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style="font-size: 17px;">黄宾虹(1865年——1955年)</span><br><br><h3>黄宾虹是近现代画家,擅画山水,为山水画一代宗师。六岁时,临摹家藏的沈庭瑞(樗崖)山水册,曾从郑珊,陈崇光等学花鸟。精研传统与关注写生齐头并进,早年受“新安画派”影响,以干笔淡墨、疏淡清逸为特色,为“白宾虹”;八十岁后以黑密厚重、黑里透亮为特色,为“黑宾虹”。</h3><br><h3>他的技法,得力於李流芳、程邃,所作重视章法上的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用笔如作篆籀,洗练凝重,遒劲有力,在行笔谨严处,有纵横奇峭之趣。所谓“黑、密、厚、重”的画风,正是他显著的特色。</h3><br><h3></h3> <h3> 黄宾虹的一生著述颇丰,上海出版社曾经出版了6本黄宾虹文集,都是他对中国艺术,主要是书法、绘画、篆刻、金石文字、书论、画论、画史的研究。在20世纪,像黄宾虹这样有如此广泛学养的艺术家不多,而且除这些,他还精通烹调、太极拳、围棋、中医,堪称绘画界里的国学大家。</h3><br><h3> 黄宾虹早年一度是一个革命者,崇拜谭嗣同这样激进的革命派,曾经加入过南社、黄社这样的同情革命、主张进步的进步团体,所以黄宾虹的一生是从一个革命者变化成为一个文化人。他在上海做过许多事情,组织出版编辑国学、美术类的丛书,同时在艺术学院教学。</h3><br><h3></h3> <h3> 在中壮年时期,黄宾虹是作为一位综合的活动家、出版家、教育家、学者的身份出现的。但到了北平之后,作为老辈的艺术家,他没有齐白石当时那样红火的生命,也没有像徐悲鸿那样奔走于社会事件当中,这个时候又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学人,一个艺术家。</h3></br><h3> 在给自己学生的信中,他曾说,他是十年在京城蜗居。可见,虽然黄宾虹跟齐白石一样,都说过绘画是寂寞之道,但是黄宾虹的寂寞在他的生前,而且不是一般的寂寞。他把自己的画拿出来送给来访的人,却被来访的人拒绝了,说你的画黑乎乎的,我看不懂,黄宾虹很尴尬,只好将画又收回来。在当时黄宾虹的艺术不被时尚所看好,但是黄宾虹对自己的学生说,五十年以后你把我的画拿出来裱一下,那个时候人们有可能看得懂我的画。可见,黄宾虹生前的寂寞是和他对自己将留名后世的自信结合在一起的。</h3></br><h3> <h3> 黄宾虹一生大体是上述经历,他从来没有登高一呼过,像徐悲鸿那样,他从来也没有红得发紫,像齐白石那样。他把自己所有财富都用于收藏古器物、古玺印、古字画,在日常生活中却经常捉襟见肘,不是一个特别富有的人,他更不是善于经营和炒作的人,在赢得社会声誉方面,他不能跟张大千相比,尽管他们两个人都叫“大千”,当年黄宾虹也曾号“大千”。</h3><br><h3> 黄宾虹的画为什么难以被人认同?因为他的绘画里文化含量太重,他的绘画里审美历史感太苍凉,他的绘画不像当下满街走的靓女那样打扮入时,也不像张大千和吴湖帆的绘画那样靚丽,所以欣赏他的画需要人生阅历,需要文化积淀,需要美学修养。这三方面缺一个,都不可能真正地欣赏他。或者你会怀着对他绘画的神秘感,但很难进入他的世界。</h3><br><h3></h3> <h3> 人类的艺术一个是生命的阅历,一个是文化的积累。如果没有这两者,就不会有伟大和深沉的艺术。黄宾虹是一个怀抱家国情怀的人,他的父亲是一个商人,指望他经商,但是黄宾虹走上了一条文化道路。他在上海提出艺术救国,甚至提出了一句叫“艺术是特健药”,认为艺术有益人生,是最好的营养品,可是这样的话几十年过去了,依旧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他不是登高一呼的人。但是今天中国经济富强了,黄宾虹的这句话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黄宾虹的一生虽然以儒学入道,但是他对道家的追求成就了他的艺术境界。</h3></br><h3> 一位艺术家的灵魂在于文史哲的思想,黄宾虹的艺术审美思想落点落在道家,看他的画论和著述经常提到庄子,这透露出他对道家特别是庄子思想的钦佩与向往,这些都与他绘画的精神有关系。我们要了解一个人的绘画,我觉得最好的方法是了解他的生平和生活态度,了解他的艺术足迹,这样才能在欣赏,或者鉴定他的画作时减少误读。</h3></br><h3> <h3>目前所见到黄宾虹的绘画中,1907年到上海之前的作品极少,但肯定有留存。目前出版的黄宾虹画册里有一些早期的作品,但是没有年款。黄宾虹这个人挺有意思,他的绘画里有相当一批作品是没有年款的。他最后捐给浙江博物馆的作品好多都没有款,甚至没有题字,上面只盖了一方浙江博物馆的收藏印。假如那上面有一方黄宾虹的章,那一定是他的夫人在捐赠的时候盖的,不是他自己盖的,可见他活着的时候对艺术的求索是没有终结的。作为一个探索性、实验性的画家,黄宾虹的每张作品,或者每一个时期都处在探索和实践的状态中。</h3></br><h3> <h3> 黄宾虹到40岁时作品还不算成熟,这一阶段他处在酝酿的时期,花费很多的时间学习古人揣摩传统。但是他自己早期的风貌里,已经透露出后来成熟时期的端倪,这个端倪就是六个字:“实处易,虚处难”,这是他早年求学时,启蒙老师指点他的话,即画有形象的地方容易,画没有笔墨没有形象、留白布虚的时候难。在这个时期的画作中可见,他已经显示出这方面的能力了,山梁留白的地方已经很好看了。</h3></br><h3> 清朝的画论家笪重光说“妙在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景”。虚与实相生,就像中国人的太极思想,阴阳并用,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生互动。黄宾虹的绘画是表达中国古代易经思想、道学理念最成功、最集中、最典型的画作。</h3></br><h3> <h3>黄宾虹晚年会凭着印象,拿20年前,或者30年前的作品再题,80岁的时候可能把50岁的作品题一下,90岁的时候把60岁的作品再题一下。他这个人不太在意作品本身是不是很完美,他心里想的是这个阶段要解决艺术上的什么问题。</h3></br><h3>黄宾虹在50岁左右还在南北二宗之间游艺,并且着重学习北宗的绘画,用笔规矩,山的皴法明显,不像后来画得那么自然、率真、空灵。他这个时候多用小的狼毫笔,要知道黄宾虹一辈子是用小笔画大画,他们这种传统型的画家不会画很大尺幅的作品,所以黄宾虹特别大尺幅的作品凤毛麟角,扇面、册页是比较拿手的。</h3></br><h3> <h3>我们看黄宾虹的画,除了以水墨的面貌为主,再就是浅绛,浅绛就是淡设色,主要用两个颜色,一个是赭石色,一个是花青色,一般不超过三个。我们中国人的设色不同于西方色彩学说的色彩,我们是五行阴阳系统的哲学色彩。用赭石代表大地,用花青色象征天,合起来就是天地。中国古代认为最大的阴阳就是天地,在地面最大的阴阳是山和水,山是阳,水是阴。黄宾虹画浅绛山水,在早期很少用大青绿的画法,偶尔画过一点小青绿,所谓青绿就是用水墨勾勒轮廓在里面填色,而且以青色和绿色为主。<br></br></h3></br><h3> <h3>艺术是由可见世界和不可见世界组成的,黄宾虹的可见世界刚才我们讲了,外表不漂亮,画得不工致,不优雅,容易令观者有隔阂。而当我们穿过这道隔阂,会发现黄宾虹想要传达的东西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也就是中华民族的气质,这种气质他自己概括为四个字:“浑厚华滋”。他有诗句“浑厚华滋我民族”。他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古老而智慧的民族,这是他的理念。他说中华大地无山不秀,无水不美,他热爱这方土地,更热爱这个土地上诞生的文化。</h3></br><h3>黄宾虹这一生到底画了多少张画?实际上我们现在只能粗略估计。据我所知,他去世以后,他的夫人宋若婴捐给浙江博物馆的作品,如果无论尺幅大小,无论创作还是写生,共有5000张左右,还有一些别的文物,加在一起有1万多件。我估计他作品的总数不会超过1万件,这只是大概的估计。</h3></br><h3> <h3>保存在浙江博物馆的作品很有故事,当时按他的遗嘱,这些画作是要捐给国家的,可是当时浙江没有人要,他的夫人很着急,说这些东西在我手上,万一坏了或丢了怎么办?便不断地去联系接收单位。浙江博物馆据说对接受这些东西并不积极,后来在一个爱好艺术的领导人直接过问之后,才勉强答应了。悲哀的是接收之后,浙江博物馆的人连包裹都没有打开,就搁置到一边去了,直到黄宾虹去世后三十年包裹才被打开,这就是黄宾虹的遭遇。</h3><br><h3>黄宾虹懂易经,他好像真的对命运有所卜算,在世时曾说,50年以后人们会看好我的画。结果他1955年去世,恰好在50年后的2005年,浙江博物馆举办了规模空前的大型展览和系列活动,纪念黄宾虹,由此确立了黄宾虹绘画的学术地位和市场价值。</h3><br><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