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老王其人,姓王名岩松。肤色黢黑,屁股巨无霸,但给你一种稳如磐石的感觉。这厮大气,再呲也不哭不恼,呵呵一笑,聊天止于呵呵的呵呵,就此打住。有种让人心疼却又无能为力的错觉。</h3><h3> 我俩都是“衡高人”,同校不同班,回忆青春,却没有交叉点,没见过他打篮球,没有跟他说过话,只能说时间上在一起三年,空间上形同陌路,不谈过往,只能感谢这次20年同学聚会,母校的一声呼唤,有心者闻声归来,不辞辛苦,不远千里,实属难能可贵。</h3><h3> </h3> <h3> 作为本次聚会的学生代表发言,我才近距离观察这厮一下。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同学轶事,却又饱含深情的感谢师恩。因为在这个看脸的时代,这家伙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群演里面的路人甲,连续剧里活不过两集就game over了。但是仔细聆听,居然这厮为之动容了,仿佛暧昧的空气突然静止,尬场了吗?没,原来都有一颗怀旧的心作祟,蠢蠢欲动。原来他和我一样的双重性格。好吧,亲同学,我懂你!</h3><h3> 我们欢快愉悦的相约2019,相聚7月27,每个人都宛如春风拂面的爽畅,却也被这厮的感言感动着。我问了问旁边跟他熟悉的同学,没装逼。</h3><h3> 呵呵,没装就好,就是好同学。</h3><h3> </h3><h3> </h3> <h3> 说到好同学,当年包括现在也是以分数论英雄。我不太了解他,因为没同班,却听说他和郭阳都是班长代表。我说发我一些照片作为素材,他一股脑发了七八张。唉,太真实,都没美颜,又是黢黑黢黑示人,老本色。其中就有一张英语获奖证书,小子,你不发我,我也在你的朋友圈收藏了,欧呦,不错哦!因为写《老王列传》之前,我跟他沟通我的写作风格,越呲越亲,重口味一点,别跟细心暖男一样扶不住。他说没事,荣幸之至。好吧!亲,我也是刀子嘴,豆腐心,下笔狠,因为在乎,感受到了吗?哈哈,我的小树叶又出现了,请允许我俩秀一把恩爱,毕竟此时跟夫妻之间的“”打是亲骂是爱”有异曲同工之妙。</h3><h3> 当年或许我除了上课就是泡在篮球场,上课也是严重跑偏,数理化后来几乎听不懂,就索性放弃治疗了。窝在教室墙角闷头看小说,不扰民,但是当年的语文单科我感觉也是前列顺排,但是一综合成绩,啥也不说了。都是泪。记得当年看韩寒的《三重门》《零下一度》,跟董宇辉同学一轮一节课的互相争阅,影响了我的整个高中时代。</h3><h3> 老王的英语获奖证书,也充分说明这厮很优秀,跟我的旧爱苏永亮有一拼。且不说综合成绩,苏永亮后来也是主攻英语,自考本科,现在也是南阳名校的一个风流倜傥玉树临风的名师。兄弟都不赖!说到这里,也把我的签约歌手吴迪也说几句,也是英语高手,大学在师院外语系,科班出身,现在跟苏永亮是异校同事,都接了当年恩师的班,继续为国家的教育事业默默贡献着。因为太熟了都,必须呲两句,他们都拿出了吃草挤奶的奉献精神回馈社会,还有很多同学现在也是老师队伍里的一员,不一一问候了,都很优秀!但是他们都没老王手里的获奖证书,老王更胜一筹当年!牛逼克拉斯!点个赞!</h3><h3> </h3> <h3> 看看当年的老王,一黑到底,因为底板就不白,跟现在搞笑版的宋小宝有一样先天基因,没办法。那时候大家普遍瘦,哪像现在咱们的娃们,营养过剩。那时候的我们,吃个蛋夹馍就是美味佳肴,更别提单独的小炒了。How Delicious!(我也卖弄一下当年的英语哈)就像聚会那天中午的牛肉大锅菜,大家围蹲在女生宿舍东边的大榕树下,也吃的津津有味。更像十一假期我们兄弟十来个重返衡高中午在蒲山吃的甩面一样,有一种情怀在里面,升华了味觉。</h3><h3> </h3> <h3> 这张是老王拍的,却没有老王。这句话似乎有病,但是我到现在也没能彻底理解鲁迅先生的《秋夜》:“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颗也是枣树。”有自己的风格就行了哈。也像今天我朋友圈转发一个文艺女青年的文章,文字处理的极其细腻,我用安东的南普话做了点评,净版版,文气气,大方方,细腻腻,跟喝了老村长一样,得劲!吴迪同学看到了,说没有我写的接地气。不然,乖,我还在汗颜哩,感觉我写的东西一股子南阳宛城区的味道。乡土气息太浓,拿不到大雅之堂。</h3><h3> 跟老王沟通,不需要太多腻歪的言辞和暧昧气息,就像十一假期,我问他是否有空回来一起返校小聚?他的回答让我很感动:这是个事,必须回!所以,一大早跑了个小长途,如约而至。我曾不止一次在大群说过,只要有心,距离从来不是问题。这厮做到了,是一路人,好兄弟!</h3><h3> 亚峰同学私下问我,在哪聚餐?我说蒲山甩面啊!他说那他包场。我没同意。我觉得还是AA制比较更合适一些。先丑后不丑,虽然有点小薄气了,但是我觉得都不差那千儿八百的,但是形成个规矩更长远。不管大聚小聚,肯定不是冲着酒肉去的,老同学在一起欢聚一堂,聚的是氛围,是那颗怀旧炽热的心情,酒肉只是配菜,要不都成酒肉朋友了不是?</h3><h3> </h3> <h3> 老王低调,就像他的肤色一样,给人一种黑里透红与众不同的美。青春记忆里没有交集,多遗憾,却在聚会之后倍感亲切。我决定把旧爱苏永亮转让给他,因为江湖上还流传着他的白河边喝白酒买醉的情感故事。有好几个版本,最真实的他却说在下个十年聚会揭晓,我期待着,备好酒,坐等故事。</h3><h3> 说到低调,跟他聚会后去青岛出差偶遇闫胜哲同学一样吧,两个低调的人凑在一起又是海鲜又是嗨歌,我喜欢这样的会后小聚,拉近的不只是一顿酒菜,更是那份浓浓的怀旧情怀。老闫也是说的少做得多,大家从不久前收到的《同学纪念册》就可以感受到,这家伙也是默默为大家服务着,还乐不知疲,好样的!</h3> <h3> 我想收尾了,又把文字浏览一下,还是一股子南阳本地口味。却感觉没跟老王在高中时候一个班有太多的表达不出来。《老王列传》写的就像小沈阳的裤子——跑偏了。如果写发哥,肯定是一个接一个故事一个接一个笑梗作祟,因为太熟了。在这个现实的社会,我知每人都不易,发哥当年也是走路都能捡到钱的主,现在老是送完娃跟他一起散步如意湖,发觉发哥不但发福了,廉颇亦老矣!他也捡不到钱了,所以,尽量减少与之同行了次数,不想跟他玩了。哈哈</h3><h3> 不呲不热闹,笑笑更暖场。就像十一过后的天气一样,忽冷忽热,二八月乱穿衣,我慌着找秋裤裹腿保暖,出门一趟,发觉还有女人不怕冷的超短裙。要想美,大长腿么?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罢了。只是给各位老同学温馨提示:廉颇老矣,天冷添衣,我们不是当年的我们,我们还是当年的我们!</h3><h3> 最后还以一首打油诗结束吧:</h3><h3> 舞钢老王,</h3><h3> 钢管舞王,</h3><h3> 皮肤黢黑,</h3><h3> 热度心肠。</h3><h3> 屁股虽大,</h3><h3> 舞步轻扬,</h3><h3> 性格直爽,</h3><h3> 外柔内刚。</h3><h3> 颜值不强,</h3><h3> 内心飘香,</h3><h3> 同学一场,</h3><h3> 倍感欣赏。</h3> <h3>我和舞钢老王的唯一合影,谢谢发哥抓拍,烟不离手,亲如兄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