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 —— 一个难于忘怀的地方

浩瀚

<h3>  蒲城——是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是“北京时间”的诞生地,是国民革命军上将杨虎城的家乡,蒲城素有“产粮第一大县”和“将相故里”之美誉。<br>  蒲城不但是西北名城 ,更是我们当年在那里驻军的原141师老战士情不可割的地方!<br>  作为老战士,我与蒲城更是有着一种特别的情感。在部队18年,其中有12年是在蒲城度过,完全有资格说蒲城是我的第二故乡!<br>  光阴如箭,时光飞逝,离开蒲城已经33年,怀着对蒲城的思念,金秋9月,我和几位战友相约成行,从西南边睡飞赴西安,在当地战友的陪伴下,驱车前往蒲城。<br>  33年,蒲城变化让人难于置信!<br>  一、县城建设日新月异,文物古迹仍显蒲城特色。</h3> <h3>  整洁宽敞的大道,高楼林立的新区,一派现代化城镇的气息。</h3> <h3>  标志性的雕塑,凸显蒲城是“北京时间”的诞生地。</h3> <h3>  威武的杨虎城将军雕塑,显示蒲城乃将军故里。</h3> <h3>  远眺蒲城天文台</h3> <h3>  蒲城尧山中学</h3> <h3>  历史比故宫还早的六龍壁、雄伟的北寺宋塔,让你顿感这就是蒲城!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名城。</h3> <h3>  杨虎城将军纪念馆、林则徐纪念馆、王 鼎纪念馆,这些作为蒲城的历史名人纪念馆仍保留完好,有的还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h3> <h3>  二、漫泉河,这个当年曾经驻扎过师、团机关和部队的河沟,已经没有了昔日的荣光。<br>  大礼堂,当年部队的文化活动中心,四周杂草丛生,一片荒凉。</h3> <h3>  服务社、澡堂,当年战士们经常来往的地方。</h3> <h3>  师政治部办公大院和炊事班、饭堂,这里曾经是我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地方。</h3> <h3>  可惜!当年师政治部的宿舍区已经拆除,现在成了一片坡地。</h3> <h3>  漫泉河石桥,作为重点保护文物,桥还在 ,但看得出日常没有谁去打理。</h3> <h3>  师机关驻扎时期的小车班、管理科、小灶饭堂。</h3> <h3>  师党委办、司令部大院门口的大杨树已经没有了,办公大院破烂不堪,尽显沧桑。</h3> <h3>  顺着道路往大公路方向走,路很烂,师侦察连小院及以前的土窑洞还在。</h3> <h3>  三、走进蒲城师部营房,内心别一样的感受。1977年,我有幸被抽调到师营建办 ,参加师部在蒲城的营房建设,经历了蒲城师部营房从平整土地到营房建成,对师部营房的每一栋房子脑子里都有一个深深的印记。四十多年过去,重回故地,展现在眼前的一片景象,顿感熟悉而又忧伤!这里已经人去楼空,一片荒凉。<br>  东边大门,过去有卫兵把守,很是庄严,现在成了一处有无均可的门楼。</h3> <h3>  师机关招待所,过去接待上下机关来办事及外来人员的地方。</h3> <h3>  办公大楼前的大门,过去由师营建办工作人员、直工科干事梅茂良设计建成的“门”字型大门楼已经换成了围墙式电闸门,且是常年紧闭着。</h3> <h3>  师机关办公大楼没有了当年的气势,好在罗盛教塑像依然完好,英雄部队的气息犹存。</h3> <h3>  站在大楼前往右看去,是我们熟悉的师电影队宿舍和卫生所工作室。</h3> <h3>  师司令部宿舍</h3> <h3>  师政治部宿舍,我曾经居住的地方。</h3> <h3>  后勤部宿舍</h3> <h3>  灯光球场和军人俱乐部。看到俱乐部,自然想起当年师宣传队的战友们每天排练传来的歌声和乐器声。几十年过去,眼前已经找不出当年那种热闹非凡的任何痕迹了。</h3> <h3>  大操场杂草丛生</h3> <h3>  家属区破旧败落</h3> <h3>  党委办、小灶饭堂和首长招待所。</h3> <h3>  值得安慰的是,出了机关办公大楼前大门往右边看去,一幅烫金大字映入眼帘——“中国人民解放军陕西陆军预备役高射炮兵第四二一团”,看到“四二一团”几个大字,我们立马激动起来,因为我们几个都来自于当年的四二一团。恰好此时该团首长在门口迎接我们,难得一起留影,留作纪念。</h3> <h3>  结束两天的行程,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离别三十多年,一切都在发展和变化。蒲城旧貌变新颜,不再是当年那个破旧小城,已经迈入了一个初巨规模的现代城镇;而我们这些老兵,原在部队已经整编建制,难知去向和归属。部队当年的营房,还静静地遗留原地,看到它们,我们这些老兵,有一种不舍不弃、难于了结的心情!再见吧,蒲城!再见吧,我们的老营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