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锚”的艺术

张曲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北师大心理学院教授、教育心理专家刘儒德老师告诉我们,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这个印象或信息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这个就是沉锚效应。</h3><h3> 从学生心理的角度去研究学习的科学,进而去探究教育的艺术,对于教师而言,沉锚显然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活,更是一种艺术。怎样创设情境,让学生探寻知识的意义?怎样提问,怎样示例,这些都决定着沉锚的深度和力度。</h3><h3> 回顾《边城》一课教学,在探究人物爱情与作品意蕴时,我以第四节为主体,仿照高考文学类阅读题,设置了一个问题:请根据情节梳理傩送与翠翠的情感发展脉络,并探讨翠翠的爱情以“”离乡与等待”为结局的原因。这样一来,将课后“”分析人物心理活动”的若干小题整合成一道情境阅读的大题。“这个”锚”将局部探究心理描写分析人物个性的任务深入到探究情感内涵、文本意蕴。“翠翠端午看龙船落单而河边偶遇傩送——翠翠误会了热心支招的傩送——被伙计送回家获知真相后吃惊害羞——心有所属沉默不言”。整个情节发展从相识到相思,两年间两人并无更多交集,但并不妨碍彼此在心头的份量。正所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又如木心诗句所言,“那时候日色变得很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h3><h3> “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 沈从文先生不无遗憾地称停留于表层的阅读无异于买椟还珠。而在此老师以问题为媒介,实现了阅读的深入,撬动了“金子与沙子并存的人性”探究支点。有了这个“抛锚”过程,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体味沈从小说散文化笔法的韵味,穿透看似简洁的情节去探究人物含蓄而孤寂,因猜疑误会而产生隔膜,因隔膜而封闭的内心世界,进而理解“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