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19年5月下旬我看了好几遍《音乐公开课》——走进民族歌剧《沂蒙山》上、下两集。该剧有一级编剧王晓岭、李文绪执笔,著名军旅作曲家栾凯作曲。担纲该剧演出的,有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和优秀青年歌唱家王丽达、杨小勇、王传亮、张卓、金郑建等。</p> <p class="ql-block">更可喜的是作曲家栾凯居然把歌剧中的一些核心唱段和伴奏在5sing音乐原创基地公布了9首。同时在他的曲谱网上公布了13首这部歌剧正谱,我真正为之感动了,于是留言:“太好了,栾凯老师这样做,便于更多的爱歌者去学唱,受众面广了,歌剧才能得以推广。”说实话,现如今像栾凯这么做的作曲家很少很少了,因为作曲家是站在幕后的,人们看到的往往是光鲜亮丽的演员,演员一次又一次的出场费可以非常昂贵,但作曲家的稿酬是一次性的,所以很多作曲家不愿公开他们的伴奏作品,这些我非常理解。栾凯的作为,让我想到了他算计的不是这笔小账,他是想让原创歌剧《沂蒙山》像《江姐》,像《洪湖赤卫队》那样,普及到人民大众心里,以至于口口相传。那是一种高尚的家国情怀。感动之余是激情涌动,我想以我绵薄之力帮助推广普及这部传世之作。</p> <p class="ql-block">当时我看到的歌谱有4首是有简谱的,有9首是正谱,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识五线谱的不多,我为了学外文歌,对五线谱也正在熟悉之中,于是我想把这9首正谱翻成简谱。首先是为了让多数歌友可以学唱,其次是培养自己读线谱的能力。看着一大堆打印出来的线谱,我心慌了,这可是很艰巨的任务,但为了达成目标,我用两周时间硬是把它们一个一个翻好,并用word文档制作成简谱。看着这一页页简谱从我手中打印出来,那份欣喜与成就感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当然这里还有一次次的订正和修改,后来也有一位与我同样热衷此道的基地歌友也翻了很多上传的简谱,我正好有了参照学习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可在具体请朋友来唱的时候麻烦就来了:多数人愿意唱他们已经熟悉的歌,不愿意给自己增添压力,对学唱新歌缺少热情;其次有能力唱,但不一定有这份奉献精神,因为我们是无偿的公益演出;还有唱美声的不愿唱民声。三个困难挡住了我的热情,但我还不愿放弃我的初心。</p> <p class="ql-block">届时看到一个帖子《性与命,说得真好》,总感觉这番话像是上苍给予我的一个启示:</p><p class="ql-block">“初级的快乐是肉体的快乐,那是保暖和物欲;中级快乐是精神的快乐,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游走天下;高级的快乐是灵魂的快乐,那是付出和奉献,让他人因为你的存在而快乐。”</p> <p class="ql-block">歌剧以沂蒙山革命历史为题材,讲述了海棠、林生、夏荷、等主要人物在国家危亡与个人命运的纠缠中,牺牲小我、军民一心、团结抗战的故事,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p> <p class="ql-block">我这点困难与生死抉择相比算什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于是使命感驱使我必须继续。</p> <p class="ql-block">我怎样用13首歌曲来讲述沂蒙山的故事呢?那就是要物色一位朗读者,可以这么说:朗读者是这台节目的灵魂。于是我要用文字来讲述好歌剧《沂蒙山》的故事。这对于我这个没看过《沂蒙山》的人,又是一个难题。我于是根据13首歌曲的场次安排,和公开课上听到的相关内容,写下了串联13首歌曲的诵读稿。</p> <p class="ql-block">7月28日傍晚,原创歌剧《沂蒙山》核心唱段推广见面会,在丽园路68号如期召开,尽管我们是无偿的纯公益演出,歌友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冒着酷暑赶来开会。 </p><p class="ql-block">公益推广原创歌剧《沂蒙山》核心唱段的工程已经起步,见面会上半部分主要是围绕推广《沂蒙山》核心唱段的初衷和我的前期准备;《沂蒙山》剧情和主创人员的介绍;担任演唱角色的安排。下半部分是诵读串联起来的13首核心唱段的初步试唱。我们的艺术指导赵赢先与我共同主持了这个见面会。</p> <p class="ql-block">让人特别高兴的是,我写的这篇讲述沂蒙山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故事,在董莉声情并茂的娓娓道来中,居然天衣无缝地连接了13首核心唱段,这真让我有点喜出望外。看到一个“沂蒙山”简约版的架子初步搭起,让我兴奋得彻夜未眠。</p> <p class="ql-block"> 记得28日我们散会后,在去地铁的路上,董莉发现了一家房产中介,说:“这里会有复印的。”我们几个走了进去,说明来意,中介姑娘问我们要复印什么,我说:“歌谱。多少钱一页?”姑娘看了歌谱笑了:“不要钱。”朱佩佩连忙把一大包糖果顺手给了姑娘。这么多的歌谱,姑娘一页页帮我们复印好,我们坐在那里整理歌谱时商定:我们得一首一首落实唱好,然后录音,有信心了走到一起排练,录音到我家,一次来两三个人,先插上优盘练唱,差不多了就录音记录。 </p> <p class="ql-block">这么看来我们得分三步走,录音是第一步,这就是我说的“人人过关”,第二步是脱稿排练,小雨说:“我乡下头的地方大,上我家。”第三步是联系场地,实战演练。我觉得这番计划有很强的可行性。</p> <p class="ql-block">那咱们就这么动起来。练熟了自己的唱段,约好时间来我家,我家有音响,有录音设备,我能做后期。我告诉歌友们来家录音时不准带任何礼物,我们是奔一个共同目标而来的,我这里有茶水供应。 这些日子天天都有感人的故事:小雨说她在学唱中,她家6岁孩童居然会跟着她唱,还说:“这辈子等不着,就等你到下一辈。”这歌词我听得懂。”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7月30日我发了一篇博文《正能量是会互相传递的》:</p><p class="ql-block">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缺伴奏的两首:《奶水,血水,泪水》和《等上一辈子》,阻挡了排练的进程,这很令人伤脑筋。我也尝试过消音,但终究会是个瑕疵,就像一件新衣上面有两块补丁。 </p><p class="ql-block">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我们不图名,不图利,感动于《沂蒙山》两堂音乐公开课的精彩展示;感动于八路军和老百姓“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感动于栾凯老师无私推广原创歌剧的家国情怀。 </p><p class="ql-block"> 正如王晓岭老师总结的那样:沂蒙山是千年屹立不动的,而沂蒙精神将会行走在中国的大地上。 </p><p class="ql-block"> 我衷心希望栾凯老师把这两首精美选曲的伴奏公开发表。我的表述不知能否让栾凯老师屏息动容? </p> <p class="ql-block">真是心有灵犀啊! 8月3日栾凯老师连发两首伴奏《等你一辈子》和《血水、泪水、奶水》。13首伴奏全齐了。栾凯老师还发了一首开场曲,为我们的朗读者配备了背景音乐。要知道这一切交流都是我在原创音乐基地的私信上絮絮叨叨地说,栾凯老师默默地用行动回应我的。</p> <p class="ql-block">就这样8月27我们在小雨的乡间别墅进行了第一次集中排练,为此小雨半夜起草,为我们提供出行路线,排练计划。</p> <p class="ql-block">小雨和她先生提前一天就到嘉定唐行做好了准备,布置了《沂蒙情缘》的背景。不仅如此,小雨还和肖先生用自己的车前往地铁站接送。小雨一早就去买了馄饨馅和皮,她的奉献感动了大家。10点钟除了外出的都到齐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到小雨家就开嗓练声,练完声我们就插上优盘,一个个地唱着指定的曲目,顿时让我们看到一盘散沙已然凝聚成团,心中不胜欣慰,接下来包馄饨的包馄饨,谈问题的谈问题。饰演九龙叔的男中音由于获得信息比较晚,歌谱尚未打印出来,我于是给了他打印好的歌谱,他拿着铅笔,一一做了勘正记录。认真的态度很难让人联想到他竟是一位热爱歌唱的企业家。</p> <p class="ql-block">简单的午餐后,得到上音研究生筱媛的信息,佩佩和小雨开车去地铁站接人,筱媛是本次排练唯的一位专业歌者,她凌晨四点从扬州赶来的,途中9个小时,高铁,换乘公交,还有地铁,到唐行是下午1点。主人的一碗馄饨,让她有了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刚用完午餐,她立马投入练声,大家可知道她昨天还在挂盐水啊,这种感动对在场的每一位歌友都是一种鞭策。(当然,由于筱媛是在远郊学校的音乐老师,平时不便外出,最终未能参与我们的排练。)</p> <p class="ql-block">下午排练,佩佩按好支架,录像启动,在《沂蒙山》前奏曲的渲染下,故事在小雨声情并茂的吟诵中拉开了序幕,场上气氛立马严肃了起来,全体演员迅速进入了角色,我们仿佛来到了遍地英雄的沂蒙山,在巍巍蒙山,亲亲沂水中体验着八路军与老百姓的“水乳交融”;感受着沂蒙人的一诺千金;经历着与八路军的“生死与共”。</p> <p class="ql-block">从2:10起——3:25,一个小时15分钟,时间正好。那已然是《沂蒙山》组歌首次真正意义上的最完整最集中的排练。 </p><p class="ql-block">下午4:30,小雨安排我们赶往车站。由于走得仓促,把合影的环节给丢了,甚是可惜。</p> <p class="ql-block">回到家里,我的情绪还是非常激动,感觉能把这么一批歌友拧到一起,实在不容易,虽然还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但草图已然成形,只等精工细作了。</p><p class="ql-block">我真心谢谢小雨一家的热情款待,谢谢悠悠给我们引进一位棒棒的男中音,谢谢我的朋友们真诚的支持,我们的热情将战胜任何困难,包括我们的年龄。我们会创造一个奇迹!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饰演林生的男高音王雨健在群里说 :谢谢小雨及您爱人的热情款待——绿豆汤+馄饨+鲜奶蛋糕,现场布置+地铁站来回接送,我们这个群有你真好。</p> <p class="ql-block">饰演赵团长的男高音屠伟业:今天唐行排练,收获颇丰。不仅唱了歌剧,还会了老朋友,结识了好几位新朋友!在此感谢群主朱老师的执着追求,才使我们能相聚在一起。感谢小雨老师和肖先生的热情款待,午餐、水果、茶饮一应俱全!忙里忙外还要迎来送往!真是添麻烦嘞!总而言之,能相聚在一起真是开心!</p><p class="ql-block"> 群里热气腾腾的感言让我激动不已。</p> <p class="ql-block">饰演九龙叔男中音陆文斌写下了一段委婉中肯又给力的感言:</p><p class="ql-block">《沂蒙情缘》剧组在群主和诸位大姐的精心组识和不懈努力下,已基本形成。目睹着群主的奉献精神,身体力行的工作态度,我本人已被深深感动了。作为群内一员,我还有什么不能割舍,还有什么不能献言出力呢……在此,谈三点个人看法,供参考。</p><p class="ql-block"> 一、目前现状:在上海业余歌界,歌唱群多如牛毛,包括OK群。然,人品、歌品俱佳者不多,顶尖者更少;名存实亡,不欢而散者有之;勾心斗角,互不买帐,积怨泄愤也为数不少。群主难当,吃力不讨巧,费财费力,苦不堪言,也是不争的事实。前车之鉴,摆在面前,《沂蒙情缘》剧组如何应对,这道坎任重道远……</p><p class="ql-block"> 二、业余歌者:现实情况是,上有老,下有小,各家状况均不同。医院,学校两头跑。同学同事战友结伴旅游还少不了。那么,歌唱时间安排能否保证,如何平衡,是一道饶不过的难题,并需要共同面对……</p><p class="ql-block"> 三、歌者人品:我们《沂蒙情缘》剧组的定位是打造精品,是开上海业余歌界之先河,争取早日唱响上海滩。我认为,首先要力争的是歌者人品:精力,时间和适当财力付出,要有准备,不计较。其次,心中要有一杆秤,一切以剧组利益为考量,增强主观能动性,并以剧组一员为荣。为群主分忧解难,共同面对将要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拧成一股绳。再次,有包容之心,服从大局,服以群主和角色需要,没有高低之分,能上能下,并不断挖掘和培养新人,能人,增加选才厚度。大家目标一致,早日闪亮登场,并接受时间长短的考验。</p><p class="ql-block"> 最后,让我们群内歌友们一起努力,并以此共勉吧!</p><p class="ql-block"> 谢谢大家。 孙九龙</p> <p class="ql-block">赵团长是第一个响应的:九龙叔言之有理!我们《沂蒙情缘》剧组在朱老师等几位老师的精心构思、精心组织下,即将横空出世。以诵读、吟咏等形式,再现沂蒙情,实开业余歌唱界之先河。我们要发扬沂蒙精神,克服困难,努力完成各自的目标任务。争取将我们的《沂蒙山》组歌一炮唱响!</p>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小雨回应说:我和我的先生对《沂蒙情缘》剧组的朋友是满怀敬意的,因为我们是一群真正热爱声乐的业余歌手,朋友们冒着酷暑高温、克服种种困难来到唐行,一进门马上进入开嗓练声,每个人都是那么的认真、执着,我感动了,我先生感动了:歌友们值得我学习,我看到团队同心同德满满的正能量。我们为歌剧《沂蒙山》而聚,那么我们要学习沂蒙大爱的精神,杜绝一切劣根性,同心同德配合群主搞好这场公益演出,不忘初心持之以恒!我和佩佩愿意再学唱一首二重唱《世间哪有这样的情》作为备用。</h3> <p class="ql-block">以上各位暖心的感言让我信心满满。是的,我没有任何经验去搞演出,也没有什么艺术团体为背景,但我有的是一腔正气,有的是一群和我同心同德,力排万难的朋友,我想我一定会在各位的鼎力扶持下当一个与众不同的群主,也一定能把这个群体引向一条健康的,充满正能量的草根歌咏团队。</p> <p class="ql-block">十月中旬。栾凯老师在5sing.原创音乐基地告诉我:11月1-2日中国原创歌剧《沂蒙山》将登陆上海文化广场参加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展演。这一信息让我们"沂蒙情缘"的歌友激动万分,我们决定集体购票去观摩。值此之际,让我为我们这群从没看过原创,却迫不及待要唱响《沂蒙山》的,这批热衷为推广原创歌剧尽点绵薄之力的古道热肠的歌迷点赞鼓掌!</p> <p class="ql-block">11月1日我们一行5人走进上海文化广场,观看期盼已久的原创歌剧《沂蒙山》。</p> <p class="ql-block">我在微信里告诉栾凯老师,我们坐在一楼第25排单座,中场休息,我正思忖着怎样去找栾凯时,一回头:哟,作曲家正在人群中辨认哪位是那个在上海自发组织推广《沂蒙山》核心唱段的人,我笑走上前去,主动自我介绍:“我正是⋯⋯”</p> <p class="ql-block">“哦——”在5sing原创音乐基地默默交流了5个月的歌友终于在此握手了。栾凯如约而至,签名,合影。感谢摄影记者崔元先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在大厅合影,摄像师让我们唱几句,我们唱了结尾那几句:“巍巍蒙山高,清清沂水长,沂蒙那个山上,好风光!巍巍蒙山高,清清沂水长,人人那个都说,沂蒙山好!”</p> <p class="ql-block">有人听到了,向我们投来惊异羡慕的目光:“她们怎么已经唱了呢?”栾凯告诉这些观众说,“她们已经会唱十几首《沂蒙山》的核心唱段了!”</p> <p class="ql-block">《沂蒙山》的谢幕更是神来之笔。黄定山导演的美学追求在这里得到完美的体现。战后的沂蒙山,山清水秀,麦浪滚滚,一身英气的九龙叔从麦浪中走来;</p> <p class="ql-block">沂蒙的女儿,从鲜花中走来,夏荷抱着小沂蒙与赵团长紧紧相拥,她终于回到了自己的爱巢;</p> <p class="ql-block">林生说话算数,双手托起了当年的新娘,他们的儿子喊着爹娘,笑着从金色的麦浪中向爹娘扑来……</p><p class="ql-block">有人说“谢幕时别出心裁的阴阳重逢,催出了人们渴望‘圆梦’ 的幸福泪花。”这不正是人们想看到的美好结局吗?</p> <p class="ql-block">栾凯老师指挥演员和观众齐唱"等着我亲爱的人⋯⋯"我们五人与台上全体演员互动着,唱得热泪奔涌。谢幕中丽达一遍又一遍地引领着“等着我亲爱的人”我们更是激动得亮出了高音,舞台上的演员瞪大了眼睛,往台下搜寻着那些女高音们。</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的目光与丽达他们对接时,台上台下会心地笑了,那是一种"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觉!也许2019年的11月,他们只有在上海才能听到那份和谐的回应,因为我们是一个自发为普及推广歌剧《沂蒙山》尽绵薄之力的草根团队——"沂蒙情缘"。</p> <p class="ql-block">应该说,我们被栾凯的作品感动着,同时我们也感动着栾凯,他两次向人们介绍我们,说我们是自发推广传唱《沂蒙山》核心唱段的上海朋友,其中一次是在舞台上向总导演黄定山先生介绍的。</p> <p class="ql-block">11曰25日晚,栾凯老师在他的朋友圈转发了我们那份《沂蒙山组歌》的说明书:真的非常感动!“沂蒙情缘”是一批来自上海的业余歌者,他们没有经费,没有报酬,没有固定的排练场所,但他们有一颗自发的热衷推广中国原创民族歌剧的心,他们为传唱歌剧《沂蒙山》结缘,为弘扬“沂蒙精神”而歌。一部好的艺术作品需要流行、流传、留存。感谢“沂蒙情缘”用歌声让沂蒙精神行走在中国的大地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紧接着栾凯老师把《沂蒙山》编剧之一王晓岭老师的帖子截图给我看。原来王晓岭老师也在他的朋友圈转发了我们的说明书:名为“沂蒙情缘”的上海歌剧爱好者把原创歌剧《沂蒙山》改变成组歌形式演出,这让我想到歌剧界正研讨的“三性”即民族性、当代性、国际性相结合的话题。其实还有一性,那就是大众性。</p><p class="ql-block">是夜,我把歌剧《沂蒙山》两位主创的帖子截图给“沂蒙情缘”的歌友们。这一转发对我们次日的演出无疑是添了一把火的。 </p> <p class="ql-block">11月26日9时许,沂蒙情缘16人陆续来到了南码头街道文化活动中心。事不宜迟,我们立马进入了“这份恩情报不完”合唱部分的练唱,这里掌握得最好的是王雨健,我们练唱了几遍,就开始走台。</p> <h3>这是我们的智深女主持人董莉女士。她除了一口纯正的普通话,声情并茂的诵读,常常令听者动容,她还是钢琴协会的成员呢。</h3> <h3>这是我们原独唱班的男高音,朗诵比赛频频获奖的主持人范德岭先生。</h3> <p class="ql-block">以下的剧情剧照:林生怀着国仇家恨,参军打鬼子,怀孕的海棠深情款款地送郎上战场;</p>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日寇卷土重来,为了保护八路军伤员,村民孙九龙带着几个小伙子抢下了八路军头上的军帽,顶替伤员走出山洞。九龙叔牺牲前带着对沂蒙山水的眷恋,对亲人们的眷恋深情地看了最后一眼……</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为保护亲人子弟兵,在生死抉择面前,老百姓把生留给八路军,把死留给自己,表现出撼人心魄的崇高精神!女八路夏荷和村民海棠如泣如诉演绎了“世间哪有这样的情”;</h3> <p class="ql-block">见证了敌人的凶残狠毒,亲历了村民的英勇牺牲,一幕幕无情的风雨,激发了海棠对敌人的恨;对乡亲、对共产党和八路军的爱,海棠迅速成长起来,她下定决心像夏荷一样挺身而出!</p>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大青山战役打响了,夏荷生下了女儿小沂蒙,自己却因体力耗尽难以突围。没有奶水的夏荷,咬破手指用自己的鲜血第一次哺乳了心爱的女儿。这血水和泪水凝成的奶水啊!</h3> <h3>我们这夏荷的饰演者王桂兰,真的被这位母亲感动得热泪盈眶。</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生死关头,夏荷把自己和赵团长的亲骨肉托付给了挚友海棠收养,并为战火中降生的女儿起名“沂蒙”。</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在山那边,毅然冒死奔赴战场的林生,怀着对海棠的满腔柔情抒发着:即使我为赴国难离你而去,但我对你的爱永远陪伴在你身边。</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在山这边,海棠抚摸着腹中尚未降生的孩子,遥望着前线的爱人,依然一往情深地诉说着“等着我,亲爱的人”。</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几年后,海棠带着小沂蒙和自己的亲儿子小山子艰苦度日,海棠对着已经会叫她“娘”的小沂蒙,思想着日后该如何向她谈及自己的身世时为难了:"叫我怎么和她谈呀?"但此刻她仿佛看到了从蒙山沂水中向她频频颔首的夏荷,哦!她有了答案:“孩子啊孩子,看看沂蒙的水和沂蒙的山,妈妈就在山水间。” </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天色渐暗,鬼子摸进村挨家搜查八路军的孩子,海棠手拉着自己的儿子小山子,背着八路军烈士夏荷托付给她的女儿小沂蒙往山路上跑,快被敌人追上时,她为了保护小沂蒙,叫小山子换上姐姐的新鞋,独自往前跑,引开鬼子,就这样,她亲眼看着自己的儿子倒在鬼子的枪口下,这是一种怎样的大爱啊! </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抗战胜利后,部队回来了,可是林生没回来,赵团长一页“阵亡通知”交到了海棠手里,这分肝肠寸断海棠将如何面对:血雨腥风中痛失爱子,如今又失去了丈夫……她怪林生说话不算话,但她还是要告诉林生:我会等你一辈子…… </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h3>这些天饰演海棠的小雨正犯着梅尼尔症,今天是带病上场的,她还是第一个进场的呢。</h3> <p class="ql-block"> 得知经过的赵团长感激涕零,面对海棠这份扯心揪肠的痛楚:不知如何表达他即将带走女儿内心的那份矛盾:“海棠啊我要领走孩子,可就苦了你一个人了……”</p> <p class="ql-block"> "这份恩情报不完,高天苍茫热土厚⋯⋯"</p><p class="ql-block">我们这位男高音,两度参加百姓歌唱比赛,大奖频获。</p> <p class="ql-block">赵团长的一席话,本来应会勾起海棠的孤独感,使她舍不得让小沂蒙被他父亲领走,可是海棠说:“不,俺的两个男人永远陪着俺呢!看,这双大鞋就是林生,这双小的是山子……沂蒙,跟你亲爹走吧!” 小沂蒙跪地哭喊道:"不,您是俺的亲娘!"</p>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巍巍蒙山高,亲亲沂水长,我们都是你的儿女,你是永远的爹娘”。深情的歌声响彻在沂蒙上空 。</h3> <p class="ql-block">什么叫“水乳交融”?什么叫“生死与共”?《沂蒙山》以这样感人的情节让观众动容,沂蒙精神在这里得到了生动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谢幕时,有老人走到台前跟我说:"我是南汇赶来看你们演出的。我想说,你们《沂蒙山》的故事讲得好,歌唱得好,戏演得好!我算不虚此行!谢谢你们的演出!"听了观众代表这"三个好",我们五个月吃苦受累还有什么不甘的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