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道张掖

丁白

<h3>2019年10月12日——13日 行至张掖,迤逦的田园风光攸然呈现,道路两旁栽满了茂密的白杨,绿意盎然的路途使我们连日奔波的疲劳一扫而光。</h3><h3>三千弱水使张掖土地柔软,水分充盈,城市北侧还有一大片湖沼连天的湿地,湿地中甚至随处可见携家带口的候鸟。可以想象,曾经的丝路商旅走过漫漫荒原,忽然遇见万斛源泉,不知是怎样的幸福。</h3><h3>西魏权臣宇文泰便因这里遍布清洌甘甜的泉水而以天子的名义将张掖改名为甘州。甘肃省的“甘”字,也正是来源于此。<br></h3> <p>张掖马蹄寺是在做这次出行攻略时才进入我的视线。也许你认为这里就是一座寺院,当你真的来到以后才发现,原来不仅仅那么简单, 历史悠久的马蹄寺,和敦煌的莫高窟、安西的榆林窟齐称为河西佛教胜地的三大艺术宝库。相比之下,马蹄寺显得更加神秘和久远。</p><p><br></p><p>马蹄寺位于祁连山麓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区。当你远远看到了圣洁的雪山,当你看到了这一片花海,当你看到了山脚下那一座庄严的白塔,马蹄寺就近在眼前了!</p> <h3>马蹄寺不是只有一座寺院,而是一组石窟群。迤逦近三十公里,包括千佛洞、南北马蹄寺、上中下观音洞和金塔寺七个小石窟群。每个小窟群,多的有三十余窟,少的有两窟,总共有七十多窟。</h3><h3><br></h3><h3>这里最初是东晋一代大儒郭瑀避世讲学的地方,在此开窟相当于建了所简陋的书院。一千五百年前,因为从这里走出的郭荷、郭瑀、刘昞等儒学大师,河西曾一度成为当时中国的儒学文化中心。</h3><h3><br></h3><h3>儒生们走了,洞窟并没有静寂,人杰地灵的所在引来了佛门弟子建寺造像,开始了这里另一伟大的佛国时代。</h3><h3><br></h3><h3>安史之乱后吐蕃占领河西60年,后被归义军赶走,又经回鹘,西夏,蒙古多番占领,这里就留下了各朝各代各民族的印记。以儒学发源的洞窟最终因佛教而扬名。临松薤谷(大儒们在时这个地方的称呼)逐渐被马蹄寺替代。这里又迎来了新一轮的繁荣。</h3><h3><br></h3><h3>其中千佛洞属于汉传佛教寺院,马蹄寺则属于藏传佛教寺院。</h3> <h3>因为雪山,停车场也给人神圣高洁的感觉。 </h3><h3><br></h3> <h3>从大门入口进不远就是千佛洞,千佛洞有近500多个摩崖佛塔窟龛,规模宏大,这些洞窟最早开凿于北凉时期,在这些峭壁上的佛龛里,都塑有一个到几个佛像或佛塔,于是“千佛洞”也因此而得名。</h3><h3><br></h3> <p>沿台阶缓缓而行,岁月的痕迹清晰可见,坚硬的岩石上面曾有无数前人的足迹,石窟中供奉着不同时代的造像,最古老的就是自唐代保留至今的释迦摩尼像!</p><p><br></p><p><br></p><p><br></p><p>经历千年的时光,依旧栩栩如生,色彩和光泽如初,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佛的表情悲悯自然,俯瞰众生,如佛光普照大地!</p> <h3>沿着一条狭长的台阶爬上去,顶层还有一尊雕像,虽然已经不是最初的那一尊,但是站在整个千佛洞的高处,远远俯瞰全景,依旧让人心神安宁!</h3> <h3>作为马蹄寺石窟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洞窟依山崖走势自然分布有大小不等的几十座石塔,这些,都是曾经苦行僧居住或存放舍利子的地方。 近距离的看这些镶嵌于悬崖之上的石窟群,想当时人们有限的条下,却能够栩栩如生的把这些信仰完整的雕刻在这上面,并且形成如此规模,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br></h3> <h3>出千佛洞,过马蹄小镇,去往三十三天石窟,也就是马蹄寺。</h3> <h3>“三十三”天是梵文的意译,音译为“仞利天”,为佛教用语,佛经上讲在须弥山之巅居中央为帝释天,四方四峰各有八天,居住着八位诸天神,即四八三十二天,再加上中央帝释天,合为“三十三天”,所以藏传佛教认为能够到达“三十三天”的人可谓是功德圆满。</h3> <h3>缓步沿盘山步道前行,山腰见几名红衣僧人,似在玩笑。</h3> <h3>在山脚仰望,湛蓝晴空之下,庄严的白塔似凌空伫立于众人头顶。</h3> <h3>顺步道继续前行,此时在山下仰望的白塔已近在迟尺。两尊白塔相互呼应,一尊为纪念西夏王李元昊的白塔,李元昊在位时对马蹄寺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和开凿,另一尊为纪念西藏著名的萨迦班智达的舍利塔,作为西藏历史上第一位被授予班智达(学识渊博的大学者)的萨迦班智达曾在1229年的“唐蕃会盟”时来此讲经说法,并于圆寂后将舍利子藏于塔中。</h3> <p>登临石阶,在阳光照射下的转经筒散发温暖的光线,顺时针旋转着转经筒,感受着藏传佛教在此的悠远流传。</p> <p>静静伫立于山岭之上的两尊白塔被灿烂的阳光包裹其中,转经筒金光乍现,白塔、经筒与远处崖壁之上的三十三天石窟遥相呼应,阳光毫无保留地映射在陡峭崖壁之上的三十三天,宝塔形的石窟壁立千仞地开凿于石壁之上,蔚为壮观。</p><p>回首,远古至今巍峨屹立的雪峰更增添了三十三天石窟的神秘和肃穆。</p> <h3>“三十三天”石窟,也叫马蹄寺北寺。用仰望的视角去看三十三天石窟群带给人无与伦比的震撼,虽然看似不高的山崖之上,却如此的设计,相比于千佛洞的更加峻峭,险要。</h3><h3><br></h3><h3><br></h3> <h3>马蹄殿洞窟是马蹄寺的核心所在,也就是马蹄寺名称的来源。窟平面近方形,窟内有中心方柱。窟内南、北、西三壁凿圆拱形龛 ,龛内已无造像,仅留门内及中心柱两则明代重绘的力士和供养人像残迹。</h3><h3><br></h3><h3>关于这个马蹄的传说也非常神奇,据说,一日天高云淡,丽日当空,藏族英雄格萨尔王骑着自己的天马,路过马蹄寺,格萨尔王在马背上闭幕养神,天马被马蹄寺优美的风景深深的折服了,于是天马就想在此停留下来歇息观赏一会,它找到了一个阴凉的地方就是现在的马蹄殿,马蹄子刚一落地,格萨尔王就从马背上惊醒过来了,他一勒马缰绳,天马天腾空而起又飞走了,而马蹄印却永远的留在了这里。</h3><h3><br></h3><h3>从马蹄殿下来就是藏佛殿,位于三十三天石窟北侧,是马蹄寺规模最大的石窟,也是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石窟,洞窟构造复杂,属于石窟艺术中罕见的一种形式。</h3> <h3>分布在佛龛两侧的壁画,是明代早期的作品。幸得常嘉煌先生捐赠他在日本留学时勤工俭学挣得的一千元钱,加固了藏佛殿内即将倒塌的两幅明代壁画。</h3> <p>藏佛殿平面似一个“凸”字,总深为三十三点五米,宽二十六点三米。由前堂、拜殿、甬道等几个部分组成,甬道两壁开四十九个大龛,是元代早期的塑像,目前已很少见到。</p><p><br></p><p>“凸”字上部甬道两侧</p><p><br></p><p><br></p><p><br></p><p>三十三天石窟自下而上整齐排列为五层。洞窟层层叠叠,每层之间有 “之”字形隧道回廊曲折。</p><p><br></p><p>由于通道狭窄,上下的人们需要相互让行,也让这里变得很有意思,世俗之中的强制谦让,在这里变得顺其自然。</p><p><br></p><p><br></p><p><br></p><p>在最高窟内塑有绿度母像。传说是由观音菩萨悲伤时流下的眼泪变化而来的。相传“三十三天”石窟则为绿度母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所以绿度母菩萨在马蹄寺自然生成的传说也就传遍了藏传佛教地区。</p> <h3>肃南马蹄寺石窟群为河西早期石窟。</h3><h3> 这些石窟是佛教进入中国的清晰线索和深刻烙印,它们承袭新疆龟兹、于阗等地造像传统,带着鲜明的西域和印度色彩,并最早开始融合汉地艺术,汲取新的元素,形成独具特色的石窟样式。这些石窟被专家称为凉州模式。<br></h3><h3><br></h3><h3>接下来,这种河西特色的艺术风格又被带到了中原。</h3><h3>从平城的云冈石窟,再到洛阳的龙门石窟,中原佛教石窟艺术的成就,无不闪耀着凉州石窟的熠熠光彩。</h3><h3><br></h3><h3>毫无疑问,河西走廊成为西域佛教艺术传播到中国的第一站和驻泊地。</h3><h3>令人感慨的是,秉持儒家文化的人们,以兼收并蓄的开阔心胸与气度,在河西走廊培育了深厚温和的文化土壤,令生活在这条通道上的人们对佛教的态度更加宽容。</h3><h3>就像马蹄寺石窟群,正是由大儒郭瑀率领弟子为读书讲学而开凿,最终发展成为了佛教圣地。</h3><h3>在这里,儒家文化与佛教如同两条汇聚的河流,开始了它们最初的彼此探索、琢磨、交融与激荡。</h3><div>通过河西走廊,佛教文化和石窟艺术继续向东传播,进而深刻影响了广袤的东亚大地。</div><h3>这条走廊也见证了无数高僧大德追寻信仰的身影:竺法护、法显、宋云、惠生、玄奘……</h3><h3>就这样,西来东往的这两种足迹,在公元四世纪末、五世纪初重叠在了河西走廊。</h3><h3><br></h3><h3>尽管顶礼膜拜的时代早已远去,但不朽的岩石却赋予了佛像们一种接近永恒的气质,让千年后偶然到来的我们依然能感受到超然物外的沉静与智慧。<br></h3> <h3>与解说员裕固族姑娘合个影</h3><h3><br></h3> <h3>当然在马蹄寺里,还有一些地方要去,比如胜果寺,也称马蹄寺南寺。我们因时间原因未到。这两张图片来自网络。</h3><h3><br></h3><h3>胜果寺始建于明代,该寺建成后请钦差大臣传奏皇帝赐寺名时,朝廷正得南方军事获胜捷报,皇帝龙颜大悦,赐名“胜果寺”。清乾隆皇帝为该寺御赐寺名匾牌、龙袍、马鞍。</h3><h3><br></h3><h3>格萨尔王殿里:格萨尔跨神骏、持刀负箭、珠姆手捧哈达送格萨尔出阵;左侧甬道中塑有格萨尔岭国以管贾擦协尕尔为首的33员将领,众英雄跨骏马、手持各种武器,神态各异,豪气满怀,像出阵前一样威武。<br></h3><h3><br></h3><h3>传说,格萨尔王十六岁赛马选王并登上王位,迎娶珠姆为妻。早在十至十一世纪就赢得了雄狮大王的称号,统一大小一百五十多个部落,使岭国领土始归一统。是藏族人民引以为豪的旷世英雄。</h3> <p>离开马蹄寺,去往张掖丹霞的途中,不经意误入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同行美女发朋友圈说:令人心醉的美景,一个产生电脑壁纸的地方。行走的每步路都是风景。</p><p><br></p><p><br></p><p><br></p><p><br></p> <h3>圣洁雪山映衬下,秋染的草原连绵起伏如温柔的海波荡向天际,无数圆滚滚的肥羊、牦牛如撒向草原的各色珍珠,白云悠游在无尽蓝天,我们如穿行在巨幅画卷,耳边是不绝声的惊叹,在祁连山的怀抱里,任何形容词都太苍白,只剩下三个字:太美了!</h3> <h3>直到保护区工作人员发现并追上我们,告诉我们路走得不对,并指给正确的道路,我们才得以回到去往张掖丹霞的正途。</h3> <h3>张掖丹霞地貌奇观位于张掖市临泽、肃南县境内,形成于600万年前,彩色丘陵色彩之缤纷、面积之大冠绝全国。 张掖丹霞,有种动态的静止,有种粗犷中的精致。 这里虽干旱缺水但不乏灵动,虽寸草不生但充满蓬勃的阳刚之气、洋溢着浓烈色彩之美。无需精雕细刻,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已经把它打造得气势磅礴、苍劲雄浑、五彩斑斓,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美的享受。</h3><h3><br></h3><h3>还有冰沟丹霞那壮丽的天然朱色宫殿群(本打算前往,时间已晚),在图片中见到已被震撼! 张掖,不愧为河西走廊的颜值担当!<br></h3> <h3>冰沟丹霞,图片来自网络</h3> <h3>张掖的绝世美景还回荡在脑海,中国第一台沙秀《回道张掖》又让我们了解了河西走廊千年的历史变迁。 《回道张掖》以气势磅礴、色彩斑斓的丹霞山地貌形成为开篇,通过天赐丹霞、张国臂掖、古邑甘州、炀帝西巡、邦国会盟五幕来讲述张掖的千年传奇故事。 <br></h3> <h3>第一幕 天赐丹霞 上天赐予张掖这片神奇的土地,色彩斑斓、气势磅礴。丹霞之美冠绝天下。<br></h3> <h3>第二幕 张国臂掖 公元前123年,大将军卫青率十万大军与匈奴单于主力对决,17岁的霍去病以骠姚校尉的身份随队出征。谁也没想到初出茅庐的霍去病率领八百骑兵孤军深人,立下战功。<br></h3><h3><br></h3><h3>公元前121年,基于打通并有效控制河西走廊的战略意图,一年之内,汉武帝发起了三次河西战役。<br></h3><h3><br></h3><h3>这一年年底,历经3次河西之战的霍去病和他的精锐部队纵横驰骋,终于全线打通了河西走廊。<br></h3><h3><br></h3><h3>这一年,汉帝国首次设置武威、酒泉两郡,河西走廊并入中原版图。 而青春洋溢的霍去病刚刚19岁。 公元前119年夏,为巩固河西战果,卫青和霍去病各带一路大军发起了规模空前的“漠北大战”,直击匈奴单于本部。 霍去病的部队在全歼匈奴主力之后,一路冲到被匈奴人视为圣地的狼居胥山,并率大军进行了祭天仪式。史称“封狼居胥”。 这一年,霍去病22岁。<br></h3><h3><br></h3><h3>公元前111年,河西走廊已被汉王朝牢牢掌控,长安与西域诸国也逐渐开始了贸易往来,汉武帝望着这条战略通道的咽喉之处,写下豪情万丈的几个大字:张国之臂掖,以通西域。这,就是张掖。</h3><h3><br></h3><h3>遗憾的是,河西走廊上即将出现的繁荣景象,霍去病却无缘再见。漠北之战后不到一年,年仅23岁的霍去病突然去世。 他短暂而又辉煌的一生,犹如一颗耀眼的彗星,光芒四射地划过天宇,又匆匆地消失在茫茫夜空之中。<br></h3><h3><br></h3><h3>悲痛的汉武帝用国礼厚葬了自己的这位爱将,并把他的墓修成了祁连山的样子。 他的灵魂与河西走廊融为一体。 时至今日,在河西走廊东面的兰州市,依旧塑有霍去病的巨大雕像,人们以这样的方式来纪念这位征战河西的英雄。<br></h3><h3><br></h3><h3>汉武帝设立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河西四郡,地名至今未改,仍在向我们讲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br></h3> <h3>第三幕 古邑甘州</h3><h3><br></h3><h3></h3><h3> 第二次奉命出使西域的张骞和他的使团再也不用担心匈奴的袭扰,他们将来自中原的物产和先进的生产方式传到了西域;西域的名马、银器及毛织品等当地特产也源源不断地传到了中原。西域各国纷纷遣使来汉,开始了政治、经济方面的广泛交流。</h3><h3><br></h3><h3>西方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杂技纷纷进入中原,我们今天熟知的葡萄、胡萝卜、石榴等瓜果蔬菜,以及骆驼、狮子、鸵鸟等物种也陆续沿着这条走廊传人中原内地。</h3><h3><br></h3><h3>河西重镇张掖(古称甘州)市井繁华,商贾云集,妖娆的胡姬、甘甜的葡萄美酒,人们在这里尽享张掖之美,生活之乐。<br></h3><h3><br></h3><h3></h3><h3><br></h3> <h3>第四幕 炀帝西巡</h3><h3>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长达数百年的混战之后,隋王朝终于终止了混乱,迎来了新的统一。 <br></h3><h3>公元609年,即隋大业五年,隋炀帝杨广率文武官员、嫔妃、侍从以及十万大军,浩浩荡荡从长安出发,两个月后,来到青海的乐都。<br></h3><h3>这里的吐谷浑部落常对来往于河西走廊的商人进行袭扰。势不可挡的隋朝大军在这里发起了对吐谷浑旳全面进攻。此战之后,吐谷浑再也无力威胁河西走廊。 在出征途中,隋炀帝写下了著名的长诗《饮马长城窟行示从征群臣》:</h3><h3>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br></h3><h3>…… 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今天的我们,依然可以从中品读到当时隋炀帝的万丈豪情。</h3><h3><br></h3><h3>战役结束后,隋炀帝设置了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这一场胜利,也使得围绕西域博弈的天平,彻底倾向隋王朝一边。</h3><h3> 接下来要穿越扁都口,那里是祁连山谷中唯一穿越祁连山北上张掖的通道。 每年的7月是扁都口最美的季节,万亩盛开的油菜花使千年古道扁都口成为今日河西走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h3><h3><br></h3><h3>但山谷中恶劣多变的气候让这支皇家仪仗队始料未及,一场大雪使人马冻死过半,就连隋炀帝的姐姐北周皇后杨丽华也没能走出峡谷亲眼一见焉支山的美丽。</h3><h3> 3天后,隋炀帝一行终于艰难地来到了张掖的焉支山下。 焉支山,祁连山的一条支脉,黑河发达的水系孕育了这里丰饶茂盛的植被,山上林海松涛、碧波无际,山下沟壑纵横、清泉淙淙。 不远处辽阔的天然草场正是盛会的绝佳地点。</h3><h3> <br></h3><h3><br></h3><h3><br></h3> <h3>第五幕 邦国会盟 公元609年六月.大业五年 丝路重镇张掖城外的焉支山下,一场盛况空前、云集西域二十七国首领和代表的贸易盟会拉开序幕。 西域各国的使节和首领、商人和平民一齐涌入张掖,渴望一睹中原皇帝的风采。 刚刚经历了扁都口艰险的杨广依然不失大国之君的威仪。 他下令武威、张掖两地的仕女盛装出席,来自中原的宫廷乐手,以及来自西域各地的民间歌舞艺人,也为这场盛会带来了浓郁热烈的欢乐气氛。 富丽堂皇的观风行殿。陈设着中原的手工艺品。西域各国的王公、使节被眼前的雍容华贵折服,对隋王朝雄厚的经济实力叹为观止。 整个张掖城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人群延绵数十里。这样的景象整整持续了一个月。 那场气势恢宏的“万国博览会”已经成为今天各种各样的博览会的鼻祖。 张掖盟会结束后的第二年,隋炀帝批准开放了从张掖通往长安、洛阳,以及其他内地城市的道路,并降低关税。 西域各国商人,甚至王公贵族,纷纷沿着河西走廊进入长安、洛阳,为中原的都市生活带来了新的面貌。河西走廊再度繁忙起来。丝绸之路再度成为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最重要通道。 隋炀帝在位十四年,开凿运河、开疆拓土、经营西域、重开丝路,奠定了国家兴旺繁荣的基础。但也正是因为他的急于求成,不恤民力,导致隋末民变,而被大唐代替。 隋炀帝杨广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皇帝。正如后世学者对他的评价“其罪也彰、其功也卓,弊在当代、利在千秋”。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尽管背负了诸多骂名,杨广仍不失为一代有为之君。 河西走廊理应铭记他。<br></h3> <h3>丹霞口小镇夜景</h3> <h3>游一方名胜,品地方小吃,是人生一大幸事。览尝张掖地方风味小吃,地处张掖市甘州区黄金地段的甘州市场就是首选的好去处。我们住的地方就在附近,晃悠着就到了。</h3><h3><br></h3><h3>在这里除了有久负盛名的张掖地方小吃搓鱼面、拉条子、揪面片、炒拔拉、灰豆汤、酿皮、梗粉、灰碱面、臊子面、牛肉小饭等,还有兰州拉面,新疆烤羊肉串,四川麻辣烫、龙抄手,陕西肉夹馍、砂锅,山西刀削面等应有尽有。其中搓鱼面最多。</h3><h3><br></h3><h3>应该说这里汇聚了全国各地的名吃,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这个城市的开放与包容。</h3><h3><br></h3><h3>逛了一圈儿,在一家热闹的店里要了几个菜和搓鱼面。搓鱼面应该是张掖特有的传统面食小吃,据说在这里有句话: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搓鱼非张掖汉😀。煮好的面就象一碗白白的小鱼儿,每条小“鱼”差不多3厘米长,中间筷子粗细、两头尖,不加任何菜或佐料就端了过来。怎么吃呢?面爽爽滑滑的很劲道,先是像米饭一样就着菜一起吃,后来加菜和菜汁进去调成自己喜欢的味道更好吃。</h3><h3><br></h3> <h3>附近还有一万寿商业街,早晨有点儿冷清。我们没有停留,直奔久负盛名的大佛寺而去。</h3> <h3> 张掖为古丝绸之路贸易与文化交流的重镇,而佛教从西向东传入我国时,首先在河西走廊一带开始传播,随之佛光普照,佛寺林立,佛塔遍地,晨钟暮鼓,香烟缭绕,张掖便有了“一城山光,半城塔影,连片苇溪,遍地古刹”之说。<br></h3> <h3>北宋仁宗年间,即公元1028年,以今天银川一带为中心建立西夏政权的党项人,攻下了甘州;八年之后,全面占领了河西走廊。</h3><h3><br></h3><h3>为了加强对河西的经营和管理,西夏政权积极推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其中包括兴建寺院、翻译佛经等活动。到崇宗李乾顺统治时期,西夏国力鼎盛,凉州的护国寺和张掖的大佛寺都是在这一时期修建的。</h3><h3><br></h3><h3>思能是西夏皇族嵬咩氏,在佛学上有很深的造谐,被封为西 夏国国师。公元1098年,思能等人在迦叶如来寺见有慧光,掘地而得卧佛像数尊,遂发愿建宏刹,四方募资。引起西夏国崇宗乾顺的重视。乾顺为了替母后梁氏祈求冥福,敕建卧佛寺。<br></h3><h3><br></h3><h3>大佛寺原名“迦叶如来寺”;明永乐九年明成祖朱棣敕赐“宝觉寺”;清康熙十七年,敕名弘仁寺;因寺内有一尊泥塑大卧佛,俗称“卧佛寺”、“大佛寺”。明正统、成化、万历年间和清雍正、乾隆年间屡有修茸。<br></h3><h3><br></h3><h3>大佛寺在西北久负盛名,素有“塞上名刹,佛国圣境"之称。</h3> <h3>大佛寺坐东朝西,现仅存中轴线上的大佛殿、藏经阁、土塔等建筑。</h3><h3><br></h3><h3>坐东朝西?是不是有点怪?一般寺庙不都是坐北朝南?回来查资料得知,原来佛陀涅槃时就是头向北,面朝西,并对弟子们说佛法将在北方弘传,未来也会盛行于西方。北方弘传倒∵是成了事实,盛行于西方还在遥远的未来。塑造这么大一尊睡佛安置在室内,必然要按佛陀涅槃时的样子摆放,如果安置睡佛的大殿是朝西的,而整个寺院的规划是南北向,那会更加的别扭与不协调,所以大佛寺的整个布局,是沿着东西向的轴线来安排。</h3><h3><br></h3><h3>民间传说,大佛寺建成之后,笃信佛教的西夏皇太后梁氏常到寺内朝拜、居住,在此设道场,大作斋会。又传说蒙古别吉太后住在大佛寺,生下大元帝国的开国君主——元始祖忽必烈。别吉太后死后,灵柩也停殡在大佛寺。这些传闻,不见经传,是真是假,至今是谜。</h3> <h3>牌坊和钟鼓楼的另一面</h3> <h3>在殿门的两侧各镶以六平方米的砖雕一块,左题登极乐天,右题入三摩地。</h3> <h3>大佛殿</h3><h3>大佛寺正殿是国内最大的佛殿,其造形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极为相似,殿宇巍峨壮观,飞檐斗角,周围木构廊庑,古木森然。殿檐下额枋上有龙、虎、狮、象等木雕图画,风格朴拙典雅,数百年之后依然清晰如初。</h3><h3><br></h3><h3>楹联: 睡佛长睡睡千年长睡不醒;</h3><h3>问者永问问百世永问难明。</h3><h3>大殿联: 一觉睡西天,谁知梦里乾坤大;</h3><h3>只身眠净土,只道其中日月长。</h3><h3>楹联充满禅理,每个人心中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h3> <p>大佛殿内安放有国内最大的室内卧佛,也就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涅磐像。他安睡在大殿正中高1.2米的佛坛之上,佛身长34.5米,肩宽7.5米,耳朵约4米,脚长5.2米。大佛的一根中指就能平躺一个人,耳朵上能容八个人并排而坐,可见塑像何等的庞大了。 </p><p><br></p><p>大佛金装彩绘,形态逼真,若醒若寐。卧佛身后塑十大弟子,旁有优婆夷、优婆塞及十八罗汉等塑像等。</p><p><br></p><p>佛像中间的空间很大,曾藏有佛经,法器等文物,文革中红卫兵搞破坏时意外发现后抢掠一空,现在佛像身上仍可见当年进去的入口痕迹。</p> <h3>大佛殿壁画</h3><h3>殿内四壁为《西游记》和《山海经》壁画。听导游讲该西游记壁画比吴承恩的小说至少早了300年。<br></h3><h3><br></h3><h3>信吗?</h3><h3><br></h3><h3>大佛殿曾经在清乾隆年间倒塌,经信众募捐重修,有学者研究指出大佛寺的西游记壁画不过是明代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插图的衍生作品。<br></h3> <h3>大佛殿外香火繁盛</h3> <h3>佛教艺术陈列厅大殿。位于大佛殿后面,建在原先的万圣殿遗址上。<br></h3> <h3>藏经殿</h3><h3>在张掖大佛寺藏有一部鲜为人知的佛学百科全书《大明三藏圣教北藏》(简称《北藏》),被人们称之为“佛国天书”。这部明代佛经保存之完整,装帧、印刷之精美,工艺、书法、绘画技巧之高超,使人无不倾心赞叹。它被称为“国粹,国宝”,为国家一级文物。张掖大佛寺所藏《北藏》本《大般涅槃经》、明万历间姑苏坊刻本《大般涅槃经》、万历二十五年弘仁寺金书《大般涅槃经》、顺治十年补抄《大般涅槃经》等几种版本,均为北凉昙无谶所译《涅槃经》的传承。特别是张掖大佛寺藏有的明代正统年间用泥金、泥银抄写的600卷《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是该寺镇寺法宝,也是国宝。如此珍贵的真金写经至今文字不脱落、不褪色,光彩夺目,熠熠生辉,令人称奇。尤其是《华严》《报恩》两经,各有1卷曼荼罗画为金线勾勒,以石青、石绿、丹石、朱砂、白银粉设色,世人称为“五彩八宝佛画”,其历史、艺术价值不可估量,为国家一级文物中的无价之宝。</h3><h3><br></h3><h3>张掖大佛寺这么多的珍贵佛经能够保存下来,特别是《北藏》颁赐张掖已逾550多年,历经10多代僧人的沧桑更迭,能使其基本完好地保存下来,绝非易事。明清以来,战火频繁。张掖大佛寺的僧众曾一次次转移保护这批经典。20世纪30年代,为防止日本侵略者的掠夺,张掖爱国僧侣及佛教会的有识之士,曾将这些典籍几经隐藏,使它们未遭灭顶之灾。1937年日机轰炸兰州,当时驻防河西走廊的国民党马步芳部欲进驻大佛寺,为防不测,张掖县佛教协会会长张声威与大佛寺住持妙显把佛经全部转移至祁连山深处,后又将其秘密运回,把存放《大明三藏圣教北藏》的经橱全部秘密用土坯砌在藏经殿后部柱间。藏经的秘密,仅有几人知晓,并由寺中住持一任任传给最亲信的弟子。一代代达官贵人、僧行善信费尽心机保护过佛经,他们大多未留下姓名,也为千年古刹笼罩了一层神秘的光环。<br></h3><h3><br></h3><h3>1975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夜,在张掖大佛寺土塔旁边的一间小屋火炕失火,无情的大火将小屋里的74岁的尼姑姚氏烧死。在拆毁烧残的房子时,人们发现了从她的卧室里通向藏经殿的一个暗道,过暗道是由藏经殿内的一道夹墙形成的密室,夹墙长40米、高20米、厚4米。12个经橱整齐地排列在那里,每个经橱中都装满了佛经。</h3><h3><br></h3><h3>这是继1900年敦煌莫高窟发现藏经洞之后,我国目前发现数量最多、最完整的佛教文献。由她保护的这批佛经,震惊了佛教界,成为无比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一惊人的发现随后也揭开了一个隐藏了几十年的姚氏尼姑本觉保护佛经的传奇故事。<br></h3><h3><br></h3><h3>为了纪念她,人们在张掖大佛寺的藏经殿外为她树立了一座汉白玉莲座雕像。 莲花基座上镌刻着: 《姚氏尼姑简介》   千年古刹,历经沧桑,寺貌依然。万卷佛经,稀世之宝。旷日弥久,珍藏如初。若言功德之巨,当推僧尼本觉。本觉者,俗姓姚,1901年生于甘州。1975年初圆寂火化,骨粉葬于马蹄寺,年74岁。 觉尼自少茹亲,18岁持名念佛。45岁受具足戒,严习毗尼。净念相继,日夜不旷。因之恩师道心法师托其赴永昌参禅,嘉其勤勉。四年后,法幢寺方丈谛贤委其代守张掖普门寺,其间,纤毫不犯,以至诚感信上师,年届52受命看护张掖大佛寺佛经,至命终生西。 姚尼自受命看护大佛寺佛经,自甘孤苦,雨更雪更,护持不怠,使《大般若般罗密多经》等经籍共1621部,636函,5795卷,至今完好无损,其守寺护经之功绩令人颂扬,今勒石以彰。 公元一九九八年七月二十八日<br></h3> <h3>弥陀千佛塔,俗称土塔。相传张掖有金、木、水、火、土五座塔,俗称五行塔,但并不符合五行方位,应该是附会之说。如今只有木塔和土塔仍在,其他的已经湮灭于时光里。土塔的造型一看就是藏传佛教的风格,反应了历史上藏传佛教在张掖曾经的兴盛。这种一大八小的建筑形式,别具一格。<br></h3> <h3>从左到右依次是大佛殿,陈列馆,藏经殿。</h3> <h3>寺内建筑欣赏</h3> <h3>山西会馆。大佛寺的东北角,有一小片清代建筑群——山西会馆。</h3><h3><br></h3><h3>占地虽不算很大,但建筑门类齐全,山门、牌坊、钟鼓楼、戏楼、观戏楼、厢房、大殿一应俱全,保存完好。作为晋商的俱乐部,砖雕和木雕都很精美,有浓郁的三晋风格。</h3><h3><br></h3> <h3>商人自然求财,大殿里供奉的必然是“汉朝忠义无双士,自古英雄第一人”的大丈夫武财神关二爷了。</h3> <h3>借用一张网络图片,疑惑:怎么拍的?</h3><h3>戏楼两侧双层看台,风雨不欺,有包间的哦~</h3> <p>山西会馆</p> <h3>出山西会馆,有些疑惑,金张掖这样的丝路城市,陕西商人不可能会缺席,更不可能没有陕西会馆。许多地方的陕西山西会馆总是离得不远,甚至共同拥有一个俱乐部——山陕会馆。那张掖的陕西会馆呢?</h3><h3><br></h3><h3>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大佛寺进山门后两边精致的钟鼓楼和中间的牌楼是外来户,搬迁自张掖陕西会馆。<br></h3><h3>不仅如此,大佛寺的山门是从张掖的明肃王府搬过来的;位于大佛殿后面的佛教艺术陈列厅大殿,在原先的万圣殿遗址上,是张掖文庙的大成殿搬迁而至;金塔殿遗址上的建筑是从博二郎庙移来的二郎殿。</h3><h3><br></h3><h3>目前的大佛寺,私下以为,除了浓郁的佛教氛围,也可以把它当作张掖市古建筑博览园来欣赏。<br></h3> <h3>出大佛寺,没多远就是市民中心广场,万寿寺木塔就在那里。逢国庆70华诞,这里花团锦簇,一派节日景象。</h3><h3><br></h3><h3>这里原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有山门、殿堂、佛塔、藏金楼、僧舍等,现仅存建于中轴线上的木塔和藏经楼。结构精巧。 万寿寺创建于北周,后经各朝代多次重建重修。清末又遭大风毁坏,民国15年重建。我们到时藏经楼正在修葺。<br></h3><h3><br></h3><h3>木塔为砖木结构,楼阁式塔。塔基平面呈正八边形,塔身共九层,一至七层为砖砌,八、九层为木构。塔面阔与高度自下而上逐层缩小,各层设门窗或设假门窗,门上砖雕仿木结构斗拱,门边镌刻楹联。一层东门横额"登极九天",西门横额:"入三摩地",檐下雕刻十二生肖图。 木塔高30多米,塔顶呈八角伞形。每层的8个角都有一个用木雕成的口含宝珠的龙头。塔内设有楼梯,可供登高。最上层原有古钟一口,声闻数十里。 "木塔疏钟"曾为甘州八景之一。 木塔结构精巧,造型优美,别具一格,体现了我国独特的楼阁建筑艺术特点。每当风清日丽之时,雀鸟围翔,铃声成韵,成为甘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中一道亮丽的风景。<br></h3> <h3>木塔和藏经殿</h3> <h3>离开时,专程绕道张掖市中心,去看一眼河西走廊里最大的鼓楼——镇远楼。同行的帅哥美女都觉得我是个鼓楼控,每到一个城市,凡有鼓楼必看。我呢,就是觉得一座古意巍然的鼓楼稳稳当当矗立在那儿,整个城市瞬间就有了根基和底气!<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