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性阅读教范式研究

高振锐

<h3>出发之前,充满好奇:不知道语文老师能否比政治老师更专业地解读&quot;思辨性&quot;;也不敢确定“思辨性”对于语文阅读是否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又该如何理解“范式研究”。</h3> <h3>刚入校园,便看到了对于多位专家的宣传屏,深切地感受到主办方的高度重视。</h3> <h3>温润洁净的校园,学府圣地的清幽令人心生敬重,不敢造次</h3> <h3>刘辉老师《通向审美的理性之路》,讲得生动活泼,一个符合大众认知的例子将抽象的概念(语言与逻辑关系)形象地传授给大家,我深切感到有了操作的可能性,一句对话都可以是一次阅读</h3> <h3>汲安定教授《语文阅读教育的四重境界》,一守住语文体性(入门)二新识文本类性(入行)三开掘文本篇性(入境)四彰显语文言语性(立德树人)。让我们再度思考语文教学之初心。</h3> <h3>耿福安教授《认知冲突不妨成为&lt;思辨性阅读与表达﹥重要支点》研究认知冲突,以诗词鉴赏为例,提出“以终为始”给人一种全新的思维指导,让我们真正用″思辨性″解决文本解读</h3> <h3>连中国教授《生命体验,认识视野是撬动甚至是决定人文思辨的重要因素》,他提出“不打碎,无法触摸伟大的灵魂&quot;令人震撼,发人深省:我们可能很久以来只是在将已有的阅读结果交给学生接受,想来真的有些可怕。</h3> <h3>听了他们的讲解,真的感觉不是“受益匪浅”四个字就可以表达得了的。语文阅读教学的道路上任重而道远啊!且行且努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