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今年,是红色诗人郭小川100周年诞辰。10月18日是郭小川先生逝世43周年忌日。为纪念这位革命战士,红色诗人,我们诗社举行了郭小川作品诵读活动。我朗诵了诗人写于六十年代初期的作品《甘蔗林——青纱帐》</h3> <h3>郭小川(一九一九——一九七六),原名郭恩大,出生在河北省丰宁县凤山镇(原属热河省)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一九三三年,日寇侵占热河,他随全家逃难北平。少年时代,他就“过早地同我们的祖国在一起负担着巨大的忧患”(《向困难进军》)。“一二·九”运动后,他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的学生运动,是党领导下的民族解放先锋队文艺青年联合会的活跃成员,开始用诗歌作武器,参加了民族解放的斗争。</h3><h3>一九三六年抗日战争爆发,郭小川在赴延安的途中参加了八路军,在一二○师三五九旅先后担任宣传、教育和机要工作。一九四一年初,他到延安马列学院等单位学习和工作了四年半,主要从事马列主义政治理论和文艺理论的研究。抗战胜利后,他回到自己的家乡任县长,参加并领导了清匪反霸和土改运动。一九四八年夏,他转到新闻战线,先后任冀察热辽《群众日报》副总编兼《大众日报》负责人、《天津日报》编委兼编辑部主任。一九四九年五月随军南下。武汉解放后,他在中南地区从事党的理论和宣传工作,与陈笑雨、张铁夫合作,以“马铁丁”为笔名写了大量的“思想杂谈”,在群众中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一九五三年春调到中共中央宣传部。</h3><h3>一九六○——六二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遭遇到严重的困难,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面对着复杂的国际环境,为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诗人努力反映了这个严峻而风发的时代,写有《厦门风姿》、《乡村大道》、《甘蔗林——青纱帐》和《秋歌》等充满革命英雄主义和强烈战斗气息的诗篇。</h3><h3>郭小川不傀为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真正的战士。不幸的是,由于林彪、“四人帮”的长期摧残,正当盛年的诗人在刚刚看到一九七六年十月的胜利就溘然长逝了。他的诗人兼战士的高大形象,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将置身于优秀诗人的行列,放射着耀眼的光辉!</h3> <h3>《甘蔗林—青纱帐》不愧是一首感情浓烈而真挚的诗篇;如果说诗重想象,那么,《甘蔗林——青纱帐》是一首让想象的羽翼尽情翱翔的诗篇。<br></h3> <h3><b><i>甘蔗林--青纱帐</i></b></h3><h3><b><i>————· 郭小川</i></b></h3><h3><b><i><br></i></b></h3><h3><b><i>南方的甘蔗林哪,南方的甘蔗林!</i></b></h3><h3><b><i>你为什么这样香甜,又为什么那样严峻?</i></b></h3><h3><b><i>北方的青纱帐啊,北方的青纱帐!</i></b></h3><h3><b><i>你为什么那样遥远,又为什么这样亲近?</i></b></h3><h3><b><i><br></i></b></h3><h3><b><i>我们的青纱帐哟,跟甘蔗林一样地布满浓阴,</i></b></h3><h3><b><i>那随风摆动的长叶啊,也一样地鸣奏嘹亮的琴音;</i></b></h3><h3><b><i>我们的青纱帐哟,跟甘蔗林一样地脉脉情深,</i></b></h3><h3><b><i>那载着阳光的露珠啊,也一样地照亮大地的清晨。</i></b></h3><h3><b><i><br></i></b></h3><h3><b><i>肃杀的秋天毕竟过去了,繁华的夏日已经来临,</i></b></h3><h3><b><i>这香甜的甘蔗林哟,哪还有青纱帐里的艰辛!</i></b></h3><h3><b><i>时光象泉水一般涌啊,生活象海浪一般推进,</i></b></h3><h3><b><i>那遥远的青纱帐哟,哪曾有甘蔗林的芳芬!</i></b></h3><h3><b><i><br></i></b></h3><h3><b><i>我年青时代的战友啊,青纱帐里的亲人!</i></b></h3><h3><b><i>让我们到甘蔗林集合吧,重新会会昔日的风云;</i></b></h3><h3><b><i>我战争中的伙伴啊,一起在北方长大的弟兄们!</i></b></h3><h3><b><i>让我们到青纱帐去吧,喝令时间退回我们的青春。</i></b></h3><h3><b><i><br></i></b></h3><h3><b><i>可记得?我们曾经有过一个伟大的发现:</i></b></h3><h3><b><i>住在青纱帐里,高粱秸比甘蔗还要香甜;</i></b></h3><h3><b><i>可记得?我们曾经有过一个大胆的判断:</i></b></h3><h3><b><i>无论上海或北京,都不如这高粱地更叫人留恋。</i></b></h3><h3><b><i>可记得?我们曾经有过一种有趣的梦幻:</i></b></h3><h3><b><i>革命胜利以后,我们一道捋着白须、游遍江南;</i></b></h3><h3><b><i>可记得?我们曾经有过一点渺小的心愿:</i></b></h3><h3><b><i>到了社会主义时代,狠狠心每天抽它三支香烟。</i></b></h3><h3><b><i>可记得?我们曾经有过一个坚定的信念:</i></b></h3><h3><b><i>即使死了化为粪土,也能叫高粱长得杆粗粒圆;</i></b></h3><h3><b><i>可记得?我们曾经有过一次细致的计算:</i></b></h3><h3><b><i>只要青纱帐不到,共产主义肯定要在下一代实现。</i></b></h3><h3><b><i>可记得?在分别时,我们定过这样的方案:</i></b></h3><h3><b><i>将来,哪里有严重的困难,我们就在哪里见面;</i></b></h3><h3><b><i>可记得?在胜利时,我们发过这样的誓言:</i></b></h3><h3><b><i>往后,生活不管甜苦,永远也不忘记昨天和明天。</i></b></h3><h3><b><i><br></i></b></h3><h3><b><i>我年青时代的战友啊,青纱帐里的亲人!</i></b></h3><h3><b><i>你们有的当了厂长、学者,有的作了编辑、将军,</i></b></h3><h3><b><i>能来甘蔗林里聚会吗?--不能又有什么要紧!</i></b></h3><h3><b><i>我知道,你们有能力驾驭任何险恶的风云。</i></b></h3><h3><b><i>我战争中的伙伴啊,一起在北方长大的弟兄们!</i></b></h3><h3><b><i>你们有的当了工人、教授,有的作了书记、农民,</i></b></h3><h3><b><i>能回到青纱帐去吗?--生活已经全新,</i></b></h3><h3><b><i>我知道,你们有勇气唤回自己的战斗的青春。</i></b></h3><h3><b><i><br></i></b></h3><h3><b><i>南方的甘蔗林哪,南方的甘蔗林!</i></b></h3><h3><b><i>你为什么这样香甜,又为什么那样严峻?</i></b></h3><h3><b><i>北方的青纱帐啊,北方的青纱帐!</i></b></h3><h3><b><i>你为什么那样遥远,又为什么这样亲近?</i></b></h3><h3><br></h3> <h3>朗诵:晓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