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诗词家。他的诗词,境界开阔,气魄宏大。然而,他的三首爱情词章,却表现出有别于豪放词风的婉约情调。这三首爱情词章,按创作时间顺序可以定名为:</p><p class="ql-block"> 热恋词章:《虞美人.枕上》(1918年-1920年)</p><p class="ql-block"> 依恋词章:《贺新郎.别友》(1923年)</p><p class="ql-block"> 眷恋词章:《蝶恋花.答李淑一》(1957年5月11日)</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与杨开慧的交往,源于毛泽东与恩师杨昌济“板仓杨”家庭的交往。恩师的为人和情操,对青年毛泽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杨昌济家住长沙县板仓冲,因曾在乡间教书,乡里人都爱称他为“板仓先生”。杨昌济赴日留学前在岳阳楼的题壁诗:“大地龙争日,英雄虎变时。苍凉万里感,浩荡百年思。日月自光耀,江山孰主持。登楼一凭眺,此意竟谁知。”表达了他强烈的爱国忧民情感。</p><p class="ql-block"> 1903年3月,他32岁出国留学,途中改名“怀中”,表示“身在异邦,心怀中土”。他先在日本高等师范学习,后去英国伦敦,在爱丁堡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又到德国考察教育,度过了10年漫长的留学生涯。</p><p class="ql-block"> 1913年杨昌济回国后,谢绝了湖南都督谭延闿请他出任省教育司司长的邀请,而出任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又兼任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的伦理学、心理学教授。他有志于为时育才——“可有风雷惊宇宙,欲栽大木柱长天”。当时以萧子升、毛泽东、蔡和森为代表的一批好学勤思、力求上进的学生,都集合在他的周围。</p><p class="ql-block"> 杨昌济先生在日记中这样评价毛泽东:“毛生泽东,言其所居之地为湘潭与湘乡连界之地,仅隔一山,而两地之语言各异。其地在高山之中,聚族而居,人多务农,易于致富,富则往湘乡买田,风俗纯朴,烟赌甚稀。渠之父先亦务农,现业转贩;其弟亦务农,其外家为湘乡人,亦农家也。而资质俊秀若此,殊为难得,余因以农家多出异材,引曽涤生(曾国藩),梁任公(梁启超)之例以勉之。毛生曾务农二年,民国反正时又曾当兵半年,亦有趣味之履历也。”赏识之意甚厚。对后来女儿杨开慧与毛泽东的交往并无反对。</p><p class="ql-block"> 1918年5月,杨昌济先生受聘担任北京大学伦理学教授。</p><p class="ql-block"> 1918年初夏,毛泽东为组织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赴北京,杨昌济先生曾写信给时任北大图书馆馆长的李大钊,介绍毛泽东去北大图书馆工作。</p><p class="ql-block"> 1919年底,为反对北洋军阀湖南督军张敬尧,毛泽东组织赴京请愿,并到医院病房看望恩师,杨昌济先生临终前赠表托女。</p><p class="ql-block"> 1920年1月17日,杨昌济在北京逝世,时年50岁。他在弥留之际致信章士钊,推荐毛泽东和蔡和森两位青年。信中说:“吾郑重语君,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重二子。”</p><p class="ql-block"> 恩师的逝世令毛泽东十分悲痛,他与开智、开慧兄妹一起守灵,办理后事。并护送开慧一家扶柩南下,回到恩师的故乡长沙东乡板仓。</p><p class="ql-block"> 杨开慧的母亲向振熙与杨昌济是表兄妹开亲,生有一双儿女,儿子开智,女儿开慧。杨昌济出国留学一别十年,给妻子留下了年幼的儿女,家中生计及抚育儿女全靠向振熙操持。杨昌济回国后到长沙教书,才把夫人及儿女接到身边。</p><p class="ql-block"> 向振熙是一个忠厚善良、勤劳俭朴、同情革命、支持革命活动的妇女。她支持女儿的婚事不作俗人之举,不坐花轿不拜堂,不戴凤冠不请客。1921年冬,毛泽东以第一师范附小主事的身份,租用清水塘22号一栋青砖毛瓦的小平房,作为党的秘密活动机关。向振熙从板仓来到长沙,同女儿、女婿住在一起,并对开慧说:“霞,你和润之放心做事,茶饭我来做,不要请人,反正只有三几个人。”当党的活动经费十分困难的时候,向振熙对女儿说:“妈妈还积攒有几百块光洋,拿出来给你们用,算是对润之事业的一番心意。”</p><p class="ql-block"> 1924年,毛泽东在上海党中央机关工作,向振熙随杨开慧和两个儿子同赴上海,住在慕尔鸣路三曾里,与蔡和森、向警予,罗章龙3户联居,称为“三户楼”。</p><p class="ql-block"> 1926年,毛泽东在广州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政治周报》主编,向振熙随杨开慧和两个儿子同赴广州,住在东山庙前西街38号一栋2层楼房的楼上,楼下住着肖楚女。</p><p class="ql-block"> 1927年,毛泽东在武昌任中共中央农委书记,负责主办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向振熙又随杨开慧及两个儿子,并请了保姆陈玉英,同赴武昌,住在督府堤41号。</p><p class="ql-block"> 可以说,毛泽东在1927年秋离开板仓,赴长沙参加中共湖南省委扩大会议之前的革命活动,都离不开向振熙老人的全力支持和帮助。</p><p class="ql-block"> 在这样的时代和家庭背景下,时光倒流至20世纪第二个10年初期的湖南长沙。负笈求学省城的青年毛泽东,在恩师杨昌济的家里认识了其女杨开慧。气宇轩昂的毛泽东与秀外慧中的杨开慧,像所有追求美好爱情与幸福生活的青年一样,从相识到相恋,从相恋到相知,几许甜蜜,几许惆怅,几许幽怨,几许思念。在革命生涯与日常生活交织的十数年相处中,毛泽东与杨开慧是伴侣,亦是战友,他(她)们的情感世界,深深地打上了那个时代革命者“红色恋人”的烙印。这种“人间知己”的特殊情感,在他(她)们来往的诗词书信中无不流露,特别是在毛泽东写下的3首爱情词章,杨开慧的许多从未面世的日记体书信手稿中,表达得更加动人心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p> <p class="ql-block"> 杨开慧</p> <p class="ql-block"> 1914年春,毛泽东与杨开慧在长沙初次相识。</p><p class="ql-block"> 1918年、1919年,毛泽东两次赴京与杨开慧重逢,1918年冬两人在北京北海公园订情。</p><p class="ql-block"> 1919年11月,毛泽东曾就婚姻问题发表十篇专文,多角度、多层次地抨击中国传统婚制、婚约、婚俗。这是他一生中论及婚姻最集中的时间。</p><p class="ql-block"> 1920年11月26日,毛泽东在写给罗学瓒的信中说:我听得“向蔡同盟”的事,为之一喜,向蔡已经打破了“怕”,实行不要婚约。我想我们正好奉向蔡做首领,组成一个“拒婚同盟”。他的“拒婚”,是打破旧的婚姻形式,追求“同盟战友”式的结合。</p><p class="ql-block"> 1990年8月中旬,长沙县杨开慧纪念馆在维修其板仓故居时,从土砖墙的墙缝中偶然发现了杨开慧的手稿,手稿是毛笔书写在毛边纸上的小行楷,全篇共计有1104个字。现藏于长沙市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杨开慧在手稿中曾写道:</p><p class="ql-block"> “……我们彼此都有一个骄傲皮(脾)气,那时我更唯恐他看见我的心(爱他的心)。他因此怀了鬼胎,以为我是不爱他。但他的骄傲皮(脾)气使他瞒着我,一点都没有表现……”</p><p class="ql-block"> 1920年冬,彼此热恋着的毛泽东、杨开慧终成眷属。</p><p class="ql-block"> 杨开慧在1928年的手稿中,对这段罗曼史是这样描述的:</p><p class="ql-block"> “不料我也有这样的幸运,得到了一个爱人,我是十分爱他,自从听到他许多事,看见他许多文章、日记,我就爱上了他,不过我没有希望过同他结婚,一直到他有许多的信给我,表示他的爱意,我还不敢相信我有这样的幸运!”</p><p class="ql-block"> 对于这段热恋中的爱情,毛泽东《虞美人.枕上》的词意,真实地表达了他的情感。</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的热恋词章——《虞美人•枕上》(1918-1920年)</p><p class="ql-block">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1〕。 </p><p class="ql-block">晓来百念皆灰烬,剩有离人影〔2〕。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p><p class="ql-block"> 〔1〕 原稿作“无奈”,后修改为“寂寞”。原稿作“薄寒中”,后修改为“数寒星”。</p><p class="ql-block"> 〔2〕 原稿作“倦极身无恁”,后修改为“剩有离人影”。</p> <p class="ql-block"> 男女之间向对方寄赠诗词,是中国文人表白爱情的一种传统方式,这首《虞美人.枕上》是青年毛泽东向杨开慧表白爱情的词章。诗词是一种语言艺术,其表现手法讲究“曲而达”,这首《虞美人.枕上》正是采用了这种含蓄的表述手法。作者选取了一个与对方离别后的不眠之夜为切入点,抒写了这一夜的寂寞、孤独和惆怅,女方自然能从词意中体会到男方的爱慕之情。</p><p class="ql-block"> 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阕。</p><p class="ql-block"> 上阕开篇一个“堆”字,写出了拥枕待旦、辗转难眠、缱绻缠绵、思念之情难于言表的情境,接下来的“愁何状”以设问的方式,表现了愁绪之多,自然引出“江海翻波浪”。用形象的比喻,强烈的夸张,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象,可谓是写“愁”的又一经典。夜太长天难明,作者因愁绪而失眠,只能披衣起坐,仰望苍穹,无奈中数着夜空中的寒星,那夜空中的寒星恰似离人的眼睛。作者沉迷于温柔的惆怅之中,孤独凄清的心境溢于言表。</p><p class="ql-block"> 下阕开篇一个“晓”字道出作者彻夜未眠,“烬”与“剩”的鲜明对比,写出别离的惆怅。长夜难眠,待到破晓,只有离人的倩影浮现眼前,拂不去,唤不来,一个“影”字写出若即若离的别样情境。作者独自遥对西流而去的一钩残月,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使人浮想联翩,潸然泪下。动人心弦,荡气回肠的情感,愁肠百转,缠绵悱恻的爱意,作者描绘得如此执著苍凉而又意味深长。</p><p class="ql-block"> 杨开慧的书信中,有这样的一段记述:</p><p class="ql-block"> “过了差不多两年的恋爱生活,忽然一天一个炸弹跌在我的头上,微弱的生命,猛然被这一声几乎毁了!但这是初听这一声时的感觉。他究竟不是平常的男子,她爱他,检(简)直有不顾一切的神气;他也爱她,但他不能背叛我,他终究没有背叛我,他没有和她发生更深的关系,反而因此他的心盖,我的心盖都被揭开了。”……</p><p class="ql-block"> 杨开慧这段忐忑的心迹记载,与毛泽东词中表现的无比愁绪相印证,把热恋中人复杂的“而今识尽愁滋味”的多愁善感表露无遗。</p><p class="ql-block"> 《虞美人.枕上》是目前所见毛泽东留存的第1首词。而且是少见的一首婉约词,颇有柳永、李清照作品的风格。词人用细腻的笔触抒写了儿女柔情,表达了对杨开慧的一片真挚情感。词章在格调和词风上,吸取了婉约派古典诗词的精髓,又有自已独创性的发展,于委婉细腻、流畅自然中,更显纯真炽烈、朴素坦诚。</p><p class="ql-block"> 此词系根据杨开慧的同窗好友李淑一回忆,由其子记录得以留存下来。</p><p class="ql-block"> 李淑一回忆:1920年,杨开慧与毛泽东正处在热恋中,共同的革命志向和生活情趣,使他们之间产生了真挚的感情。开慧经常向我谈起毛泽东的为人品质,就连热恋中的“秘密”也告诉我。有一天,她同杨开慧在长沙留芳岭下散步,杨开慧告诉她收到毛泽东赠给她的一首词,并念给她听,李淑一还看到了词稿。</p><p class="ql-block"> 1957年1月,《诗刊》创刊号发表毛泽东的诗词18首,李淑一记起了她看到的这首词,于是写信给毛泽东,并附上这首词的抄件,请他将此词手书寄回留作纪念。5月11日,毛泽东回信:“淑一同志:惠书收到了。过于谦让了。我们是一辈的人,不是前辈后辈关系,你所取的态度不适当,要改。……大作读毕,感慨系之。开慧所述那一首不好,不要写了吧。有《游仙》一首为赠。这种游仙,作者自己不在内,别于古之游仙诗。但词里有之,如咏七夕之类。暑假或寒假若有可能,请到板仓代我看一看开慧的墓。此外,你如去看直荀的墓的时候,请为我代致悼意。你如见到柳午亭先生时,请为我代致问候。午亭先生和你有何困难,请告。为国珍摄!……”。《游仙》即《蝶恋花•答李淑一》。</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诗词的风格主流:沉雄、浑厚的豪放派风格或质朴、刚健的魏晋风格,这首《虞美人•枕上》别具一格。毛泽东生前不愿发表此词,做了几次修改后,于1973年冬交吴旭君用毛笔抄清。直到1983年《解放军报》王瑾的文中披露,1994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才正式公开发表。</p><p class="ql-block"> 1923年4月,毛泽东奉调离开长沙赴上海党中央工作。6月上旬,毛泽东离开上海赴广州,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7月下旬返回上海。9月16日回到长沙,此时,杨开慧住在小吴门外清水塘22号。她上奉老母,下养幼儿,且怀有身孕,日子过得极为艰难。毛泽东回到长沙,使杨开慧的孤苦之情一扫而光。12月底,毛泽东接到中共中央通知,再次离开长沙去上海,准备赴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他与携带幼子的杨开慧一次次品味着别离的滋味,清水塘畔,依依难舍。此次远行,杨开慧欲携子同去,毛泽东不同意,并书唐代诗人元稹《菟丝》诗赠杨开慧。诗云:</p><p class="ql-block"> 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p><p class="ql-block"> 君看菟丝蔓,依倚榛和荆。</p><p class="ql-block"> 下有孤兔穴,奔走亦纵横。</p><p class="ql-block"> 樵童砍将去,柔蔓与之并。</p><p class="ql-block"> 杨开慧读后误解丈夫讽刺自己依赖太重,外柔内刚的开慧不免伤心。认为既要支持丈夫的革命工作,又要做贤妻良母,到头来还成了粘着丈夫的“菟丝”。二人因此发生了争吵,毛泽东曾再三解释,最后,因革命工作的需要还是独自走了,杨开慧也没有去送行。</p> <p class="ql-block"> 20世纪50年代的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p> <p class="ql-block"> 20世纪70年代的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p><p class="ql-block"> 在离别的日子里,毛泽东写下了致杨开慧的又一首婉约词章。</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的依恋词章——《贺新郎•别友》(1923年)</p><p class="ql-block">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p><p class="ql-block">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恁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注〕</p><p class="ql-block"> 〔注〕下阕后4句原稿为:“我自欲为江海客,更不为昵昵儿女语。山欲坠,云横翥”。</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通过这首词来表白心迹,化解误会。字里行间,“算人间知己吾和汝”的无比深情,“重比翼,和云翥”的真挚期许,流露了毛泽东对杨开慧深沉的依恋。</p><p class="ql-block"> 词的上阕写作者与妻子告别的情景,妻子仍感委屈,愁眉哀怨,强忍热泪。作者反复劝慰,误会自会消散,我们仍是人间知己。作者为革命东奔西忙,别妇抛雏,这种不能向人言说的苦衷,只有天知道。</p><p class="ql-block"> 下阕写作者与妻子分别后,清晨独自上路赶车的情景。作者选用严霜、寒塘、残月等自然意象,营造了一种凄清、冷寂、压抑的氛围,就连高亢的汽笛声,此时也成了断肠之音。但他并没有被这种低沉凄婉的情绪所左右,踏上征途便义无反顾,决心像昆仑崖壁断裂,像台风横扫寰宇,将愁思恨缕扫到九霄云外。同时向妻子誓言:两人在革命道路上并肩前进,比翼双飞。</p><p class="ql-block"> 爱情是人类神圣的美好的永恒的主题。文学作品怎样表现爱情,古今中外各种题材各种体裁的作家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人,有着千差万别,迥然不同的爱情观。在20世纪初期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一批热血沸腾的有志青年,向往追求着“战友同盟”式的爱情结合。一个世纪以后的当代年青人,能否理解前辈们冲破樊笼,标新立异的爱情观呢?</p><p class="ql-block"> 作为职业革命家的毛泽东,不仅写夫妻间的柔情蜜意,离愁别恨,也写误会、矛盾、苦恼,这些都是普通人的情感,因此真实动人。但爱情不是唯一的,当爱情与革命不能两全时,毛泽东毅然决然放下柔情,投入革命。如是写出了革命者爱情的真谛,写出了作者的胸襟气度,是爱情和革命的辩证统一。</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十分珍爱《贺新郎.别友》这首词,原作半个世纪后的1973年,还在对该词反复推敲,精心修改。毛泽东生前该词未公之于世。毛泽东逝世两周年时,1978年9月9日由《人民日报》首次发表。</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与杨开慧深厚的情感,使他(她)们在艰苦险恶的革命生涯中同甘苦,共患难。在长沙清水塘,在韶山,在上海,在武汉,在广州……大江南北,如影随形。他(她)们的爱情结晶也先后呱呱坠地。</p> <p class="ql-block"> 毛岸龙、毛岸青、毛岸英三兄弟</p><p class="ql-block"> 毛岸英:1922年10月24日出生于长沙;</p><p class="ql-block"> 毛岸青:1923年11月23日出生于板仓;</p><p class="ql-block"> 毛岸龙:1927年4月4日出生于武昌(1931年在上海突患禁口痢,医治无效夭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作为职业革命家的毛泽东,“人生无处不青山”。他的6位亲人也先后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杨开慧无疑是最为至亲的一位。十多年的共同生活积淀的深厚情感,一朝生离死别,毛泽东的内心必然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从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写下的另一首词中,可以窥见他内心的波澜。</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的眷恋词章——《蝶恋花•答李淑一》(1957年5月11日)</p><p class="ql-block"> 我失骄杨〔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p><p class="ql-block">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p><p class="ql-block"> 〔注〕1957年9月1日,毛泽东赠给岸青和邵华的一幅该词手迹,曾将“骄杨”写作“杨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蝶恋花•答李淑一》</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杨开慧青年时期的同窗好友,柳直荀烈士的夫人李淑一与毛泽东取得了联系。1950年4月18日,毛泽东在复信中鼓励李淑一:“直荀牺牲,抚孤成立,艰苦备尝,极为佩慰。学习马列主义,可于工作之暇为之,不必远道来京,即可达到目的。”</p><p class="ql-block"> 1957年1月,《诗刊》创刊号正式发表了毛泽东的18首诗词。时任长沙第十中学语文教师的李淑一读到这些诗词后,便把自己1933年怀念丈夫的一首词抄寄给毛泽东。并附上写作说明:“据传闻,说柳直荀已经在革命战争中牺牲。一天晚上,做了个梦,梦见丈夫回来,样子非常狼狈,于是哭着醒来,和泪填了这首《菩萨蛮.惊梦》”。</p><p class="ql-block"> 《菩萨蛮•惊梦》</p><p class="ql-block"> 兰闺索寞翻身早,夜来触动离愁了。底事太难堪,惊依晓梦残。 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醒忆别伊时,满衫清泪滋。</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在5月11日的复信中,即回赠了《蝶恋花.游仙》这首词。李淑一收到这首词后,被湖南师范学院在校实习生张明霞等读到,遂致信毛泽东,请求在湖南师院院刊发表。毛泽东于11月25日复信:“来信收到,迟复为歉!《蝶恋花》一词可以在你们的刊物发表。《游仙》改为《赠李淑一》,祝你们好!”。 1958年1月1日,这首词发表于湖南师院院刊。之后,《人民日报》、《诗刊》相继发表。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毛泽东诗词》时,这首词定稿为《蝶恋花.答李淑一》。</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诗词艺术中,这首词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的典范之作。既是对亲人的悼念,也是对烈士的赞美。</p><p class="ql-block"> 上阕写亲人烈士行踪的想象。首句点出毛、杨、李、柳四个人物和杨、柳为革命牺牲的两个事件。以第一人称“我”开篇,好似面对面谈心,表达了作者与“君”失去亲人后的同样感受。“我”与“君”对举,拉近了双方的距离。接下来描绘了杨、柳升入九重天上的仙界,在仙境游历月宫问候吴刚,吴刚捧出桂花美酒,招待两位他所尊敬的人民英雄的情景,艺术想象十分奇特而瑰丽。</p><p class="ql-block"> 下阕写革命烈士内心的情感。作者的想象力在回忆的思绪中自由翱翔。月宫的主人,寂寞的嫦娥长袖起舞,“万里长空”既写出了境界的开阔,又写出了舞蹈的尽兴。“忠魂”二字的点题,表达了作者对杨,柳等革命先烈的崇高评价。忽然传来人间降伏恶虎的喜讯,先烈们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人民革命取得了彻底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激动的热泪化作倾盆大雨。自然的描写,贴切的比喻,使神仙世界与现实世界水乳交融。</p><p class="ql-block"> 现实中的人与仙境中的人,现实中的事与仙境中的事,现实中的情与仙境中的情,天上人间,奇思妙想,心驰神往,荡气回肠。</p><p class="ql-block"> 与毛泽东的词多姿多彩,大气恢宏相异,杨开慧的诗词书信手稿,更多地表达了她内心细腻的感受:喜和忧,乐与悲。一位为真情执着,为深情隐忍,独立而坚强的新女性跃然纸上:</p><p class="ql-block"> “自从我完全了解了他对我的真意,从此我有一个新意识,我觉得我为母亲而生之外是为他而生的,假如他被人捉着去杀头,我一定要同他去,共这一个运命。”</p><p class="ql-block"> 这是相知时的内心独白。</p><p class="ql-block"> “无论怎样都睡不着。虽然倒在床上,一连几晚都是这样,合起来还睡不到一晚的时辰。十多天了,半月了,一月了,总不见来信,我检(简)直要疯了,我设一些假想,脑子像戏台一样,还睡什么觉,人越见枯瘦了。”</p><p class="ql-block"> 这是相思时的苦藏心情。</p><p class="ql-block"> 五言长诗《偶感》:(1928年冬)</p><p class="ql-block"> “平阴起朔风,浓寒入肌骨。念兹远行人,平波突起伏。足疾已否痊,寒衣是否备?孤眠谁爱护,是否亦凄苦。书信不可通,欲问无入语。恨无双飞翮,飞去见兹人。兹人不得见,惆怅无已时。良朋尽如此,数亦何寥寥。念我远方人,腹及数良朋。心怀长郁郁,何日复重逢。”</p><p class="ql-block"> 这是离别后的点滴牵挂。</p> <p class="ql-block"> 1929年深秋,陈毅从上海归来,传达了中央“九月来信”,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和建党建军的基本原则。毛泽东了解到李立三时任党中央秘书长,于是给李立三写了一封信。</p><p class="ql-block"> 立三兄:</p><p class="ql-block"> 多久不和你通讯了。陈毅同志来才知道你的情况。我大病三个月,现虽好了,但精神未全复原。</p><p class="ql-block"> 开慧和岸英等我时常念及他们,想和他们通讯,不知通信处,闻说泽民在上海,请兄替我通知泽民,要他把开慧的通信处告诉我,并要他写信给我。……</p><p class="ql-block"> 在3年的音讯隔绝后,终于收到毛泽东的来信,杨开慧在1930年1月28日的手稿中写道:</p><p class="ql-block"> “太难过了,太寂寞了,太伤心了,这个日子我检(简)直想逃避它。但为着这几个小宝,我终于不能去逃避。他终于有信来了,我接着喜欢得眼泪滚流下来了,然而他那生活终归是要使我忧念的,我总是要带着痛苦渡日。”“伤心的日子依然来了,一月、两月、半年、一年,至于三年……”</p><p class="ql-block"> 在她的手稿中还写道:</p><p class="ql-block"> “又是一晚没有入睡。我不能忍了,我要跑到他那里去。”“小孩,可怜的小孩,又把我拖住了。我的心挑了一个重担,一头是他,一头是小孩,谁都拿不开。”</p><p class="ql-block"> 1929年12月26日早起,开慧要孙嫂到余家铺子买了几斤肉和挂面。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面。岸英、岸青十分高兴,因为好久没有吃过面,更没有吃过肉了。只有外婆心里明白,这是女儿为女婿做生日。看到外孙吃面很高兴,便问岸青、岸英:“今天是爸爸生日,你们知道不?”两个孩子瞪大了眼睛,岸英问:“爸爸为什么还不回家?我们好想他!他到哪里去了?”</p><p class="ql-block"> 此情此景勾起了开慧的心思,她在手稿中写道:“……父子感情真是一个谜。我不是父亲,真没法子去明白它……今天是他的生日,我格外的不能忘记他,我暗中行事,使家人买了一点菜,晚上又下了几碗面。妈妈也记着这个日子。晚上睡在被里又伤感了一回,听说他病了,并且是积劳的原(缘)故,这真不是一个小问题,没有我在旁边,他不会注意的……”</p><p class="ql-block"> 1930年10月中旬,杨开慧不幸被捕。在狱中,她在《给一弟的信》(自称是“遗嘱样的信”)中写道:“我好像已经看见死神——唉!它那冷酷的面孔!说到死,本来我并不惧怕,而且可以说我喜欢的事。只有我的母亲和我的小孩啊,我有点可怜他们!而且这种情绪缠扰得我非常厉害——前晚竟使我半睡半醒地闹了一晚。我决定把他们——小孩子们托付你们。经济上只要他们的叔父长存,是不至于不管他们的;且他们的叔父是有很深的爱对于他们的。但是倘若真个失掉一个母亲,或者更加一个父亲,那不是一个叔父的爱可以抵得住的。必须得你们各方面的爱护,方能在温暖的春天里自然生长,而不致受那狂风骤雨的侵袭!”</p><p class="ql-block"> 杨开慧是一个新女性,她和毛泽东共同体味着初恋时的美好,误会时“幸福的烦恼”,诗词书信中真挚而浓烈的爱情,使她期愿与毛泽东共患难,同生死。杨开慧又是一个恪尽传统美德的妻子和母亲,她的情感世界敏感而强烈,那些从未寄出或示人的文字,是一个贤淑的妻子独自宣泄对丈夫的无限思念,是一个慈祥的母亲内心表白对孩子的无比怜爱。</p><p class="ql-block"> 杨开慧更是一个坚定的革命者,狱方诱降者曾对她说:“只要登报申明与毛脱离夫妻关系,立即放了你和孩子。”但杨开慧坚定的认为:这是对“共死生”的诺言和“人间知己”情感的背叛,更是对革命信念的背叛,在她的书信中,内心有无限生的愿望——对爱人的期待,对孩子的牵挂。但这个貌似柔弱善感的女子有着一颗无比坚强的心,在背叛则生的诱惑前,她选择了“捉着去杀头……这一个运命”。她对前去探监的亲友说:“死不足惜,但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p><p class="ql-block"> 1930年11月14日,坚贞的妻子,伟大的母亲,一个普通的革命者英勇就义——杨开慧牺牲于长沙识字岭,年仅29岁。</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惊闻噩耗,悲痛中写下了“开慧之死,百身莫赎”。</p><p class="ql-block"> 在无数可歌可泣的革命者的大义情操背后,那些与普通人一样的爱和情在他们的内心波澜起伏,甚至来得更加动人心弦,只不过他(她)们用“大爱”换取了一己之爱,从而使这种情感永生。</p><p class="ql-block"> 人间知己的爱情词章,情感世界的眷念书信,将千古传诵天地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魏 明</p><p class="ql-block"> 2017年6月2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