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光山色洞天福地

心雨

<h3>光福,这个令苏州人无比骄傲的地方,是一座嵌入太湖的半岛,“湖光山色,洞天福地”。</h3><h3>很多人知道光福是因为“香雪海”,每逢赏梅时节,处处繁花盛放,有如一片雪海,微风吹过暗香浮动,令人闻之欲醉。</h3><h3>而来光福,自然不用只等到来年2月梅花开。光福是典型的鱼米之乡,还是苏绣的发源地之一,一年四季山水如画,古街古巷富有诗意,古老的高塔、寺庙也堪称一绝。</h3> <h3>光福铜观音寺坐落于光福镇龟山南麓(光福寺),建于梁天监二年(503年),为吴地最古老的寺院。因寺内原供奉有铜观音像,又名铜观音寺。目前,保留的建筑有大殿、西方殿、寺桥及光福塔。 寺前跨河而建的寺桥十分古朴。两侧沿口为武康石质,雕凿着双龙戏珠,万字纹饰,琢工精良,为宋代旧物。</h3> <h3>进寺桥,过山门,即为四金刚殿,单檐硬山造,前有廊,殿内澈上明造,不施斗拱,檐檩直按在檐柱上。殿前有香樟一株,枝叶茂盛,树冠葱郁。</h3><h3>楼下前面加双步廊,施船篷轩。廊墙内嵌有张墨君《咏梅诗》碑。碑文清晰,章草字体笔势连绵,纵横飘逸。</h3> <h3>身临铜观音寺,南眺邓尉山,西观太湖,青山绿水,田园风光,景色宜人,是闻名江南的古刹之一。</h3><h3>光福塔院有百亩中日友谊樱花林,有数十亩香樟林、板栗林,环境十分幽雅。</h3> <h3>光福寺的前身是私家住宅,系黄门侍郎(侍从皇帝、传达诏命要职)顾野王舍宅为寺。唐代武则天当政时期(685-704年)改为光福寺,香火十分鼎盛。宋代康定元年6月(1040年),有位村民在光福寺旁取土,挖得铜观音一尊,随即敬赠给光福寺。由此轰动了吴郡各地,朝拜佛教徒络绎不绝,人流如海,人们改称光福寺为铜观音寺。惜几经废兴,现存大雄殿、西方殿都是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修建,由于朝代更替,战争频繁,在解放以后铜观音寺内仅存了唐朝方塔、宋元碑刻以及清代的大雄殿等古建筑,整个铜观音寺非常破败。 1994年落实宗教政策后,经过十多年的努力,铜观音寺已先后重建修复了观音殿、藏经楼、大雄殿等多处文物古迹。在铜观音寺慧通法师住持的努力下,又完成钟鼓楼的修复工程。</h3> <h3>光福寺塔建于梁朝本名舍利佛塔,据传塔内原收藏有大方广佛华严经和光福寺开山祖师悟彻和尚的舍利。光福寺塔在唐代末年塔毁于火。咸通年间由铜观音寺的方丈四处化缘筹资重建。塔檐木早毁于清代嘉庆年间雷击大火。后又屡经毁修,久历沦桑,饱受风雨剥蚀,现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h3><h3>塔为四面七级,高27.95米,平面呈正方形,为砖木混合结构楼阁式佛塔。底层西北面设券门,二层以上四面置壶门,各层门内壁左右置佛龛,设有八十八节台阶,陈列佛像49尊。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