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 </h3> <h3>《前世今生:从“桂阳昆曲”到“湘昆” 》 </h3><h3> 朱卫东/文</h3><h3> </h3><h3> </h3><h3> </h3><h3> “湘昆”这一名称,乍一听,很多人都会一如惯例的理解为“湖南昆曲”的简称。这种说法固然正确,却只是知其一而己。殊不知,“湘昆”一名是由伟大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大师亲授赋名的,是他于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和场合里,认识了“桂阳昆曲”,再予以评价和赋名。那么,“桂阳昆曲”是怎么演变成“湘昆”的呢。个中故事,听我道来:</h3><h3> 梅兰芳(1894-1961) 名澜,字畹华,艺名兰芳。祖籍江苏泰州,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8岁学戏,11岁登台。1915年4月至1916年9月,新排演了《宦海潮》、《思凡》等戏,开启了近代中国戏剧改良和变革的新纪元。1950年任中国京剧院院长;1951年,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1953年,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61年,因病在北京逝世。</h3> <h3> 说起梅兰芳大师给“湘昆”赋名,先得从他与昆曲的结缘开始。梅兰芳先生在其传记中自述:“为什么从前学戏,要从昆曲入手呢?这有两种原故:(一)昆曲的历史是最悠远的.在皮黄没有创制以前,早就在北京城里流行了。观众看惯了它,一下子还变不过来;(二)昆曲的身段、表情、曲调非常严格。这种基本技术的底子打好了,再学皮黄,就省事得多。因为皮黄里有许多玩艺,就是打昆曲里吸收过来的。前辈们的功夫真是结实,文的武的,哪一样不练?像《思凡下山》、《活捉三郎》、《访鼠测字》这三出戏的身段,戏是文丑应工,要没有很深的武工底子,是无法表演的。我的祖父是先从昆曲入手,后学皮黄的青衣、花旦。我祖母的娘家从陈金爵先生以下四代,都以昆曲擅长。戏剧界的子弟最初学艺都要从昆曲入手,我学会了三十几出的昆曲,大部份是由乔蕙兰老先生教的,像属于闺门旦唱的昆曲《游园惊梦》,乔(蕙兰)先生是苏州人,在清廷供奉里,是有名的昆旦”。</h3> <h3> 1956年12月初的湖南省会长沙,一条爆炸性的新闻在市民中流传散布,并瞬间蔓延至全省各地——举世闻名的京剧艺术表演大师梅兰芳先生将在时隔十九年之后,再度莅临长沙公演!十二月的长沙,虽说是寒风料峭,寒气逼人,但丝毫不减嗜辣的长沙人对梅兰芳大师及其京剧艺术的追捧和热情!此次梅兰芳先生来长沙公演,是以“梅兰芳”剧团为主,“江苏省京剧团”协助演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姜妙春先生,以及王少亭、王琴生、刘连荣、李庆山、李春林、徐元珊等众多京剧名角助阵演出,梅兰芳先生拿出了自己看家的经典剧目:《奇双会》、《霸王别姫》、《宇宙锋》、《贵妃醉酒》、《洛神》、《凤还巢》和《游园惊梦》。</h3> <h3> 上世纪五十年代,长沙城区面积不大,而在这个南北长东西窄,约60万人口的城区里,却有着七八家电影院和十来家剧院。彼时的长沙,档次规格最高的剧院非湖南剧院莫属。湖南剧院在五一广场西南(现五一路怡长街口),剧院建在十余级台阶上,融入西方建筑艺术元素的中式仿古建筑:黄绿琉璃瓦屋顶,红漆雕花八开大门,门庭前高大的立柱骑楼,显得十分气派!湖南剧院当时的经理田洪先生是国歌的创作者、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田汉先生的弟弟。为了扩大湖南剧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田洪通过田汉引荐,联系上了梅兰芳先生,梅先生欣然应允。梅先生说:“十分高兴来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故乡演出”。</h3> <h3> “梅”剧团是1956年12月5日抵长开始公演的,而梅兰芳先生及夫人和公子梅葆玖一行是稍迟几天后的12月9日抵达长沙的。每次买票都有人问梅兰芳有没有来,如果听到“没有”,就有人退出去不买,如此反复好几天,直到9号晚上确切得知梅兰芳已来长沙,并准备10号晚上演出的消息时,这买票的长队一排就是通宵,有的人为了一睹“芳”容,从下午6点一直排通宵的队等到第二天早上8点开始售票,如果当天的票卖完了,这一夜排队又泡汤了。有的人甚至为了看一场梅兰芳的戏,排队都排了好几个通宵。排队的人有的披着棉被,有的还手里揣着取暖的东西。当时看场电影只要5分钱一场,梅先生一场戏2元钱的票价,令许多人“痛并快乐着”!在“梅”剧团没来长沙之前,湖南省文化主管部门照例成立了接待办公室,为“梅”剧团提供服务,组织观众,可“梅”剧团一来,接待办公室的任务变了,主要任务不是组织观众而是阻止观众。在长沙市内有大小几百个单位要订票,全省文艺界要观摩,外地还有人特地跑来长沙看戏。“梅”剧团当时在湖南剧院只演十多场,剧院有1700个座位,根本就无法满足大家的需求。有关部门只能规定每人限购两张。</h3> <p> 花开两朵,各表一支。这里该说一说昆曲艺术在解放初期的发掘整理和推重振兴。浙江昆剧团成立于1955年,是由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周传瑛、王传淞、朱国樑等,在原民间戏班“国风昆苏剧团”的基础上组建而成。1956年4月,《十五贯》晋京演出,轰动全国。由田汉先生亲自执笔的社论文章《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发表在《人民日报》的头版位置!《十五贯》的成功,对昆剧来说是个大转折点,掀开了新中国戏曲改革的崭新一页。沉寂多年,濒临灭绝的昆曲艺术事业一时间推上了高峰。</p> <p class="ql-block"> 无独有偶、遇巧成书的是,远在千里之外的“桂阳昆曲”也经历了一场涅槃!明代中叶,昆曲盛行天下,以多种渠道和方式流布至桂阳境内,通过历史的沉淀和演变,独具特色,自成一脉,形成以桂阳为发展和活动中心的“桂阳昆曲”。据考证,桂阳戏曲文化的鼎盛时期,有五百多台戏台遍布城乡,先后有十多个昆曲戏班巡演各地。但自清中期后,桂阳昆曲戏班和全国各地的专业昆曲戏班一样,历经了“花雅之争”。昆曲因唱词深奥,腔调婉转,程式僵化,观众和习者颓减,桂阳昆曲戏班也屡遭封建官府的欺压和封禁,藏匿于民间,逐渐走向没落。1929年,随着桂阳昆曲最后一个专业昆班“昆舞台”的解散,桂阳昆曲戏班的艺人们,或流散到民间曲社以教唱传习为生,或流入祁剧戏班为业,或改行另谋生计。解放后的1950年,人民当家作主,百业待兴!部分流散的桂阳昆曲艺人在桂阳组成了“桂阳祁剧园”。历史上,桂阳本是祁剧盛行之地,受众颇广。而当时的“桂阳祁剧园”由于行当不齐,行头破旧,致使观众日渐式微,经营惨淡。1951年,桂阳县人民政府将来桂阳演出的衡阳湘剧的“新华”和“新春台”戏班留了下来,并在桂阳登记落户。同时拉来了“桂阳祁剧园”一起合并,成立了“桂阳前进剧团”。如此打破常规的揉合,自然埋下了此后矛盾的伏笔……</p><p class="ql-block"> 1954年,邻近桂阳的嘉禾县,应广大人民群众爱看祁剧的强烈愿望,却又苦于无祁剧演戏教习的专业人才,遂派人专程来到“桂阳前进剧团”借聘演出传教祁剧的演员和师傅,当时还立下了合同:“借来教戏,戏学会了,合同期满就返还”。当嘉禾方面向“桂阳县前进剧团”领导提出分批借聘祁剧老师的请求时,“桂阳前进剧团”的团长表示:“演员自愿,剧团不加干涉”。而该团的祁剧演员却要求:“要去大家都去,要不去就一个也不去”。于是,前进剧团的祁剧演员和流散民间的演员加上家属一共几十号人全部到了嘉禾县,隐迹于祁剧班社的专业昆曲戏班出身的桂阳昆曲艺人萧剑昆、匡昇平、彭昇兰、萧云峰、李昇豪就在其中。</p><p class="ql-block"> 1954年7月20日,以桂阳祁剧班艺人为基干力量的“嘉禾革新剧团”在嘉禾义公祠成立。1955年的一天,时任嘉禾县文教科长的李沥青在观看“嘉禾革新祁剧团”的演出时发现,祁剧《思凡》本来应该用的是武陵戏高腔,而老艺人何民翠却改用祁剧高腔演出,这让早年学过戏曲、民国中山大学中文系出身、拥有深厚国学功底的李沥青顿觉疑惑。演出后,他特地向何民翠询问缘由,得到的回答是:“这算不了什么,在我们剧团,还有人能唱桂阳土昆”。熟知昆曲历史的李沥青知道,自1929年最后一个桂阳昆班“昆舞台”解散后,湘南地区从此再无昆曲戏班,桂阳昆曲似乎已经绝迹了。第二天一大早,李沥青就来到剧团找老艺人了解桂阳昆曲的传承情况。老艺人们告诉他,剧团里许多人都会唱桂阳昆曲,包括大戏、整本戏和折子戏等,但就是苦于招收不到学徒。带着对昆曲的无限热爱和发现桂阳昆曲的欣喜,李沥青立即着手写报告,将此事汇报给了嘉禾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并要求县文教科同志立即组织抢救挖掘桂阳昆曲。随后,一场桂阳昆曲的抢救挖掘行动开始了。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嘉禾县革新剧团”在以萧剑昆、匡昇平、萧云峰、彭昇兰等桂阳昆曲传承人为骨干的口授相传下,在以李沥青、李楚池等人的挖掘、搜集、记录、整理中,走访寻找散布于桂阳一带民间的老艺人和原桂阳民间曲社“南国社”的曲友和爱好者。“桂阳昆曲”犹如逢春的枯木,亭亭焕发新枝!这期间,先后有《钗钏记》、《武松杀嫂》、《歌舞采莲》、《痴梦泼水》、《梳妆掷戟》、《藏舟》、《琴挑》等剧目被挖掘整理出来并到省城长沙演出,引起了社会各界不小的轰动和关注。</p><p class="ql-block"> 天佑昆曲!偏于湘南山区一隅的嘉禾县抢救发掘整理桂阳昆曲的时间与远在千里之外的“国风苏昆剧团”周传瑛等老前辈挖掘整理昆曲《十五贯》的时间几乎同时!</p><p class="ql-block"> 时至今日,可以说,当年如果没有李沥青老前辈独具慧眼的洞察力,勇于担当的伯乐精神和挚爱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怀,“桂阳昆曲”难见天日,“湘昆”更是“胎死腹中”!李沥青老前辈“湘昆之父”的称号是名副其实、实至名归!</p> <h3> 话题又回到湖南省会长沙,梅兰芳大师来湖南公演的消息通过电波传到了嘉禾县革新剧团。按照湖南省文化局的统一布署和安排,嘉禾县革新剧团也有两张观摩演出的名额。虽说是只有两张票,但对于一个远离省城的县级剧团来说,能亲临现场观摩一代戏曲大师的演出,实乃莫大的荣幸!“成功和机遇总是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经过仔细的研究讨论,决定委派时任嘉禾县革新剧团团长的萧云峰和同是男旦的刘国卿两人于当年12月初前往长沙观摩学习。在观摩演出结束之后,湖南省文化局组织了各地区县剧团代表和梅兰芳先生交流学习的“湖南省戏曲艺术座谈会”,在座谈会上,省文化局主要领导向梅兰芳先生推介了刘国卿:“这位是嘉禾革新剧团的演员刘国卿同志,您是男旦,他也是男旦,他们最近发掘出了桂阳昆曲,还演出了《武松杀嫂》、《钗钏记》、《琴挑》等剧目”。梅兰芳先生听了之后,很是惊讶的问道:“啊?!是真的吗?桂阳还保留有昆曲吗?!你唱两段给我听听!”。于是,刘国卿在现场给大家表演了桂阳昆曲《钗钏记•题诗》中的【红衫儿】和【锁南枝】,听完之后,梅兰芳先生兴奋地说:“对对对,这就是昆曲,这就是昆曲,这真的就是昆曲!”“你们要好好的保留她和传承她!”,随后,梅兰芳先生在刘国卿带去的笔记本上庄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梅兰芳”,以示慰问和鼓励!在之后的12月20日,《新湖南报》上刊登了梅兰芳先生的文章《互相学习 不断学习——在湖南戏曲艺术座谈会上的发言》,文章结尾处,梅兰芳先生写道:“我们戏剧界经过全国剧目工作会议以后,各地都在大力发掘传统剧目,这是很好的现象。我知道湖南省对这方面的工作,做得很有成绩。最近我还听说在桂阳县发现了湘昆,拥有许多失传的老戏,是很可宝贵的。希望领导上也把它加以重视。可惜我演完了戏,就要离开长沙,否则,我很想看到他们的演出。” “湘昆”之名,由此开始!</h3> <h3> 纵观全国各专业昆剧院团,除浙江省昆剧团(现简称浙昆)外,其他例如北方昆曲剧院(简称北昆)成立于1957年;上海昆剧团(之前为上海京昆剧团,简称上昆)成立于1978年;江苏省昆剧院(简称省昆)也是1960年自“苏昆剧团”(苏剧和昆剧)划分出来的,1977年才起用现在的名称。全国各大昆曲院团,基本上都是在1956年12月梅兰芳先生给“桂阳昆曲”赋名“湘昆"之后才成立的,“湘昆”一名的特别之处和有意义之处就在于此,其后才有在1960年正式成立的“郴县专区湘昆剧团”。</h3> <h3> “昆曲兰花艳,湘昆别一枝。几阵严霜后,亭亭发英姿。”这是1981年的秋天,肖克将军在观看郴州湘昆剧团演出后,赞誉湘昆的题诗。这些为共和国立下不朽功勋的革命先驱,自然深刻地懂得“几阵严霜”的真正内涵。中国革命如此,中国昆曲也是如此,桂阳昆曲乃至今日之湘昆,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昆曲自一个“止行于吴中”的民间腔调,发展成为明代中叶“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的“举国之音”,兴盛两百余年,历经清中叶的“花雅之争”,逐渐走向了沉寂和濒危,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大力挖掘传统剧目”,又经“文革”的风雨摧残,直至今日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几番的起起落落、风口浪尖;代代的苦难辉煌、筚路蓝缕。昆曲艺术不正是“几阵严霜后”吗?</h3> <h3>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每一个中国人应当“在文化自信中汲取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今天的湘昆,肩头上承载着一代又一代“桂阳昆曲”(桂阳土昆)无数先辈们的寄托和梦想!祝福湘昆,越走越好!</h3> <h3>朱卫东/文 雷海波/供图 (未经同意,请勿转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