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有凌云志的美篇

久有凌云志

<h3><font color="#ed2308"><i><b> 顾园夜色美</b></i></font></h3> <h3>  顾炎武,江苏昆山人,出生于1613年,因其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们都叫他亭林先生。</h3> <h3>  顾炎武小时候学习非常勤奋。3岁的时候,养母就亲自教他读书,给他讲古代英雄的故事,10岁时,他开始跟随祖父学孙子、吴起的兵法著作以及《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等历史书籍,他14岁就考中了秀才,正是“少年得志”。</h3> <h3> 顾炎武不仅专心学习,还关心国家大事,他参加了明末有名的文学团体“复社”,开阔了视野,培养了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h3> <h3> 顾炎武母亲也很爱国,临终告诉儿子不要忘记亡国之辱。 顾炎武安葬母亲后,立即与唐王政权联系,筹划联合组织力量抗击清军。不料这件事走漏了风声,被人告发到清朝,顾炎武因此被关进了监狱。后来,他的几位好朋友经过多方努力,才设法把他搭救出来。</h3> <h3> 顾炎武为人直率,同时又谦虚好学。周围人都喜欢与他在一起交谈,他遇到不懂和有疑问的问题,常虚心向有经验的老者请教,积累了丰富广博的知识。很快,他的名字就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传开了。</h3> <h3> 除此以外,顾炎武在音韵学、考据学、训诂学、历史学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著述。</h3> <h3>  顾炎武晚年时,清王朝对待汉族知识分子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康熙帝为了笼络汉族知识分子,下令叫各地举荐著名学者。顾炎武那时已是名闻天下,也有人举荐他,但都被他严词拒绝了。</h3><h3>顾炎武从45岁离家,整整在外漂泊了25年。晚年才定居在陕西华阳县,授徒讲学。1682年,顾炎武在旅经山西曲沃时,不幸患病,与世长辞。</h3> <h3> 首先,在我看来顾炎武是一个胸怀天下,心系百姓的伟人。有一句话一直被口口相传到现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这句话就是出自顾炎武之口,由此可见他的远大志向,如此宽广的胸怀就算是放到古今历史上也是能够灼灼生辉的。他能够在国家危难之时,提出如此使人奋进的口号来激励世人,更加难能可贵地把国家兴亡的重担放到自己身上,可谓是世上难得几回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