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研 助成长——金水区第二批小学数学种子教师厦门学习第二天

金水小数人

<h3>  厦门跟岗学习的第二天,金水区第二批小学数学种子教师走进厦门市蔡塘学校,深入班级,零距离感受课堂教学。</h3><h3> 伴随着朗朗的读书声,上午第一节我们分别走进教室,听了很多朴实的常态课。这样的课堂没有过多的修饰,让我们感到扎实、自然,“学习共同体”这种合作学习方式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h3> <h3>  随后,我们集体观摩了由王红梅老师和刘桂老师执教的数学课。</h3> <h3>  在王老师执教的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一课中,首先教师反馈了学生“教学案”的完成情况,小组交流后由一组学生代表展示汇报,教师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引发我们“何时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这一问题的思考,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还需进一步探索,寻求更合适的方法。<br></h3> <h3>  刘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中,虽是二年级的小朋友,但也让我们看到了“学习共同体”的雏形。</h3> <h3>  在展示交流环节中如何做到全员参与、分层兼顾,是我们仍需思考的问题。</h3> <h3>  课后,作课老师与种子教师们进行了深入交流,解答了一些我们在听课过程中产生的困惑。针对“学习共同体的建构”、“教学案的编写”、“课后作业的设计”等问题,大家进行了激烈研讨。</h3> <h3>  下午我们继续跟岗学习,先聆听了吴腾云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一课。吴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积累学生有序思考的活动经验。随后,陈婀娜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一节同课同构的《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小组互助的学习方式,更有效地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h3> <h3>  通过交流我们对“学习共同体”有了新的认识,也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今后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我们可以借助“学习共同体”的模式,让小组合作更有序、更高效,也会进一步改进展示形式,真真正正关注到每一个学生。</h3> <h3>  一天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引发思考的观摩课,思维碰撞的热烈研讨,让我们感触颇深。几位老师虽然教学风格不同,但都体现出了“学习共同体”在学生数学学习、发展核心素养方面的价值。</h3> <h3>  通过今天的学习,也让我们更深刻的感受到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对课标的全面解读、对学情的细致把握……这些都是教学的根基,只有扎扎实实做好这些,才能让学习更真实、更自然地发生……</h3><h3> </h3> <h3>  这就是金水区小学数学种子教师第二天的跟岗学习,学·思·研,助成长,期待明天……</h3> <h3>撰 稿:王齐丹 杨 倩</h3><h3>摄 影:史顺姣 何建业</h3><h3>编 辑:孙方方 刘 娟</h3><h3>后期制作:臧彩文 倪 兵</h3><h3>审 核:贾斐斐</h3><h3><br></h3><h3><br></h3>

学习

我们

共同体

学生

老师

教师

思考

执教

课堂教学

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