道的广玉兰构成宽达150米的景面,在体量上相互衬托,十分匹配。雪松单一树种的集中种植体现树种的群体美;适当的缓坡地形,更强调了雪松伟岸的树形。四角种植的方式,既明确限定了空间,又留出了中央充分的观景空间和活动空间,景观效果与功能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h3><h3> 雪松深绿色的背景为盛开的樱花提供了极佳的背景,折线状自然种植的单排樱花恰似一片浮云,蔚为壮观。</h3><h3> 为了使该草坪空间增加夏季景观,</h3><h3>在东侧靠近翠雨厅附近的列植雪松间,增添了火棘球与紫薇的组合,丰富了季相景观。</h3> <h1><b>(2) 选取园内较好的植物配置成景的实例进行实测,分别选取疏林草地、水边、桥头、建筑、道路交叉口等不同位置进行,并从植物配置方法、景观特点、成景方式、空间尺度关系季节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b></h1><h3></h3> <h3> 园中“亭台到处皆临水”,花廊水榭疏密相间,充分利用借景手法。将西湖山水与园内景色融成一片。花港观鱼的特色是花与鱼,因此红鱼池与牡丹亭是全园的中心,游人可在曲桥上凭栏投饵,观看红鱼争食。牡丹亭畔种植了大量的牡丹、芍药与杜鹃,亭前叠石,配植了松树,使牡丹园成了一座天然盆景,意趣盈然。</h3><h3> 牡丹园是全园种植构图的中心,应用树种达80 余种,并以牡丹为主调,槭树为配调,针叶树为基调,在春季四五月份形成了一片雍容华贵的花的海洋。</h3><h3> 牡丹园景区是花港观鱼的主景之一,也是整个公园立面构图的中心。牡丹园的构图,借鉴中国画的立意和意境,以牡丹为主题,配置山石和花木: 高低错落,疏密得体,虽由人做,宛如天开。</h3><h3> 牡丹园以牡丹为主题,并充分运用了生态学的思想和原则,结合原有现状环境,在土山上栽植牡丹。牡丹喜半阴,夏季怕晒,因此在植物配置的时候,又种植了一些遮阴树种,西北部种植很多大乔木,如玉兰、石楠、香樟、木荷等作为背景,避免了夏日强烈的太阳西晒。牡丹园的内部稀疏种植了白皮松、鸡爪槭等疏枝树种,部分遮挡了直射强光。同时考虑到避免牡丹凋零后萧条的景象,也需要配一些常绿树种。于是牡丹园打破了传统的牡丹栽植方式,结合自然山石,尺度合宜的小乔木,常绿树种,林下灌木、地被等营造出生态植物群落。牡丹园主题突出,但不单一,在植物的配置上为组合式的植物群落景观。</h3> <h3>植物和亭子配置</h3><h3>特殊的角度、唯美的樱花、宽阔的湖面、古典的亭廊、葱郁的背景树、斑驳的倒影共同创造出了这片开合有度,色彩丰富,古典雅趣,诗情画意的水榭组合空间。</h3><h3>体会了花港观鱼中植物对其构园的作用。</h3> <h3>植物种植形式属于自然式,其在色彩、姿态、质感和体量上均是饱满有度。色彩上通过单体植物鸡爪槭的季相变化和所有植物不同颜色的差距来营造出视觉上的冲击,在姿态上,所有植物树干曲线丰富自然,尤其是最高处的槐树在提升整体姿态美感的同时还丰富了整体上的空间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