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阳 ——滹沱河套里的村庄

老路

<p>  滹沱河是海河水系的主要河流之一。</p><p> 滹沱河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泰戏山孤山村一带,向西南流经恒山与五台山之间,至界河折向东流,切穿系舟山和太行山,进入河北平原后,一直在北至饶阳,南至衡水之间摆动。雨季水势一望无际,沿河渡口轻舟横渡,晨曦夕照时,波光如鳞。滹沱河就这样,在这里流淌了几百年。</p><p> 滹沱河经太行山进入河北平山,灵寿,正定,无极,深泽,到衡水的安平,饶阳后入沧州的献县和滏阳河汇合形成子牙河经天津入海。滹沱河历来在平原一带没有固定的河道,不知道从啥时候起,滹沱饶阳段河两边修起了护河大堤,这样一来 河就被固定在了现在的这里。随之而来的是河套里的自然村庄就被圈在河套里了。上游水库泄洪这些村子不免会受灾。年复一年,牛村乡几个村庄迁出了河套 ,现存47+1个村……</p> <p>良见</p> <h3>良见村</h3><h3>位于饶阳县城东北偏北3.25公里处的良见村,始建于元 朝,古名北里社。为纪念乡民梁氏父子的仗义疏财,后改名为梁 鉴,新中国成立初期改为良见村。</h3><h3>北里社乡民梁和卿,生于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元年(公元1260 年),天生灵敏,具有经商头脑。他根据当时蒙古贵族和僧侣喜 爱汉人生产的绸缎,已改原来父亲做小买卖的习惯,亲自跑到元 大都(今北京)周围做买卖,用丝织品换他们的骡马与牛羊。蒙 古族-统天下,疆域空前广阔,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台 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范围内。蒙古族那些皇亲国戚大 量需要绸缎。元朝初年确立了以农业兴国的制度,当时中原地 区因发展农业,急需牛耕地、马拉车。和卿把饶阳生产的绸缎用 大车运到北部,一匹绸缎换5马或10牛,把牛与马赶回中原,一 牛一马换15匹绸缎。他做此买卖,-本万利,不到10年就发了 大财,成为巨富,家有万贯。这时又开始买田,让雇主专门缴纳 谷子、小麦,并公开宣布对半分红,很受当地农民欢迎。和卿有-颗善良的心,虽为巨富,但从不挥霍,却行善于民。</h3><h3>据乾隆《饶阳县志》载:元大德九年(公元1305 年),和卿的 家乡遭百年不遇的大旱,大地被干旱无情地笼罩着,田间地头, 刚刚破土而生的嫩芽早已枯死,枝头树梢,嫩叶也凋零了,河床 干涸,并水干枯,庄稼枯死,甚至,许多动物也因干旱而死,一幕 幕惨不忍赌的景象,以致呈现出“赤地千里无禾稼,饿殍遍野人 相食"的妻惨景象。</h3><h3>和卿看着乡亲们饿得死去活来,家家面临卖儿卖女、家破人</h3><h3>亡的惨景,心里既同情又难过。最后,他决定开仓放粮,无偿把 三千石谷子分放给了全村农户。乡亲们得救了,平安渡过了 难关。</h3><h3>元泰安六年(公元1324年),“六月雨伤稼,大雨五十日",雨 水淹没了庄稼,冲倒了房屋,乡亲们无家可归,全村人而临着灭 顶之灾。64岁的善人梁和卿又一次伸出援助之手,除免除地租 外,还仗义疏财,将自家存放的一- 千万匹绸缎处理掉,为乡亲们 盖起了安身之所,置办了生活用品,购买了牲畜和农具,开展了 生产自救,重建家园。</h3><h3>梁和卿过世后,其子梁大有仍继承父亲之意愿,积德行善。 对乡亲们一心不二,有求必应,有难必帮。并为大家打井供水, 挖渠引水灌溉排涝,修桥补路,建庙修塔,做了很多好事。乡民 们为梁氏父子的善举,感恩戴德。为了永世纪念,于元朝泰定四 年(1327年),乡民齐庆祥率全村家家户户出钱,为梁家父子建造 了善行、祖莹碑两座,立于街口。并把北里社改为梁鉴,即以梁 氏为鉴之含义,以昭示后人。</h3><h3>梁家父子仗义疏财的美德善行世代相传,到乾隆十一年(1746年),菜园村秀才王魁龙到梁鉴村串亲,发现村口两座残缺 倾倒的石碑很有价值,便告知了当任知县单愎。知县为了弘扬 梁氏父子仗义疏财的美德善行,请来当地有名的雕刻名匠,选用 上好石料,按原来碑文,重新雕刻了两座高8尺宽3尺崭新的石 碑,立于饶阳有名的景点芜蒌亭右侧。岁久,滹沱河发大水被冲 倒,埋于地下。</h3><div>新中国成立后,在扫除文盲时,群众为了写村名简单方便, 把梁鉴村改为良见村。</div><h3>(2010年11月11日《衡水晚报》“人文衡水”版刊载)</h3> <h3>东草芦</h3> <h3>辛立庄(属东草芦管辖)</h3> <h3><br></h3><h3>东 草 芦</h3><h3>位于县人民政府驻地东北偏北 4.5 公里处。人口 2900 人,户数 565 户,总耕地 5300 亩。</h3><h3>果树 3000 亩,以梨为主;养殖户 6 户,共鸡 3000 只,母猪 30 头。</h3><h3>据《后汉书光武本纪》记载更始二年(公元 24 年)春正月,刘秀曾住该村,食于草舍, 草舍即草庐。后来发展为东(大)西(小)草芦两村,辛立庄村位于县人民政府驻地东北 偏东 5.5 公里处,建庄已 240 年。清乾隆年间,蒙王两家从东草芦迁至此建庄,起名新立庄。 后世演变为辛立庄。历史上一直与东草芦一起办事。</h3><h3><br></h3> <h3>南刘庄</h3> <h3>南 刘 庄</h3><h3><br></h3><h3>位于县人民政府驻地东北偏北 5.7 公里处。人口 908 人,户数 227 户,耕地 2057 亩。</h3><h3>以农为主。历史上以编筐出名,人称编筐刘庄。近年来,有棚室 1 个,果树 1040 亩,养殖 户 2 户。</h3><h3>明永乐二年(1404 年),从山西迁来刘氏兄弟两家,先居住九吉村,后由九吉村搬来 建村居住,以姓氏得名刘家庄,故名南刘家庄。因村小人少,俗称小刘家庄。后简化为南刘庄。</h3><h3><br></h3> <h3>张池</h3> <h3>张 池</h3><h3><br></h3><h3>位于县人民政府驻地北偏西 4.3 公里处。人口 1433 人,户数 334 户,耕地 3636 亩,</h3><h3>大棚 64 个,温室 11 个,以农为主。 明朝初期,从本县圣水村搬来张姓叔侄两家,在此居住建村。因地处河套内,地势低洼,</h3><h3>常年积水,故以姓氏起名张家池。后世简称张池。</h3> <h3>李池 朱池</h3> <h3>小庄</h3> <h3>北 关 村</h3><h3><br></h3><h3>由北关(俗称小城北)和城北小庄两个自然村组成。位于人民政府驻地东北 2.3 公里处。</h3><h3>人口 702 人,户数 194 户,耕地 1311 亩,大棚 60 个。</h3> <h3>西草芦</h3> <h3><br></h3><h3>西 草 芦</h3><h3>西草芦又名小草芦,地处东草芦西,位于县人民政府驻地,东北偏西 4.5 公里处,795 人、226 户,总耕地 1903 亩。主要种植玉米、小麦、花生、棉花。近几年来发展葡萄种植, 有葡萄 350 亩、果树 200 亩,建有冷库一座、猪场一个、大棚 28 个。按康熙年间《路况墓志》 记载,该村称为蒌亭。</h3> <h3>富村</h3> <h3>富 村</h3><h3><br></h3><h3>位于县人民政府驻地西北偏西 7.5 公里处。1080 人,257 户,耕地 1224 亩。以农为主。 近两年来,养殖业发展,有肉牛 300 头左右,林地养鹅 6000 只。</h3><h3>元代时,该村原系真定卫军屯地。地处古河道之中,设有军屯预备仓。这里土地肥沃, 较为富足。相传有一地方官来饶视察民情,从县城西北行,各村农民都吃粗茶淡饭,到了 富村后,连看几家都吃白面饺子,遂起名叫富村。</h3><h3>圈 子</h3><h3><br></h3><h3>位于县人民政府驻地西偏北 8.4 公里处。737 人,183 户,耕地 1920 亩。以农为主。 宋元时代,王姓一家为官家驯养军马,在此建圈,俗称圈子,又叫王家圈子。后来人</h3><h3>口繁衍,形成村落,就以圈子为名。今该村仍以王氏为大户。</h3><h3>注:1970 年至 1976 年,在人民政府帮助下,该村由河套旧址迁至滹沱河南堤以南建新村。 同迁的有刘各庄、耿各庄、东支沃、西支沃。富村、罗屯仍居河套内旧址。</h3> <h3>罗屯</h3> <h3>罗屯</h3><h3>位于县人民政府驻地西北偏西 5.7 公里处。2340 人,耕地 5425 亩,户数 552 户,以农 为主,有桃树 20 亩。1956 年南堤决口,冲出沙地很多,产量很低,近年多种花生,收入渐丰。</h3><h3>明永乐二年(1404 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华、高、王三家在此定居。后罗家从马厂屯(今 马长屯)北的一个庄子也搬到此处,以罗姓起名罗家屯。后世简称罗屯。</h3> <h3>大齐村</h3> <h3><br></h3><h3><h3>大 齐</h3><h3>位于县人民政府驻地东偏北 6.8 公里处。1627 人,耕地 3900 亩。以农业为主。该村林 业发展较快,盛产水果,以梨为著。</h3><h3>大齐是由南齐、北齐两处自然村形成的。明洪武二年(1369),齐氏兄弟从山西榆次 县迁来该地,分南、北两疃建村,南边叫南齐,北边叫北齐。1939 年两村合并为一起,起 名大齐,后又分为两村。1958 年公社化时合成一个大队(即今行政村),仍叫大齐。</h3></h3> <h3>沱阳小镇</h3> <p>万艾(东西)</p> <p>东 万 艾</p><p><br></p><p>位于县人民政府驻地东偏北 7 公里处,605 人,耕地 1650 亩。以农业为主。设施蔬菜 成一定规模,温室葡萄闻名。</p><p>北魏时,以姓氏取名万俟。后演变成万艾。清乾隆以后分为东、西万艾。 注:后魏南大帝季弟之后,以万俟为姓,系出拓跋氏,1963 年 5 月,于饶阳县城内大</p><p>十字街西原商业局院内(旧为城皇庙)发现后魏献帝第五子元羽墓志一方。从这里可以证 明魏文帝后裔曾居饶阳,东、西万艾即其旧居。</p><p><br></p><p><br></p><p>西 万 艾</p><p><br></p><p>位于县人民政府驻地东偏北 6.5 公里处。932 人,耕地 1800 亩。以农业为主,设施蔬 菜成一定规模,温室葡萄闻名。</p><p>该村来历见东万艾条。</p> <h3>西段村</h3> <p><br></p><p>西 段 村</p><p>位于县人民政府驻地东南偏东 9.1 公里处,总人口 1362 人,总耕地面积 3870 亩。葡 萄种植是该村得一大特色新兴产业,蛋鸡养殖在西段村也有较长的历史。</p> <h3>留班寨</h3> <p><br></p><p>流 班 寨</p><p>位于县人民政府驻地东偏北 7.2 公里处,857 人,耕地 2295 亩。以农业为主。 明洪武二年(1369 年),刘徐 2 氏从山西榆次县迁来该地定居建村,徐家住地因地势低洼,</p><p>常年积水,故起名徐家池;刘家在自己住地修了一个寨子,后来徐家又搬到刘家寨子居住, 因刘家居大户,故起名刘班寨。明万历年间演变成流班寨。</p><p><br></p> <p>师经(南中北)</p> <p>南 师 钦</p><p><br></p><p>位于县人民政府驻地东偏南 6.5 公里处。1026 人,耕地 2055 亩。以农业为主,设施蔬 菜成一定规模。</p><p>西汉时,《诗经》大师毛苌,本县诗经村人。村南原有“诗经台”,系当时毛苌讲经的地方。 村以诗经台得名诗经村,又以方位分南、北、中三诗经。后世演变为南、北、中三师钦。</p><p>中 师 钦</p><p><br></p><p>位于县人民政府驻地东偏南 6.2 公里处,人口 986 人。耕地 1755 亩。以农业为主,设 施蔬菜成一定规模。</p><p>该村来历见南师钦条</p><p><br></p><p>北 师 钦</p><p><br></p><p>位于县人民政府驻地东 6 公里处,1109 人,耕地 2400 亩。以农业为主,设施蔬菜成 一定规模。</p><p><br></p> <h3>团里</h3> <p><br></p><p>团 里</p><p>位于县人民政府驻地东南偏东 10.25 公里处,全村总人口 804 人,耕地面积 2370 亩。 明天启年间,该村李英龙得中进士之后,出任贵州某州州同。某年滹沱河水泛滥,将该村人 畜淹没。李英龙从南方返归故里,重修顶宁寺,号召失散四方的村民,聚寺团集,亲如一家, 原村居民纷纷返里居住,遂取名团里。该村是留楚乡的蛋鸡养殖重点村之一,全乡最早建 设养殖小区</p> <h3>西九吉</h3> <h3>西 九 吉</h3><h3><br></h3><h3>位于县人民政府驻地东南偏东 13.1 公里处,地处正港路东侧,华油三厂主产油区。全</h3><h3>村人口 1475 人,总耕地面积 3675 亩。女支部书记牛顺花多次被评为“市县先进模范”,是 留楚乡第二批文明生态村创建村之一。全村以农业种植为主。</h3> <h3>东留吾、北留吾、苌留吾、牛留吾、王留吾、赵留吾</h3> <h3>牛 留 吾</h3><h3><br></h3><h3>位于县人民政府驻地东南偏东 3.6 公里处,总人口 255 人,总耕地面积 695 亩,该村 农民以粮、棉、油种植为主。</h3><h3>苌 留 吾</h3><h3><br></h3><h3>位于县人民政府驻地东南偏东 4 公里处,总人口 493 人,耕地面积 1439 亩。该村以农 业种植为主。</h3><h3><br></h3><h3><br></h3><h3>王 留 吾</h3><h3><br></h3><h3>位于县人民政府驻地东偏南 4 公里处,总人口 256 人,耕地面积 747 亩。该村以农业为主。</h3><h3><br></h3><h3>赵 留 吾</h3><h3><br></h3><h3>位于县人民政府驻地东南偏东 3.7 公里处,总人口 530 人,总耕地面积 1387 亩。该村</h3><h3>以农业为主,有蔬菜温室大棚种植户 30 户。</h3><h3><br></h3><h3>北 留 吾</h3><h3><br></h3><h3>位于县人民政府驻地东偏南 3.5 公里处,全村现有人口 413 人,总耕地面积 993 亩。 该村紧靠正港路,有部分蔬菜大棚温室种植户,村北建有工业小区。</h3><h3>东 留 吾</h3><h3><br></h3><h3>位于县人民政府驻地东偏南 4.8 公里处,全村现有人口 1142 人,总耕地面积 3064 亩。 该村“仕女红桃”已获“果王”称号,总面积千亩以上,种植技术、果品质量在全国首屈一指。</h3><h3>按,北魏刘献之有子四人,分别以古字缀后命名,上述村故此得名,至今发音犹为刘古, 古字读为轻声。</h3> <h3>常安</h3> <h3><br></h3><h3>常 安</h3><h3>位于县人民政府驻地东南偏东 11.25 公里处,全村人口 1001 人,总耕地面积 2670 亩。</h3><h3>古名长安,以长安君得名。《史记·赵世家》载:赵悼襄王六年(公元前 239 年),封长安 君以饶。长安君封地在今空城、常安一带。明万历年间演变为常安,又名常杆,原常安居 民仅有刘、邵二姓。明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刘氏,从本县曹庄迁来曹氏居住。全 国著名劳动模范宋欣茹曾任该村支部书记,村北建有“宋欣茹纪念碑”一座。全村蔬菜温 室数量位居全乡之首。2008 年在原村造纸厂旧址改建成九龙奶牛养殖场,牛存栏 300 头。</h3> <h3>留楚</h3> <h3>留 楚</h3><h3><br></h3><h3>位于县人民政府驻地东南偏东 11.5 公里处,全村人口 2448 人,总耕地面积 5130 亩。 乡政府所在地,二七大集远近闻名。水、电、交通、通讯设施、服务功能较完善。该村被 定为留楚乡第二批文明生态村,并一次性验收合格。全村农民以种植业为主,人均收入在 全乡 35 个村中位于中游。</h3> <h3>东九吉</h3> <h3>东 九 吉</h3><h3><br></h3><h3>位于县人民政府驻地东南偏东 13.8 公里处。全村总人口 971 人,耕地面积 2970 亩, 以农为主。古为大、小九吉。明弘治年间,于该村建天宁寺,村以寺得名为九吉。天宁,即 天子安宁、九天太平之意。明万历年间,分为大小九吉两村。民国时期又分为东、西、中 3 个九吉。“七·七”事变后,中、西九吉合并为西九吉。东九吉仍为一村。是全乡工业最 发达的村,东九吉工业小区位于正港路两侧,总占地面积 150 余亩,建有造纸厂、纸箱厂、</h3><h3>纺纱厂三家、水泥管厂、水泥预制板厂、轧花厂等企业,该小区年上缴税金在 150 万元左右,</h3><h3>就业工人 580 余人。</h3> <h3>东崔村</h3> <h3>东 崔</h3><h3><br></h3><h3>位于县人民政府驻地东南 4.6 公里处,总人口 751 人,总耕地面积 2433 亩。明永乐二 年(1404 年),崔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建村,以姓氏得名崔村。又以方位为东、西崔村, 或叫大小崔村。1958 年公社化后,简称东、西崔。该村的葡萄种植近几年发展较快,可增 加农民收入,大棚温室也呈发展趋势。</h3> <h3>东段村</h3> <h3>东 段 村</h3><h3><br></h3><h3>位于县人民政府驻地东南偏东 9.5 公里处,总人口 758 人,总耕地面积 2010 亩。明永 乐二年(1404 年),段氏家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此地定居建村,以姓氏得名段村。明末, 滹沱河水泛滥,将该村冲成东、西两半。东半村叫东段村,西半村叫西段村。全村农民以粮、 棉、油种植为主,临正港路建有开发小区,该村有轧花厂。</h3> <h3>合伯</h3> <h3>合 伯</h3><h3><br></h3><h3>位于县人民政府驻地东偏南 13 公里处,1611 人,耕地 3045 亩,以农业为主。 相传战国时期,这里是诸伯集会之地(伯,是古代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之一)。故取</h3><h3>名合伯。</h3> <h3>新合伯</h3> <h3>合我</h3> <h3>合 我</h3><h3>位于县人民政府驻地东偏南 4.6 公里处,总人口 1320 人,总耕地面积 4065 亩。该村 临正港路,西瓜制种历史悠久,大棚温室蔬菜种植已成为留楚乡的重点村,长豆角早市在 全县独一无二。</h3><h3><br></h3> <h3>合束</h3> <h3>西召市</h3> <h3><br></h3><h3>西 赵 市</h3><h3>位于县人民政府驻地东偏南 8.3 公里处,人口 897 人,总耕地面积 2550 亩。古名程庄 子,以程姓得名,据传为唐朝程咬金后人。明永乐二年(1404 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孙氏。 从武强县窦家口迁来赵氏居住,因居东召市西,故名西召市。全村蔬菜大棚数量在全乡位 居第一,人均半亩棚。果树种植面积在全乡</h3> <h3>东召市</h3> <h3>北空城</h3> <h3>南空城</h3> <h3>南空城遗址</h3><h3>南空城遗址(商)位于饶阳县留楚乡南空城村北偏东约600米处的一处取土坑</h3><h3>内,2008年底发现,遗址东西长100米,南北宽150米。文化层距现地表2.5米,厚0.85</h3><h3>米,取土坑地表暴露遗物有泥质灰陶、泥质黑陶、夹砂灰陶、夹砂褐陶等陶片。夹砂红</h3><h3>陶,器形有陶罐、鬲等。器表纹饰有交错绳纹、粗绳纹和少量附加堆纹、刻划纹等。根</h3><h3>据出土遗物分析,该遗址年代为商代。</h3> <h3>南岩</h3> <h3>北善旺</h3> <h3><br></h3><h3>北 善 旺</h3><h3>位于县人民政府驻地东南偏东 12.2 公里处,总人口 1246 人,总耕地面积 2355 亩,地 处华北油田产油区内,是全乡首批成为文明生态村的村庄之一。养殖业以猪、羊、蛋鸡为主, 村统一规划建有两个养殖小区。</h3> <h3>南善旺</h3> <h3>南 善 旺</h3><h3><br></h3><h3>位于县人民政府驻地东南偏东 12.5 公里处,地处华北油田产油区内,总人口 1799 人,</h3><h3>总耕地面积 4425 亩。全村以粮、棉、油种植业为主。村集体经济比较富裕。</h3><h3><br></h3><h3><br></h3> <h3>合方</h3> <h3>合方村</h3><h3>位于饶阳县城东偏南8.5里处的合方村,建于西周时期。“合方”—西周时一种官职名称,掌管修通境内各方之道路统</h3><h3>各方的度量衡。这个古老的村庄为什么以此官职取名呢?当地有一幽默动人的传说</h3><h3>周灭商后,从翼州又分出幽、并二州,饶阳复属并州。并州境内的滹沱河流入献县泛区,称子牙河。子牙河边常有一位姜翁钓鱼,并州人民亲切地称他姜子牙。姜翁钓鱼与众不同,直钩无饵,钓于水面之上,手举鱼竿,口中念念有词:不钓水中鱼,只钓岸上王和侯。商末周初,姜太公确在子牙河旁钓过鱼,故得名姜子牙。</h3><h3>姜太公钓鱼的故事,一传十,十传百,后来传到周文王耳朵里,便派一名兵士去河边邀请他。姜子牙见兵士走近,头也不拾,不耐烦地说道:“鱼儿不上钩,虾儿来胡闹!”周文王听兵士禀报后,改派一名官员前往。姜太公抬头看了一眼这位官员,问道:“来者尊姓大名?”官员答道:“本官姓赵名顺通,奉王之命,前来邀请大人。”姜子牙手举鱼竿,不理不采地说:“大鱼不上钩,小鱼别胡闹!”周文王得知后,认为姜翁不同凡响,整理衣冠,亲临拜访。两人相聚,相见恨晚,情趣相投,一见如故。之后,姜太公扶佐周文王灭商,建立了大周,文王尊称姜太公为师尚父。姜太公做丞相后,兴修水利,开辟交通。官吏赵顺通被调往并州,做了合方氏。</h3><h3>现在的合方村所在地,是当时武强到河间、献县去深州的必经之路,赵顺通主管这一带的道路交通。他认真负责,血气方刚,说干就干。亲自实地考察,特别是对滹沱河与子天词灰</h3><h3>沿</h3><h3>要建造的大型木桥绘制了图纸。建这座大桥,要用大量</h3><h3>木料,耗资巨大。前两任合方氏,都因筹资不足,施工半欢</h3><h3>落了个劳民伤财的后果。</h3><h3>顺通接受任务后,重任在肩,为筹资一事愁得彻夜难眼</h3><h3>天深夜,他猛地坐起,拍着脑门自语道:“有了!天没亮便起</h3><h3>往都城,在丞相府拜见了姜太公。姜太公眼力好,记忆强,不</h3><h3>是什么人,只要见过一面,便终身不忘。他一见是当年在子牙</h3><h3>边有一面之交的官吏赵顺通,忙问:“多日不见,现在何处任官</h3><h3>今日进宫有何贵干?”顺通赶忙说明来意,把造桥图纸呈上。姜</h3><h3>太公听完介绍,看罢图纸,肯定地说:“你讲的情况属实建桥位</h3><h3>置正是我当年的钓鱼台旁西九里之处,选址准确,交通妄道,大</h3><h3>桥当建!”说罢,大笔一挥,批下巨款。并嘱咐说:“一定要把大桥</h3><h3>建好,只有道路贯通,才能国富民强。</h3><h3>赵顺通叩别丞相,信心百倍,连夜返回。他雷厉风行,组织</h3><h3>人员,购置木料,正当大桥开工之际,收到家书一封:王官之女</h3><h3>品貌双全,父母做主,为你定婚。务于下月初九回家完婚,父字。</h3><h3>顺通看罢,顾不得思考,提笔回书一封:建桥重任在肩,婚期务必</h3><h3>推迟,建好大桥之时,便是我完婚之日。他马不停蹄,请来了能</h3><h3>组织了几百名民工购进了上等木料。用园木打桥</h3><h3>工巧匠</h3><h3>用方木铺桥板,打夯声、锯木声响成一片,工地上人来人往,一片</h3><h3>繁忙景象。聪明的商人们,也都聚了过来,饭馆、旅店、杂货铺,</h3><h3>先后应运而生。</h3><h3>紧张有序的施工,一座带有护拦坚固安全造量</h3><h3>经过240天</h3><h3>新颖的大型木桥建成了。大桥开通那天,是一个风和日丽、春暖</h3><h3>花开的喜庆日子。赵顺通骑着高头骏马,领着花轿向大桥走来,沿途的百姓都穿上了五颜六色的服装,吹打着古老的乐器,簇拥着花轿走上木桥,站在木桥两侧迎接的农工和商人们,同时发出欢快的呼喊声,把喜日的气氛推向了高潮!</h3><h3>从那天开始,大桥正式通行了,南来北往的行人车辆络绎不绝,那里的商户有增无减,百姓越聚越多,很快形成一个村子。为纪念建桥之事,特把赵顺通的官职名称起为村名,即“合方村”。</h3><h3>清顺治初年,饶阳知县刘世祚动员服劳役的民众开挖了小屯、合方等7条排水沟,史书称“新开沟”,其中合方岔沟在村东经南岩村北,分流小屯沟水势,向东流入献县三角村边的老洋河,减轻了这一带的水涝灾害。后来合方村,成了饶阳通往献县大道的必经之地。1972年,在合方村南1里处的滹沱河行洪道上,修了一座合方大桥,混凝土结构,长130米,宽7米,为民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公社化时,这里是合方公社所在地,辖49个大队,209个生产队,50578人,合乡并镇后,这里成了合方管理区,辖14个村。</h3> <h3><br></h3><h3>合 方</h3><h3>位于县人民政府驻地东偏南 8.5 公里。1780 人,耕地 4995 亩。以农业为主,设施蔬菜 发展成一定规模。村南有旧南堤。原合方乡驻地。</h3><h3>合方,是西周时的一种官职名称。掌修通境内各方之道路,统一各方之度量衡。该村 以官职得名。</h3><h3><br></h3> <h3>西尹村</h3> <h3>东尹村</h3> <h3>东尹村遗址</h3><h3>东尹村遗址(商)位于饶阳县留楚镇东尹村村东偏北80米处,2008年底发现,</h3><h3>遗址东西长200米,南北宽200米,遗址中部被村民取土破坏。文化层距地表3.5米,厚</h3><h3>0.9~1.2米,包含物较为丰富,有泥质陶、夹砂陶器残片等,陶片表面饰粗绳纹、弦断</h3><h3>绳纹,器形有鬲、罐等,取土坑壁有暴露的灰坑、泥质灰陶器残片、夹砂陶鬲足。根据</h3><h3>采集遗物分析该处为一商代遗址</h3> <h3>豆店</h3> <h3>豆 店</h3><h3><br></h3><h3>位于县人民政府驻地东南偏东 15.5 公里处,总人口 2625 人,总耕地面积 4380 亩,地 处全乡最东,与献县、武强接壤,2003 年被评为县、市劳务输出先进村,全村外出务工经 商人口占全村总人口 1/2,每年打工纯收入可达 5000 余万元。全市第一个农民工工会在该 村成立。国务院、省、市有关领导曾到该村视察,对该村的作法予以充分地肯定。个体工 业规模较大,不少村民从事古玩贸易。</h3> <h3>肖店</h3> <h3>肖 店</h3><h3><br></h3><h3>位于县人民政府驻地,东南偏东 15.3 公里处,总人口 1543 人,总耕地面积 4125 亩,</h3><h3>全村特色产业为芦笋种植,总面积达 1000 余亩,养殖业以狐狸、貂、貉为主。</h3> <h3>肖店村</h3><h3><br></h3><h3>饶阳县的肖店村,历史悠久。当地流传着宋朝名将杨六郎摆牤牛阵的传说。</h3><h3>北宋初年,鲁地兰陵郡(今山东峄县),爆发瘟疫,病魔夺走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村村纸钱铺地,到处哭声一片。为了远离瘟疫,晋朝皇封的肖氏几十户人家,陆续外迁逃难。其中一户顺南北大道执意北行。一直行至饶阳、武强、献县三县交界之处。当时这里人烟稀少,村落难觅,数十公里禾苗不见,一片荒原旷野。只有在一个十字路口上偶见一两个手推车运货的饥民。</h3><h3>肖氏一家人行至这个十字路口,火辣辣的太阳已经偏西,全家4口人既劳累又饥喝,不得不在这里停下歇脚。用自带的饮水和小米,煮些稀饭充饥。兄妹二人接过父母递过来的饭碗,正在狼吞虎咽的喝饭时,只见东西大道的东头走来三个挑担的盐贩,他们每人挑着两袋食盐,从东边盐场出发,步行几百里路,风餐露宿,到这里实在迈不开步了,加上天气闷热,渴的嗓子直冒烟,见路旁有人吃饭,便瘫倒在地上,要求喝些稀饭解渴。肖氏夫人盛上三碗稀饭递过去,盐贩们大口喝起来。此时,在南北大道北头传来吱吱纽纽的响声,定睛一看,见5条大汉用独轮车东倒西歪地推着芦苇走来。他们见有人吃饭,自己肚里也咕咕叫了起来。几个人行至十字路口,猫腰鞠躬向主人讨要点吃的。肖氏夫妻一向怜悯穷人,见锅里还有些稀饭,就让几个车夫轮替着吃,尽管盐贩、车夫都是力气足、饭量大的主,虽说稀饭盛了一碗又一碗,但锅里的稀饭却不显少,稀饭依然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大家都惊呆了,盐贩、车夫感叹道:“天意呀天意!”肖氏夫妻</h3><h3>手指十字路口,感悟道:“宝地啊宝地!”</h3><h3>肖氏一家不再流浪,决定在此安家。盐贩、车夫都表赞同。车夫们卸下部分芦苇,大家一起动手,帮他们一家人搭建了安身之所。次日,他们又带肖氏家人,赶往30里外的饶阳县城,用仅存的银两,购买了炉灶锅勺、米面油酱,肖家饭店在十字路口正式开业。</h3><h3>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辽军以数万兵力包围了赢州城(今河间市)。八千岁赵德芳与能征善战的北宋元帅杨延昭(杨六郎),带领人马行进到肖氏饭店,准备打尖并研究对敌策略。忽然见从西北方跑来两头公牛,两头牛用犄角互顶起来。两头“神牛”的搏斗,激发了杨元帅与辽军开战的策略。他当即与赵千岁协商,能否驯牤牛参战,与辽军展开一场牤牛战。此时,士兵来报,肖家主人帮助扩挖的水井发现了清泉。甘甜的泉水,人吃马饮不成问题。两位统领当即决定在肖家店周围广阔的场地驯练牤牛。</h3><h3>宋军动员令下达后,周围各县募集牤牛、草料源源不断运到这里。饶阳近千名武术高手充当义工,帮助捆扎稻草人。把青嫩的干草铡碎与炒熟喷香的豆料拌匀,装进稻草人的肚子里,把草人捆扎好后,穿上辽军服饰。驯牛手亲自喂牤牛7天好草料,接着饿它两天。当撒开牤牛后,迎面是一排排辽军稻草人。牤牛用带尖刀的犄角捅破草人,肚里露出草料,牤牛立刻饱餐起来。牛阵的驯练相当保密,不到一个月,几千头牤牛,都成了能冲敢拼的“勇士”。</h3><h3>两军决战前,杨元帅夜间亲率禁食两天的牤牛布于阵前,绑在牛犄角上的一万多把尖刀,锋利无比,寒光逼人。战鼓响起,</h3><h3>几千头牛吼叫着冲向辽军阵地。牤牛力大无比,势不可挡</h3><h3>所到之处,辽军纷纷倒下。顷刻间,尸体遍野,血流成河。辽军</h3><h3>伤亡近10万人,牤牛阵宋军大获全胜。在肖家店驯练的牤牛阵</h3><h3>打败了肖太后指挥的辽军,这次南肖与北肖之战,这种巧合,也</h3><h3>许是天意。</h3><h3>辽军大败以后,肖家店慢慢发展成村落,故称肖店村。明初</h3><h3>燕王造反,肖氏后代怕被杀害,逃离此地。清代康熙五十六年</h3><h3>(公元1717年),该村王柔辉在殿试科考中副榜,后任古浪知县,</h3><h3>七品,其孙也在南方做过司衙,因与京官重臣来往密切,王氏家</h3><h3>谱堂记载,上任的文武官员经过肖店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h3><h3>之说。几百年过去了,肖店村现在只有一户姓肖的。但肖店村</h3><h3>村名,一直沿用到今。</h3> <h3>后序</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神奇的滹沱河阎家口桥</h3><h3><br></h3><h3>邵雨薇</h3><h3><br></h3><h3>2016年入汛以来,滹沱河上游连降大雨7月20日凌晨,黄壁庄水库开始提闸泄洪。饶阳县委、县政府按照省市防汛指示,迅速启动防汛预案,全县几万名干部群众立即投入到抗洪抢险工地。我们春晖义工协会的兄弟姐妹,也主动投入到抗洪第一线。白天,我匆忙行走在滹沱河大桥上,看到河槽里波涛滚动的洪水,对两岸父老乡亲更有一种危机感。晚上,电视里大广高速上的滹沱河大桥,雄伟笔直,像一条</h3><h3>空中栈道。梦中,古代滹沱河阎家口桥显现在眼前,那是我小时候趴在奶奶的怀里,聆听家乡阎家神奇的传说。</h3><h3><br></h3><h3>我的家乡南官庄村,据说是朝廷官员收地租的庄子,四周有大片官田,每年生产的粮食,都由内务府衙门管辖。清顺治年间,掌管收租的庄主阎中姚儒生出身忠君爱民,德高望重。有一年夏天,当地阴雨连绵,禾苗受淹,庄稼减产。阎中姚仗义疏财,将自己库存的粮食献出,充当地租。这一善举深受县镖局翟镖师称赞,从此,二人成了亲密挚友。</h3><h3><br></h3><h3>翟镖师家住滹沱河北岸的翟家庄,村南的万缘桥屡修屡坏,屡坏屡修。阎中姚历年往京城运送钱粮,多亏翟镖师请村里人帮忙,才安全通过了万缘桥。</h3><h3><br></h3><h3>翟镖师的独子翟石柱,从小聪慧,没跟父亲学武术,而是爱玩石头。尽管饶阳有滩无山,但农村家家户户离不开石头,如农具碌碡,石头做成圆柱形,用来轧谷</h3><h3>物,平场地,收获粮食。还有石碾、石磨加工米面,百姓们天天吃饭,人人都离不开它。14岁的石柱到山区曲阳投师,经过半年多的学习,回家后成了当地有名的打磨手艺人。</h3><h3><br></h3><h3>阎中姚在官场混了多年,看不惯那些公子哥们的做派,内心喜欢手艺人。常言说,一招鲜,吃遍天。家有财产万贯,不如手艺在身。阎庄主与翟镖师商量,把自己家的小女儿与翟石柱订了婚。</h3><h3>阎翟两家成了儿女亲家,今后来往会更加密切,阎庄主担心的是滹沱河上那座浮桥,八抬大轿难通过,浮桥摆动女难行。于是决定捐资重修一座桥。县令刘世祚非常支持阎庄主的善举,并请他负责修建大桥之事。</h3><h3>翟石柱听说后更加敬佩老丈人,并表示全力以赴投入到这一善事中来。他首先进行勘测丈量,大桥南北跨度550米,宽6米,半人高的木头栏杆,通过精心计算,弄清了所需木材。接着昼夜加班,绘制出一幅新桥草图,交到阎中姚手里翁婿二人一问一答,经过仔细研究,确定了一份奇特的建桥方案。</h3><h3>阎庄主让管家老汉负责进料,翟石柱主管施工。翟家庄和官庄民众听说后,百十人提出当义工,阎中姚表示,感谢父老乡亲的支持,修桥期间还要白吃饭,工钱照发,不过,以米顶银。</h3><div>经过三个月的紧张施工,一座坚固漂亮的大桥建成了。尽管没有举行竣工仪式,但县令刘世祚还是来到新桥参观。他行走了一遍高兴地对随行人员说,我们不能忘掉阎家的善行,把“万缘桥”改称“阎家口桥”,把翟家庄改名姚庄吧!</div><h3>阎家口桥的兴建,不知是善行义举感动了上天,还是石柱选中了一块神石,他们二人乘轿结婚后,翟阎氏只要想家了,石柱带着她站在桥头的碑石上,三十里外的官庄村就在眼前,连父母在家的一切活动都历历在目。好像当今的智能影像传输,早在百年前就实现了。阎家口桥的神奇现象,很快就轰动了全县阎中姚即兴写诗一首:“滹沱千年荡西东,出境入境无时停。商旅苦阻泛流里,舟楫摆渡众百姓。官府倡导福善业,老翁筹银桥梁通。欣喜桥头碑石古,碧柳蔓草笑声声。这座神桥的传说,被官庄村民一代一代流传下来。</h3> <p>文摘自</p><p>饶阳村名趣事</p><p>饶阳民俗大观</p> <p>以下图文来自网络</p> <p>衡水市饶阳县10个村庄搬离滹沱河行洪区</p> <p>为保障饶阳县滹沱河河道内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群众尽早搬离河道远离行洪危险, 饶阳县启动行洪区群众提前迁出和过渡安置工作。滹沱河行洪区内10个村庄的群众将于2020.6月底前全部完成应急避险转移。</p><p><br></p><p><br></p><p><br></p><p>今年以来,饶阳县降雨量较往年同期偏高五成,形势严峻。近日滹沱河上游黄壁庄水库开闸放水,目前已至饶阳镇行洪区河道内,预计水流量还将不断加大,严重威胁着河道内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保障饶阳县滹沱河河道内群众生命财产安全,6月30日前河道搬迁村所有群众将全部迁出完成安置。据悉,本次搬迁安置工作将按照搬迁社区建设、群众过渡安置和旧村拆迁复垦同步进行的原则进行,搬迁涉及饶阳县滹沱河行洪区内10个村庄,即饶阳镇南刘庄、小北关、良见、东草芦、西草芦、朱池、张池、李池、罗屯、富村10个村的全体村民。</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过渡安置将实行“村对村、户对户”,综合考虑村民意愿和就近原则,将10个行洪区村庄群众分别安置在饶阳镇、大官亭镇、经济开发区共27个村。过渡安置期间,在保障群众生命安全的同时,兼顾农业生产和经济收入不受损失,确保稳定脱贫,迁出群众白天可以返回村庄和田间务农劳作,但夜间休息必须在安置地点,不能回村回户。为确保顺利完成农户搬迁安置任务,饶阳县全员动员,调动一切力量。目前,饶阳县236名公职人员全部回乡助推过渡安置工作。</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行洪区村庄群众过渡安置期间,将按照每户每月100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从2020年7月1日起发放,其中对按照统一安排到安置村进行安置的群众,迁出户和接收户每月各发放500元补贴,合计1000元;对自主租房或投靠亲友自行安置的群众,1000元补贴全部给与迁出户。截至27日上午,已成功转移农户598户,并全部安置完毕。</p><p><br></p><p><br></p><p><br></p><p>去</p> <p>作者 </p><p>电话</p><p>1393313850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