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 悔 的 选 择 ——听取北票万人坑守护者刘鹏远工作报告

如烟轻韵

2019年10月16日下午,五间房镇全体党员聚集在中心小学四楼党员活动室有幸聆听了刘鹏远的工作报告,首先,杨书记向全体人员介绍了刘鹏远的事迹。接着观看了刘鹏远馆长的记录专题片。最后,听取了刘馆长的报告。 刘鹏远,北票台吉“万人坑”,即北票市日伪时期死难矿工纪念馆, 34年来,刘鹏远用青春和热血守护这沉甸甸的历史“遗产”,向全社会传递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1984年,因工致残后的刘鹏远被分配到北票市日伪时期死难矿工纪念馆工作。作为土生土长的北票人,刘鹏远自幼就对“万人坑”耳熟能详,但刚一上班却被这里的孤寂所迷茫,不知道以后会有什么前途。光秃秃的山、光秃秃的四根门柱和堆积如山的白骨,不时散发出一种恐怖惊悚的气息。刘鹏远对眼前这份工作产生了抵触情绪。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刘鹏远在工作中了解到的历史越来越多,知道了那些尸骨上的故事,明白了自己工作的意义后,心灵受到了震撼,逐渐对这份工作产生了爱恋,越发觉得保护好这一历史遗产使命崇高而光荣。每当刘鹏远想到这里,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我,只有我,只有我可以为这些不会说话的白骨把他们心底的冤屈说出来,把他们讲不出来的历史宣传出去!”就是这样一种坚定的信念指引着他一步一步前行。正如他所说:“我拥有这份工作是我无悔的选择”。 1991年,刘鹏远被任命为北票市日伪时期死难矿工纪念馆馆长。当时的办公条件非常简陋,一个2.2平方米的火炕,两套被褥,一副长条板凳,就是他接手时的全部家当。由于纪念馆地势比较高,自来水没法开通,全馆8名职工饮水成了老大难。一开始,职工每人每天上班都带着一个5公斤的塑料桶,但是一天没等下班就没水喝了。见此情景,刘鹏远就自己骑摩托车往山上拉水。后来又借钱买了一辆农用三轮车运水。为了彻底解决职工用水问题,刘鹏远决定修个储水池,他自己用摩托车把沙子、水泥一点点驮到山上,带着职工自己动手打混凝土,再镶上一层瓷砖。活干完了,刘鹏远也累得瘫倒在地,手磨出了血。接下来一鼓作气,刘鹏远连着 15天没回家,与职工们一起动手,用捡来的砖头瓦块,在原有的基础上改扩建了办公室、接待室、值班室,终于使纪念馆有了点模样,具备了对外开放的能力。同时,刘鹏远积极通过个人关系,为纪念馆安装了一部电话。由于纪念馆地处偏僻,往山上拉电话线很难,电话就只能先装到刘鹏远家里,与外界的联系一下子打开了。多年来,这部电话在对外沟通上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刘鹏远并没有因此向单位报销过一次电话费。 1995年,刘鹏远多方筹集资金4万多元对纪念馆进行维护。为了不影响在“九 •一八”纪念日正式开馆,刘鹏远带领全体职工赶制安装了10多块牌板图片和钢窗,并昼夜兼程赶去天津购置尸骨防腐剂,他五天五夜吃馒头啃咸菜,舍不得住旅馆,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回来后没日没夜地为裸露的380具尸骨逐一注射防腐剂。防腐剂本身是剧毒品且极易燃烧,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甚至出现生命危险。为了保护职工的安全,每一次尸骨防腐都他一个人去做,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在尸骨房里一干就是一上午。在维护的 20多天里,他一共只回过三趟家。 原来只有北票当地人知道台吉“万人坑”,外界关注度并不高。担任馆长后,刘鹏远一直在思考,只有让这本血腥的历史“教科书”真正面向大众,才能让国内外爱好和平的人们都知道北票有个“万人坑”,了解这段历史。为了扩大影响,刘鹏远一边搞建设一边着手写材料,对外进行宣传。目前,纪念馆内有大型尸骨房2处,典型尸骨房12处,共埋葬了31200具无辜死难矿工的尸骨。20多年来共接待参观156万人次。2013年7月被朝阳市政府确定为朝阳市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实践基地。刘鹏远多年的梦想终于如愿以偿。 凭借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崇高的道德品质,刘鹏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一致认可。2014年8月,刘鹏远被省委宣传部授予“辽宁好人•最美人物”荣誉称号。同年12月,刘鹏远获评“中国网事 感动辽宁”2014年度网络人物、第二届“感动北票”十大人物。2015年2月,他又荣登“中国好人榜”,当选“敬业奉献”好人。面对这些殊荣,他淡然地说:“我已经64岁了,在万人坑工作整整34年,我无怨无悔地坚守这份工作,以告慰死难者的在天之灵。”这就是一名共产党员最无悔的选择。 刘鹏远的真实故事感染了在场的所有党员,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像刘馆长那样辛苦工作,不忘记教育的初心,牢记教师的使命,选择教育事业我们将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