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9年10月15日上午,清河第六中学理综组在一楼档案室进行了关于“月考分析”的教研活动。</h3><h3><br></h3> <h3>首先是张球昌老师进行分析:本次月考学情、教学分析:八年级学生普遍存在自主学习意识不强,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对老师的依赖性强,学习动力不足,自信心不够,及格率优秀率均未达到预设范围。课本知识点没有消化吸收,体现在一讲就会,一做就错的浅层知识水平</h3><h3>提升措施:首先,不能高估所带学生的认知水平,要多了解学生,对学生的认知和实力心中有数。其次,尽可能降低在具体的物理教学中的难度,使大多数学生能学会。再次,要利用好实验室,培养物理学科学习兴趣,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不过分强调学科本身的完整性,逻辑性,系统性,权威性,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消除学生对物理学科的陌生感,畏惧感,增加亲切感和兴趣。另外在学困生身上寻找办法,切实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h3> <h3>邱延伟老师:教学中侧重知识点的理解和熟练,不能做到关注社会贴近学生生活。更强调过程与方法,忽视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更注重知识内容的本身和结构,没有过渡到知识技能、实践和创新能力。</h3> <h3>田帅老师:学生踏入初三年纪,状态不够紧张,学习习惯没能完全转变,做题速度没有提升上去。本次考试成绩差距过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影响很大。今后要抓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学习任务做严格细致的要求。</h3> <h3>马洪昌老师:转变教学方式,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重视观察和实验。</h3><h3>学生还没有找到合适有效的学习方法,应把认真听课放在第一位。听课的同时要善于跳过障碍,不钻牛角尖,不陷入卡壳状态,可以先不多想,暂时把问题记下先顺着教师讲授的思路继续听下去</h3> <h3>马增水老师:初三由于教学进度较快,学习习惯不太好,教学中知识点的理解和熟练不足,造成基础知识薄弱,不能做到关注社会贴近学生生活。更强调过程与方法,忽视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基础题做存在失分情况。以后要多注意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对失分较多的问题多加练习及强化。</h3> <h3>范黎明老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大部分学生在教师的督促下能完成学习任务,但还有一部分学生只要一离开老师的视线,对学习任务是能拖就拖,拖到最后不了了之。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细节,培养习惯,提高质量,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h3> <h3>李伟伟老师: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习惯差,学习氛围不浓厚,基础题失分较多,探究应用题基本思路和书写规则不规范。多样化学习方式有待进一步提高</h3> <h3>李倩老师:学生物理基础知识理解不透彻,总是用数学思维解决物理问题,低级错误很多,不知道怎么听课,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听,什么时候该记笔记。另外,对学习没有自信,总觉得自己就是学不会,导致不想学习。因此需要多多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多关注学生。</h3> <h3>张华老师:学生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学习被动,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基础题做不全对,综合题不会。以后要多注意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另外实验探究题失分多,计算题步骤不规范,以后要在这两方面多多练习。</h3> <h3>赵冬冬老师: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靠,导致试卷上前面基础的选择题和填空题有失分。对于实验探究题和计算应用题对于学生训练较少,所以失分略多。今后不仅要抓学生的纪律常规还要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加以夯实。</h3> <h3>武晓彬老师:学生的自觉性有待提高,要加强行为习惯的训练,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固,刻度尺、停表的使用以及大题的步骤仍有不少学生出错。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当堂反馈,增加反馈的次数和形式,分层次教学,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增强其对学好物理的信心。</h3> <h3>马东慧老师:七年级这段时间正处在小学到初中的过度时期,大多数学生比较遵守纪律,课堂纪律没大问题。2、学生入学第一次接受这门课程,七年级生物课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大多数学生比较感兴趣,课堂气氛比较活跃。3、七年级生物课生物学术语和生物实验技能较多,教师的教和学生学都容易陷入重视记忆,轻视实验。4、知识梯度是渐进,大部分学生能跟上。</h3> <h3>朱晨雨老师:学生基础较差,学生懒散,没有形成良好得学习习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没有注意到举一反三,换个题型同样的内容就不会了。要注意学生得具体掌握程度,根据掌握程度进行具体的教学。</h3> <h3>董润谭老师:学生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对于较为简单的选择题和填空题都有失分情况,物理思维没有形成,不能规范答题,实验探究题和计算题训练不够,需要多加练习,并且更加注重基础题的教学。</h3> <h3>庞俊英老师:初三进度快,学生掌握知识不牢固,对一些基本概念可能记住了,理解能力不够,不会应用,基础题失分也较多,今后要提高课堂效率,强调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多提问,成立互助小组,让学生都有所提升。</h3> <h3>最后,刘振瑞校长进行总结:教学分析可以具体到某一个题的分析,包括错误人数,错误题型等等,不一定非得按照表格死板的去分析,要让月考分析真的起作用。另外,老师们自己认为的错误率较高的题学生们不一定就错的多,老师们的思想与学生还是存在一定的偏差,不能把老师的思想强加于学生身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