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9年10月13日,河南省名师培育对象小学数学培训班学习继续,许昌市教研员张红娜老师的到来,让我激动不已。在新乡相遇国培班,真幸福!</h3> <h3> 在主持人的介绍下,张老师隆重登场。</h3> <h3> 张老师从厚重课堂介绍入手,引导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中追求“五感”:“情”感、“实”感、“动”感、“灵”感、“效”感,这五感适用任何学科,对于数学学科来说,更应突出“五味儿”:数学味儿、生活味儿、文化味、趣味儿、人情味儿。</h3><h3> 通过构建厚重课堂,提高孩子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关注每一位孩子。这“五感”和“五味儿”既有和其他学科共同的标准,也彰显了数学学科独特的味道。</h3><h3> 想要构建厚重课堂,就必须争做厚重教师:苦心练功底,潜心研教材,真心读学生,用心析课堂,有心积反思。</h3><h3> 我们真正能如张老师所说的这样去思考、去努力,离成为名师还会远吗?</h3> <h3> 张老师围绕教材是什么?怎样研读教材?我是如何厚研教材的?三个方面进行交流。</h3> <h3> 为了突出实效性,张老师就前两部分粗略介绍,把报告重点放在老师们最关心的第三个部分上。</h3> <h3> 现在各地教材有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等,这些版本的教材各有特点,如果我们广大教师能根据学情调整各个版本教材的应用,敢于质疑教材,那就能更好发挥教材的作用,创造优质课堂。接受、比较、质疑源于教材分析理解,完善和超越高于教材进行创造。</h3> <h3> 张老师倡议有条件的学校和教师可以配齐不同版本的教材,通过通教材:通晓、通览(可以是一到九年级)、精通来提高教师灵活运用教材的能力。作为数学教师还要有大课程观,把数学学习跟其他学科有机融合,数学中有语文、有美术、有音乐等,既能开阔学生眼界,又能激发孩子对数学学习的兴趣。</h3> <h3> 以数与代数领悟教材整理为例,在整理过程中,教师们就会发现问题,提出质疑。</h3> <h3> 以人教版两位数减两位数为例,三个例题怎么教学,一个一个课时太浪费时间,如果课时合并,怎样思考?有认为例1例2合并为第一课时,这样第二课时就显的过于简单;有认为例1为第一课时单独教学,例2例3合并为一个课时,那第一课时就显得过于简单;在张老师的启发下,我们恍然大悟,把例1和例3为第一课时教学,不退位和个位有0的退位一块教学,例2放在第二课时完成,有个位是0退位教学的基础,例2教学顺利多了,经过研读教材,例题顺序的改变,使教学更加有效。同时张老师还提出人教版的练习题因教学需要,题目顺序也要顺势而变,有些习题也是可以当做例题来教学。</h3> <h3> 接着就是下午讲座的核心内容,张老师从四个方面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谈自己的理解,引导大家如何厚研教材。</h3><h3> 以“比例尺”为课例,从研读教材开始,思考放在何处教学更合适,通过大胆调整教材教学时间,反而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h3><h3> 以“真分数和假分数”为课例,通过研读教材,先教学真分数和假分数,再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突破了教材的局限,更助于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h3><h3> 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课例,对教材大胆质疑——“不满一格为什么按照半格算?”从质疑到思考,巧妙教学设计。看美篇的亲们,请认真看一看张老师的课件内容,你会启发更大。</h3><h3> </h3><h3> </h3> 比例尺 真分数和假分数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题目改编 <h3> 张老师的讲座既有理论高度,更有教学实践,从上半场的讲座中,我们就不禁被张老师敬业的工作态度,扎实的学科功底,刻苦的研修精神所折服,休息间隙,学员们还忍不住积极与张老师交流,留取联系方式,以便以后更好的交流研讨。</h3><h3> </h3> <h3> 一下午的报告,老师们意犹未尽,因学员们的热情,张老师特意改签了回家的车票,报告时间有限,学习空间无限,张老师精彩的报告光芒四射,照亮了我们名师成长之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