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喜欢古镇的旧美,因为它有着历史的厚重感和醇厚的民俗文化,在斑驳的砖瓦和雕花木窗间隐藏着一种低调的沉稳,质朴却别有韵味,值得细细品味,溱潼古镇就是如此。</h3><h3>溱潼古镇位于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历史悠久,己有两千多年的文化底蕴,是中国历史名镇,有"苏中周庄”之称。然而,如今真正的周庄已人声鼎沸,而溱潼古镇却凝固了千年时光里始终不变的古朴和宁静。</h3><h3>有别于江南小镇的灰瓦白墙,这里住宅全是青砖灰瓦,传统的建筑格局,特有的人文景观,纯朴的民俗风情,构成小镇独有的风貌。</h3><h3>昔时溱潼有八景之说:东观观渔,西院庭槐,北村禅院,南寺书楼,板桥秋月,花影清潭,堤柳春莺,禅房修竹等,随着时代变迁,有的己无踪影,但仍能见到小桥流水,深巷幽居,麻石街铺,老井当院等景色。</h3><h3>古镇有多处明清建筑,还有古老的山茶树,唐代古槐,院士旧居,民俗馆,婚俗馆,秦传汉瓦馆,私塾馆等特色景观,现在让我们走进溱潼古镇,沿着游览路线,在古镇的的麻石街上,静静地边走边观赏品味老祖先留下的踪迹和纯朴民风吧。</h3> <h3>院士旧居:是一座建于乾隆年间的古代民居,古朴,精致,整齐的灰瓦屋檐,笔直的青砖院墙,虽经二百多年风吹雨打,却依然完整无缺,十分难得。这里曾经是三院士的祖居,由三院士的高祖父李承霖所建。</h3> <h3>阮士旧居前后穿堂五进,照厅,穿堂,堂屋,后书房,火巷,密室保存完好。灰院内繁花古树,池水缓流;灰塑,砖雕古朴典雅,寓意深远,是苏中里下河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古民居建筑。另有无锡荣氏集团所建"三新公司″驻溱潼办公旧址,以及荣宗毅,荣德生二位先生下榻处。</h3> <h3>进入院士旧居大门,一颗小黄杨树盆景映入眼帘。</h3> <h3>走进中门,便是一个小庭院,中间是一条弯弯曲曲碎石铺设的小路,两侧是修整整齐的树木。</h3> <h3>小庭院的前面便是李家私家花园,花园的门是园形,门上方的砖雕上有两个书法极佳的字"叡园",叡者,聪明智慧也。</h3> <h3>花园小巧玲珑,园子中心有一池塘,金鱼在清澈的水中游来游去。</h3> <h3>看到"智泉"二字,是不是喝了这里的水人会变得特别聪慧呀?😊</h3> <h3>池中有一"莲亭","莲亭"是李氏家族“青莲堂"标志性建筑,大名鼎鼎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号称"青莲居士″。</h3> <h3>花园内这颗古老硕大的桂花树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h3> <h3>水乡的人们充分利用水的优势,花园古树,小桥,池水,亭子,假山布局合理,小而精致。</h3> <h3>亭柱上刻了一副对联,上写"翰墨因缘旧,烟云供养宜",充分体现李氏家学渊博,世代书香的古老家风。</h3> <h3>花园一侧的平房便是介绍院士的陈列室。</h3> <h3>这就是溱潼人引以自豪的李氏三兄弟阮士:李德毅、李德仁、李德群。</h3> <h3>陈列室有一红木屏风为院士母亲华老夫人2005年所赠,其中书道:"莫道溱潼湖水浅,润笔竞书好学术",自豪喜悦之情耀然溢于纸上。</h3> <h3>堂屋的墙壁挂着"李氏家训"。</h3> <h3>院士故居祖屋的正厅,高悬着"孝德永彰"匾额,是民国大总统徐世昌褒赠李贞发(李德仁,李德义兄弟院士的祖父),四字充分赞扬了李贞发的精神品质,赞扬其孝敬老人,体恤乡邻。而“孝德永彰"也作为李家家训代代相传。</h3> <h3>李氏门中,清朝出了状元李承霖,民国时代,李贞发(院士曾祖父)又受到民国大总统的表彰,今又出了三位院士,除了天资聪慧,而得益于优良家风。</h3> <h3>状元李元霖手迹</h3> <h3>这里处处弥漫着书香气息。</h3> <h3>从院士旧居出来,穿过窄窄古砖巷道进入山茶院。</h3> <h3>古山茶院里的茶花树,树高八米,树龄近千年,是目前国内发现记载的山茶基径最大,树体最高,树龄最长,而又生长在长江以北的唯一一株万朵古山茶,入选"吉尼斯世界记录"。</h3> <h3>早在清代乾隆年间,这里就形成了溱潼八景之一:花影清潭。</h3> <h3>山茶花每年三,四月盛开,这是盛开时的图片。</h3> <h3>从山茶院出来,走到麻石老街。古镇有古街巷23条,麻石老街是古镇的又一大特色,街道以狭窄,弯曲,高低起伏而显得奇特,它宽不及两米,狭窄处只能容纳一个,走在大街上,走着走着恍惚穿越了时空。</h3> <h3>溱潼是安静的,民居和景点自然相融,走在溱潼的街巷,落脚之处总伴随着叮咚之声。人们在用青砖铺路时,砖与砖之间留有空隙,踩在上面,砖石就会相互撞击,似发出警报,过去,如果晚间盗贼一来,青砖发出清脆的金属声,居民闻声而动,脚下的响砖如今变成了溱潼一绝,回响了几百年。</h3> <h3>这是溱潼古镇民居,深巷幽居,青砖灰瓦,古色古香。民居没有雕梁画栋,梁架简朴,装饰无多,崇尚朴实,不事奢华。溱潼当地生产的砖瓦,土质细腻,色泽相同,规格一致,经久耐用,是建筑房屋的好材料,砌成的砖墙,青灰勾缝,看上去特别舒服。这里的砖,又是用于砖雕的最佳材料。</h3> <h3>在溱潼古镇街巷中,稍加留意,就可发现这里墙壁拐角处,都没有棱角,应了"拐角抹边","左右逢源"之说。拐角处上方逐步挑出如银锭堆积,看来和气才能生财。</h3><h3>其实由于溱潼街道狭窄,最窄处的巷子仅能一个人通过,如遇来人,还要退出让路。因此切了角的墙边为方便行走和生意人挑担转弯,可见古镇居民早就领会了"和谐"二字的精髓。</h3> <h3>麻石街的商铺都是前店后作坊</h3> <h3>从这里进去酒糟坊,也是古镇一景。</h3> <h3>溱潼人早酒晚汤三寸长,"长"代表长寿之意。因溱潼地处水乡,旧溱潼人以捕鱼为生,捕鱼要赶早,早上喝酒是为了驱寒。很多船只停靠在此装货卸货,搬运工喝酒为了增加体力。</h3> <h3>这又是一处清代建筑,现在是民俗风情馆。包括私塾馆,名人馆和古契约文书馆。</h3> <h3>这座四合院是朱家的私家塾馆,是专供朱氏子弟读书的地方,古镇上的人很崇尚读书,现在放暑假还有小孩到还里学习传统文化,被称为"小小孔子学院"。</h3> <h3>这是仪门,即礼仪之门。</h3><h3>一般大户人家都将第二道门做仪门,作为迎送宾朋所用。这座仪门采用“干架"结构,挑选青砖精磨细研,使整个墙面严丝无缝,光滑如镜,很有特色,仪门上的砖雕虽经百年风雨仍然神采奕奕。</h3> <h3>民俗风情馆陈列的文物,都是在溱潼镇出土和收藏的。</h3> <h3>我们在古建筑里穿进穿出,古巷道九曲十八弯,仿如迷宫一般,不由不佩服:溱潼古镇的古建筑确实保护得不错!保护了这些古街巷和古民居,也就保护了溱潼光辉历史和文化遗产,值得称赞👍</h3> <h3>在麻石砖巷中看到了一棵枝繁叶茂,遮天蔽日的大槐树,绿树院到了。</h3> <h3>在2016年的中国旅游日时,中国邮政发行《中国古镇(二)》特种邮票时,这棵树也曾登上了国家名片。</h3> <h3>该神槐始植于唐代,经专家论证距今已有1100年树龄,虽经历沧桑却依旧生机盅然,留下许多美好的传说,相传当年董永路遇七仙女就是这棵老槐树做的媒。多年来,人们一直呵护尊重神槐,年轻恋人在此敬香叩拜,系同心结,以求爱情长久,婚姻美好;中年人在此敬香叩拜,可祈求健康长寿,儿孙吉祥。</h3> <h3>绿树禅寺始建于唐五代时期,大修于明代,已有千年历史,禅院以千年老槐树而得名,而槐树又以禅寺而充满仙气。此地往古来今文人墨客各领风骚数千年。</h3> <h3>观音菩萨</h3> <h3>地藏王菩萨</h3> <h3>从绿树寺院出来又来到了婚俗馆</h3> <h3>与月老合个影</h3> <h3>婚俗馆为溱潼里下河地区传统民居分上下二层。上楼为旧时闺阁绣楼,设琴棋书画及女红,楼下是花堂洞房,另有花轿礼担,用于当地婚俗展示,既有古时候婚姻所遵循的"六礼"程序,更有里下河地区如抱轿,哭嫁,闹洞房特殊的婚俗风情以及旧吋婚姻名种轶事。</h3> <h3>新娘嫁衣和盖头</h3> <h3>这里陈列的有关婚姻方面旧证书还是挺有意思的,种类也挺多的。</h3> <h3>民国订婚证书</h3> <h3>民国结婚证书</h3> <h3>民国结婚证书挺精致的,还特意做了一个布荷包用来装证书。</h3> <h3>六七年代的结婚证书</h3> <h3>清朝寡妇改嫁执照</h3> <h3>清朝休书</h3> <h3>解放初期离婚证</h3> <h3>溱潼水乡婚俗:相亲·押贴</h3> <h3>婚俗馆大院里摆了两个花轿供游客观赏拍照用。</h3> <h3>我也坐上花轿体验一把,弥补结婚时没坐过花轿的遗憾😊</h3> <h3>水龙局就是现在的消防队,溱潼地处小岛,居民家户相连,巷道狭窄,如不慎着火,将不殃及四邻,后果不堪设想。故防火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古镇很早就有自己的水龙局。</h3> <h3>目前,馆内保存一台1892年德国进口的水龙,国内仅有3台(浙江,上海,溱潼),看来昔日溱潼也是一个土豪级重镇了。</h3> <h3>古代灭火用的抽水车</h3> <h3>我身后这棵瓜子黄杨已有五百多年的树龄了。黄杨生长十分缓慢,岁长一寸,遇闰则退,故称千年矮。据说黄杨树为避火树,能避邪气。</h3> <h3>古代没有报警器这一说法,黄杨树树脂含量,不易燃烧,古人广种黄杨树是为了有效控制火情的蔓延。黄杨树着火时会发出清脆的声响,类似放鞭炮,可及时告知人们发生火灾及其位置,故充当了报警器的作用。</h3> <h3>这是高二适的故居:高二适是当代著名的学者,诗人,书法家。</h3> <h3>高二适的手迹。</h3> <h3>故居里陈列着一部分高先生的遗物,遗稿和书籍。</h3> <h3>高二适曾经就"兰亭序"的真伪与郭沫诺进行了辩论,由于历史原因,高先生的文章一直没有发表。直到毛主席知道此事后,作了指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此后高二适的文章才得以公开发表。当代的兰亭序论辩,轰动全国,已成为中国文坛史上一段佳话,留下许多历史印记。</h3> <h3>古镇上非遗食品姜堰薄脆博物馆,里面详细介绍美食制作工艺,里面的出售的薄脆食品,现尝现卖,价廉物美,挺不错的。</h3> <h3>从景点出来,在通往古镇商业街的小巷巷口处,悬挂着"一品清廉"的匾额,这块匾额和清末溱潼官员施淑贤有关。据说他在此为官期间,清正廉洁,深得百姓厚爱,离任时,乡民们恳请他能够留下一件物品作为记念,施淑贤便留下一只砚台,乡民为念其德,在此处建了牌楼,用玻璃匣子把砚供奉起来,背面即为匾额。</h3> <h3>大街上店铺林立,整条街都荡漾扑鼻的鲜香味道。</h3> <h3>姜堰地区湖鲜产品极大丰富,当地人自然是琢磨了各种吃法,而虾球和鱼饼己成为极具代表性的美食。</h3> <h3>镇口有一座重六檐六角亭,亭楣着挂着"东观归渔"匾额,此处也是溱潼八景之一一《东观归渔》。东观是建于后晋的一处道观,因其座落在溱潼镇东,所以称东观。日暮时,四周渔舟都习惯泊于观前港湾内休息,形成一景。</h3><h3>1998年重建后的东观,亭楣上"东观归渔"四字是由原国民党元老于佑任手书的。</h3> <h3>古镇溱潼从远古走来,饱尝过数千年农耕和捕鱼的艰辛,进入清代以后,经历制砖窑膛火焰千万次熔炼,上世纪初,创造过商品经济发展阶段特别的辉煌。</h3><h3>今天,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溱潼是一座美丽的水乡小岛和未有多少改变保护完好的历史文化古镇。</h3><h3>溱潼人以安静悠闲的生活处世,所有的美妙都在细节中。一日三水的生活,无棱的墙角,叮咚的响石,竞放的世界茶花王,神奇的唐古槐树,古老的消防水龙为溱潼古镇平添了一抹色彩和神秘。</h3><h3>有时间的时候,来溱潼古镇走走吧,在这里你能观照到生活的本色:朴素而生动,清新而隽永。</h3>