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祖国大地的这个小镇,</h3><h3>奇迹般地改变了自己的模样。</h3><h3>条条沥青(水泥)路代替了泥泞的古道,</h3><h3>破旧的土屋变成了幢幢高楼和厂房。</h3><h3>儿童乐园充满着欢声笑语,</h3><h3>依山傍水,剡溪穿镇而过像仙境一样。</h3><h3>这里的人们和谐而又忙碌……</h3><h3>他们开着卡车,运送水泥、钢材,</h3><h3>提着皮包,和外商谈判办厂。</h3><h3>伴着灯光,在知识的海洋里邀游,</h3><h3>和着乐曲,翩翩起舞放声歌唱。</h3><h3>再不是只求三餐眼看脚下,</h3><h3>探寻的目光已越出国界射向四方。</h3><h3>从仪表到心灵都焕然一新,</h3><h3>这就是昔日面向黄土背朝天的农民,</h3><h3>改革开放给他们插上翅膀,</h3><h3>似春燕在田野上飞起,</h3><h3>传递着新的信息,描画着美好春光。</h3> <h3>高新园区(三界镇),位于绍兴柯桥区、上虞区、嵊州市三地交界处,被誉为嵊州市北大门,北与上虞区接壤,西北与柯桥区相邻,是嵊州离嘉绍跨海大桥、绍兴滨海新城和上海市区最近的区域。</h3><h3>2010年11月,位于该镇境内的嵊州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省政府批准正式挂牌成立,园区规划用地面积33平方公里,其中启动区5.8平方公里。按照“建设省级高新园区,建成嵊北魅力小城市”的目标。到2020年,以先进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为主的主导产业规模初步集聚,其余区块启动建设。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23亿元,同比增长9.1%;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8323.9元,同比增长11.6%;财政收入12.36亿元,同比增长6.9%,体制收入8856.58万元,第一次突破8000万元大关。</h3><h3>镇内 杭绍台高铁(三界站)、曹娥江(绍兴港嵊州港区)、绍兴市域铁路-绍嵊(新)线、上三高速、104国道等过境,是“浙江一小时经济圈”的重要地区之一。镇内有浙江省级高新园区,省级农业园区等。</h3><h3>为绍兴市中心镇、卫星镇、浙江省级文明镇、省级小城市。交通便利,经济发达。</h3><h3>中文名称</h3><h3>三界镇</h3><h3>外文名称</h3><h3>Sanjie town </h3><h3>别名</h3><h3>始宁县、尽忠县(西汉王莽时期)</h3><h3>行政区类别</h3><h3>镇</h3><h3>所属地区</h3><h3>中国绍兴市嵊州市</h3> <h3>历史沿革</h3><h3>三界镇是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镇,建制于东汉永建四年(129),析剡县北合上虞县南,置始宁县,县治设今三界镇,隋开皇九年(589)废。大业元年(605),复置始宁县,唐武德八年(625)又废,原始宁县领域仍归旧属。贞元二十年(804),洪水冲毁官巷而成江河,街巷移建至城隍庙前。宋时置三界镇,属会稽县,与嵊县、上虞交界,故名。元设驿站。明成化八年(1472)由会稽县划入嵊县至今。万历年间(1573~1619)设市。</h3><h3>民国15年(1926)镇上发生大火,始宁街焚毁殆尽,崇仁巨商金宪章出资重建。新街全长930米,均系砖木结构楼房,高低一致,格式统一。21年复置镇,37年改乡。1949年建三界区。1950年三界区喻宅、孙岙、上王、双溪乡划归绍兴县。1954年,绍兴县八郑、德政乡划入。1956年全区13个乡合并为临江、三合、友谊、福源、画图乡,并建三界镇。1958年三界以区建人民公社,下设临江、蒋镇、友谊、江东、福源、三合管理区,三界镇并入临江管理区。1961年撤三界人民公社,以管理区建公社,友谊管理区分建友谊、西杜公社。1981年复置三界镇。1983年改人民公社体制为乡村建制。1986年时设蒋镇乡、友谊乡、西杜乡、三界镇、三合乡、江东乡、福源乡。1992年5月三合、江东、福源乡并入三界镇,西杜乡并入友谊乡。1993年蒋镇乡改镇。2001年12月蒋镇、友谊乡并入三界镇。 [2]</h3><h3>始宁老街</h3><h3>2004年,三界镇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精神,按照“统筹、整合、提升”思路,围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这一主线,突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重点,统筹协调,克难攻坚,狠抓落实,促进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工业经济运行稳健,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村镇一体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社会各项事业全面推进。2004年度,三界镇被命名为省级文明镇及市级生态镇。</h3><h3>2010年嵊州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授牌仪式,标志着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又一重要平台——嵊州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三界)正式成立</h3> <h1><b><font color="#ed2308">我在这里</font></b>👇👇</h1><h5></h5><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