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高加索三国同学行(格鲁吉亚7-3)

nana

<h1>&nbsp; &nbsp; &nbsp; &nbsp; 姆茨赫塔古城199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9年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遗产包括三个遗产点:季瓦里修道院(Mtskhetis Jvari)、斯维特•特斯克维里教堂(Sveti Tskhoveli Church)、萨姆塔夫诺教堂和修道院(Samtavro Church and Monastery),主要散落在姆茨赫塔古城范围内和市郊。 <br>&nbsp; &nbsp; &nbsp; &nbsp; 姆茨赫塔古城建立于格鲁吉亚王朝铜器时代,考古学家认为这座城市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2000年。从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5世纪,这里是古代卡特里王国的首都,处于库那河与阿拉格维河流的汇合处,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叉口。直到5世纪,格鲁吉亚王朝迁都第比利斯。<br>&nbsp; &nbsp; &nbsp; &nbsp; 古城在历史上是姆茨赫塔基督教会所在地,作为宗教中心,姆茨赫塔古城沿袭了11世纪教堂圆屋顶和十字形平面的建筑风格。姆茨赫塔古城是中世纪教会建筑的经典范例,并且是格鲁吉亚王朝精美艺术和文化的见证,在格鲁吉亚王朝文化艺术进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格鲁吉亚文字和基督教会的起源都与这座城市息息相关。<br>&nbsp; &nbsp; &nbsp; &nbsp;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格鲁吉亚前首都姆茨赫塔古城的教堂是高加索地区中世纪宗教建筑的杰出典范,展示了这个古代王国极高的艺术和文化水平。<br></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世遗标志牌</i></b></h3> <h1>&nbsp; &nbsp; &nbsp; &nbsp; 季瓦里大教堂是姆茨赫塔古城中最为古老的教堂,建于公元585年至604年间。同其他中世纪的十字教堂一样,它设计考究,建筑风格明了,展现了建筑者精湛的技艺。<br>&nbsp; &nbsp; &nbsp; &nbsp; 据说季里瓦圣十字修道院是圣尼诺第一次竖立十字架的地方,圣尼诺把十字架竖立在异教神庙遗址上,十字架经常显现神迹,致使整个高加索的信徒都前来朝拜。对十字架的膜拜也是格鲁吉亚人虔诚的标志,这也反应在教堂名字上(“季瓦里”是十字架的意思)。因此,季里瓦十字修道院在格鲁吉亚历史中意义重大。<br></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废墟包围中的季里瓦大教堂</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在教堂的外墙上生动的描绘了卡特里国王斯特普诺兹二世虔诚地跪在耶稣基督面前。</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季瓦里教堂如同一块突兀的巨石,不偏不倚的矗立在库那河与阿拉格维河流的交接处。站在这里能把姆茨赫塔老城尽收眼底。图中的箭头处是生命支柱大教堂。</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一条高速公路在山脚下通往远方</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今天是礼拜天,神父正在做礼拜。围上头巾和围裙,保持肃静。</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教堂内部墙面就是原石,没有任何装饰,中间的石墩是圣尼诺第一次竖立十字架的地方。教堂一直是以这个石墩为中心来修复。</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一束耶稣光从教堂的窗洞中射入,照在十字架顶上,更显神圣肃然。</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墙上的金箔画应该是圣尼诺升天的故事</i></b></h3> <h1>&nbsp; &nbsp; &nbsp; &nbsp; 下山去姆茨赫塔老城中的斯维特特斯克维里教堂(字面上的意思是“生命支柱”)。斯维特特斯克维里教堂是一座恢弘的建筑物。据说修女圣尼诺在第比利斯附近风景如画的古城姆茨赫塔治好了王后的恶疾,劝说皇帝信奉了基督教,建立了气势恢弘的“生命教堂”。这是格鲁吉亚第一座教堂,最初是木结构,公元6世纪末扩建为砂岩结构,现存的教堂建于1010年。斯维特特斯克维教堂是格鲁吉亚皇家教堂。</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教堂模型</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一个修女从教堂中走出来,好有过去时代的画面感。</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卢导和前面的红发女郎使教堂有了现代感</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教堂各方向的外形</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这面墙不一样,墙上方有一个拿着角尺的手臂,墙下有一个葡萄藤十字架。</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关于斯维特特斯克维里教堂,还广泛流传着一个神话故事:一个关于建筑者阿舒克斯基的传说。因为他的技艺超过他的师傅,师傅嫉妒生恨,断其手臂。在拿着角尺的手臂旁边有一个正方形石碑,其上的碑文如下:神的仆人阿舒克斯基的手,为他祈祷吧。</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葡萄藤十字架。公元4世纪,圣尼诺修女将基督教传入格鲁吉亚,她手持的十字架就是用葡萄藤的嫩枝做的,因此在格鲁吉亚看到的十字架都有一个弯曲的弧度。葡萄藤上缠绕的是圣尼诺修女的发辫。</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修道院的外墙,远处山上的就是季瓦里教堂</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教堂顶部没有粉饰,只见粗糙的石面,十分质朴。正在做礼拜,有绳子围着,不能进去拍照。</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教堂内的墙面上有11世纪到13世纪的绘画</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人们进来都要点燃一根蜡烛,再跟着神父祈祷。</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进不去,只拍到石塔的一部分(右下方)。</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网上下载一张教堂中央的这座四周画满圣像的石塔。耶稣的上衣就埋在石塔之下。</i></b></h3> <h1>&nbsp; &nbsp; &nbsp; &nbsp; 传说1世纪时,一位叫埃利亚斯的格鲁吉亚人游历到耶路撒冷,适逢耶稣殉难,从罗马士兵手中买下了耶稣的披风,带回了姆茨赫塔。埃利亚斯的姐姐西多尼亚出于好奇穿上了这长袍,不料立即受到诅咒,还来不及脱下披风就死去了。埃利亚斯只好把姐姐的遗体连同耶稣的袍子一起埋葬了(就是石塔所在地)。后来坟墓长出一棵参天雪松。300年后,圣尼诺来到姆茨赫塔,要在这坟墓上修建教堂。支撑教堂的七根柱子就是取材于这棵树的,建造过程中,第七根柱子突然浮在空中,圣尼诺祈祷了一晚上才落下来。教堂由此得名斯维特特斯克维里(Svetitskhoveli)教堂,又称“生命之柱”大教堂。&nbsp;</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修道院大门内两旁飘扬着格鲁吉亚国旗和格鲁吉亚东正教会的旗帜。</i></b></h3> <h1>&nbsp; &nbsp; &nbsp; &nbsp; 离开古城姆茨赫塔前往斯大林的故乡哥里。到格鲁吉亚怎么也绕不开斯大林,不论功过如果,他是格鲁吉亚的世界名人。<br>&nbsp; &nbsp; &nbsp; &nbsp; 斯大林在俄国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有人指他是暴君,在30年代透过政治大整肃、流放及设立古拉格集中营,害死估计多达2000万条人命。但亦有人推崇斯大林在二次大战击退纳粹德军的辉煌战绩,并在主政期间推行3个5年计划,把苏联建立成为一个工业强国。他也在苏联各地建立集体农庄,促进农业机械化,有助提高农业生产。2008年,俄罗斯国家电视台举行了一次“最伟大的俄罗斯人”的评选活动,斯大林高居第三(四至六位分别是普希金、彼得大帝、列宁),仅次于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和斯托雷平。<br></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从姆茨赫塔到哥里的途中,大卫指着窗外说:远处绿色屋顶的房子就是南奥塞梯的俄罗斯兵营。他们利用蚕食的手段,在夜晚将铁丝网一点一点的往外挪,增加他们的面积。没有想到战争场地离我们这么近。</i></b></h3> <h1>&nbsp; &nbsp; &nbsp; &nbsp;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后,政府在他故居的后面建造了一座纪念馆,这是一座格鲁吉亚式的两层楼建筑,也是原苏联为纪念斯大林而建的唯一一座公众纪念馆。它带有哥特式教堂的狭长彩色玻璃窗,庄重肃穆。馆内陈列着有关斯大林生平的各种图片和史料,不少图片都是罕见的,它们记载着斯大林从鞋匠的儿子历经磨难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的全过程。</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纪念馆前的长廊</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纪念馆正面和大门</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大门的两边分别用像方便面一样弯曲的格鲁吉亚文和俄文写的纪念馆名称</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进门就是一坡楼梯,尽头是斯大林全身塑像。</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我们在楼梯前合影,老彭说:不要笑,严肃点。我们收住了笑容,他到大笑起来。</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展览馆内照片丰富,实物罕见,许多在玻璃柜中不好拍照。</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nbsp;16岁时的斯大林和他的父母。</i></b></h3> <h1>&nbsp; &nbsp; &nbsp; &nbsp; 斯大林的父亲是个鞋匠,1909年因酒后与人争执被刀捅死。母亲叶卡捷琳娜1937年去世,曾经搬进克里姆林宫住过一段时间,很快又回到老家格鲁吉亚,住回那幢老房子,睡那张很窄的铁床。她去世前,斯大林去探望,她对儿子说:“真遗憾,你没当上一个东正教神父!”</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和列宁等苏维埃领导人在一起</i></b></h3> <h1>&nbsp; &nbsp; &nbsp; &nbsp; 列宁去世前在遗嘱中说:“斯大林同志当了总书记,掌握了无限权力,他能不能永远十分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我没有把握。”遗嘱中写道:“斯大林太粗暴,这个缺点在我们中间,在我们共产党人相互交往中是完全可以容忍的,但是在总书记的职位上就成为不可容忍的了。因此,我建议同志们仔细想一个办法把斯大林从这个职位上调开,任命另一个人担任这个位置,这个人在所有其他方面只要有一点强过斯大林同志,这就是较为耐心、较为谦恭、较有礼貌、较能关心同志,而较少任性等等。”</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斯大林的发妻叶卡捷琳娜•斯瓦尼泽,婚后一年死于斑疹伤寒。</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斯大林与发妻所生的儿子雅科夫•朱加什维利被姨妈养大,在苏联卫国战争中,于1941被德国俘虏,1943年希特勒曾企图用雅科夫交换在斯大林格勒被苏联军队俘获的德军元帅保卢斯,但被斯大林拒绝,斯大林让中立国的红十字会转告希特勒:“我不喜欢用一名将军交换一名士兵。”雅科夫后来牺牲。</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斯大林41岁娶的第二任妻子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当时只有18岁。她后来为斯大林生下了一个儿子瓦西里•朱加什维利和一个女儿斯维特兰娜•阿利卢耶娃。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结局很惨。</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斯大林和他的二个儿子(左右)和女儿。</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纪念馆中的一副斯大林没有修饰的照片,脸上有麻子。斯大林23岁入狱时的档案中记着:他身高大约1米62,左脚第二三个趾头联趾。7岁那年得过天花,强健的体格帮他熬过那场大病,但脸上留下很深的麻子。上学时,他又得了败血症,左臂感染。病愈后,左臂略短,肌肉有些萎缩。</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斯大林去世二小时后做的面部模型制成的铜雕</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nbsp;1949年斯大林七十寿辰时中国送的礼物</i></b></h3> <h1>&nbsp; &nbsp; &nbsp; &nbsp; 毛泽东在1949年12月访问莫斯科,这是他第一次出国。但是受到了斯大林的冷遇,用他的话说,“这两个月很不好受”。那个时候,毛泽东到莫斯科给斯大林祝七十大寿,但是,毛泽东此行的主要目的不在于祝寿,而是想同莫斯科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没想到,斯大林不同意,因为“他对中国党是不信任的”。斯大林曾经把铁托看作是帝国主义的代理人,把南斯拉夫共产党开除出情报局。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之后,斯大林又不把中国共产党人看作共产主义者,而是看作“属于铁托一类的人”,怀疑毛泽东是“半个铁托”。</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斯大林去世后评价斯大林:“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有核武器的强国。”</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纪念馆对面斯大林塑像后面是斯大林小屋</i></b></h3> <h1>&nbsp; &nbsp; &nbsp; &nbsp; 1879年12月21日斯大林诞生在故居这座由土砖砌成的小平房中,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光。房间不大,里面陈设着桌子、木床、箱子、椅子等简单家具,布局基本保持原样。</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小屋外用钢筋水泥建筑为其遮风挡雨</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小屋外观</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小屋室内陈设</i></b></h3> <h1>&nbsp; &nbsp; &nbsp; &nbsp; 斯大林的专列停放在纪念馆的旁边,它周身墨绿、颜色如新。列车的窗帘都是拉上的,好像列车的主人正在里面办公。这节专列共有6个房间:斯大林卧室兼工作间、内设空调的会议室、机要员工作室、俄式厨房和两间警卫人员的房间。据说,斯大林曾经在1945年乘坐这节车厢前往德国参加波茨坦会议。据介绍,这节自重为80吨的专列原来被丢弃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后来,斯大林专列的司机发现了它。经过这位司机的反复联系和做工作,它终于被运到了这里,成为斯大林纪念馆的组成部分。</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外观上看与普通车厢没有差别,实际有厚厚的装甲层,玻璃是防弹的。</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列车内陈设</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女同学在3878号列车前留影</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全体同学在3878号列车前留影</i></b></h3> <h1>&nbsp; &nbsp; &nbsp; 待续……</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