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缤纷的鼓浪屿

罗亿

<h3>鼓浪屿之所以被称为万国建筑博物馆,因为岛上的建筑风格多样。</h3><h3>鼓浪屿上有别墅一千多栋,其中历史建筑三百多栋,重点风貌建筑八十多栋。英国、美国、法国、日本、德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挪威、瑞典,丹麦,奥地利,比利时等国家的领事馆也分布其中,这些建筑物融合了不同国家的建筑风格。除此之外,鼓浪屿还曾有许多归国的华人华侨定居,这些华人华侨的别墅也融合了外国特色。</h3><h3>举个例子来说,在鹿礁路、福建路、漳州路、永春路、安海路等地方,有海天堂构、黄荣远堂、怡园、黄家花园、金瓜楼、番婆楼等建筑,这些建筑有罗马风格、巴洛克风格、骆可可风格,当然也有闽南本土的清水红砖风格。</h3><h3>鼓浪屿之所以拥有如此多种风格的建筑,是有一定的历史渊源的。1856年至1860年,英国与法国联合发动侵华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自此,便有很多外国人来到中国活动。殖民主义者开始时认为鼓浪屿是一个不卫生的地方,但后来亲临现场,才发现鼓浪屿非常宜居,于是便掀起了一波建造别墅的潮流。</h3> <h3>郑成功,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福建泉州南安人,明末清初军事家,民族英雄。世称“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1645年清军攻入江南,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一度打到清江宁府,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门、金门。1661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在台湾大员的驻军,收复台湾,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h3><h3>《荷兰条款》</h3><h3>1、双方都要把所造成的一切仇恨遗忘;</h3><h3>2、热兰遮城及其城外的工事、大炮及其他武器、粮食、商品、货币及其他所有物品,凡属于公司的都要交给国姓爷;</h3><h3>3、米、面包、葡萄酒、烧酒、肉、咸肉、油、醋、绳子、帆布、沥青、柏油、锚、火药、子弹、火绳及其他物品,凡所有被包围者从此地到巴达维亚的航程中所必需者,上述长官及议员们得以自上述公司的物品中,毫无阻碍的装进在泊船处及海边的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的船。</h3><h3>4、属于在福尔摩沙这城堡里的,以及在这场战争中被带去其他地方的荷兰政府特殊人物的所有财产,经国姓爷的授权者检验之后,得以毫无短缺的装进上述的船;</h3><h3>5、除了上述物品之外,那二十八位众议员们,每位得以带走两百个两盾半银币;此外有二十个人,即已婚的、单位主管及比较重要的人,得以合计带走一千个两盾半银币;</h3><h3>6、军人经过检查之后,可以带走他们的全部物品及货币,并依我们的习俗,全副武装、举着打开的旗子、燃着火绳、子弹上膛,打着鼓出去上船;</h3><h3>7、福尔摩沙的中国人之中还有人向公司负债的,他们负债的金额和原因,或因欠租或因其他缘故,都将从公司的簿记中抄录出来交给国姓爷;</h3><h3>8、这政府全部文件簿记,现在都得以带往巴达维亚;</h3><h3>9、所有公司的职员、自由民、妇女、儿童、男奴、女奴,在这场战争中落到国姓爷领域里且尚在福尔摩沙的,国姓爷将从今日起八至十日内交给上述的船;对于那些不在国姓爷领域里面仍在福尔摩沙的的公司其他人员,也要立即给予通行证以便去搭乘公司的船;</h3><h3>10、国姓爷要把他所夺去的船上的四只小艇及其附属设备立刻还给公司;</h3><h3>11、国姓爷也要安排足够的船给公司,以便运送人员和物品到公司的船;</h3><h3>12、农产品、牛和其他家畜以及其他为公司人员停留期间所需要的各类食物,要由国姓爷的部下以合理的价格,从今日起每天充足的供应给公司的上述人员;</h3><h3>13、在公司人员还留在此地或未上船以前,国姓爷的兵士和其他部下,如果不是为公司工作而来,就谁也不得越过目前用蓝堡或该殿下的阵地所形成的界线,来接近这城堡或其城外工事;</h3><h3>14、在公司人员撤离以前,这城堡将只挂一面白旗;</h3><h3>15、仓库监督官在其他人员和物品都上船之后,将留在城堡里二至三天,然后才和人质一起被带去上船;</h3><h3>16、国姓爷将派官员或将官ONGKIM及其幕僚PUMPAUW JAMOSLE为人质,与本条约经双方按本国的方式签字、盖章和宣誓之后,立刻送去泊船处的一艘公司的船;相对的,公司将派这政府的副首长JOAN QETGENS VAN WAVEREN及众议员DAVID HARTHOUWER为人质,到大员市镇国姓爷那里。他们将各留在上述二个地方,直到一切按照条约的内容确实履行完毕;</h3><h3>17、国姓爷的人被囚在城堡进而或被囚在此地泊船处公司船里的俘虏,将和我们的人被囚在国姓爷的领域里的俘虏交换;</h3><h3>18、本条约如有误会或确有需要而在此被遗漏之重要事项,将由双方基于能为对方乐于接受的共识立刻修正之。</h3> <h3>  马约翰(1882—1966),我国著名的体育家,在体育理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等方面都作出了可贵的贡献,博得了人们的尊敬。他自己终生坚持体育锻炼,身体非常健康,年逾80,鹤发童颜,仍生气勃勃地工作,被誉为“提倡体育运动的活榜样”;他毕生在一个岗位上孜孜不倦、勤勤恳恳地工作了52年,而且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前进,又被称为“我国体育界的一面旗帜”。 </h3><h3>马约翰生于福建省厦门鼓浪屿,三岁丧母,七岁丧父,与其兄过着孤苦伶何的生活。他幼时经常和其他孩子们在山上跑跳、爬树,钻山洞,在海滩上玩水和捉鱼虾,不到天黑不回家。全面的身体锻炼,充足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为他的健康身体打下了基础。由于家境困难,他到13岁才入私塾读书。入学后,他左看右看全是些房子,一点草地也没有,没法跑跳,就跳凳子,跳木桩。总之,他是不愿意整天不动的。18岁时到上海读中学,22岁考入圣约翰大学预科,两年后升入本科。当时,有个一直没有透露姓名者,每月给他寄来最低的生活费用,一直到他大学毕业。1911年大学毕业时,他已经29岁了。</h3><h3>在圣约翰大学读书的七年期间,马约翰酷爱体育运动,是学校足球、网球、棒球、田径各项代表队的主力队员。他精于田径运动的中短跑,曾获100码、220码、880码、1英里等项目的全校冠军,并且多次在校外竞赛场上取得优胜。1905年,上海举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万国运动会”,参加比赛的有中国人和各国侨民。一英里赛跑一开始就争夺十分激烈,有四个日本人一字排开跑在最前面,故意挡住其他运动员。紧紧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一个中国学生,马约翰在这个中国同学后面约10码的地方,其余的50多名选手都被远远地甩在后面。这时,场上几百名日本观众站起来鼓掌呐喊。第三圈终了时,马约翰加快速度,赶过了前面那个中国学生。离终点约400码时,中国观众高呼“约翰,加油!加油!”他意识到该是最后冲刺的时候了,向那个中国同学说了一句;“跟上我”,就猛地从日本人的右侧冲过去。这时,全场观众的欢呼声已由“约翰!约翰!”改为“中国!中国!”他终以领先50码的距离首先到达终点。他身后那个中国同学也越过日本人,第二个到达了终点。马约翰顿时成为运动场上的明星。在1910年南京的一次全国运动会上,他又获得880码赛跑的冠军。</h3><h3>由于具有突出的运动才能,1914年秋季,他应聘到清华学校任教。从这时起,他由助教逐步升为教授,担任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直到1966年逝世时止,在清华大学工作了52年,为体育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的主要成绩表现如下:普及体育,让每个学生都参加锻或在马约翰来校之前,清华已经实行“强迫运动”,即每星期一到星期五下午四时到五时,图书馆、宿舍、教室一律关门,全校每一个学生必须穿短衣到操场锻炼。但这时的“强迫运动”只是一般号召加行政命令的强制,锻炼时间内仍有人躲在树荫、墙角等幽静的地方读书,而到操场的人也不一定都是认真地、科学地锻炼。马约翰来校以后,一到锻炼时间,他就拿着小本子到处寻找,不是为了记名字、给处分,而是说服那些躲起来的学生锻炼身体,将来能更好地为祖国服务。他以身作则,和学生们一起锻炼,在锻炼方法上随时加以指导。他提倡锻炼项目多样化,使身体全面发展,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他经常按学生的不同特点分别编组,有计划地做些矫正项目,引导他们掌握赛跑、跳跃、器械、球类的基本技术,既提高了兴趣,又增强了效果。</h3><h3>他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格。那时,清华有一套“体力测验及格标准”,如爬绳15英尺、100码13秒、跳远14英尺、游泳20码等等,有一项不及格便不能毕业。他严格照章办事。著名的文学教授吴宓在校读书时,功课全是优等,但跳远不及格,被马约翰“扣留”,半年后补试及格方准予出国。新生一入学,马约翰就有一个总的安排,定出计划,什么时候练什么项目,什么时候检查身体,成绩差的如何跟上去,成绩好的如何提高,都有通盘考虑。马约翰的普及工作做得很彻底,1952年,学校中有一批结核病患者,集中住在一幢宿舍内,以不动或少动为主,有的是绝对卧床。长期的病房生活使他们精神很苦恼,有的人意志消沉。马约翰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主动找校医院大夫联系,对病人施行“体育疗法”。他到病房对大家说:“肺不是纸做的,动一动撕不破的!”他每天和大夫一起来病房,根据不同病情组织不同的体育活动,逐渐加大活动量,后来有的人可以打羽毛球和托批球了。经过~段体疗,加上药物配合、加强营养,绝大多数病人都有好转,有的痊愈后恢复了工作或学习。特别是在精神上,使病员们都建立了康复的信心。</h3> <h3>  这家火爆的土耳其冰激凌并不是因为味道之类的火起来的,全都是因为卖冰激凌的外国小哥,每次调戏人的时候都超级搞笑,很多慕名前去的人。</h3><h3>   这个喜欢调戏人的外国帅哥是正宗的土耳其人,遇到小朋友的时候,马尔马拉会和小朋友扮鬼脸,还会问小朋友给你的冰激凌跑哪里去了?对于这样有的吃又有玩的游戏,许多小朋友很是喜爱。</h3> <h3>我漫步在鼓浪屿海边松软金黄的沙滩上,象踩着厚实的毛地毯,走在上面让人流连忘 返. 海水透明清晰, 碧蓝的浪珠透着晶莹, 不时装饰我的视野. 海边树阴下密满浪漫的气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