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雁南飞,雁南飞,</h3><h3>因为南方的召唤,</h3><h3>循着一个约定的指向,</h3><h3>遥远而坎坷的路途,前行。</h3><h3>雁坚挺的翅膀,</h3><h3>展翼,勇往直前,</h3><h3>掠过,一片又一片哭泣的芦苇。</h3><h3>雁南飞,</h3><h3>永远也飞不出岁月的离合与伤悲......</h3> <h3> 汉孝高速公路</h3><h3><br></h3><h3>17号清晨我早早起了床,草草洗漱完毕,收拾好行李,坐等老胡老胥到来。今天要去最终目的地孝感了,心情真有些激动!</h3><h3><br></h3><h3>彭锦华昨下午回家了,找他办事的人太多,此次不能去孝感了。离家前我高估了自己的行为能力,没有老彭六个昼夜的精心陪伴照料,我在武汉的旅程是非常困难的。<br></h3><h3><br></h3><h3>7点多钟,胥绪湘先来到酒店,帮我端来早餐。他多拿了块面包,一个鸡蛋,是留给老胡的。</h3><h3><br></h3><h3>老胥转身要去餐厅过早。我知道他过完早就会去服务台结帐,赶快拉住了他,要求由我自己付住宿费,我不能又吃又住,一毛不拔。</h3><h3><br></h3><h3>老胥面带微笑却坚决拒绝了我,说外地老战友来汉聚会,所有费用都由武友战友出,我不能破坏他们的规矩。</h3><h3><br></h3><h3>就算他说的是真的,我也不好意思接受,但自己又没办法下楼去结帐,心里十分歉意。我真不知道如何感谢三个老战友的真情厚谊。</h3><h3><br></h3><h3>因路上堵车,9点多钟了,老胡才驾车赶到酒店。明天军运会开幕,市内交通一定更加紧张,不知今天我们能否顺利出城?</h3><h3><br></h3><h3>老胡让我放心,他与孝感的战友孙德敏、李腊田已沟通好,今天一定会按时安全把我送过去。</h3><h3><br></h3><h3>一会儿,老胥结完帐上来,与老胡把我推下楼,扶上车,往后备箱放好轮椅、行李箱。忙碌中,我都忘了问老胡吃了给他准备的早餐没有?</h3><h3><br></h3><h3>老胥今天亲自开车,从首义路出发,经张之洞路,通过鹦鹉洲长江大桥,没费多少曲折就驶上汉孝高速公路,朝孝感进发。另一路,涂洪山驾车与韩正铁则从硚孝高速去孝感。</h3><h3><br></h3><h3>路上老胡给我介绍,汉孝高速公路是武汉通往城市圈7条高速出口公路中第一条通车的公路,全长31公里,驱车40分钟就可到孝感,两个城市的人来往非常快捷方便。</h3><h3><br></h3><h3>这么快呀?想起1967年,我有一次乘卡车去武汉,从孝感北门汽车站到汉口古田一路,整整用了两个半小时,人都快站晕了。</h3><h3><br></h3><h3>太阳凌空,秋风习习。老胥把车开得又快又稳,前方道路风驰电掣扑来,两旁树木房屋纷纷恭谦闪退。望着故乡的青山绿水,我心旷神怡、归心似箭!</h3><h3><br></h3><h3>一踏上回孝感之路,我便产生了一种自然的亲切兴奋感。我仿佛在外飘泊了41年,今天终于回到第二故乡了。其实我总觉孝感就是我的第一故乡,我就是个孝感人。</h3><h3><br></h3><h3>老胥老胡在前座轻松愉快地聊天。时隔两年,他们再来孝感见战友,也很高兴。此刻,我的思绪却回到了51年前在茫茫戈壁滩度过的1800个日日夜夜。</h3> <h3> 美丽如画的孝感</h3><h3><br></h3><h3>1968年3月,我和孝感县(当时改名东风县)二中37名同学和其他学校、工厂、农村适龄青年600余人参军来到西北大漠,在国防科委下属的20基地服役,其中大部分人分在28号第四航区测量站。</h3><h3><br></h3><h3>四站是专门为我国第一个大型无线电导弹外弹道测量系统(简称154系统)而组建的。这批兵都是无线电操作手,属特种部队技术兵。</h3><h3><br></h3><h3>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我与战友们朝夕相处,同甘共苦。我们住地窝子,睡帐篷,吃粗粮,喝苦水,忍受恶劣气候的艰苦磨练;我们战风沙,斗严寒,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艰苦奋斗,奉献青春,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一个又一个试验训练任务。</h3><h3><br></h3><h3>在服役期间,我们光荣地参加了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测量任务、东风四号导弹试验任务。提干留队的战友们后来参与了更多更高端的导弹卫星试验任务。</h3><h3><br></h3><h3>这批孝感兵为中国的国防尖端武器和航天事业是作出了贡献的,他们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有资格骄傲自豪!国家传媒都报导过他们。</h3><h3><br></h3><h3>这几年我在网上经常看见20基地的孝感老战友举办的各种聚会,心里非常羡慕,这次终于鼓起勇气走出家门,来到孝感看望思念多年的战友们了。</h3> <h3> 汉孝大道上的银泰城</h3><h3><br></h3><h3>果然如老胡所说,不到11点我们就进了孝感城区,真够快的!汉孝高速公路把两个城市距离拉得这么近,孝感就像是武汉的一个区。</h3><h3><br></h3><h3>胥绪湘一进城赶忙打开卫星导航系统,寻找我们下榻的金狮酒店,老胡则打开手机与李腊田联系。</h3><h3><br></h3><h3>大街上各种车辆越来越多,秩序井然地行驶着,两旁高楼一栋连着一栋飘然而过,绿树成荫的人行道上,人们脸露自信,脚步从容。瞬间,我脑海里旧孝感城区破落景像荡然消失。</h3><h3><br></h3><h3>孝感城市面貌给我的第一印象真好!</h3> <h3>三分钟过后,老胡手机里响起李腊田呼叫声:“新华!我们在长征路口金狮酒店大门口,你们到哪里了?”</h3><h3><br></h3><h3>“马上到了!”老胡高兴答道,老胥很快把车开到槐荫大道长征路口一侧停下。</h3><h3><br></h3><h3>我远远就看见那帮老战友朝这边挥手致意,立刻兴奋激动起来,终于见到分别51年的老战友了!</h3> <h3>左起:杨莘梅、于湘芬、余晓云</h3><h3><br></h3><h3>车刚停稳,战友们蜂拥过来,隔着车窗热烈招呼我,七手八脚从后备箱取出轮椅,扶我坐好。</h3><h3><br></h3><h3>“赵班长!你可回来了,欢迎你!” 于湘芬迎上来给我一个热烈拥抱!声音还是那么清亮。</h3><h3><br></h3><h3>“赵班长红光满面的,好精神!” 余晓云就是会说话。</h3><h3><br></h3><h3>杨莘梅过了一会儿才走到我跟前:“欢迎你啰,我等你两天啦。” 矜持却不乏热情。</h3><h3><br></h3><h3>杨莘梅这次是应我之约,15号专程从北京前来孝感参加战友聚会。</h3><h3><br></h3><h3>孙德敏、李腊田、汤文启、高峰也纷纷与我握手寒喧。46年了,我第一次见到他们,说不出的兴奋。</h3><h3><br></h3><h3>面对战友们的热烈欢迎,我激动得语无伦次。当时好像除了一个劲的“谢谢!” 以外,记不得还说过些什么。</h3><h3><br></h3><h3>战友们相貌变化都不大,一眼就能认出。虽然都六十开外,仍然精神矍铄。老战友们热情似火,亲如兄妹。斗转星移、时光如梭,近半个世纪的岁月沧桑掩盖不住他们身上那股热爱生活,朝气向上的军人气质和作风。</h3> <h3>孙德敏和胥绪湘虽不止一次见面,但每次见面都有说不完的话。两人在六中队不光是战友,还是中队篮球队主力。孙打前锋,胥是大中锋。1970年在四站一次篮球赛中,队员们全部剃成光头上阵,最终夺得那届冠军,一时传为佳话。</h3> <h3>右起:胥绪湘、汤文启、李腊田</h3><h3>他们应该是最亲密的战友了,都是六中队四分队的弟兄。食同桌、寝同室,朝夕相处啊!</h3><h3>李腊田是他们的班长。</h3><h3><br></h3><h3>“大家都过来合个影吧!” 于湘芬热情地招呼战友们。</h3> <h3> 20基地一部四/二站老战友孝感合影</h3><h3><br></h3><h3>前排左起:杨莘梅 赵旭东 余晓云 于湘芬</h3><h3>后排左起:高 峰 涂国斌 汤文启 李腊田</h3><h3> 孙德敏 韩正铁 涂洪山<br></h3><h3> 拍照:胡新华</h3><h3><br></h3><h3>涂洪山、韩正铁比我们先到孝感,涂今天换了件红色中式对襟上衣,显得更精神。</h3> <h3>前排左起:杨莘梅 余晓云 赵旭东 于湘芬</h3><h3> 涂洪山</h3><h3>后排左起:胥绪湘 高 峰 胡新华 汤文启</h3><h3> 李腊田 韩正铁 孙德敏<br></h3><h3> 拍照:涂国斌</h3> <h3>“莘梅,看镜头!” 于湘芬抬手就拍。</h3> <h3>于湘芬随手又拍一张</h3> <h3>“杨莘梅,你别推翻了哦!”</h3> <h3>孙德敏、李腊田带我们进了大门,乘电梯上到三楼,把我和外地的5个战友安排到预定的各个房间。杨莘梅仍住在于湘芬家里。</h3><h3><br></h3><h3>我和韩正铁住315房间,胡新华、涂国斌、高峰等住在相邻几个房间。</h3><h3><br></h3><h3>我一进房间,于湘芬就代表孝感战友送我一大束鲜花,真漂亮!还没等我感概完,她又送我两件崭新的花格衬衣,并要我马上换上。余晓云也笑着催促我换,我拗不过,只好选了那件小花格衬衣换上。嘿!还真不错,大家也纷纷称赞。</h3><h3><br></h3><h3>战友们对我也太好了!我当时真不知道如何感谢。于湘芬真会买衣服,那件小花格衬衣我非常喜欢,后来在孝感的那几天经常穿在身上。</h3><h3><br></h3><h3>没坐多久,李腊田进来叫大家去207餐厅吃饭。中午主要是现有的战友小聚一下,大聚餐定在晚上,参加的战友要多一倍。</h3> <h3>见到匆匆赶来的吴桂玲,我心情大为激动。将近50年没见面,仍然有着难以忘记的深厚情谊。此时此刻,我真恨自己不能站起身来拥抱这位老朋友,老战友!</h3> <h3>出席午餐的战友有:</h3><h3>通信团:吴桂玲</h3><h3>一中队:李红星 涂洪山</h3><h3>六中队:孙德敏 李腊田 胡新华 胥绪湘</h3><h3> 韩正铁 高 峰 汤文启</h3><h3>十一中队:杨莘梅 于湘芬 余晓云 赵旭东</h3> <h3>51年前同在一口锅里搅马勺的弟兄们又坐在一起了,大家多开心呀!</h3> <h3>我们四个谈起十一中队的那些往事,滔滔不绝、津津有味。</h3><h3><br></h3><h3>席间,吴桂玲频频给我夹菜,我跟她早就认识。入伍前她曾在我父亲所在的空军114医院住过院。1974年她与孙德敏回孝感探亲,我们见过。她相貌清秀、身材苗条,舞跳得特别好!</h3> <h3>饭后,李腊田让大家回房休息。哪里睡得着?孙德敏、韩正铁、汤文启、杨莘梅、吴桂玲、余晓云等和我围坐在一起兴致勃勃地聊开了天。大家回忆部队生话,谈论孝感的变化。气氛轻松,开心随意。于湘芬则不停地为大家拍照录像,记录下这快乐美好的的时光。</h3> <h3> 205餐厅会客室</h3><h3><br></h3><h3>晚六点钟,我与战友们乘电梯下到二楼205号餐厅旁边的休息室,迎接前来参加聚会的其他老战友。</h3><h3><br></h3><h3>休息室被此次战友聚会的组织者孙德敏、李腊田布置成了会客厅。厅内灯火通亮,窗明地净。正墙上悬挂醒目横幅“风雨五十载,战友再相逢”,墙下一字摆放着十几张铺着干净椅套的椅子。布置得既隆重又温馨。</h3><h3><br></h3><h3>德敏、腊田为了接待我这个特殊战友,费尽了心思和辛苦。知道我来孝感的消息后,他们提前一星期就订好了吃住方便的金狮酒店,并多次前去实地考察。从安排战友陪同我住宿、就餐到勘查轮椅行驶路线,甚至轮椅所到之处有几级台阶都了解得清清楚楚!这种关爱战友、细致入微的精心考虑安排让我感动至极,实在不知如何感谢?</h3><h3><br></h3><h3>不一会儿,家住孝感的老战友陆续来到酒店,会客厅立刻热闹起来。</h3><h3><br></h3><h3>最先与我握手的是笑呵呵、满头白发的何福清,1968年孝感入伍、四站二中队战友。当年四站篮球场上常见何福清身影,他的侧身后仰跳投特别准。1971年退伍后一直在铁路上工作,后任孝感车站工会主席。</h3><h3><br></h3><h3>高个子李红星是于湘芬的爱人,1968年入伍,四站一中队战友。1972年李红星任二营书记,我去营部办事常见他。李红星后任十五中队长,站政治处干事。转业后任孝感市交警二大队大队长。2006年从交警支队长任上退休。</h3><h3><br></h3><h3>邢应田见到我很高兴。他略显削瘦,但精神很好。邢1968年从地区京剧团入伍,四站十二中队战友。在部队一直从事宣传工作,历届部、站宣传队员,干过一届基地宣传队员。后任二站政治处宣传干事。转业在孝感市党校工作,任过影像公司经理。</h3><h3><br></h3><h3>我与邢应田在站第四、六期宣传队工作过,他是宣传队指导员,对我的支持帮助很大。</h3><h3><br></h3><h3>澹台宗波笑嘻嘻走过来,我俩是老同学、老战友加老工友。他去年11月份来过我家。</h3><h3><br></h3><h3>宗波1968年从二中入伍,在一部遙测团一中队服役。历届部、站宣传队员。1973年退伍与我同在云梦棉纺织厂当工人。88年调孝地纱布调拨管理站工作,直至退休。</h3><h3><br></h3><h3>陈赦清身体壮实,手劲真大,握住我不松手,非常热情。他是四站二中队战友。1970年开始任四站军务参谋至77年。1978年初任二站气象站副站長。1979年任三中队队长。1981年初任军务参谋,1985年转业,任孝感市物资局化工建材公司经理。1990年任物资局业务股長。2007年退休。</h3><h3><br></h3><h3>突然,有人拍我肩膀,扭头一看是6404班的杨双成!我立马想起了28号那个小卖部。1968年我俩在四站招待所工作了半年,我当老炊,他是小卖部唯一的售货员,勤勤恳恳干了半年,常受站机关协理员谢迋轩的表扬。杨后来在43号二站气象站提干,去长沙科大读了大学。1985年转业到孝感气象局任科长。</h3><h3><br></h3><h3>高峰还是那样年轻活泼,他1968年从云梦参军,是六中队电传分队班长操作手。1974年退伍,杨站长亲自帮他解决工作。曾任湖北省汽配厂车间主任。后在省盐厂,云梦驻海南省交通局运输管理所工作,直至退休。</h3><h3><br></h3><h3>久别的老战友们一见如故,亲切有加,侃侃而谈,笑声朗朗。大厅里一派热烈气氛!</h3><h3><br></h3><h3>望着战友们硬朗的身影,听着他们熟悉的声音,我心里一阵感慨,我们这一代人自小受党的正面教育,受毛泽东思想熏陶,无论在部队还是地方,工作勤奋,表现优秀,在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出色的成绩。这就是不忘初心!</h3><h3><br></h3><h3>“战友们!下面该照像了。” 孙德敏指挥大家合影留念,涂国斌挥舞着手中单反相机,拍下了一张張珍贵的历史照片。</h3> <h3> 20基地第一试验部孝感老战友合影</h3><h3><br></h3><h3>前排左起:鲁云华 郭金火 何福清 余晓云 </h3><h3> 于湘芬 赵旭东 杨莘梅 吴桂玲</h3><h3> 澹台宗波 李红星</h3><h3><br></h3><h3>后排左起:汤文启 陈赦清 孙德敏 韩正铁 </h3><h3> 胥绪湘 赵孝斌 杨双成 李腊田 </h3><h3> 肖润田 邢应田 胡新华 涂国斌</h3> <h3> 28号四站六中队战友</h3><h3><br></h3><h3>左起:高 峰 李腊田 汤文启 胡新华 </h3><h3> 赵旭东 胥绪湘 韩正铁 孙德敏</h3> <h3> 六中队战友,右一为涂国斌。</h3> <h3> 二站二营十一中队战友</h3><h3><br></h3><h3>左起:汤文启 于湘芬 赵旭东 杨莘梅 </h3><h3> 余晓云</h3> <h3> 二站十一中队兵花</h3><h3><br></h3><h3>余晓云(左),1971年唐山兵。大树里十一中队五班(调度班)操作手、配线员。才女,文笔出众,中队黑板报编辑。1974年退伍到唐山市公安局工作。1980年调到孝感市公安局。1996年撰写的《公安统计调查方式的思考》论文获得中國警察学会公安统计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征文奖。2003年在市局指挥中心秘书调研科正科级副科长任上退休。一级警督警衔。</h3><h3><br></h3><h3>杨莘梅(中),1971年北京兵,大树里十一中队六班(总机班)话务员。部、站宣传队文艺骨干,站乒乓球队员,中队唱歌教员。1975年退伍,先后在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北京大学光纤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2010年退休。<br></h3><h3><br></h3><h3>于湘芬,1970年基地内招兵,1971年从基地后勤部调到十一中队五班(调度班),任操作手。二站历届宣传队员。1974年退伍在孝感市交通局合力运输公司工作,直至退休。<br></h3> <h3>李腊田(左),孝感二中6402班同学,1968年入伍。20基地四站六中队外线班长、分队长。大树里二站司令部警通连副连长。司令部军务股参谋、作训股参谋。1986年转业,任孝感市总工会宣传部长,办公室主任,孝南区政协专门委员会主任。2010年退休。</h3><h3><br></h3><h3>杨楚峰,孝感二中6405同班同学,1968年入伍。20基地第四试验部通信总站战友,后调西昌27基地汽车41团。73年退伍。后任孝感交警支队一大队大队长兼政委。2010年退休。</h3> <h3> 孝感二中6405班同学、战友</h3><h3><br></h3><h3>郭金火(左),孝感二中6405同班同学,1968年孝感兵。20基地一部四站五中队数传操作手。1971年调往东北二十八基地通讯测量站十中队。1972.10 提干任数传技师,分队长。1978年调二十八基地司令部技术室计算机室。1982年转业至随卅避雷器厂任书记。1990年调回孝感拉絲厂任副厂长。2007年正式退休。</h3><h3><br></h3><h3>鲁云华(右),孝感二中6405同班同学,1968年入伍。20基地一部四站五中队战友。1971年退伍到2348工程从事电工。2008年退休。<br></h3> <h3> 六中队篮球主力队员</h3><h3><br></h3><h3>中锋胥绪湘、前锋孙德敏、后卫韩正铁。</h3> <h3> 孝感二中同学加战友</h3><h3><br></h3><h3>左起:郭金火 鲁云华 汤文启</h3> <h3> 孙德敏与胥绪湘</h3> <h3>胥绪湘与韩正铁1968年底从基地警卫团调到四站六中队。二位又是武汉老乡,总是形影不离。</h3> <h3>汤文启与肖润田</h3><h3><br></h3><h3>汤文启(左),孝感二中6402班同学,1968年入伍。四站六中队外线分队战友。一营文书。1972年调二营十一中队,任炊事班长、三班长。1973年退伍到孝感市教育局电视大学。2010年退休。副教授职称。</h3><h3><br></h3><h3>肖润田,1968年入伍,四站后勤处司机排司机。1971年退伍回到原单位孝感汽车运输公司干老本行。2010年退休。</h3> <h3>孙德敏与吴桂玲,戈壁战友、伉俪情深!</h3> <h3>左起:吴桂玲 赵旭东 孙德敏</h3> <h3>左起:余晓云 于湘芬 赵旭东 杨莘梅 </h3><h3> 吴桂玲</h3> <h3>沈五星两口子与澹台宗波</h3><h3><br></h3><h3>沈五星,孝感二中6403班同学,1968年入伍,20基地遥测团宗波的战友。1973年退伍到安陆粮机厂,与胡新华、彭锦华是好朋友。</h3><h3><br></h3><h3>周慧莲、沈五星为二中同班同学、模范夫妻。</h3> <h3>吴桂玲与孙德敏的同班同学沈五星热烈握手</h3> <h3>四分队七班战友胥绪湘、汤文启</h3> <h3>余晓云与韩正铁、胥绪湘</h3> <h3>20基地一部宣传队员杨莘梅与澹台宗波</h3> <h3> 杨莘梅与好友吴桂玲</h3> <h3>左起:孙德敏 赵旭东 宗波</h3> <h3>胥绪湘与赵孝斌是二站篮球队友</h3><h3><br></h3><h3>赵孝斌,1968年孝感兵,四站连续波中队战友。1971年底调到二营七中队。1973年退伍后,去武汉体育学院读大学后一直在孝感市工业学校工作。1987年全国太极拳亚军。1992年全国农运会文档总编。1997年被评为体育教授。国家级教练、裁判。孝感县武术协会主席。你瞧他身体多棒!</h3> <h3>左起:李腊田、赵旭东、肖润田</h3><h3><br></h3><h3>1968年夏天,我在四站招待所当老炊。有一天我和熊云清跟着肖润田的运水车去八里外的铁路加水站拉水,想趁机偷学开车。</h3><h3><br></h3><h3>装完水,不等他二人上车,我就挂档启动,一踩油门,汽车猛冲上一土堆突然熄火,车头悬空,差点翻车!肖润田一个箭步冲进驾驶室赶开我,小心翼翼打火发动,把车开了下来……</h3><h3><br></h3><h3>老肖,还记得这事吗?</h3> <h3>左起:汤文启、赵旭东、肖润田</h3> <h3>胥绪湘、赵旭东</h3> <h3>这几位战友分别在20基地、一部、四/二站宣传队干过,谈起往事,记忆犹新。</h3><h3><br></h3><h3>左起:孙德敏 吴桂玲 杨莘梅 赵旭东 宗波 </h3><h3> 邢应田</h3> <h3>高峰、赵旭东、邢应田</h3> <h3>照完像,战友们进到餐厅,分别围坐在两张圆桌周围,兴致盎然地交谈,等待宴会正式开始。</h3><h3><br></h3><h3>参加聚会的战友多达27人,是近几年孝感战友聚会人数最多的一次。时隔半个世纪,战友们还能聚在一起拉家常,真不容易!</h3> <h3>6:40 欢迎晚宴正式开始。孙德敏主持,涂国斌代表战友致欢迎辞。</h3> <h3>杨莘梅致完答谢词,大家报以热烈掌声!</h3><h3>“老赵,你不说两句?” 杨莘梅发完言,德敏催促我。</h3><h3>“算了,杨莘梅代表我了。” 我指指自己喉咙,摆摆手,在武汉战友聚会时喝酒坏了嗓子。</h3><h3><br></h3><h3>须臾,一道道具有孝感特色的菜肴摆上桌来,其中的粉蒸肉我印象最深。上中学时,我曾偷偷跑到汤家街县楚剧团旁边一家小餐馆,用平时省吃俭用的零花钱买小笼粉蒸肉打牙祭。一屉只有5块,吃得津津有味,如同过年。</h3><h3><br></h3><h3>坐在我身边的邢应田看见我馋相,连夹两大块放在我碟子里。</h3><h3><br></h3><h3>另一道菜就是藕汤炖排骨了,这次走一路吃一路,百吃不腻!好像这辈子再也吃不着了。</h3><h3><br></h3><h3>这次喝的酒可是湖北名酒黄鹤楼酒哦,孝感战友们真大方!我不顾嗓子疼,喝了一杯,味道真好。</h3><h3><br></h3><h3>开席好一会儿,席普才姗姗来迟,与我热聊了几句,匆匆上邻桌喝酒去了。他酒量大,一次喝个半斤白酒是小意思,放开能整八两,且不吃菜。</h3><h3><br></h3><h3>席普是孝感二中6401班同学,1968年入伍,在四站十二中队任雷达操作手。他会拉手风琴,我与他参加过站第四、六期宣传队,关系一直不错。席普后在部队提干,转业后任孝感电子设备厂厂长,公司经理。</h3><h3><br></h3><h3>晚来的还有张安福,也是十二中队的孝感战友,我不太熟悉。</h3><h3><br></h3><h3>席间,战友们相互敬酒,畅叙战友情,欢声笑语,高潮迭起。</h3><h3><br></h3><h3>宴会结束后,战友们意犹未尽,依依不舍,又一次照像留念。我都忘了是如何回到房间的。</h3> <h3></h3><h3></h3><h3>孝感米酒是湖北省孝感市传统的风味小吃,具有上千年的历史,是蜚声中外的中华老字号。</h3><h3><br></h3><h3>离别故乡41年了,孝感米酒我一刻也没忘记。其特点是白如玉液,清香袭人,甜润爽口,浓而不沾,稀而不流,食后回味悠长。</h3><h3><br></h3><h3>一九五八年,毛主席亲临孝感视察工作时,品尝了孝感米酒后称赞“味好酒美”。</h3><h3><br></h3><h3>我喜爱孝感米酒始于二中上学期间。那时我住校,每学期家里只给3元零用钱,我除了买肥皂牙膏外,几乎全用来喝米酒了。</h3><h3><br></h3><h3>一到星期天,我必上米酒馆,花8分钱买碗糊汤米酒,再花5分钱买根油条,细细品尝。那味道,醇香甜润,舒心可口,绝了!当时我认为孝感城除了米酒和麻糖,再无好吃的东西了。回四川后,偶尔吃点醪糟汤元(也是米酒),其味道怎么也比不上孝感米酒。</h3><h3><br></h3><h3>这次我来孝感当然要去喝正宗的糊汤米酒。德敏也知我心,早就安排妥当了。</h3><h3><br></h3><h3>18号早上,我和高峰、武汉战友们从金狮酒店出来,沿槐荫大道西行,一路上经过董永公园、东门、彭家湾菜场,来到孝感米酒馆。德敏、吴桂玲、腊田、席普、汤文启等战友早已在此迎候。</h3><h3><br></h3><h3>孝感米酒馆有三层楼,座落在城站路(南),北正街(北),槐荫大道(东西向)的十字路口靠西北侧,对面是孝感商场,东南面是临街商铺,东北是工商银行,四个方向由过街人行天桥相连。</h3><h3><br></h3><h3>米酒馆一楼经营各种小吃,不做正餐。二楼是雅座,专门供应以米酒为主的早餐,慕名而来的外地客大都到这里吃米酒。</h3><h3><br></h3><h3>“大家先上楼去等杨莘梅她们吧。” 德敏挥挥手,战友们将我推上人行天桥引桥。</h3><h3><br></h3><h3>引桥不宽,大约长20米,斜坡有30度,两边是台阶,中间的无障碍通道刚好过个轮椅。汤文启在后边推,老胥和吴桂玲在前边拉,小心翼翼地把我弄上了二楼。</h3><h3><br></h3><h3>看不出来呀,吴桂玲劲真不小!我就盼望老战友个个硬朗健康,安度晚年。</h3> <h3>二楼大厅宽敞明亮,装修雅致,摆放了20张大圆桌,桌面清澈照人,座椅干干净净。从开放式窗口可看见大街上的一切。</h3><h3><br></h3><h3>不一会儿,李红星带着于湘芬、杨莘梅、余晓云也到了,大家一番互相问候,围桌而坐,共进早餐。</h3><h3><br></h3><h3>热气腾腾、香味四溢的早点端上来了。有糊汤米酒、小笼汤包、蒸饺、热干面,太丰盛了!</h3><h3><br></h3><h3>我也不管主持人孙德敏在说啥,先舀了满一碗糊汤米酒吃起来。顿时,一股淡淡的酒香冲脑,桂花香扑鼻,颗颗糯米晶莹剔透,朵朵棉花般汤元软糯细腻,滑嫩爽口。米酒中还放了少许枸杞,增加了点喜庆。</h3><h3><br></h3><h3>一碗还未吃完,腊田就给我添满。</h3><h3><br></h3><h3>啊!正宗地道的孝感米酒,我等了40年,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享用你了。<br></h3><h3><br></h3><h3>战友们兴高采烈地品尝着这些美食,不住地交口称赞。</h3> <h3>“老赵,你也吃包子啊。” 德敏劝我。</h3><h3>“我多喝点米酒吧,以后恐怕难吃到了”。</h3> <h3>孝感的热干面味道也不错!</h3><h3><br></h3><h3>孝感米酒种类很多。除了糊汤米酒外,还有银耳米酒、莲子米酒、蛋花米酒等牌子。其中,当数糊汤米酒最出名。上中学那会儿正长身体,喝糊汤米酒经饿。</h3><h3><br></h3><h3>可能喝清汤米酒更能品出孝感米酒的美味吧。但我从未喝过。</h3> <h3> 孝感米酒馆后堂</h3> <h3>早餐后,我与战友们来到槐荫大道东段的董永公园游览,这也是外地游客来孝感必去的参观之处。</h3><h3></h3><h3><br></h3><h3>孝感历史悠久,夏商即设建置,刘宋孝建元年(公元454年)设立孝昌县。后唐同光二年(公元924年)因董永”卖身葬父,孝感动天“故改名孝感县。</h3><h3><br></h3><h3>公园就是为纪念汉孝子董永而建,孝感就是因下面这个美丽的传说而得名。</h3><h3><br></h3><h3>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博兴陈户镇)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钱葬父。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h3><h3><br></h3><h3>这个家喻户晓的传说后来被拍成电影电视,广为传播,感动了多少人。我终于有幸来到故事的源发地,亲身感知孝文化的来源和丰富内涵。</h3> <h3> 20基地老战友在董永公园大门前合影</h3><h3> 拍照:涂国斌</h3><h3><br></h3><h3>合影后,胡新华、胥绪湘、韩正铁、涂洪山与我道别回武汉了,涂国斌乘城际铁路回黄石。</h3><h3><br></h3><h3>特别感谢老胡、胥绪湖等武汉战友一个多星期的陪伴照顾,让我圆了回故乡的梦。如此战友深情,我却无以回报,唯有愧疚之感。</h3><h3><br></h3><h3>临走前,老胡也很不舍:“老赵,你还有好多孝感战友、同学陪同,多玩几天。23号我们去天河机场送你。”</h3> <h3>董永公园建于1984年,是个敞开式公园。免费供游人休闲、娱乐。园内树茂繁密,郁郁葱葱,假山池塘,鸟语花香。建有孝子牌坊、烟雨亭、孝廉池、月老槐荫、还家雕像、董永馆、清风亭、董墓春云、龟驮碑、涤丝亭、知乐亭、鸳鸯楼、瑶池仙境、外天台、天棍亭、理丝桥、孝文化陈列馆、二十四孝长廊等景点,生动展现了孝道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精髓,无形地诠释了中国五千年来的传统道德文明。</h3> <h3>战友们轮流推着我,在树荫遮盖下,漫步在幽静小道上,悠闲自在,谈笑风生,逐一欣赏这些蕴含着美丽传说的景点。</h3> <h3>“孝”字墙</h3> <h3> 孝感动天牌坊</h3><h3><br></h3><h3>孝感动天是《二十四孝》中的第一个故事。</h3><h3><br></h3><h3>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h3><h3><br></h3><h3>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历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h3><h3><br></h3><h3>后人有诗赞曰: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h3> <h3>突然,二中同班同学郑冬安不知从哪跑了过来,问我明天老同学聚会事宜,看来同学们已经等不及了。</h3><h3><br></h3><h3>郑冬安也是68年入伍的老兵,他和我班的周复华、涂炳胜去的是河南一军。</h3><h3><br></h3><h3>后排左起:孙德敏 郑冬安 吴桂玲 李腊田</h3> <h3>左起:余晓云 赵旭东 吴桂玲</h3> <h3> 七仙女、董永汉白玉雕像</h3> <h3>郑冬安一身西装,精神帅气!</h3> <h3>余晓云讲解公园景点,如数家珍。</h3> <h3> 董永墓</h3> <h3> 瑶池</h3><h3><br></h3><h3>我们来到景点瑶池犯了难。要看瑶池须经过一个小山门,门前门后有十几个又陡又窄的上下台阶。腊田不顾右臂伤痛,与吴桂玲、高峰、汤文启硬是把轮椅抬到了门口,还想抬下去,被我坚决制止了。我不能为了自己伤了战友们。</h3><h3><br></h3><h3>我坐在轮椅上,居高临下,七个汉白玉雕塑仙女尽收眼底。七个姐妹思凡下界前,在瑶池沐浴梳妆,神态各异,含情脉脉,栩栩如生,简直太美了!</h3><h3><br></h3><h3>吴桂玲对我说,那位对镜梳妆的是七仙女。</h3><h3>可惜距离瑶池远了点,无法与仙女们照个像。<br></h3> <h3>在董永碑前合影</h3><h3><br></h3><h3>前排左起:于湘芬 吴桂玲 余晓云</h3><h3>后排在起:汤文启 孙德敏 李腊田 高 峰</h3> <h3> 槐荫树 </h3><h3><br></h3><h3>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棵树冠如蓬、满身披绿的槐荫古树,正是它见证了董永与七仙女的百日姻缘。</h3><h3><br></h3><h3>相传玉皇大帝的七姑娘思凡,看中孝子董永,于是让槐荫树做媒,嫁配董永。董永说:“哑巴树怎能开口?”七仙女说:“大树不开口,各自两分手;大树若开口,姻缘天配就。”接着,他们双双跪拜,槐荫古树因感动而开口说话。</h3><h3><br></h3><h3>不料,老槐荫激动之余说错一字,将“百年合好”说成“百日合好”,弄得董永和七仙女仅有百日缘分。民间俗语“一夜夫妻百日恩”,就是从这里传开。</h3> <h3> 饭山</h3><h3><br></h3><h3>园中左侧有一米粒形土山,周围十三个土丘。相传董永的儿子董天宝,经常受到十三个财主子弟的欺负,有一天,天宝正在吃用七姐留下的米煮的饭,自称十三太保的家伙又来侮辱他,一气之下,天宝将碗砸去,顿时风沙满天,旋即风停沙尽,地上出现了一座米粒形的山压着十三个土丘。后称此山名“饭山”。</h3> <h3> 孝子祠(二十四孝蜡像馆)</h3> <h3>孝子祠墙上的画像是董永的家父董武,下面陈列柜中的石碑是董永的墓碑。1967年我在新建的孝感体育馆侧门前见过,当时是一块完整的龟驮碑。</h3> <h3>孝子董永塑金雕像</h3> <h3> 董永的家谱</h3> <h3>12点半,我们回到金狮酒店。在一楼客厅休息时,我欣喜遇见同班同学郑宏斌,他说他家就在酒店后面。见我嗓子发炎,立即去买了两盒“草珊瑚含片” 送给我。</h3><h3><br></h3><h3>一回到孝感,处处是亲人!</h3><h3><br></h3><h3>小憩完毕,德敏、腊田招呼大伙儿上二楼午餐。</h3><h3>不知下午有啥活动?我亳无倦意。</h3> <h3>杨莘梅于2019年10月15日乘开往汉口转孝感的列车,从北京出发,紧步我的后尘,去往湖北孝感看望多年未见的战友。</h3><h3><br></h3><h3>她这么快速的行动,只因了我的一个邀约,希望她能与我一同前往孝感参加战友聚会。北京的战友都去过孝感,还有不少战友到过重庆看望我,而杨莘梅因为工作原因几次相约都未能成行。现在她已经退休,何不借此机会来孝感和战友们聚上一聚,机会难得啊!</h3><h3><br></h3><h3>杨莘梅听后欣然接受,即刻订票,以最快的速度加入“南飞”之旅。一张车票,一只便捷的旅行包,说走就走。当年部队练就的雷厉风行作风依旧在!</h3><h3><br></h3><h3>出发前约好了李红星于湘芬夫妇和余晓云到车站接杨莘梅。</h3><h3><br></h3><h3>随着出站人流的移动,杨莘梅老远就看见站在栏杆外翘首张望的余晓云,激动得快步跑上前去。</h3><h3><br></h3><h3>余晓云还是以前端庄稳重的样子,匀称的身材仍和当年一样,那双最具特色的凤眼让脸上永远带着暖暖的笑容。</h3><h3><br></h3><h3>紧接着,于湘芬从等候的人群中挤了过来,圆圆的脸庞依旧红扑扑的。三个当年的女战友一下紧紧地拥在了一起!</h3><h3><br></h3><h3>从检票口出来,高大帅气的李红星迎面走了过来。标准的身材和军人气质没有因岁月的打磨有丝毫褪色,看上去更增加了一份厚重。几人一起坐进了李红星漂亮的白色轿车。</h3><h3><br></h3><h3>车开到一家装潢漂亮的火锅店。一下车正好接到曹力电话,说杨莘梅舟车劳顿,让李红星带她先去吃点热乎饭。</h3><h3><br></h3><h3>饭还没吃,心里已经暖乎乎的了!伴着锅里升腾的热气,应杨莘梅的要求,余晓云娓娓讲述着她复员后从唐山到孝感的趣事。</h3><h3><br></h3><h3>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杨莘梅听得津津有味,初到孝感的第一顿饭吃的热气腾腾、有滋有味。</h3> <h3>来到于湘芬家,迎面的客厅宽大明亮。落地大花瓶插满了各种彩色花卉,玻璃屏风也是由花卉图案装饰而成。左手边是餐厅,餐桌上摆满了各种水果和小吃,显示出主人的热情好客。小跃层上有书房和活动厅,可容纳多人开派对,于湘芬夫妇在跃层为杨莘梅准备了一间宽敞舒适的房间。杨莘梅说那晚她睡的很香。</h3> <h3>第二天,天气雾蒙蒙的,不时的下起小雨。余晓云和她爱人杨其明,为陪同杨莘梅游玩孝感小城安排了周到的出游计划。首先去往风景秀丽的仙女湖公园,这是一个集生态保护,居民休闲与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等多功能的综合性公园。这里有大片青草地和满塘的荷花, 游人在这里可以尽享含氧量极高的优质空气。</h3> <h3>今天仙女湖来了三位仙女!</h3> <h3>雨中游玩兴致不减</h3> <h3>湘芬宛如画中走来</h3> <h3>驱车一路向东,来到这个孝感地区重点打造的5A级国家风景区--凤凰天仙城。这里建筑风格古典,气势恢宏,廊桥水岸,碧水映辉,美不胜收!</h3> <h3>建筑风格充满了江南水乡古老文化的韵味</h3> <h3>小雨时急时缓,像是在为北方来的杨莘梅接风洗尘。</h3> <h3>杨其明知识渊博,他用极富地域特性的生动描述,讲述孝感地区的过去与现在,经济文化特征,历史沿革与发展。为雨中游平添了浓郁的色彩。</h3> <h3>画廊上人物栩栩如生,余晓云口中堪比故事汇,又似连环书。</h3> <h3>余晓云夫妇最暖心的安排,是在游览天仙城之后,到她家吃饺子。为此他们夫妇二人早在几天前就包好了一冰箱饺子,韭菜和芹菜两种口味。</h3><h3><br></h3><h3>天仙城距离她居住的小区不远,在城中廊亭高处,可以望见她居住的小区楼群。</h3><h3><br></h3><h3>余晓云的新家装饰风格清新简约、文化味很浓。四白落地的墙面,绿植书法的装点,无不透射出主人的文化修养。</h3><h3><br></h3><h3>敞亮的阳台,种满了嫩绿勃发的花苗。看着它们,身心皆宜。</h3> <h3>下午游览著名的槐荫公园。这里是湖北省面积最大的城中人工湿地公园,占地总面积246万平方米。公园绿地率达85%以上,植树茂盛,生机盎然,郁郁葱葱。已成为孝感最具景观价值的地标性公园,是人们休闲锻炼看风景的好去处。</h3> <h3>园中赏花</h3> <h3>槐荫桥上看风景</h3> <h3>槐荫公园街景,绿植花木随处可见。</h3> <h3>修建于槐荫湖上的城际铁路大桥</h3><h3><br></h3><h3>清澈的水域,大面积绿地覆盖率,优质的空气,现代化的城市建筑,方便快捷的交通,人们的幸福感。孝感越来越向着宜居城市的方向靠近!</h3> <h3>与于湘芬家楼下的桂花树合个影</h3><h3><br></h3><h3>17号清早出门,于湘芬不断与邻居们打着招呼,嘘寒问暖。来到街上也是不时遇到熟人,先遇到前去酒店安排接待我的孙德敏,接着又遇到邢应田的爱人。这种接二连三的不期而遇,杨莘梅感觉很神奇,她说在北京约朋友见面是件挺不容易的事,更别说连续的不期而遇!</h3> <h3>来孝感杨莘梅最想见的人就是吴桂玲</h3> <h3>当年杨莘梅和吴桂玲同在一部宣传队,她们俩聊的来。杨莘梅惊异于吴桂玲的普通话讲的标准,没有丝毫湖北口音。吴桂玲送给她两张照片一直仔细保存着。</h3><h3><br></h3> <h3>杨莘梅在孝感匆匆逗留不到五天。她说感受最深的是“浑然天成的人情味!”</h3> <h3>槐荫大道的美丽夜色让人多么陶醉、流连忘返,此一离别,不知何时再来?</h3><h3><br></h3><h3> ——第五集完——</h3><h3><br></h3><h3>本集制作过程中得到了战友们热情支持、大力协作。</h3><h3><br></h3><h3>孙德敏、李腊田提供了聚会情况咨询;</h3><h3>杨莘梅、孙德敏撰写了部分文稿;</h3><h3>涂国斌、于湘芬提供了聚会活动的所有照片和视频;<br></h3><h3>杨莘梅对文字进行了校正。</h3><h3><br></h3><h3>在此一并深表感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