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今天的行程有700多公里,原计划早上6点半出发,后来打听到公安检查站8点才开始放行车辆,只得推迟到7点半出发。</h3><h3></h3> <h3> 7点半,迎着晨光,出发。</h3> <h3> 从尼玛到班戈的这条317国道线上,我们经过了5个比较有名的措,分别是达则措、恰规措、色林措、错锷措、班戈措。在班戈与当雄县之间,还经过了著名的三大圣湖之一的纳木措。真是一措再措,措措皆景,美出天际。</h3><h3> 到今天为止,玛旁雍措、纳木措和羊卓雍措。这西藏的三大圣湖我们都看到了。</h3><h3> 这一天仿佛还经历了一年四季,上午春风寒面;中午烈日当头;下午雪花飘飘。</h3> <h3> 出尼玛县检查站半个小时左右,谢大师傅惊喜地叫道那边有鹿,提不赶紧拍下。</h3><h3> 果然,有头上长着鹿角形状的小精灵在悠闲地在吃草,可惜距离太远,手机拍不出鹿角的效果。</h3><h3></h3> <h3> 今天遇到的第一个比较大的措是达则措。</h3><h3> 达则措,又名达克次湖、达格济措,藏语意为虎顶湖,位于尼玛县的一个断陷盆地内。长21.1公里,最大宽16.9公里,平均宽11.60公里,面积244.7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459米,水深31.7米,湖水湛蓝,湖心透明度达7.2米。</h3> <h3> 关于我们所经过的这条公路,是省道302还是国道317,谢大师傅和蒋大师傅两位辩论大师你一言我一语足足争论了半个小时。</h3><h3> 听着两个大师傅争来争去争不出一个结果,我真替他俩着急。</h3><h3> 导航上林志玲一会娇滴滴地说:请沿317国道行驶多少公里……一会又娇滴滴地说:请沿302省道行驶多少公里……</h3><h3> 而我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看到路碑的标志写着国道317。</h3><h3> </h3> <h3> 9点半, 我们经过恰规措的身旁,虽然心中特别想停下车来欣赏,最终还是眼㬹睁地看着恰措被甩在了身后,只在车上拍下几张相片。</h3><h3></h3> <h3> 在恰规措下游的小溪旁,前面的司机终于停下来。 </h3><h3> 此时此刻,感谢区间测速,让我们有机会停下来,欣赏美景,再混几张相片。</h3> <h3> 一路顺利来到美丽的色林措。那无边的美景把我们吸引下来。</h3><h3> 路边一家农家乐,住在这里的藏族小伙,示意我们车辆不能进入栏杆內,可以走下去拍照。</h3> <h3><br></h3><h3> 经过查找资料,得到以下信息: </h3><h3> 色林措,藏语意为“威光映复的魔鬼湖”,曾名奇林湖 、色林东错,是西藏第一大湖泊及中国第二大咸水湖,是青藏高原形成过程中产生一个构造湖,为大型深水湖。湖面海拔4530米,最深处超过33米,是高原高寒草原生态系统中珍稀濒危物种最多的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黑颈鹅自然保护区,也是藏羚羊繁殖地,堪称藏北野生动物的乐土。</h3><h3> 色林措的湖面海拔4530米,湖泊东西长72公里,平均宽22.8公里,其中东部最宽达40公里,湖水面积1640平方公里,为西藏最大的内陆湖水系。流域内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互相串通,组成一个封闭的内陆湖泊群,主要湖泊除色林措外,还有格仁措、吴如措、仁措贡玛等23个卫星小湖。每到夏季,湖边风光独特,湖中小岛上栖息着各种各样的候鸟。</h3><h3> 在色林措的湖畔有成群结队的藏羚羊快乐地奔跑,这里是藏羚羊最大的栖息保护地。还有很多其他野生动物,藏野驴、黑颈鹤、棕熊、狼、兔狲、藏狐等很多种可爱的高原动物,堪称藏北最大的野生动物乐土。藏狐就是有名的那个网红动物,长着一张大方脸,生无可恋的模样。</h3> <h3> 色林措,更多的保留了藏北高原那种震撼人心魄的原始美。</h3><h3> 色林错可以说是美的惊人,给我们的感觉就象来到了大海边,湖水一望无际,波光粼粼,无风起浪。在这里你能切身感受到什么叫做一步一景。</h3><h3> 连非常挑剔、怪话连篇的谢大师傅都忍不住连连感叹:太漂亮了!太漂亮了!</h3><h3> 平时非常淡定的蒋大师傅一下车就忍不住冲到湖边,近距离感受色林措的壮美。</h3><h3> 每个来到此的人,都兴奋得象个孩子。外号表哥的 ,更是一边向湖边跑去一边不停地大声叫喊:扎西德勒,扎西德勒……</h3><h3> 各种造型摆起来。</h3> <h3> 拿出车上的零食给藏家小朋友,并争相与之合影。</h3> <h3> 紧挨色林措的是错锷措,是黑颈鹤保护区。</h3> <h3> 12点多,在这片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茫茫大草原,只能靠快餐解决吃饭问题了。</h3> <h3> 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就是我们的桌子。</h3><h3> 当我们在准备泡面、泡自热饭时,远远看见一当地戴看草帽的藏族小伙向我们走来。</h3><h3> 等小伙靠近我们时,谢大师傅马上向他打招呼:扎西德勒。</h3><h3> 小伙子满面笑容的回道:扎西德勒。</h3><h3> 我们将零食、水果和黑茶块送给小伙子,并邀请他与我们共进午餐,当然只是一碗方便面。 </h3><h3> 小伙子能听懂一点汉语,我们能进行简单的交流。</h3><h3> 他告诉我们,这一大片草地都是他家的,公路边上那一群羊也是他的,他养了300多只羊,每只羊可以卖到1000至1500元。</h3><h3> 他很高兴地与我们合影,并将我们送给他的零食拍照发给他的伙伴,叽叽咕咕不知说的什么。</h3><h3> 看得出。喜悦写在他的脸上。</h3><h3> 吃完了,小伙子与我们挥手道别。</h3> <h3> 小伙子的羊。</h3> <h3> 继续向前,来到班戈湖。匆匆忙忙拍两张照,走人。</h3><h3> 班戈湖是一个盐湖,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硼砂的著名产地。 它位于班戈县。由三个子湖构成,并互相有水道连接。子湖一海拔4525米,季节性干涸,最大蓄水面积5.4平方公里;子湖二海拔4522米,季节性干涸,最大蓄水面积50平方公里;子湖三海拔4520米且常年有水,最大蓄水面积80平方公里。</h3> <h3> </h3> <h3> </h3> <h3> 约3点,周大队长说己进入唐古拉山山脉。</h3><h3> 经过班戈公安检查站不久,一巨大的湖又出现在我们眼前,因此时天空阴沉,不宜停车下去。<br></h3><h3> 这突然出现的巨湖又成了我们2号车争论的焦点。它是班戈湖的延伸?还是这个才是班戈湖?</h3><h3> 我和周军这一天就忙着看湖,然后根据所处的位置到网上查找资料了。</h3><h3> 最终确定,这就是纳木措。</h3> <h3> 纳木措是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1920多平方千米。纳木措最深处超过了120米。蓄水量768亿立方米,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纳木措"是"天湖"之意,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是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h3> <h3>在经过唐古拉山山脉的一个风口时,下雪了,到处白茫茫的一片,因为风大,公路开始结冰。经验丰富的谢师傅主动要求,这一段路由他来开车。</h3> <h3> 5点后,雪停了。</h3> <h3> 5点半,左拐进入109国道,周大队长说从这里开始进入青藏线,传说中的天路。距安多昙城不到100公里了。</h3><h3> 有好长一截路,路面修修补补,象一件打满了补丁的衣服。</h3> <h3> 进入安多检查站,站内有几位民警,告知我们不用出示身份证了。</h3><h3> </h3> <h3> 今晚我们入住安多县城。</h3><h3> 据资料显示:安多县平均海拔5200米,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是至今人类定居生活的高海拔地区,也是全国建县制的最高海拔县份,是西藏地区的北大门。</h3><h3> 入住安多宾馆时,老板再三交代:不要吃火锅,不要喝洒,不要抽烟,不要洗头洗澡,否则后果非常严重。</h3><h3> 果然,大半个晚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