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当代英模谱----献给我的学生们</h3><h3>一:中国神农----袁隆平</h3><h3>同学们,你们是不是特别喜欢吃又白又香又甜的米饭呢?我们能够吃上米饭,多亏了袁隆平爷爷,是他培育出高产水稻,全国大面积推广种植,提高了产量,使水稻从亩产300千克提升到1149千克,使几亿人能吃饱饭,不再挨饿。</h3><h3>袁隆平爷爷1930 年生于北京。他妈妈从小就鼓励他热爱劳动多多锻炼。他爸爸是一位正直爱国的知识分子,在日本鬼子侵略中国后,毅然投笔从戎,参加西北军抗日,后来晋升到上校(团长)。这深深的影响了他,播下了热爱人民报效祖国的种子。</h3><h3>高考时,他没有听从父母建议学习数理化而是报考了农学院。他的爸爸说:“别人都是望子成龙,我是望子成龙农啊。好在我们袁家先祖世代为农,希望你这个农民与祖先不同,能超越祖辈。”</h3><h3>1953年袁隆平爷爷毕业后服从国家分配到湖南一所农校教书。他上完课就跑到稻田地里参加劳动,研究水稻。1960年是三年饥荒的第一年,人们吃树叶,挖野菜,还是吃不饱,许多人饿死了。这更激发了他的研究决心:培育新型水稻,提高产量,让所有人吃饱饭。皇天不负有心人,这一年他意外发现一株特殊水稻,后来又发现六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经过两年培育,收获七百多粒种子。1968年4月他种下了全部秧苗。5月的一天夜里被人全部拔掉毁坏。他伤心欲绝,几乎昏死过去。但是愈挫愈勇的袁隆平爷爷没有时间伤心,气馁,咒骂,而是从头开始继续寻找。四天后居然在一口枯井里发现五株幸存秧苗。他如获至宝,精心侍侯。二十年磨一剑。1973年他把水稻从亩产300千克提高到500千克,后来提高到一千一百多千克。“平生清苦何所有,水稻为伴书做友”是他二十年的真实写照。他被广大中国农民亲切地称为“中国神农”。他不仅让中国几亿人吃饱饭,还把水稻良种推广到越南、印尼等国家种植,外国人称他是“杂交水稻之父”。</h3><h3>有一颗小行星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叫“袁隆平星。”他的公司二十年前就上市了,现在市值一千多亿,当时上市时,他不要一点股份,国家看他实在困难,强制给他百分之五。今年还获得“共和国勋章”。他一直只领工资和写文章,一年收入30万左右。在授勋大会上,习近平主席问他下一步的目标是什么?他说:“水稻亩产1200千克。”这是他献给祖国人民的礼物,也是献给自己九十岁的生日礼物,让我们一起祝福袁隆平爷爷的美好愿望早日实现吧。</h3><h3><br></h3><h3>奥,忘了告诉同学们,袁隆平爷爷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跟英国女皇一样享受无证开车的人。当然,袁隆平爷爷的汽车天天在稻田地里行驶,从来不开进城里的。</h3> <h3><br></h3><h3>二:氢弹之父----于敏</h3><h3>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厉害的武器是什么吗?不是原子弹,是氢弹。</h3><h3>美国制造氢弹用了7年3个月,苏联和英国用了4年3个月,法国用了8年6个月,中国仅2年8个月。为什么中国这么快啊?因为我们有氢弹之父----于敏啊。</h3><h3>上世纪六十年代,于敏被邓稼先要到核武器研究所,参与核弹研究。于敏没说二话,放弃了自己喜欢的基础科学研究,服从国家安排。他说“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面对这样庞大的题目,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h3><h3>他隐姓埋名 开始参与研究核武器。他给日本专家做报告《原子核理论讲义》,日本专家听了于敏的报告后,十分佩服,问于敏:“于先生是从国外哪所大学毕业的?”于敏微笑着说:“在我这里,除了ABC外,其他都是国产的。”所以中国人称于敏是“中国土产专家”。</h3><h3>于敏始终抱着:“中华民族不欺负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负。核武器是一种保障手段,有了核武器,我们就不会被讹诈,恐吓。”正是因为有这种信念支持,于敏三次昏倒在工作岗位上,身体稍稍好一点,他就急忙工作。他创立的氢弹构型叫“于敏构型”,跟美国英国法国苏联不一样:是世界上最好的。</h3><h3>那个时候,工作条件十分艰苦,几张办公桌椅,一把计算尺,唯一一台计算机主要用于核弹研究。于敏带领着科研人员,不断计算,思考,反复核实,日夜不听停。最伟大的突破,往往孕育在最平淡无奇的看似重复、枯燥的劳动之中。终于,于敏小组抓住了“氢弹”的“牛鼻子”,于敏兴奋的给邓稼先用暗语打电话:“我们几个人去打猎----打上了一只松鼠。”邓稼先听出是好消息:“你们美美地吃了一餐野味?”“不,现在还不能把它煮熟----要留作标本----但我们有新奇的发现,他身体结构特别,需要进一步解剖研究,可是----我们人手不够。”“好,我立即赶到你那里去。”</h3><h3>1967年6月17日,中国氢弹试爆成功,震惊世界。本来对中国虎视眈眈的苏联吓坏了,悄悄的把布置在中国边境的百万大军撤回啦。</h3><h3>诺贝尔奖获得者核物理专家玻尔访问中国时说于敏是“中国的氢弹之父。”于敏谦虚地说:“这个称呼不科学,核武器的研制是集科学,技术,工程于一体的大科学系统,需要多种学科,多方面的力量合作才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我只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氢弹不能有几个父亲啊。”</h3><h3>1988年,中国才逐步对外解密核武器研究工作。这时候于敏的妻子才知道于敏的真实工作。二十八年啊,在祖国的需要面前,于敏连最亲近的人都坚守国家规定,不泄露一点机密。于敏是这样理解安静的:对于一个科学家,就是不为物欲所诱惑,不为权势所屈服,不为利害所偏移,始终保持严谨的科学精神。</h3><h3>同学们,你读了这篇文章,是不是很感动呢?把你的想法说给同学听一听啊。</h3><h3><br></h3><h3><br></h3> <h3>三:最美奋斗者----申纪兰。</h3><h3><br></h3><h3>“要幸福就要奋斗,不奋斗没有幸福----奋斗就是胜利,奋斗就是幸福,奋斗就是小康。”同学们,你知道这些话是谁说得吗?这是九十岁老人申纪兰的话,她也是这么做的。今年她还提议在山西平顺县建立全国中药材国家现代化农业园呢。她说:“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还能做一些事情,党需要我,我就一直干下去。听党话,跟党走,是我一辈子的承诺。”</h3><h3>1948年19岁的申纪兰嫁到西沟村。她动员全村妇女参加劳动,跟男人比赛。她带领姐妹们先把地划成行,然后一行一行撒肥,撒的又快又匀,不到晌午就干完了。她们胜利了,第一次挣到和男人一样的10分。从那以后,村里实行“男女同工同酬”,这一做法在1954年写进了中国第一部《宪法》中。</h3><h3>面对光秃秃山,一道道山岭,申纪兰带领全村人种树,筑坝,修梯田,300多干石山绿树成荫,山清水秀,200多条荒沟果树成林,成了旅游胜地。</h3><h3><br></h3><h3>申纪兰从1973年到1983年一直在省里当妇联主席,她不领工资,不转户口,不转干部身份。她说:“我是一个农民,还是一位共产党员,对基层清情况比较熟悉,跟群众战斗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哪里有困难就应该到哪里去。”“我就是一个农民,要多为农民办事。”1985年她带领村里几个人外出考察想办企业,为了省钱。她们一天没吃饭,晚上回到村里才吃了面条。村里办起了铁合金厂,磁铁厂,石料厂,饮料厂,村里人富起来了,都住上二层楼房。2012年申纪兰响应国家号召,拆除了铁合金厂,石料厂,磁铁厂,搞起了红色旅游,服饰公司,农副产品加工厂,森林康养休闲公司。</h3><h3>申纪兰是全国唯一一名连任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她说:“当人大代表,就要代表人民,代表人民说话,代表人民办事。”她的事迹被编拍成影视剧30集《大山儿女》《西沟女儿》,写成了书《申纪兰口述》《西沟口述史及档案资料》等。</h3> <h3>四:卫星之父--孙家栋</h3><h3><br></h3><h3>同学们,你知道电视、手机里有那么多好看好玩好用的东西,是怎么接收到信号的吗?对,通过卫星接收到的。那么,你知道中国的卫星之父是谁吗?他就是孙家栋爷爷。</h3><h3>孙家栋爷爷小时候是个左撇子,入学两周被学校退学了。他回到家里,苦练右手,一年后上学,左右手都能写字,学习成绩特别优秀。1951年被选到苏联学习,他努力,刻苦,年年获得5分的全优,五年学习结束获得学校最高荣誉将:纯金奖章。</h3><h3><br></h3><h3>他回国后,被钱学森钦点主持设计中国第一课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他说:“国家给我这样一个重任,受到国家信任和重视,我非常荣幸,我愿意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我国一共发射一百多颗卫星,他主持设计制造的就有三十多颗,被称为中国的“卫星之父”。因为工作,他妻子生孩子的第二天,他才赶到医院。妻子幽怨地说:“你到底是干什么的?什么工作能比老婆生孩子还重要?”他默默握着妻子的手半晌才说:“你……你知道吗的,我确实很忙”。妻子看着他满眼血丝,一脸疲惫和憔悴心疼的说:“几天没睡觉了?”</h3><h3>1985年电视直播“长征3号”发送,妻子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1994年妻子因胆结石要住院,他却不能陪伴,他要去西昌发射卫星。妻子说:“你出差了,我正好借这个机会到医院做手术。”卫星发射成功后,他又参加了美国举办的活动,结果病倒住进了医院。这时候他才给妻子打电话,得知妻子得了偏瘫,他跟妻子住到一个医院,他每天扶着妻子散步,聊天。妻子乐了:“我是因祸得福啊,除了第一次见面,你滔滔不绝的说了二十多个小时,以后在也没听你说过这么多话。”孙家栋感慨的说:“这么多年,让你受累了。”妻子说:“我等了你一辈子!……好不容易等到了,我却老了,连身体也残了。”2007年“长征3号甲”火箭运载着“嫦娥1号”发射成功。孙家栋默默转过身子,擦去眼泪。妻子抚摸着电视屏幕上丈夫清瘦的脸泪流满面说:“老伴,这样的一辈子,值呢。”</h3><h3>有一颗行星被命名“孙家栋星”,今年他被授予“共和国勋章”。</h3> <h3>帅气的王怡森</h3><h3>“我也有不想擦的时候,又想这是一次(锻炼)机会,就认真擦了。”王怡森边想边说:“不论大事小事,都(努力)做到最好”。这是王怡森总结自己一周擦黑板的感受说得话。太棒了:五年级的学生就能有这样深刻的思想,即使是成人多数人也没有这样的境界的。</h3><h3>别看他现在说得这么好,也才是这一年之间的事。三年级的他,不敢跟老师说话:憋半天也说不出一句话。那时候他想办公交卡,需要开证明信。可是他自己不跟我说,是刘晓楠把他拽到我身边。他半天没有说出话,刘晓楠替他说了。我微笑着看着他:“跟我说,老师,我想办公交卡,需要开证明,你给开一张吧”。就是这一句话,他居然说了几遍,脸胀的通红。</h3><h3>他妈妈跟我说他:爱着急,不听(家长)话,就听我的(话)。我笑了:他们虽然是父母,但是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不会跟孩子交流。王怡森虽然嘴笨脾气急,但是他本质善良,身体好,是个当警察,武警特种兵的料,我努力把他他引导到这一方面来。遇到问题,我没有声嘶力竭的训斥甚至惩罚他,而是帮助他分析事理,通过我的分析,他学会了正确选择,也学会了多方面分析。</h3><h3>现在,他不仅自己利用课间写作业,还一直盯着杨振兴改错,给梁雨菲讲题,比组长还认真呢。</h3><h3>他擦黑板一周,得到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和赞扬,同学们的眼睛是雪亮的,评价最公正也是最好的奖励。</h3> <h3>五:特等功臣----李延年</h3><h3>1948年,辽沈战役打响。李延年所在连队奉命赶到黑山狙击廖耀湘兵团西进撤退,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信念支持下,李延年连队夜行100多里路,跑赢国民党军队的汽车部队。他们正在修筑工事,敌人到了,敌人以数倍人数和优势炮火进攻。李延年连队发扬不怕牺牲,争取胜利的革命精神,顽强反击敌人。他说:“当初当兵,我就做好了决定,命都交给了国家”。一个战友倒下了,另一个立即补上。他们像钉子一样的牢牢坚守着阵地,三天三夜,为大部队包围“西进兵团”争取了时间。两天激战,西进兵团死伤20万人,总指挥廖耀湘及许多高级将领被俘。</h3><h3><br></h3><h3>1951年,李延年任连指导员奉命收复被美军占领的346.6高地。连长受伤了,他代理连长,组织战士夺取并坚守高地。他说:“我们是硬骨头,能攻上来,就能守的住。”他被炮弹碎片打伤,献血湿透后背,仍然组织,动员,估鼓励战友们顽强打击敌人。他鼓励战友们:“我这一辈子就想当一个好兵,一个能打胜仗的好兵。”“我打了这么多年仗,我一直认为打仗不能怕死,越是害怕,不敢往前冲,说不定就真的光荣了”。在他的鼓励,组织,带领下,战士们子弹打完,捡美国人的武器跟敌人打。那个山头,去的时候,大树参天,茅草有半人高,打完仗后,大树连根炸飞,寸草全无,整个山头成了虚土。</h3><h3>1961年,他服从国家安排,去广西工作。他媳妇想留在北京:“在北京工作多好啊,我不跟你去广西”。他说:“这是上级的命令,一定要服从”。</h3><h3>革命胜利了,他深入到中小学讲战斗故事,宣传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弘扬革命优良传统。为了讲好历史,他多年来,坚持读书,看报,听广播,刻苦学习党的理论,日记本密密麻麻记录了自己的心得和体会。他把自己的奖章和证书捐赠给博物馆,军史馆。他的事迹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收藏”。</h3><h3>现在,九十多岁的他仍然锻炼身体,给学生们讲故事,用自己的行动影响教育着青少年。</h3><h3><br></h3> <h3>六:时代楷模----张富清</h3><h3>同学们,你知道70年国庆阅兵式上有一位坐车阅兵的老爷爷是谁吗?他就是95岁的张富清老爷爷。你们一定纳闷吧,他为什么坐着车呢?原来张富清爷爷截肢啦,他装了一条假肢。那是他88岁的时候,膝盖发炎化脓,高烧不退,住进重症监护室,为了保住性命,需要截肢。孩子们都不忍心告诉他,最后小女儿说:我告诉爸爸。张富清听完小女儿的话后,沉默了一会儿说:医生说截就截吧。手术后装了一条十多斤的假肢。张富清说:我每天坐在轮椅上,就给国家找麻烦,给家人添负担。我不能影响孩子们的工作,拖累他们照顾我。他就每天坚持练习站立,走路,蹲起,汗水,血水湿透了衣服,裤子,他没有放弃,终于能够独立上楼下楼,上街买菜了。</h3><h3><br></h3><h3>张富清爷爷参加了无数次战斗,印象最深刻的是永丰战役。那一年,胡宗南的精锐部队76军被解放军包围在永丰城内,他们构筑了许多工事负隅顽抗。张富清爷爷的六连是突击队,连里选突击队长,张富清爷爷第一个举手请缨。他把床单撕成布条,把两个炸药包藏在身上,腰里插满手榴弹,背上冲锋枪和子弹,足有七十斤重。他和战友们爬到城墙下,抠着砖缝爬上四米多高的城墙上后,立即跳到里面。刚一落地,就有十来个国民党围了上来,他端起冲锋枪一阵猛扫,打死七八个,剩下的吓跑了。他起来就往前冲,忽然头皮一阵疼痛,他用手一摸:头皮被碉堡里的机枪子弹掀开一块皮。他顾不得满手满脸的血,迎着嗖嗖的子弹冲到一个碉堡前,放好炸药包,用手榴弹引爆。剧烈的爆炸,把他的牙震掉了三颗。他又冲到另一个碉堡前,把它炸掉了,为大部队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战争结束后,他获得彭德怀总司令签名的《报功书》。他说:我打仗的秘诀就是不怕死。决定胜败的关键是信仰和意志,只要党和人民需要,我情愿牺牲,牺牲了也光荣。</h3><h3>战争结束了,他有三个选择:一是留在大城市工作;二是回到家乡工作;三是到祖国最需要最艰苦最困难的地方工作。他说:说实话,任何人都愿意留在条件好的地方工作,困难的地方,我不去谁去啊。党员应该带头,死我都不怕还怕苦吗?于是他把军功章和荣誉证书用红布包起来放在箱子里,带着家人来到最艰苦的湖北来凤县。他服从地方领导分配,先后在粮站,公社,大队工作,带领大家白天开山凿路,种地插秧,晚上研究工作安排,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他说:党叫我到哪里去,我就去哪里。这里是苦,是累,可是共产党不来,哪个来?党员干部光当指挥员不行,还得当好战斗员,带头啃硬骨头。</h3><h3>去年,全国统计退役军人信息,儿子把他的证书,勋章拿到乡政府,轰动全国:六十四年,他没对任何人炫耀过自己的战功,他说:当年和我并肩战斗的那些战友,许多牺牲了,他们根本没有机会向组织提任何要求。比起他们,我有什么资格把战功拿出来显摆?又有什么资格向组织提要求?这就是甘于奉献不记回报的张富清爷爷。</h3> <h3>七:中国第一个医学诺奖获得者……屠呦呦</h3><h3><br></h3><h3>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颁发给中国中医研究院的屠呦呦,立即引起全国轰动。人们纷纷询问:“屠呦呦是谁?”原来屠呦呦没有博士学位,没有留学经历,没有院士头衔,国内许多科学家戏称她是“三无科学家”。他们不服气,也曾提出各种理由,试图阻碍把奖发给屠呦呦,但是诺贝尔评奖程序没有受到影响:不是按照头衔大小,学位高低,论文多少来定,而主要是按照对人类的贡献来评的。屠呦呦也是在电视上得知自己获奖的,她跟老伴闭门谢客,拒绝一切采访报道,她说:“工作就是我的爱好,我的工作与生活一体。”现在,她把诺奖奖金100万捐给北大医学院做奖学金,奖励优秀学生;把100万捐给中医院建立基金用于奖励在中医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人。</h3><h3><br></h3><h3>屠呦呦十六岁那年得了肺结核,哥哥写信鼓励她:“呦妹,学问是无止境的。当你获得局部成功的时候,你千万不要满足;当你不幸失败的时候,你也千万不要灰心。呦呦,学问不会使诚心求她的人失望。”屠呦呦一边积极治病,一边读书学习。两年后身体好了,她也爱上了医学:“医学即能让自己远离疾病,又能救活更多人,何乐而不为?”1951年她考进北京大学,她没有选择热门的药物化学,而是学习生物医药学,她希望重振中医,让世界知道认识中医。</h3><h3>疟疾是危害人类数千年的热带疾病,人们深受疟疾的折磨和伤害,可是一直没有有效药物,治疗疟疾。1969年,屠呦呦接到上级命令负责研究治疗疟疾病。她把年仅六岁和两岁的两个孩子托付给父母后,一头扎进工作中,一干就是三年。她回家时,小女儿躲在老人身后,像看陌生人一样,不愿叫她一声:妈妈。她的心情冰凉透底:她愧对孩子,父母,爱人,她对家庭付出太少了。经过三年苦心研究,她带领团队收集2000多个药方,精选出640个,进行实验,失败191次,终于成功提取治疗疟疾的有效药----青蒿素。药物虽然制造出来,还得进行人体实验,检查药物对人是不是有效,是不是有副作用。屠呦呦说:“我是组长,,我有责任第一个试药。”实验成功。但是当时主要宣传的是集体而不是个人,她不争不说,坦然接受。青蒿素治愈了非洲六百五十万,尤其是儿童,使他们重获新生。</h3><h3>她在诺奖发表获奖感言题目是:感谢青蒿,感谢四人。后来人民教育社把题目改成《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选进高中语文教材。初中历史课本《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科技文化成就”中专门介绍屠呦呦团队先进事迹。同学们,咱们现在的《道德与法治》书上就有对屠呦呦团队事迹介绍的文章,你能找到吗?</h3> <h3>大眼睛的满乐熙</h3><h3>满乐熙,又大又圆的眼睛明亮有神,皮肤白静,学习优秀。三年级以前的她并不突出,不大说话,总是瞪着一双大眼睛看着。自从四年级开始,她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跃居班级前三名。原来她每天完成作业后都会做一份试卷,或者题,或者预习她从不张扬,炫耀--这正是能做事能取得大成就的必备的性格。</h3><h3>现在她是组长,她特别有耐心:到王英旭桌边给他讲题,后来干脆把王英旭调到自己旁边给他讲。</h3><h3>她不大爱说话,是安静而专注于学习的。跟她说话时,她瞪着明亮的大眼睛专注的看着你,用心听,然后莞尔一笑。</h3><h3><br></h3> <h3>八: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h3><h3>十周年国庆时,苏联的赫鲁晓夫对毛主席说:“核潜艇技术复杂,要求高,花钱多,你们中国没有技术,也没有能力来研制核潜艇。中国要研制核潜艇,简直是异想天开。”毛泽东主席霸气的挥挥手说: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黄旭华和其他二十九名同志奉命调到海南的一个荒岛上,开始了中国的核潜艇研究工作,他们从此隐姓埋名,与世隔绝。</h3><h3>没有资料,他们就从各种杂志,报纸上,搜集。没有计算机,他们就用算盘计算,每一个数据都是两三人组,几个组计算,得数一样了,才行。没有人见过核潜艇,大家就根据资料琢磨,研究,调试。有一位外交家在美国带回“鹦鹉螺号”和“华盛顿号”核潜艇儿童玩具模型。大家如获至宝,他们拆了装,装了拆,终于他们确立了中国核潜艇的外形是“水滴型”,比美国,苏联的流线型还要先进。他们用最土的方法,解决了最尖端的技术问题。不到十年,中通第一艘核潜艇下水试行成功。</h3><h3>1988年核潜艇设计极限深潜实验,黄旭华说:“我是总设计师,不仅要为这条潜艇负责,更要为艇上100多人的生命负责。”他们潜水300米,黄旭华智慧工作人员认真记录下所有数据,为以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h3><h3>面对荣誉和奖励,他十分谦虚地说:“荣誉不属于我个人,核潜艇是集体的智慧结晶,我是作为代表领奖的。从水底浮到水面,有些不习惯,我更喜欢隐姓埋名,做无名英雄。”他把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奖金十万捐给母校,十万捐给白沙小学,二十万捐给中船重工,帮助困难职工。他近三十年没有回过老家探望父母亲人,父亲去世他都不能回去,他说:“我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1986年他回老家,探望父母,母亲把姐妹们叫到一块儿说:“你们要理解老三,他是为国家工作的。”</h3><h3>如今已经九十多岁的黄旭华,每天都按时到办公室,一边解答年轻人的问题,一边整理资料,他说:“把这些资料整理好,年轻人需要的话,可以直接使用。”</h3> <h3>九: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h3><h3><br></h3><h3>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中国的莫言,莫言的书立即被抢购一空:许多人想看看莫言的作品到底哪里好,为什么能得奖。但是让许多人很失望的是,他们看不出好在哪里。莫言能够得奖也不是偶然,这与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h3><h3>莫言从小喜欢看闲书:《三国演义》《水浒》《三家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五年级的莫言辍学回家劳动,十年的农村劳动中,没有书,他背字典,背《中国通史简编》。1976年参军,在部队担任图书管理员的四年里,把图书室里一千多册书全部读了一遍:《资本论》《逻辑学》,历史书都看。他从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他的《红高粱》改编成电影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此后他的作品喷涌而出,接连在国外获奖,但是在国内争议不断。他说: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许多委屈。而一个人越成功,他所遭受的委屈也越多。要使自己的生命获得价值和炫彩,就不能太在乎委屈,不能让他们揪紧你的心灵,扰乱你的生活。</h3><h3><br></h3><h3><br></h3> <h3>十:敦煌的女儿--樊锦诗</h3><h3>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诗吗?阳关就在现在的甘肃敦煌。你知道莫高窟里的飞天吗?我们现在可以通网络观看莫高窟全景,不用去甘肃敦煌啦,这一切都是樊锦诗带领敦煌研究院职工一起完成的。</h3><h3>樊锦诗生于上海,1962年到敦煌研究院实习,她被莫高窟里美丽的壁画,石刻,佛像深深吸引了,她不住的赞叹:太美了!但是敦煌的条件太差了:满眼荒漠,洞窟里老鼠经常掉到炕上,水是苦的,喝了闹肚子,厕所离得老远。樊锦诗夜里去厕所,一开门,看到两只绿油油的眼睛,把她吓坏了,赶紧关上门,一直坐到天亮,开门一看,原来是头驴。因为条件太差,水土不服,没到实习结束,樊锦诗就病倒提前回学校了,她没想着再回来。毕业啦,她爸爸还给学校写了一封信,要求不要把樊锦诗分到莫高窟。但是樊锦诗把信压下,没有交给学校。1963年毕业分配,她抱着:“报效祖国,服从分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国家培养你,你就要为社会做点事情。”的信念来到了敦煌研究院,她跟在武汉大学工作的男朋友约好干三年就申请调回去。三年到了,她却舍不得离开敦煌,舍不得离开735个洞窟里那些低眉含笑的菩萨,衣袂飘飘的飞天,她心疼那些遭受“病害”折磨的壁画,失去颜色的壁画,她跟对象耍赖,继续留在了敦煌。她说:“可能是命中注定吧,待的越久,越觉得莫高窟了不起,是非凡的宝藏。人这一辈子,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还能为它做出一点事,那么这一辈子就算没白来这个世界上。”</h3><h3>此后一直在敦煌干了五十年,她主编26卷大型丛书《敦煌石窟全集》《敦煌石窟》13册《解读敦煌》等发表论文三十多篇。夫妻分居十九年,丈夫只好调到敦煌,她说:“我至今对这个家怀有深深的歉疚,尤其是对孩子。”</h3><h3>随着西部大开发,游人越来越多,为了保护石窟,又能让游人尽兴,樊锦诗带领大家对石窟艺术进行数字化工程,经过四年工作,数字化工程完成,每天接待游人从三千提高到六千人,她开创了将现代化球幕技术与洞窟壁画保护完美结合。面对荣誉,她谦虚的说:“我是敦煌研究院发展七十五载以来的见证者,参与者,有太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莫高人,我应该把他们的故事讲出来。”</h3><h3><br></h3> <p>英模谱的故事</p><p><br></p><p>我是资深球迷,从1992年每周末的中央二台看NBA起,一直没断。可是今年火箭莫雷发布涉港言论,引起国人一致痛斥,批评。我即痛心又痛恨:看着成篇累犊的批评文章,我决心写自己的当代英模谱给我的学生读。</p><p>我决定从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之一袁隆平写起。电脑,手机齐上阵:下了课,就趴在搜集资料,回家路上,坐公交车时,我都在想怎样把这些材料串起来,怎么说,学生爱听。几天就资料搜集了几千字,最后写了几百字。</p><p>“同学们,你们爱吃又甜又香的米饭吗?”“爱吃。”震耳欲聋的回答声响彻云霄。“那么你知道是谁让我们能够吃上米饭的吗?”看着学生们茫然的眼神,我接着读起英模谱第一篇中国神农--袁隆平。</p><p>以后陆续读了《氢弹之父--于敏》《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卫星之父--孙家栋》。一天下课后,侯晓宇追到教室外问我:“老师,你能把文章发给我妈吗?”“发给你妈,干嘛?”“我想让我妈给我打印出来看。”“好,行。”我心里特别高兴,就想起了马识途的小说《我的第一个老师》里面的故事:上世纪三十年代,一个进步青年在一所学校代《公民》课,经常宣传进步思想,后来被反动派关进监狱里,临刑前,只有一个学生去监狱见老师,老师最后给他讲革命道理--那是革命的火种,终于成燎原之势,革命成功啦。现在我给学生讲的共和国元勋的故事,肯定也会在学生心里种下爱国的种子的。</p><p>讲完《时代楷模--张富清》后,我发现学生喜欢听故事性强对话多的,就在当代英模谱里穿插写我的学生,第一个是《帅气的王怡森》,引起同学惊叹和兴趣,又写了《大眼睛的满乐熙》,总是觉得语言太干吧,故事性差。写完八位勋章获得者,心里有了告一段落的想法。我开始写《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敦煌女儿--樊锦诗》只开了头,因为事多,停下来。一天课后,侯晓宇问我:“老师,你还写樊锦诗吗?”我一愣:“写啊,我这几天事多,过几天接着写”,回到办公室,我赶紧写起来。</p><p>又一天,侯晓宇问我:“老师,(英模谱)还有吗?”“有。”“还有多少?”“嗯--有十多个吧。”“奥--。”</p><p><br></p> <p>5月5日</p><p><br></p><p>《当代医圣--钟南山》……作者,罗煜川</p><p>钟南山,人民日报这样评价他:84岁的钟南山,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一路奔波不知疲倦,满腔责任为国为民,的的确确令人肃然起敬!确实,在民众眼里,他代表正直,代表科学,代表权威。</p><p>钟南山在从医后,有次跟父亲一起遇到一个孩子,尿血厉害,他认为应该是结核。父亲问他一句话说:“你怎么知道她是结核?” 一句话问住了他,因为他从来没想过。尿血可能是膀胱炎,可能是结核,也有可能是炎症。 后来有一次钟南山独自看诊,因为诊断失误,对一个女孩错误用药,差点危及生命,回忆起这次错误,他说:“诊断错了,我永远都忘不了。”他才明白父亲说过的那句:“医者人命,没有十足的证据,不可轻下判断。” “父亲很少说话,但他一般说话都有证据的。”这是钟南山83岁时对父亲的评价。</p><p>父亲对钟南山留下的一句话,他始终记着:</p><p>“一个人要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一点东西,那他这辈子就算没白活。”</p><p>2002年底“非典”病例最早在广州出现,一时间,“非典”病毒不可避免地开始从广州往外扩散。2003年4月13日,北京召开了关于SARS的新闻发布会,钟南山被要求参加。当记者问到“是不是疫情已经得到控制”时,钟南山忍不住了,他对媒体说:“现在病原不知道,怎么预防不清楚,怎么治疗也还没有很好的办法,病情还在传染,怎么能说是控制了?我们顶多叫遏制,不叫控制!连医护人员的防护都还没有到位。”顿时场面哗然。“非典”的真相自此才一点点向公众揭开。混乱和恐惧之中,人们记住了钟南山的名字。</p><p>这就是钟南山,一个勇士,他曾被誉为国家的脊梁,被媒体赞为“国士无双”,被百姓视为“一面旗帜”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