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人的雪域高原行之探访珠峰大本营

张晓林

<h3>探访珠峰大本营可能是雪域高原行的每一个游客最高和终极目标。因为有人把珠峰称为地球第三极,登上珠峰只是极少数人能实现的愿望,因而对大多数人来说,能到最靠近珠峰的地方去看看就心满意足了。</h3> <h3>雪后的喜马拉雅朝霞。</h3> <h3>珠峰大本营在日喀则定日县扎西宗乡嘎玛沟里。那里距离定日县九十公里,汽车一路爬坡,要翻越5198米的加吾拉山口。</h3> <h3>卡诺拉氷川位于拉萨前往日喀则的必经之路上,海拔5036米。</h3> <h3>我们在那里可以走到氷川之下的湖边近距离观看氷川的巨大氷舌。</h3> <h3>洁白的氷川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电影《云水谣》就是在这取的外景。</h3> <h3>那里的其它氷川。</h3> <h3>外国自行车运动员来到这里进行适应性训练,为参加喜玛拉雅自行车赛做准备。</h3> <h3>卡诺拉氷川附近的水库。</h3> <h3>江孜宗山古堡十分壮观,位于江孜中心,俯瞰江孜全城。这里曾因为当年惨烈的抗英之战而闻名。</h3> <h3>这是江孜街头的抗英纪念雕塑。</h3> <h3>日喀则被称为世界的青裸之乡,这里到处是种植青裸的田地。今年又是一个青裸丰收年,田地里许多农民在忙着收割青裸。</h3> <h3>藏族人生活离不开青稞,他们平时的主食就是青裸面粉,生活中也离不开用青裸酿的酒。</h3> <h3>从日喀则出发到珠穆朗玛保护区的大门是167公里,要经过四个检查站。</h3> <h3>没有云遮挡时在这里可以清楚的看到珠穆朗玛峰和它的姊妹峰马卡鲁、洛子峰和西夏邦马峰。</h3> <h3>最难走的是翻越海拔5198米的加吾拉山口,要走被称为108拐的翻山之路,让本就缺氧的你头晕眼花。</h3> <h3>翻山途中可以看到地壳变迁时留下的一些地质奇观。</h3> <h3>这就是一个生动的地质公园。</h3> <h3>在高原草场也许只有牦牛能够在这里生存。这牦牛吃着纯净的青草,喝着高山冰泉肉质自然不错。</h3> <h3>珠峰大本营本来是攀登珠峰的出发营地,后来由于慕名前往参观的游客越来越多便成为了旅游景点。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新建的大本营。原来的大本营在更靠前面的沟里海拔5200米处。由于去的人越来越多,给环境保护带来很多问题,经过两次搬迁,移到了海拔5154米的绒布寺旁边。这里原有一个绒布寺招待所,在招待所旁边建起了一大片棚屋,这就是所谓的帐篷。</h3> <h3>每一个团队都被集中安排到一个帐篷里,里面有通铺和单人床。司机安排大家先吸40分钟氧气再开始活动。</h3> <h3>阳光明媚时在营地可以清楚的看到珠穆朗玛峰,那一刻每一个人都掩饰不住兴奋的心情。吸足了氧气的我开始上窜下跳寻找拍照的位置,天黑以后观景台清场才离开那里。</h3> <h3>在大本营有很多让你感动的事,一位85岁的老大爷在家人搀扶下拄着拐杖来到这里,这勇气就足以让人敬佩。还有一位66岁的周女士,是一位十几年的鼻咽癌患者,她七次进藏,三次到珠峰大本营。她说,我去过许多地方,可是自从到西藏之后,这块凡尘净土那神秘、纯粹、安静吸引了我,让我深深地爱上了这里不能自拔。</h3> <h3>绒布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是藏传佛教宁玛派寺庙,是一个僧尼混居寺。</h3> <h3>绒布寺建于1899年,由红教喇嘛阿旺丹增罗布所建,位于珠峰北麓的绒布氷川末端。距离珠峰峰顶约20公里。</h3> <h3>这里是新的观景点,那块8844的石碑也挪到了这里。</h3> <h3>夕阳下的珠峰。</h3> <h3>入夜观景点就不允许去了,只能在驻地旁边的柏油马路上拍星空,可是周围杂光很多,又沒有好的前景,只能拍绒布寺了。</h3> <h3>晚上天空的云越来越多,到后半夜一点多钟就无法继续只好睡觉了。</h3> <h3>雪后的绒布寺和珠峰。</h3> <h3>返回拉萨时在加吾拉山口再望喜马拉雅山脉和珠穆朗玛峰。</h3> <h3>第二天下午四点我们返回了日喀则,参观了扎什倫布寺。</h3> <h3>这里是班禅大师修行的地方,可与达赖的布达拉宫媲美。它与拉萨的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称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四大寺。四大寺与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的拉卜楞寺并列为格鲁派六大寺。</h3> <h3>扎什倫布寺意为吉祥须弥寺,是该地区最大的寺。</h3> <h3>明朝正统12年,宗喀巴弟子根敦主兴建。后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加以扩建。寺中错钦大殿可客2000人诵经。</h3> <h3>殿中有释迦牟尼像,两边有根敦主与四世班禅立像。大殿两侧为弥勒殿与度母殿。寺的西侧有个大弥勒殿,高30米。</h3> <h3>这里还有历世班禅灵塔殿,藏舍利肉身。</h3> <h3>托什倫布寺.灵塔殿</h3> <h3>扎什倫布寺.甲纳拉康</h3> <h3>寺内还有经院。</h3> <h3>错钦大殿外观。</h3> <h3>这是扎什倫布寺正门广场。</h3> <h3>错钦大殿内景。</h3> <h3>僧人正在演习佛乐。</h3> <h3>夕阳下的扎什倫布寺。</h3> <h3>在扎什倫布寺转经台上俯瞰日喀则市区。</h3> <h3>从山上俯瞰扎什倫布寺。</h3> <h3>宗山小布达拉宫位于日喀则市区北面的山上,因外观酷似拉萨布达拉宫而得名。</h3> <h3>其实小布达拉宫真实名称为桑珠孜宗堡,建于1360年,既是寺庙也是旧西藏的执政机关。</h3> <h3>14至15世纪,统治西藏的乃东王朝共修建了13个宗堡,桑孜宗堡是最后一个,因此建筑技术更为纯熟,规模最大最漂亮。由于地势高,在这里可以俯瞰整个日喀则。</h3> <h3>离开日喀则返回拉萨的途中我们继续领略大美西藏的风光。</h3> <h3>雪后的高原景色更加迷人。</h3> <h3>天葬台之光。西藏有六种丧葬方式:塔葬、天葬、火葬、水葬、树葬、土葬。塔葬是十世达赖开始的,只有活佛才可以。天葬是上层人士或一生做善事,身体无缺陷的。火葬是一辈子做善事,身体有缺陷,比如动过手术的。水葬和树葬都是14岁以下的小孩子。土葬是做了坏事的人,要头朝下脚朝上埋在地下,表示让他进地狱。</h3> <h3>我们的途中还参观了年木乡奴林村。这是个从贫困山区迁下来的村庄。政府为所有村民建了住房,这是幼儿园。</h3> <h3>村民们在跳广场舞。</h3> <h3>我们参观了一户藏族家庭。</h3> <h3>这是二层住人的地方,门口是一个太阳能热水装置。</h3> <h3>一层是饲养牛马的地方和仓库。</h3> <h3>牛粪依然是主要的燃料,墙头,院子旁都码放了许多牛粪。过去牛粪还是盖房子的原料,现在被水泥石料代替了。</h3> <h3>在路上时常会看到疾驰的列车,火车现在可以直接开到日喀则。</h3> <h3>我们返回拉萨途中的午餐是在北京对口援建的卡如村吃的。</h3> <h3>北京市政府投资近6000万把一个贫困山村建成一个美丽的旅游度假村。</h3> <h3>这是漂亮的村委会。</h3> <h3>雅鲁藏布江最狭窄的地方。</h3> <h3>变幻莫测的奇云。</h3> <h3>我们用了四天时间完成了探访珠峰大本营的行程,每个人都觉得这似乎是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的一个壮举,经受过这个考验,前路再险似乎都不在话下了。</h3> <h3>这澄澈的世界,确实让我们的灵魂,受到一次洗涤和升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