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一日

远山

<h3>  丹麦离我的家乡有多远?中午从沈阳启程,飞行了十三个小时第一次落地刚到德国的法兰克福;休息一个小时,再坐两个小时飞机才抵达丹麦首都哥本哈根。</h3><h3> 这里居然还是白天。丹麦与中国有六个小时的时差,飞机对着晨昏线一路西行,让我渡过了一个21个小时的白天。</h3> <h3>  匆匆住下。早晨醒来急急忙忙推开窗户看风景:湛蓝的天空中白云悠悠,如茵的草地上鸟儿漫步,清冽的空气中飘荡着淡淡的咖啡的香味。这就是异乡,诱惑着我这个多情的旅者,来这里寻找另一份美丽。</h3> <h3>  丹麦还保留着国王,现任国王是玛格丽特二世女王。丹麦本土面积4.31万平方公里(不算两个自治领法罗群岛与格陵兰岛),人口600万,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国。但人均GDP近6万美元,居世界第四,是一个非常富有的国家。这是哥本哈根的一个小港口,密密麻麻的私人游艇展示着人们的富裕。</h3> <h3>  我知道丹麦这个国家是因为《安徒生童话》与《走进非洲》这两本书。童话里的那些人、那些事就发生在这里,我们游览的第一个景点是位于哥本哈根市长堤公园里的美人鱼铜像。它是哥本哈根的标志,据说不看美人鱼,不算到过哥本哈根。</h3><h3> 远望这个人身鱼尾的女人坐在一块巨大的石头上悠闲自得,走近,看到的却是一个神情忧郁的少女。她爱上了人间的王子,交出了优美的歌声,离开亲人每天忍受着无尽的痛苦。但是王子最终未能和她结婚,她没有听从姐妹们的劝告去破解咒语,而是在王子成亲的第二天选择了化作泡沫逝去。</h3><h3> 这个凄美的故事曾让当年的我心情激荡,但经历了太多的事情后慢慢地老了,却从中读出了一丝隐隐约约的不安。看来有很多人与我有同样的感觉,美人鱼铜像从1913年落成后三次遭受“砍头”、“断臂”的破坏。</h3><h3> 问世间,情为何物?这是人类永远无法参透的谜题。</h3> <h3>  不去想那么深邃的问题,下一个景点市政厅广场到了。丹麦许多重大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这里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拍了十几张相片,主角都是人头。</h3> <h3>  围绕广场的几座古典建筑高大威猛,哥本哈根市政厅,高大的钟楼直指天空让人肃然起敬。古香古色的高楼正门上方是哥本哈根的奠基人阿布萨隆大主教的镀金塑像。</h3> <h3>  城堡岛,其实是一个被护城河圈住的区域,没有海岛的感觉。1166年阿布萨隆主教在这里建造哥本哈根的第一座城堡,是哥本哈根的起源地,现在也是古城的核心部分。</h3> <h3>  运河,仍在使用,只不过主要作用改为观光了。今天是周末,有市民划着皮艇在河里悠然掠过。</h3> <h3>  这里有很多古老的宫殿和堡垒,这是股票交易中心,建于1619,是丹麦最古老,最知名的建筑。屋顶是四条盘旋的巨龙高高的直冲天空,高达56米高,宏伟壮观。</h3> <h3>  旁边还有议会、最高法院、首相办公室、财政部等许多国家机关,以及皇家图书馆、档案馆和几个博物馆,记不得这座建筑的名字了,此处本来不在游览日程里,是来自山东的女导游唐红芬友情赠送的,旅游目录里没有,她介绍了,可惜我忘记了。</h3> <h3>  哥本哈根的天空阴晴不定,让建于1669年的运河新港码头显得有些沉重。沿岸的房子大多有300多年的历史,安徒生曾住在这里,几百年来这里一直是世界各地海员休息的地方,现在虽然已不是重要的贸易口岸,但鳞次栉此的啤酒屋、咖啡厅还在,使新港成了最能品味到哥本哈根风情的地方,仍然人流如织,上演着古老与浪漫、优雅与激情的故事。</h3> <h3>  在广场优哉游哉地闲逛,一阵鼓乐声传来,皇家护卫队从不远处的罗森堡宫穿过市区齐步行军到阿美琳堡王宫换岗。卫兵们身材高大,穿着古典的深蓝色制服,高高的帽子很拉风。据说他们衣着造型与安徒生童话中的小锡兵的造型一模一样,不知道是安徒生以他们为蓝本,还是他们有意再现了童话。</h3> <h3>  女皇的夏宫和平宫,在维修中,只能外观。<br></h3><h3><br></h3><h3><br></h3> <h3>  丹麦走进了童话,就不可以没有城堡,没有王子和公主的爱情故事。这是北西兰岛的腓特烈城堡,号称北欧的凡尔赛宫。</h3> <h3>  腓特烈城堡横跨三个湖中岛,城堡最古老的部分由国王腓特烈二世于1560年建造,因此城堡用他的名字命名。</h3> <h3>  但城堡的大部分是由腓特列二世的儿子克里斯蒂安四世在1600年至1620年间建造的,体现了荷兰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大面积的山形墙、砂岩装饰、铜屋顶和尖塔。</h3> <h3>  很多丹麦国王多半时间都是居住在此城堡内,现在的腓特烈城堡是丹麦国家历史博物馆。</h3> <p>  最初的城堡1859年被烧毁了, 1884年间重建,其风格依旧。这是城。堡的正门。</p> <h3>  城堡的一个作用是堡垒,这是第一层,浓浓的要塞味道。</h3> <p>  城堡内还有一座教堂,不算奢华,但两层的结构,冰冷的石头围栏,配上高高的穹顶,尽显着庄严。</p> <h3>  城堡内内有60个厅堂,大部分还保持着当年的模样。</h3> <h3>  克里斯蒂安四世执政后,对宫殿进行了改建,整座宫殿富丽堂皇,俨然一座豪华的皇宫。</h3> <h3>  房间内保存着很多位丹麦国王的画像,还有他们收藏的一些艺术品。</h3> <h3>  连过道都挂满了油画。</h3> <p>  几百年的沧桑使它古朴神秘,而宫殿内部的金碧辉煌又让人叹为观止,这是城堡内最大的厅,和凡尔赛宫的镜厅很相似,很多皇室的重大活动都在这里举行。</p> <h3>  屋顶特写。</h3> <h3>  用金丝绒装饰的立柱、窗台。 </h3> <p>  感慨着当年王室的奢华,不知不觉已经登上了城堡的塔楼,拍一张外面风景的照片,果然如诗如画。</p> <p>  走出古堡,已是夕阳西下。行程里还有一个景点叫哈姆莱特城堡,是一个自费项目,莎士比亚名著《王子复仇记》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但导游已经提前订好了船票,我们要赶时间坐船渡过海峡前往瑞典,时间不多了。</p><p>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哈姆雷特当年思考的问题;“留下参观还是立刻乘船?”这本是我们要做的选择,可惜导游没给我们机会,大巴直接赶往渡口,只能远眺哈姆莱特城堡了。</p><p> 登上渡轮,在甲板上远远的望去,哈姆莱特城堡屹立在清澈的海水中,显得高贵而神秘。</p> <p>  丹麦,一个国家,在一天内就被我匆匆的看过了。宁愿相信导游说的话:最精华的部分我们已经走过。</p><p> 渡轮在海峡中穿行,一点点远去的城堡与飘然掠过的帆船如一片剪影,留在了记忆里。依靠在船舷上,本想重温安徒生的童话,却想起了《走出非洲》中作者卡伦·布里克森的一段话: 就这样,我成了最后一个意识到自己不得不离开的人......我依稀感到那些没有生命的东西都远远先于我感知我的离别。那一座座山峦,那一片片森林,那一处处草原,那一道道河流,以及旷野里的风,都知道我们即将分手......大地从我这里分开,往后退着,以便我能看得更清晰、看到它的全貌。”</p><p> 二十多年前我是在看过《走出非洲》的电影后才去看原著的。立刻被书中描写的非洲大草原的那种祥和所感动,虽然很多人更看重书中描写的情感故事。作为与安徒生齐名的丹麦著名作家,我很理解这个女人在广袤的非洲大地上的喃喃自语。我突然有一种奇怪的想法,也许作者笔下的非洲大草原其实就是她的家乡:丹麦,这片温柔的地方。</p><p>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伊甸园,不同的是,有的人用一生去寻找;有的人,把她留在了梦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