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在蓟州的日子里——培训学习随笔(十四) 2019年10月17日 星期四 阴 昨天、今天继续进班听课学习。 昨天听的是七年级(5)班一节语文课和七年级(4)班一节英语课。语文课讲的是《论语十二章》,老师详细地向学生介绍了孔子及其作品,在作了范读后,她便组织学生分角色进行朗读,先是一组一组分组读,然后男女分组读,再两人一组轮换着读,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及时地对读错的字音、停顿等进行纠正、还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找出重点词句,对重点词句进行讲解和提醒学生正确写法。这样一边读着,一边纠正、讲解着,学生竟然整篇课文都能背下来了,而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并未对文章内容进行过多阐述和解释,可能这就是“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吧。尤其是,老师能结合课文内容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修身做人等方面的情感教育。英语课是和教科室张主任一起去听的,她说这位英语老师是这学期新调入的本校的。老师很精干,课也讲得很认真,虽然没大听懂吧,但整堂课气氛活跃,组织有序。尤其是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她反复强调,可见还是一位很敬业、挺有耐心的老师,如果能再多关注点坐在后排的学生就更完美了,当然这也许是我们大多数老师的通病,往往对后面的学生关注不够,长期下去这些学生总免不了会养成一些不注意听讲、打瞌睡等不好的习惯,导致成绩下降。 今天张主任早早就来叫我去听课了,先是去七年级(6)班听了一节英语课,英语老师教学方法新颖、注重学生主体地位,让我很受启发。比如她让学生领读重点句型,学生表现的非常积极,都抢着要领读,还有她先是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然后让学生分组互助完成有困难的题目,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都非常高。第二节去七年级(7)班听了一节生物课,生物课讲的是《练习使用显微镜》,这节课应该是一节实验课,要组织学生去实验室认识和学习显微镜的使用,但老师在教室里通过一段小视频讲解,先是让学生对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然后再通过实物进行讲解,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显微镜,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当然后面如果有时间能让学生自己操作操作那再好不过了。在讲解“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倒像”时,老师用写有“上”“P”“b”的卡片进行演示,让学生一目了然,使知识更直观、更容易让学生记住,我认为这是这节课的一个亮点,值得我学习和借鉴。 启发:每节课都有每节课的亮点、每个老师都有每个老师的特色和绝活,每节课听下来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所以,多听听课真的会受益匪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