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瑛随笔:一棵忘记开花的桂花树

风语者

<h3>它低调的长在院子里,当庭院长满青苔的时候,它依然守护着庭院的荒凉。</h3><h3>它生在两棵板栗树之间。它的天空,隔着层层叠叠的板栗树叶子。它的眼里,板栗树应该是高高在上的皇兄,备受自然的宠爱。而自己呢,肯定是板栗树的仆人,日月星辰在它的领地,都走了型。</h3><h3>阳光是这样子的,会随着风中的树叶的留白而变动,月光是这样子的,会随暗影浮动,而星星呢,仿若大自然遗漏的一只萤火虫,在夜色中闪现一下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h3><h3>它长在十年无人居住的老宅,它的存在,因为主人的离开,几乎无人注视,只有风和几只鸟会光顾它。</h3> <h3>前年,诸多因素,老宅重新有了烟火味。这棵桂花树和其它的草木再次融入我的生活。</h3><h3>八月的时候,正当桂花盛开之季,它依然没有动静。在风中,长出了一棵棵绿色的黄豆大小的小圆果子。我站在树下,与先生对话: “砍了它算了,一棵原本开花的树长在庭院,十几年不开花,像不下蛋的母鸡,不生崽的石女,留它何用?”</h3><h3>我对它是苛刻与残忍的。庭院前那多树木,它们的叶子不像它一样四季常青,甚至到秋天发黄,蔫了,整棵树可以脱得一丝不挂,像月光的身子,我却可以包容。</h3><h3>唯独它,在我眼里,是一棵开花的桂花树,它应该芳香四溢,用金色打破庭院的寂静,应该“独占三秋压群芳” 。</h3><h3>我在庭院里,想象着它的盛开,想象着它的花瓣在风中微微抖动,树叶翻动间,若明若暗的金桂脱颖而出,它的暗香会铺满整座老宅。</h3><h3>它应该属于统领秋季的花魁,应该用自己最绚烂的方式,把存在的仪式感上演得轰轰烈烈,而不应像一个人群中的混混,或者是大合唱队伍中的那个附和者,在我的庭院前毫无声息,只顾羡慕着板栗树的高大与宏伟。</h3><h3>它应该以自己最好的状态呈现属于自己的季节…….</h3> <h3>我有太多的理由抱怨它,所以有了毁了它的念头。</h3><h3>关于它的生死,先生对我说,它应是一棵雄性树种,或者说,它应该属于还未成年,还没到花季。</h3><h3>我知道桂花没有雄雌树之分,它属于两性花,一朵花里不仅有雄蕊也有雌蕊。但我想先生是仁慈之人,希望这棵树活着,或许他的眼里,这棵桂花树真是一棵迟开花的树吧。那一刻,我停下了手,暗对自己说,等我退休来安居的时候,它如果再不开花,我再砍它不迟。</h3><h3>今年老宅又因其它原因荒废着。国庆的时候,我趁着秋燥去整理老宅,给老宅通风换气。那天,我在晾晒衣物的时候,观察过那棵桂花树的枝条,我在它的枝条与叶子交接的位置发现了小芽孢,我以为它们会长成我见过的黄豆大小样的果子,所以并没有过多留意,松开了抓住它枝丫的手。当然,在那个时候,我也没有向它讨要不开花的理由,也没有对它进行砍伐的恐吓。</h3><h3>那天晚上,一波朋友来老宅露营,我就想,这棵树不开花,是不是不想经历轮回中的兴衰呢,是否它甘愿在一栋常年无人居住的老屋前,不开花,不结果,把芬芳收起,独自守候一份安宁呢?假如这里常年像此刻般热闹,它是不是会雀跃蹦起,喜笑颜开的开起花,从此有了开花结果的过程,与我一起握住季节之手呢?</h3><h3>那只是一个又一个念头,统统留在老宅的庭院。</h3><h3>回家近半月了,昨天发现,市区的街头巷尾桂花飘着香,特别是公司的院落,更是桂花香满园。稍有点文艺气息的女子都在发“桂花香到家…”、“香到院.…”的喟叹。我是一个喜欢生活有仪式感的人,激动中顺手发了一条朋友圈,还配上了文字:花开虽迟香溢浓!</h3><h3>是的,今年桂花开得有些迟,应该与雨水不足有关。我家板栗树上结的板栗就因为缺水,只有毛栗子大小。</h3><h3>今天,居然获悉我家庭院这棵桂花树开了花,且开得如此浓重,兴奋中发出它妖娆的视频,并发出“幸亏没有毁了它”的感叹。</h3><h3>诗人许捷秒刻留言:“这就像对待一个孩子,虽然三十岁没有成功,说不定四十岁就是马云一样的人物…….”</h3><h3>这虽是一句夸大化的语言,但有它的道理存在。或许万物相通,植物如人吧。我们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就像我对待这棵桂花树一样,总会强行加入一些主观臆断,这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啦!</h3><h3>此刻,面对这棵花开得昌盛的桂花树,我认为它应该会傲气十足,拍着胸脯对我炫耀或者对我不屑一顾。</h3><h3>可它没有。它在风中,轻轻地摆动着腰身,有一缕缕香,漫过我的身体,沁入我的肺腑。</h3><h3>我以为,它没有思想,所以活得安然,到合适的时候自然盛开。或许,它通人性,知我是它的主人,知我心意,为我绽放吧。</h3><h3>2019年10月15日星期二写于嘉盛华府</h3> <h3>作者简介:田瑛,中国化工作协会员、湖南省诗歌协会会员,株洲市荷塘区作协主席,毛泽东文学院第十七期中青年研讨班学员。作品散见《西部散文选刊》《诗选刊》《延河诗歌特刊》《吉林散文诗》《湖南日报》《澳华文学网》等书刊、报刊、网刊达200余篇,有若干作品收入各种年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