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在阿塞拜疆的最后一晚,住在阿格边境方向的舍基公园酒店。</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舍基公园酒店</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晚霞映红了山顶</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酒店里鲜花盛开</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i><b>酒店门牌上的朝霞</b></i></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清晨的空气清新</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一早出发来到边境口岸拉戈代希</i></b></h3> <h1> 没想到这两个国家的边境这么难走。拖着行李,沿着坡道,在两边封闭的小道上要走半里地,出阿塞拜疆边检大厅后,又要拖着行李,沿着坡道,在两边封闭的小道上再走半里地。没有遮挡,大太阳下真要命!</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不能拍照,网上下载两张照片说明一下。</i></b></h3> <h1> 沙坦送我们过了边境,格鲁吉亚导游还没有到,说是堵车。我们在路口大树下等了近半个小时,有人来问我们:“是北京的十人吗?”导游大卫终于到了。</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大卫说他的中文是自学的</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将陪伴我们七天的旅行车</i></b></h3> <h1> 已过了中午,先去吃饭。上车后,大卫给我们讲了一个格鲁吉亚人的故事,其中“再等五分钟”的意思是要等十分钟。我们哄然大笑,老彭说:我们已经领教了。不知道大卫明不明白我们笑什么。<br> 格鲁吉亚国名源于民族名,在希腊语中,其意为“田园”或“农业”。因为英语发音与乔治亚相似,也称乔治亚。格鲁吉亚国土面积6.97万平方公里,主要为格鲁吉亚族(占86.8%),官方语言为格鲁吉亚语,主要信奉基督教的东正教,首都是第比利斯。 <br> 格鲁吉亚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属高加索山区。北部是大高加索山脉,南部是小高加索山脉,中间为山间低地、平原和高原。境内最高峰什哈拉峰,海拔为5068米。<br></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高加索山脉</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格鲁吉亚国旗为长方形。红色的圣乔治十字将旗面分为4部分,每部分中央各有一个博尔尼西小红十字。</i></b></h3> <h1> 格鲁吉亚国旗是一面十分古老的旗帜。早在公元5世纪,白底红色圣乔治十字的旗帜已经是格鲁吉亚民族和国家的象征。在塔玛拉女王时代此旗是对抗塞尔柱帝国的象征。<br> 博尔尼西十字图案最初取自于Bolnisi Sioni大教堂的装饰,后来逐渐成为格鲁吉亚国家象征。这种中间窄,而四端宽大的“大脚”十字,作为十字纹章的大类,被称作cross patty(源自法语,Cross pattée),常常出现在中世纪的文艺作品中。后世著名的医院骑士团纹章图案——马耳他十字,和德国铁十字勋章图案(源自条顿骑士图纹章),都属于Cross pattée。<br></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格鲁吉亚国徽启用于2004年10月1日,仿照巴格拉特王朝徽号设计。为盾形,红底中绘有圣乔治屠龙之像,上有王冠,下有饰以耶路撒冷十字的饰带以格鲁吉亚语书写“团结就是力量”,外由两只狮子扶持。</i></b></h3> <h1> 格鲁吉亚在公元8~9世纪初先后建立多个公国和王国。978年建立格鲁吉亚王国,并在11世纪~12世纪达到鼎盛时期,后被蒙古帝国攻陷后发生分裂。19世纪被俄罗斯帝国吞并。1922年加入苏联,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为格鲁吉亚人。<br> 2008年8月,格鲁吉亚与南奥塞梯冲突地区局势急剧恶化,7~8日格军与南奥、俄维和部队在南奥地区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8月26日俄承认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独立,后与两地区分别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不到8天时间,格鲁吉亚北方的阿布哈兹自治共和国(格鲁吉亚独立后一直在闹分裂,1994年宣布成立独立的主权共和国,但遭到俄罗斯及格鲁吉亚反对。)和南奥塞梯自治州就被占据,这个小国被一分为三,导致了苏联解体后最为悲惨的二次解体。格随即退出1994年关于调解南奥塞梯冲突的协议,要求俄从格领土撤军。并于2009年8月18日正式退出独联体。8月30日格俄断绝外交关系。俄强调承认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独立地位的立场不会改变。<br> 在俄罗斯的步步紧逼下,格鲁吉亚倾向北约和美国。美国也表示支持格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承认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独立,支持格加入北约,向格提供经济、军事援助。但真正和俄罗斯发生冲突时,美国只是动动嘴皮子。<br></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格鲁吉亚格局图</i></b></h3> <h1> 到格鲁吉亚的第一顿饭在西格纳吉的一家葡萄园进餐。首先参观葡萄酒厂。<br> 格鲁吉亚葡萄酒的最大特点是采用陶罐酿酒,在现代化的酿酒方式的冲击下,因其酿造工艺复杂,产量小已经逐渐被边缘化。用陶罐生产葡萄酒,将陶罐埋入土中,只将口露出地面,每个陶罐容量可达3000-5000升,埋入土中的陶罐可使葡萄汁在14-15度常温下发酵和保存, 使葡萄酒在良好状态下保存相当长时间。2013年这种传统酿造工艺以非物质人类遗产身份被收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br></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葡萄酒庄园</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葡萄园</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导游大卫和卢导穿上了格鲁吉亚人传统服装</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酒厂的建筑都是古朴的红砖和木结构</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酒厂的女主人在讲解葡萄酒的酿制过程</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大卫在翻译</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装酒的大木槽,已经被葡萄酒染成了酒红色。</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地下埋着一个个装酒的大陶罐,葡萄酒在这里面发酵。</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古老的红酒陶罐(网上下载)</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葡萄园旁就餐的凉亭</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阵阵香味扑鼻,肉已经烤上了。</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葡萄酒已经斟满</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每人面前三杯酒,一杯陶罐装的红葡萄酒,一杯瓶装的红葡萄酒,一杯白葡萄酒。女主人讲着每种酒的品尝方式,让我们品味不同葡萄酒的口味。</i></b></h3> <h1> 1965年据前苏联对格鲁吉亚出土的10粒葡萄籽考古研究发现:这是距今7000-8000年前人工栽培的vitis vinifera sativa D.C品种葡萄,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品种。<br> 格鲁吉亚人善饮,喜欢喝格鲁吉亚红葡萄酒。格鲁吉亚是葡萄酒酿制工艺的发祥地之一。“葡萄酒”这一名词就是从格鲁吉亚文音译为拉丁、英、德、法、俄文的。格鲁吉亚人非常钟爱葡萄酒,没有葡萄酒不成宴席,格鲁吉亚的餐桌文化也以葡萄酒为主,在餐桌上没有祝酒辞就被视为是对客人的不敬和冷淡。因此,每个餐桌都有一个由年长者担任的酒司令。法国作家大仲马曾游历过格鲁吉亚,格鲁吉亚丰富的餐桌文化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他的书中写道:“格鲁吉亚人可以几天坐在餐桌前喝酒、谈天、写诗、娱乐,而且祝酒辞是一定不能少的。”<br></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大卫致祝酒辞</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频频举杯</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在这样的环境中,喝光吃光是必须的。</i></b></h3> <h1> 去西格纳吉看长城,经过老城,路两边有许多小摊贩。</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见过这样的果脯吗?</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各种香料和手工地毯</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格鲁吉亚香肠,用果酱合着蜂蜜、面粉包裹着核桃、杏仁做成,尝了一下,QQ的。</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老城安宁休闲,景色很美。</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古老的城门</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古老的圣乔治教堂,没有开门。钟楼顶上长草了</i></b>。</h3> <h1> 西格纳吉公元前二世纪是皇室所在地,18世纪后半叶,当时的格鲁吉亚国王伊拉克利亚二世下令在此修建防御工事,大部分城墙以及23座塔楼幸运地保存至今。大卫说是世界第二长城,但是距第一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延绵4公里的西格纳吉长城</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城墙与塔楼相连</i></b></h3> <h1> 圣尼诺(St Nino)是引领格鲁吉亚举国信奉基督教的修女。在亚美尼亚殉难的三十多个圣徒中,只有她逃离厄运,到达格鲁吉亚最终成为改变整个国家信仰的圣修女。<br> 尼诺出生于罗马的一个将军家庭中,尼诺的叔叔是耶路撒冷族长,尼诺的童年时期是由伯利恒修女Niofora-Sarah抚养成人。长大后的尼诺在叔叔的帮助下到了罗马教会,相传,她得到了圣母玛利亚显灵启示,圣母交给她一个葡萄藤十字架,并跟她说,让她带着它到伊比利亚(现今的格鲁吉亚东南部)去传播福音:她能一路得到圣母和基督的庇佑让她远离危险,凭着十字架的力量,她将能在伊比利亚竖立起主和基督的信仰旗帜,拯救世人。就这样,尼诺带着葡萄藤十字架从罗马到达亚美尼亚再到伊比利亚,在亚美尼亚时她曾投入加耶恩门下,跟她门下的Hripsime和三十多个后来殉道的圣徒们一起传播福音,可能真的是她身负使命,三十多位圣徒全部殉道,只有尼诺逃脱了,来到了伊比利亚后,当时的伊比利亚国王米里安三世与他的国家还是信奉原始宗教,尼诺到达时,恰逢王后重病,群医束手无策,尼诺自荐能医治王后的病。王后经过尼诺医治果真痊愈,王后身边的牧师和待女纷纷皈依,王后原本对基督教就有些了解,紧接着也接受了尼诺洗礼。国王米里安三世见妻子皈依了基督教非常恼火,威胁要跟王后离婚,并采取手段把尼诺与基督团体隔离。可有一天,他到森林打猎时,眼睛突然什么也看不见,他突然瞎了,他又惊又怕,绝望时向圣尼诺祈祷,如果她真的基督上帝派来的,能保佑他马上重见光明,他愿意放弃信仰原始宗教,改投基督门下。祈祷刚毕,眼前一亮,他眼睛就好了,国王米里安三世回到首都姆茨赫塔后马上在圣尼诺的引领下受洗,成为了伊比利亚第一位基督教国王。<br> 公元340年,圣尼诺在Bodbe地区去世,国王为她在此地修建了坟墓和纪念她的教堂。因此圣尼诺女修道院成为格鲁吉亚重要的朝圣地之一。<br></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修道院的大门很不起眼</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这座教堂最早是在四世纪建造的,现在的教堂是十一世纪重建的,教堂中有圣尼诺的陵寝。陵寝位于主祭坛右侧约莫两三平方米的狭小空间内。陵寝上方用洁白的大理石雕刻着她安详的卧像,气氛静谧而神圣。(不准拍照)</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这是新修的主教堂</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教堂内装饰为极简风格,洁白素雅。</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修女们在修道院的山坡上自己种地,成熟的苹果掉了一地。</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修女们的住房</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我们在这神圣的地方留下身影</i></b></h3> <h1> 今天入住的罗泊塔湖度假村Spa酒店也是印象深刻。</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酒店平面图</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酒店俯视图(网上下载)</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我们的住房在15号楼,坐酒店内部电瓶车进去。</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湖面的色彩变幻莫测。</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我们的15号楼</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酒店中的四个游泳池之二</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柳荫蔽日,湖水如镜</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这里凉快跟我来</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餐厅</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葡萄园</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硕果累累</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在房间外面合个影</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游泳池边秀起来</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品尝葡萄酒的酒吧</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小草、鲜花都滋润着</i></b></h3> <h1> 离开酒店,从西格纳吉到第比利斯一百多公里,汽车行驶中路过一棵巨型梧桐树,树干中空但枝叶茂盛,也有几百年了吧。</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导游给我们拍了个合影,怎么差了酒仙娘娘?</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补上补上</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拉拉树干有多粗</i></b></h3> <h1> 不知不觉,感觉车行进在高原,窗外的大高加索山清晰可见,山那边就是俄罗斯。</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这里海拔有2000米了</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山坡上有一个简易咖啡店</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上去整两杯,休息一下。</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这里没有wifi,咖啡价格3拉里,约合1美元。</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天花板上贴着各国游客留下的纸币,我们也将老人家的头像留在天花板上。</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这条狗好可爱</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我也和它合个影</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下棋、拍照、摆POS,不亦乐乎。</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读书发呆的好地方</i></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i>要走了,大卫说,再等五分钟。</i></b></h3> <h1> 待续......</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